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传播研究
——以傣族叙事诗 《召树屯》为例

2022-11-05 02:20任佳佳郝会肖
今传媒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族志译介傣族

任佳佳 郝会肖 刀 妹

(1.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50;2.西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传播的民族志诗学维度

民族志是对特定地区、特定少数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情况的记录。民族志的来源一般分为梳理历史学家的文献资料,以及人类学家通过田野调查完成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兴起,动态档案网站、博客、数字展馆等新媒介等成为研究民族志的新文本和新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民族志视角,一般指的是基于对人类群体社会、文化现象的记述文本的研究,强调民族群体文化的整体性研究与描述。少数民族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很大比重。近年来,柯尔克孜族史诗 《玛纳斯》、藏族英雄史诗 《格萨尔》、赫哲族史诗 《伊玛堪》、蒙古长调民歌、藏戏、侗族大歌等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学和艺术形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民族志诗学就是对少数民族族群的传统口头文学给予关注,还原民族文化的口头程式和声音表征。然而,在民族志记录过程中,这些以口头形式讲述的诗歌通常被汉译和外译为散文体形式来进行语内和语际传播,剥夺了诗歌叙事的潜在张力和优雅风格。民族志诗学正是通过不同的书写方式,图片、视频、超文本链接等多模态呈现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活态性进行传译。民族志诗学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传播研究的意义在于,把简化的文化形式还原为能在时代语境中传播的活态文化,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

二、傣族叙事诗 《召树屯》译介中的民族志诗学符号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跨境民族,在与我国其他各民族文化交流和互鉴中形成了独特的物质类和民俗类文化景观。2008年,傣族叙事长诗 《召树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尽管以傣族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政策和发展环境方面都获得了国家重视和支持,但仍然面临着国际传播效果不显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非遗传承人年轻化程度不高或者断代等现实问题。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传播中融入民族志诗学视角,能够以一种立体和贴近生活的方式分享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和多样性,将我国传统文化纳入到世界的对话体系,更能让外国友人看到我们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以国家的力量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召树屯》演唱文本中口头程式的英译

《召树屯》开篇采用了一种唤起式的话语结构,传递了赞哈说唱的口头叙事和表演特征。诗句给读者的整体印象就是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就像节日聚会一样,围在一起听着民间诗人赞哈将孔雀公主的爱情故事缓缓唱来:“美丽的故事像一片艳丽的彩霞,纯洁的爱情就像并蒂开放的鲜花,真心相爱的青年人啊,请把这份礼物收下”。

译文:A beautiful story is like a flamboyant cloud.Pure love is like the blooming twin flowers.Ah,young people in true love.Please accept this gift。

书写文本难以忠实地传达原诗多模态表演情景中的美学效果,译文应努力标记在长诗的演述形态和表达语调的调式。原诗开篇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主体,译文故而应增加这种故事的临场感。叹词“A h”的增译,以及祈使句的语态转换能够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让读者有同样的沉浸式体验。“礼物”指的是将这个动人的故事作为礼物,送给前来围观的“相爱的青年人”,因而以上诗节也可改译为:“True love is like the rosy clouds,twin lotus on one stalk.Dear young friends,hope you will favor the gift of this long talk”。。译者要尽可能呈现原作的韵律,在翻译中争取做到与原文音韵对等的效果。

当召树屯王子拿走喃婼娜公主的孔雀衣时,喃婼娜为召树屯的歌声所吸引。诗歌中并没有直接陈述喃婼娜初遇召树屯王子的神情举止和心理活动,但通过召树屯的告白,读者能感受到孔雀公主微妙的面部和心理变化,突出了孔雀公主的美丽娇羞形态:“请你不要再用手遮住脸,只求你轻轻看我一眼。我知道只要你看我一眼,你就会看清我的心房”。

译文:Please don’t cover your face with your hands,just take a look atme.Iknow if you do,You will read my heart。

在外文出版社的 《召树屯》编译本中,译者用“shy but elated”(娇羞而又欣喜)对不在场的孔雀公主的神情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注释。因而第一句可改译为:“Please remove the fear from your face”,以此来呈现傣族女性的内心变化。除召树屯与喃婼娜、神龙,国王与摩古拉,喃婼娜与国王等的对话外,内心独白也揭示了诗歌的口头程式:“他向四处张望,对着河水叹息。难道就是这条河啊!拦住我走到妻子面前。”

译文:As there was no boat,he could not cross it.Was Chaoshutun deterred by the river?No!

