现代花鸟画的先知先觉者
——以赖深如为例

2022-11-04 21:15贾巧珍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14期
关键词:花鸟画笔墨中国画

贾巧珍(四川美术学院)

赖深如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的写意花鸟画艺术诞生于中西碰撞、中西融合的时期。立足传统基础之上,锐意革新,对花鸟画的笔墨语言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独到的审美意趣、图式风格蜚声画坛,声名远扬,在西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都有着重要地位。时至今日,现代花鸟画的发展态势,正是在审美意趣、图式语言、媒介材料等方面,展现出特定时代的风貌。由此可见,他具有先知先觉的典型意义。研究赖深如的艺术,有助于理解现代花鸟画发展的路径与脉络,也有益于梳理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的学统梳理。然而,赖深如作为四川美术学院现代花鸟画的开创者,对他的艺术研究文章甚少,殊为遗憾,这也是本文对其研究的重要原因。我曾拜访过他的夫人周泽荣老师,对于赖深如的艺术,她说道:“在改革开放时期,赖深如属于先知先觉者,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在中国写意花鸟画方面的探索、创新、开辟和追求。”赖深如作为花鸟画转折时代的先知先觉者,美学思想超前,艺术语言别开生面。他一改传统花鸟画中的克制、规则与界定,追求更加自由无拘无束的创作环境,笔墨语言大胆直接,画面效果更为奔放豪迈。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渴望看到更加具有自然流露的现代性花鸟画,从生活本身为出发点,体现着新的价值观与美学要求。赖深如的作品就是这个时代的典范,他立足传统,勇于创新,充满着个性化与生活化。

赖深如1929 年出生在重庆市璧山的一个小农村。少年时代因家境贫寒在重庆稻香阁当裱画学徒,由于从小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自学画画。

1937 年开始,大批的艺术院校南迁至重庆,吕凤子等人在璧山创办正则艺术专科学校,赖深如有幸跟随其在学校学习。

1942 年,赖深如正式进入专业学校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美术训练和教育,这为他日后的花鸟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时正处于特殊时期,中国传统国画受到现代性的冲击。早前国画艺术就从西学东渐得以融合西方绘画思想,引入西洋写实主义。

1952 年,赖深如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四川美术学院前身),就读于绘画系,1956 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从事国画、版画创作。

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担任花鸟画创作、教学过程中,潜心探索写意花鸟画创新道路,并取得可喜成绩,作品深受国内外人们喜爱。至今还有一些美术专业书刊对赖深如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及作品所作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可是天不遂人愿,在正值艺术高产的年龄却不幸患肝硬化,长达14 年之久始终与疾病抗争,其间仍坚守教学岗位,并创作了多幅艺术精品。1983 年他为四川省省长谭启龙创作了一幅六尺大的作品作为出国礼品,但何曾想这一幅画也是他艺术人生的尽头……7 月病情恶化,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国画艺术和教育事业。

赖深如的重要作品多成型于70 年代中期至20 世纪80 年代前后,而赖深如的花鸟画,花鸟只是表面的视觉,内在的情境却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所追求的优雅之境。赖深如于1981 年所作的《玉树迎春》,这幅作品直到今日已经经历了三十来年头了,但时至今日我们再看依旧充满趣味。对物象“形似”的追求便只点到为止,更多的是在追求笔情墨趣。以淡破浓、以浓破淡的手法构成画面,破墨法的使用得心应手,粗壮的树干承载着复杂的笔墨之变。这一切得益于赖深如几十年来不断深入生活的实践体检,同时将笔墨语言创新与升华,画面中的浓淡干湿变化以及疏密关系的处理都恰到好处,用传统的笔墨情趣加上切身感悟进行转换,使他的作品历经岁月的洗礼还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与新意。《夏晨图》可以看出浓淡干湿的笔墨变化,浓淡相破的笔触给画面增添了趣味性。“水”的使用灵活多变,使作品更添了一种灵动性。赖深如在画面中制造了写意大泼墨的墨块,又在此基础上造成水墨相互碰撞的破墨现象,更显大气之风。对笔墨情趣的追求是赖深如艺术的一大特色。用笔多为破笔散锋,用枯笔渴墨来皴擦点染,与画面底部的大水墨块形成鲜明对比,营造一种干湿变化,更显其风格的独特。1978 年所作的《岁暮几雨寒,好鸟不知寒》,虽然图中描绘的依旧是传统花鸟画时期的内容与形式,但仍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感和现代审美风格。《秋实图》是1980 年所作,此时的他已然放弃了传统花鸟画的一些固有程式,更多的是激发个性,大面积的水和墨相互融合挥洒,营造现代形式构成的视觉美。赖深如“先知先觉”地进行着创新,把传统花鸟进行现代性的解读。

