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范式”的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策略

2022-11-05 02:36
今传媒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共信息范式一带

景 熹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重庆 400074)

随着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8)》和北京等大城市“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出台,“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进一步推进落实,这也为“一带一路”倡议公共信息产品优质内容生产带来新的契机。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传统媒体已基本完成媒介融合的转型升级,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融合传播体系已然形成,已经到来的5G时代更是让新媒体内容生产几乎成为社会组织的标配。“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要落实到沿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上,更要体现在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上,利用服务端和终端的转变,结合人工智能(AI)、大数据上传信息(DGC)和应用平台(APP),从而为“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提供全新视角,带来更多机遇。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缩写,译为应用程序或平台,目前主要指的是使用移动互联网、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终端的移动应用程序或微信中的小程序等。应用平台(APP)以其运用的灵活性、安装的便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开发的便利性,成为“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传播的主流终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

所谓公共信息是一种特定的实用信息类型,它是指所有发生并应用于社会的公共领域,由公共事务管理机构依法进行管理,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并能为全体社会公众共同拥有和利用的信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愿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公共信息产品则是有关公共信息的专业性信息产品,它内容涵盖广泛、服务人群众多且能适应不同国家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目前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产品的重要部分。公共信息产品主要集中在经济信息、教育传播、文化宣传、交通旅游和环境保护上,发布的平台主要是“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如新华社主办的新华丝路网、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建设的“‘一带一路’走出去在线”免费查询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信息免费查询平台和各省市“一带一路”信息服务平台,如重庆“一带一路”信息发布平台等。

这些信息发布平台主要依托互联网PC端,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毋庸置疑,但交互性明显不足;而公共信息产品所反映的是社会公共事务,是与社会大多数成员切身利益相关的,需要强交互。所谓信息交互性即用户依托互联网(主要是移动互联网)实施的用户之间、用户与平台之间以及用户与文本之间的人际、人机互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短视频和音频等的释码,用户能获得信息满足;通过点赞、收藏、转发、弹幕和打赏,以及社交类虚拟应用平台,用户能在其中完成人际或人机的互动。因此,“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平台应更多地发挥移动互联网强交互性的优势,向大传媒APP应用平台转移,APP应用平台将成为“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的新的主流强势终端。

“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具有强交互属性,此外,还具有“沉浸”信息特征、“视觉”转向规律和“智能”呈现趋势的特点。

“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的“沉浸”信息特征是指利用多种终端(报、网、端、微、屏)和无处不在的网络,实现信息的全覆盖和强交互,用户能通过VR、AR和MR媒体技术对公共信息产品实现“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上传信息(DGC)是“沉浸”信息的发展趋势和服务端,应用程序(APP)则是“沉浸”信息的主流终端。“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的“视觉”转向规律是指文本的可视化和可悦化规律,通过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如图片、动图和视频等,用户能实现视觉性选择注意、理解和记忆,在获取必读信息外,还能获得可读性的感官享受,从而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的“智能”呈现趋势是指计算机算法精准推荐,通过机器算法推荐,用户能提高信息获得效率,信息的实用性和精确性大大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

二、大传媒APP应用平台“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中的“视觉范式”创新

大传媒APP应用平台“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中的“视觉范式”创新是“视觉”转向规律在公共信息产品中的运用,内容文本充分展现“视觉狂欢”特点,体现解码个性化趋势。可以说,公共信息产品内容文本不再完全是传播者一厢情愿的编码产品,而变成用户集体再创作的视觉释码和译码产品。

在这一过程中,用户的视觉认知和视觉全平衡显得尤为重要。人类对视觉信息的认知是从用眼看到用脑感知的一个过程,它是人类获取信息的起点。皮尔士曾指出,知觉是人类知识的开端,人类最初是通过知觉来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的。知觉是感觉的集合,或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信息属性进行综合。知觉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整体感性信息进行综合把握的过程。通过主观性视觉信息选择,用户能不断地获得较为完整的视觉认知,动态地完成内容文本解读。此外,通过视觉全平衡即现有感觉、知觉的平衡,用户能做到文字与视觉文本的平衡,找到文字与视觉符号的结合点,从而进入理性认识阶段。