从口传到文本再到翻译的文体和语域的变异,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信息缺失、表达变形和阐释误读等问题。诗歌是富有音韵的语言形式,《召树屯》原本是一部具有鲜明赞哈说唱格调的活态文本,是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诵和吟唱来演绎的。译文虽节选于编译本,仍在保留诗歌文学性的同时,注重与潜在读者的互动。从美学的观点来看,具有流畅可读和可交际性的诗歌译本才能产生审美效应。因而,译者应尝试采用诗化的语言和韵体节奏,再现傣族诗歌的音韵之美。

(二)《召树屯》中数字模型的英译

傣族叙事诗中通常会有一些反复出现的数字,剖析这部诗歌典籍中的数字隐喻,有助于揭示数字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民族心理。在 《召树屯》中,出现最多的是奇数“三、七、九”,表达了对祖先和自然的敬仰、尊崇。总体来说,这是同傣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是建立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习俗和共同的信仰之上的。

在 《召树屯》中,“三、七”等奇数具有特殊文化意义。首先,以“三”联结起的文化仪式喻指了“家—村—国”的三层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心理。在傣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和家庭活动中,“三拜”代表对传统的尊重。召树屯“绕城池转了三转”,翻过“三座石山”和“三道墙”映射出了傣族的村寨建筑文化,揭示了傣族古国村落的领土广大。召树屯出征时“三声炮响”则寓意着傣族人民勇敢的性格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召唤。这些数字符号寄托了傣族人民普遍的心理体验。其次,在傣族的时间观念中,“三”具有夸张性的象征意义。譬如在下面诗节中,数字“三”的重复出现强调了召树屯王子所经历的磨砺和考验:“又走了三百三十三天,召树屯来到砂石的海洋旁边。只见一片烟雾,下面的砂石沸腾滚卷”。

译文:For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three days,he rode without resting.Finally he arrive at the side of a river,which curled like a huge dragon between two mountains。

译文忠实地再现了原诗中的数字意象,用河水如蛟龙盘踞在两山之间的意象来突出傣族人民生存环境的艰险,更衬托出以召树屯王子为代表的傣族男子的智勇。此外,《召树屯》中“七”象征着美丽善良纯洁的傣族女性形象。“七个姑娘、七只飞雁、七朵海棠、七朵浮莲”等都是美好的文化符号,是对自然美的移植。总体来说,这些数字模型是读者解密傣族历史遗迹和道德思想的文化密码,只有忠实贴切的翻译才能让域外读者领略到傣族叙事诗神秘而又浪漫的东方魅力。

(三)《召树屯》多声部叙事中族群记忆的译介

傣族叙事诗 《召树屯》蕴含了丰富的民族志文化资源,构成了多声音的复调叙事。无论是傣族赞哈韵文体手抄本,还是刻在贝叶上的经书典籍,都描述了傣族族群最切实的文化体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伦理手段,这种负载着原始文化形态的民族志鼓励读者参与意义生产,试图激起读者与他人实现共同体认同的欲望,同时保持而非抹除差异。