赖深如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与现代绘画思想和表现形式相结合,从生活中汲取艺术营养,这些因素促使他形成了富有个性的笔墨语言,赖深如将水与墨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完全不同于传统花鸟画的勾勒渲染。用毛笔沾满墨汁在宣纸上肆意挥洒,并在水墨晕染的过程中有条理有计划的去干预它们的走向,以浓破淡,以淡破浓,对于“水”的使用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虽然远看他的画面是被分成几个大的块面,但仔细观察便可发现赖深如先生的用笔细节,他灵活多变的用笔也成就了他的艺术,在继承传统书法用笔的基础上,发挥毛笔表现力极强的优势,皴擦点染,在水墨晕染的大墨块上运用干枯渴笔,线条长短、粗细、虚实、浓淡各有不同,既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表现出随意潇洒不拘一格的情趣,同时也给画面营造了不同的质感。赖深如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美感,他擅长于对表现对象的艺术再创造,在对其结构形态做到胸有成竹之后,寻找最适合的艺术语言对其表现,传神写照。

赖深如曾在他的课堂讲义中提到:“作画要充分发挥笔墨纸色的作用和特征,这是中国画技法的主要特征。”讲究用水用墨更是中国画的两个重要属性,这是使得中国画展现笔墨天成、气韵生动等方面的重要条件。在赖深如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水、墨和色的大胆碰撞与互相融合,极具个性,水墨淋漓,肆意挥洒,一种自然之美与韵律感油然而生,画面流动自然,在他的画面中水和墨看起来是自由流动不受控制,但又表现出秩序之感,他突破了传统写意花鸟画以线勾勒大形的固定程式,而采用大泼墨写意的极富浓淡干湿的块面上去寻找画面物体的结构与动态,这样就会造成水墨相互反应的破墨现象,追求一种自由生发的笔墨情趣。他还擅长于表现色彩,充分吸收了“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绘画思想,色彩在他的画面中作为辅助笔墨的一种形式,使画面效果达到顶峰,从而激发出巨大的表现力。吴松曾这样评价赖深如的艺术:“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80 年代已经在全国有了很大影响。赖先生用水挥洒自如,用色节制,在艺术语言上有自己的建构,画面具有现代性,他的艺术在美术史上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黄越教授认为,临摹、写生、创作是中国画教学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四川美院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学术传统。而在写生这一环节,往往是在体验生活中实现的。作为四川美院中国画教师队伍中的重要一员,赖深如就特别注重体验生活,他出生于农村,生活中的烟火气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他认为“写生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有数必须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在刻画细节时也要注意概括细节,尤其是写意画,大胆落笔,细心收拾的关键是取舍。”赖深如主张在客观写生中主观的表现个人对于物象的理解。与他同在四川美院的毕晋吉也认为“形和神产生于结构和笔法之中,我们应该坚持写生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他更是把赖深如的“概括细节、取舍”等统称为“提炼和夸张”。