可以说,“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视觉”转向绝不仅是用户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从传者到用户、从结构到系统的“范式创新”,即“视觉范式”创新。大传媒APP应用平台“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中的“视觉范式”创新主要表现在公共信息产品的企业识别系统(CIS)设计、内容信息的大数据可视化呈现以及内容文本的图文、视频、短视频和直播形式上。

企业识别系统(CIS),是从以强调统一化的图形和文字符号形象来设计企业视觉识别效果的VI发展而来的。CIS包括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其中VI是企业给外界最直观的感受,它反映直观的企业视觉形象,是CIS的静态识别形式,从外宣角度看,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内容信息的大数据可视化呈现是指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上传信息(DGC),并采用动态实时和强交互形式,直观可视化地呈现内容信息的变化过程,形成特定的发展趋势。图文、视频、短视频和直播是指内容文本的“视觉范式”创新主要形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52亿,日均使用时长110分钟,内容信息的“视觉”转向规律显而易见,“视觉范式”创新基本实现。

三、大传媒APP应用平台在“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的策略

如前文所述,“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具有强交互属性、“沉浸”信息特征、“视觉”转向规律和“智能”呈现趋势,此外,笔者认为它还具有以视觉认知和视觉平衡为起点的“视觉范式”创新特色。大传媒APP应用平台在“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的策略就是要突出以上特色,有的放矢地更为高效地进行公共信息产品的内容生产与信息整合。

(一)大传媒APP应用平台“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的总特征

大传媒APP应用平台“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总特征可以概括为属性多重化、功能多元化和互动增强化。

所谓属性多重化是指不同属性的信息在大传媒APP应用平台“一带一路”公共信息内容产品中相互渗透和取长补短。具体而言,用户上传信息(UGC)和专业上传信息(PGC)的分野越来越模糊,两种属性的信息有不断汇聚变成专业用户上传信息(PUGC)的趋势。不仅如此,职业上传信息(OGC)和大数据上传信息(DGC)也逐渐形成联合状态,即职业上传的众多信息会借助大数据上传信息的提示,更专业和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APP应用平台在“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时应把握这一趋势,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筛选后,形成对用户决策提供参考的强效信息内容。

所谓功能多元化指的是不同垂直内容的信息在大传媒APP应用平台“一带一路”公共信息内容产品中的分布情况和版块效应。具体而言这些信息在“一带一路”公共信息内容产品中表现为知识问答、政策发布、形象宣传、社交社区和企业对接等。如在“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新华社主办的新华丝路网中,信息分为四个版块,分别是数据库、丝路网、地方和专区,其中丝路网的垂直领域最为丰富,下属丝路直播、典型案例、企业信息、丝路商机、政策法规、丝路文化、热点关注和丝路旅游等,能够体现强势内容的联合与互补,形成版块效应。APP应用平台在“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时不仅要体现PC端的这一优势,更要增强信息的交互性。

所谓互动增强化指的是强交互信息在大传媒APP应用平台“一带一路”公共信息内容产品中的集中呈现和用户的有效互动,这些信息在“一带一路”公共信息内容产品中表现为用户的即时聊天、交友、问答、点赞、评论、弹幕、转发、收藏和打赏行为。APP应用平台在“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时要突出强交互信息和设计用户有效互动的结合点,从而增强用户体验。

(二)大传媒APP应用平台在“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的策略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大传媒APP应用平台“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总特征是属性多重化、功能多元化和互动增强化。就内容本身而言,“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又可以分为专业化信息、嵌入式信息和融合式信息三大类。“一带一路”专业化公共信息产品应该突出权威度与原创性;“一带一路”嵌入式公共信息产品应该突出服务性与便利性;“一带一路”融合式公共信息产品应该突出融合性与消费性。

1.“一带一路”专业化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策略——“内容+细分+搜索”