傣族经典文字“傣泐文”(Tai Lue),在境内西双版纳,以及泰国、缅甸、老挝等邻国备受推崇。用傣泐文出版的各种书籍报刊也颇受这些周边国家欢迎,傣泐文在促进边疆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经济繁荣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召树屯唱词》傣泐文版的封面上,读者可以直观地看到作为傣族文化象征的大象和孔雀符号,以及傣泐文的书写样式,联结了傣族族群共同的心理和文化归属,同时这种异质性也启发了读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因而,族群身份感的追寻不仅是民族志诗学的研究内容,也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模态译介努力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赞哈演唱,除了娱乐功能,也是了解傣族社会历史的重要文化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赞哈说唱既是民族志诗学的研究内容,也是民族志诗学的一种叙事方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译介者,也要像人类学者那样走进田野,或采用数字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参与民族文化美学意义的生成,寻求一种更适合撰写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译介方式。译者只有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文献学、民族志诗学等跨学科方法,考证文本中原典出处,才能还原诗歌的历史面貌和时代精神,传达其深层结构中多元化文化撞击融合的声音。

三、傣族叙事诗 《召树屯》数字档案的传播路径

傣族叙事诗 《召树屯》的传播是一种跨文化、跨时空、跨文本的旅行和对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大大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域外传播,契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的活态性特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场域中发挥数字档案优势,以民族志诗学视角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中打造成我国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新名片,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的生命力。

(一)基于 《召树屯》汉英平行语料库开发的语言服务

民族诗歌典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项重要的语言资源,利用汉英语料库的技术手段保护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还尚未充分展开。在现有多译本语料基础上,构建 《召树屯》汉英平行语料库,将 《召树屯》多个英译本在词汇和语篇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计量学分析,能够对比不同英译本的文体和风格差异。同时,对照 《召树屯》傣文典籍中的段落布局、语调等民族志诗学特征,能够在 《召树屯》的译介中生动地重塑赞哈说唱的表演性、民族性和异质性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汉英平行语料库开发技术相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据采集和档案式保护,能够为民族文学、文化等领域的比较研究提供跨语言信息检索服务,为民族文化的国际研究和传播开辟新的路径。

(二)《召树屯》双语数字展馆应用前景分析

数字展馆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藏品保存、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等功能,通过虚拟世界的活态构建和互动来展示民族文化的媒介形式。数字展馆属于一种动态档案网站,为读者提供了更具阅读能动性的文本。阿兰·麦克法兰与马克·杜林共同创立了“数字喜马拉雅”(Digital Himalaya),提供喜马拉雅地区的民族志资料。国外数字民族志研究案例为创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展馆提供了思路和启发。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所吸引,在域外传播中以 《召树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个代表中华民族美学的文化符号。

数字展馆具有交互性、多样式和智能等特征,能够让参观者从视觉、听觉和互动等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沉浸式的体验。融合民族志诗学与传播学领域学科知识,通过数字展馆形式,能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接受阈。双语数字展馆开发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通过民族志学者身份的田野调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搜集和整理 《召树屯》相关的文献、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在线创建傣族叙事诗 《召树屯》双语数字展馆,对编辑、翻译和加工过的多模态资料进行数字博客式的发布,进而在短视频、微博、公众号等平台展开宣传,能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和影响力。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弘扬中面临的困境,国家和民族聚居区政府有必要推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政策体系,激励更多学者投身于民族文化遗产的译介、传播研究和实践工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召树屯》暨“赞哈演唱”传承培训班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开展,用实践焕发了这部傣族爱情赞美诗的活力。文化创意产业中 《召树屯》的电影、舞剧、动漫等多模态形式的改编,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走出国门,引领读者进入我国民族文化现场,去感知、体验、发现和深描文化现场所呈现的审美意味。基于现代数字媒介的展示和宣传,民族志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传播相融合,能让 《召树屯》等民族文化遗产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衍生产品,被更多的域外青年人所广泛认知,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民族志译介傣族
溯源灵性与超越的神话诗学:厄休拉·勒古恩的民族志科幻书写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傣族:亲水的民族
民族志新探:从二元对峙到三位一体
——兼议彭兆荣的“体性民族志”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