赖深如指出:“学习传统技法……必须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推陈出新’的方针……不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者都要反映当下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他认为文艺要紧密结合生活,吸收传统或外来美学思想进一步丰富中国画。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赖深如敏锐的嗅到现代艺术发展的方向。讲究形式感,而并不是只简单讲究笔墨语言,不只是使用中锋用笔,还大胆使用散锋侧锋等去冲撞,用斑驳的肌理效果去表达对象的某种状态或者对画面进行细节的丰富。赖深如受到美术院校西式教学的影响,注重素描和造型能力,注重物象的结构与固有色,借鉴西方美学对造型的重视,比如透视、解剖,对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的研究,以及对画理的研究,并且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和美学趣味来从生活当中提炼出有用的艺术思想语言。赖深如不仅擅长国画,且许多画种都有所研究,不同艺术形式的借鉴与吸收给他的花鸟画艺术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多画科的融合使他的作品更加多样性。素描和光影关系的引入也使花鸟画多了变化,版画和水彩画的一些独有技法也被他运用到花鸟画中,笔墨的多样性和对形式的构成造成了赖深如艺术的独特。

在赖深如的笔下流淌着一股自然潇洒、毫不做作之气,大胆尝试和突破,传统花鸟画一味脱离自然生活遵循固定程式,使得笔墨语言大同小异逐渐僵化,艺术毫无个性,而赖深如为了避免出现此种情况,他不断地深入大自然,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倾注所有的情感,去冲击笔墨已墨守成规的现象。赖深如常说:“画画要有情,这种情就是激发画家内在情思的一种表现和寄托……”在他的画作中,我们也看到他对于艺术对于生活的热情,大自然给了他无穷无尽的灵感,作画时挥洒自如,一蹴而就,充满着激情与热血。他的画面中可以看到一股“气”,这是赖深如艺术的内在动力,再加上画面复杂多变的笔法,这又形成了一种动势,这也是他笔墨语言的不同之处。人们时常说“画如其人”,他遗留的画作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赖深如呢?我想那一定是激昂果断、率真自然的形象,作为观众,看到如此画面,心中亦然会感动,是一种内心的洗礼,亦可从中获得收获。赖深如在执教的30 余年中,勤勤恳恳,一生之中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张春新在文章《追忆恩师赖深如先生》中这样回忆道:“赖深如先生教学很严谨,教案、讲稿、范画等课前准备总让我们佩服不已,那个年代我们真的幸福,先生从学校陈列室调来一批中国画大师们的原作来配合教学,使我们能和石涛、齐白石、王雪涛、李苦禅等大师们‘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赖深如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再加上赖深如的成就与教学方式得到学生们的认可。赖深如教学的重点是在中国画的学习和研究中,造型和意境分别该如何进入。赖深如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过:“拷贝得其形,对临得其意。”他不让学生们利用拷贝台或者拷贝纸等工具进行临摹,这样会导致其画“只得其形,不得其意。”他对物象表达的内在精神以及神韵的要求也是其花鸟画艺术的一大追求。

在赖深如的课堂讲稿《白描人物画(包括工笔设色)知识参考资料》中写道:“……把封建主义的思想内容、审美趣味用某些长期从生活实际中提炼、概括得来值得借鉴的形式技法区别开来,从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对新的有用的手法。同时吸取外来艺术的长处……”从中能看出赖深如对待传统美术遗产与西方外来艺术等的看法,倡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美学文化,用生活和实际来检验这些美学文化。文艺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吸收传统或外来美学思想来进一步丰富中国画,表现符合时代且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在他的花鸟画艺术中,多表现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极尽生活之态,并没有表现传统花鸟画题材的梅兰竹菊等的这些传统美学题材。

2015 年在重庆美术馆举办的《悟境——赖深如艺术》展览中,在赖深如去世的32 周年之际,他的艺术创作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一如往故,这些倾注他众多心血的作品为西南地区花鸟画创作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我们试图探讨赖深如的花鸟画艺术时至今日还有何种意义?我想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回顾作品展览,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上去寻找一种方式——一种传统文化的开拓创新的方法。他的艺术感染力如此强大,在20世纪70、80 年代艺术高峰期时的创作就已具有高度的超前感,他的画作中包含着他对生命的感悟和他对艺术的一腔热血,时至今日依然焕发着别样的光彩。

猜你喜欢
花鸟画笔墨中国画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工笔花鸟画
书画名人汇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