“一带一路”专业化公共信息产品是指提供某一领域专业信息的产品,也是用户主动寻求的信息产品,其内容属性多为专业上传信息(PGC)和职业上传信息(OGC),垂直领域功能得以凸显。与此相对应,专业化公共信息产品的APP应用平台是需要用户在智能手机应用商城里搜索下载的应用程序。

“一带一路”专业化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策略应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平台必须生产海量的信息内容,为后面的内容细分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平台必须细分信息内容,突出垂直领域信息的专业性与权威度,内容信息做到差异化,鼓励原创和独家信息;第三,平台必须提示用户信息内容的相关搜索,增强用户黏性并完成用户下沉。新华丝路作为“一带一路”国家级权威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把其中丝路网的垂直频道开发为“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的大传媒APP应用平台,突出其内容细分和搜索功能。

2.“一带一路”嵌入式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策略——“平台+社交+推荐”

“一带一路”嵌入式公共信息产品是指在其他相关信息平台上嵌入“一带一路”公共信息,其内容属性多为用户上传信息(UGC)和大数据上传信息(DGC),社交与算法推荐成为常态。与此相对应,嵌入式公共信息产品的APP应用平台一般不需要用户在智能手机应用商城下载,更多地是利用其他应用程序或微信小程序实现信息获取。

“一带一路”嵌入式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策略应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平台应有意识地突出“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的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内容社交做准备;第二,平台应该增强信息的社交功能,如转发、弹幕、评论、问答和社区等;第三,平台应该突出“一带一路”公共信息内容的社区版块,如互动视频、加入通讯录和face ID等,从而形成内容社交强势;第四,平台应该强化机器算法的精准内容推荐,同时注重协同过滤和人工分发的二次触达。“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的大传媒APP应用平台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分析出个人用户画像,从而进行内容的精准推荐,用户多次浏览后,应避免“信息茧房”现象的出现,增加有效的延迟满足策略和人工分发,即有效信息的二次触达。

3.“一带一路”融合式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策略——“内容矩阵+融合表达”

“一带一路”融合式公共信息产品是指能够多屏呈现、多屏互动和多屏分享,完成公共信息产品的产业链生产,从而实现一次生产、多次消费的公共信息产品,其内容属性是融用户上传信息(UGC)、职业上传信息(OGC)和大数据上传信息(DGC)于一体的“信息大餐”。与此相对应,融合式公共信息产品的APP应用平台是需要相关部门着力开发的,并应与已有的媒介信息平台形成互动。

“一带一路”融合式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策略应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平台应突出“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特色,将平台所生产的多种内容产品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看待,并根据“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设计、分配内容,包括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的选题、角度、信息量、发布频率和表现形式等,最终形成内容矩阵。所谓内容矩阵指的是同一母平台与下属子平台公共信息产品内容必须要有差异性、互补性和目标核心用户的确定性。第二,平台应突出“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的融合表达,实现让更多的用户必须浏览和喜欢浏览相关信息,在提高内容必读性的同时增强可读性。在这一领域,“视觉范式”创新便给平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的大传媒APP应用平台应该把握这一契机,用好“视觉”转向规律。

四、结 语

“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具有强交互属性、“沉浸”信息特征、“视觉”转向规律和“智能”呈现趋势,此外,它还具有以视觉认知和视觉平衡为起点的“视觉范式”创新特色。因此,大传媒APP应用平台在“一带一路”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的策略可概括为:横向上,可分为注重“内容+细分+搜索”的“一带一路”专业化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注重“平台+社交+推荐”的“一带一路”嵌入式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和注重“内容矩阵+融合表达”的“一带一路”融合式公共信息产品内容生产;纵向上,则是“视觉”转向规律贯穿整个内容生产全产业链的所有要素,并体现“视觉范式”创新。

猜你喜欢
公共信息范式一带
法治范式的沟通主义进路
——简评《中国法治的范式研究:沟通主义法范式及其实现》(郭金平)
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发展思路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公共信息标志系统建设对旅游的影响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舟山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