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记

2022-11-05 06:25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讲话主体文学

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本刊特别邀请复旦大学朱鸿召教授、山东大学泓峻教授和山东工商学院付甜甜博士,交流从不同角度学习《讲话》的心得体会。与之相呼应,王海良博士讨论了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对新时代文学创作的理论意义。

在这里,我们也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陈福民研究员在疫情之中接受本刊访谈。围绕去年出版之后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的《北纬四十度》,陈老师谈到了文学与史学这两种“知识系统”的差异,他强调历史写作的真实性原则,反对带有“叙事意图”和“价值倾向”的历史著述,认为在学术意义上,“历史的真相”是有客观性和唯一性的,此外,他批评过度感伤甚至廉价的“抒情性”,瞩目于文学的“研究性”。这些见解对于我们看待今天的现实和文学、史学,都很有参考价值。

近年来,“过劳”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韩裔德国学者韩炳哲关注新自由主义精神下的现代功绩社会中的“倦怠”问题。在他看来,主体“自发性过劳”所引发的精神疾病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心理问题,也是一个美学问题;这些主体的审美能力被消费社会和资本市场系统殖民,表现为一种知觉经验的同质化。他提出了自己的审美救赎方案,通过重构和实现主体审美感知的流通性及其多元化,建立基于差异而共存的审美共同体,来对抗资本的逻辑。这当然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但是这种“倦怠诗学”的社会效果还有待验证,如果它能够得以付诸实践的话。

从沉浸式表演和计算机艺术,到都市演艺新生态,以及传统雅集形态转变,乃至话剧作品的经典化,这一期有多篇论文都涉及在场的艺术、文化体验——这可以说是当下的艺术、文化领域的一个共同的倾向。虽然在网络时代,各个地域、阶层的人们都越来越习惯、抑或不得不通过电子媒介来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在虚拟空间里交流思想和情感,把数码技术融入艺术创作,但是,在场的、直接的、切身的交流和体验,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在疫情之中,我们已经看到,它们的重要性更为鲜明地显现出来,它们的匮乏和剥夺,会让所有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毕竟,二三十年的偶像在线上两三个小时的演唱会所给予我们的慰藉恐怕也无法代替两三分钟甚至两三秒的拥抱和亲吻。

经过两三年来,尤其是最近两三个月来的疫情之后,我们终于可以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世界。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转折。在文学、文艺和文化领域,也有很多事情需要有人去做起来,重建我们的认知、思想和精神生活。

猜你喜欢
讲话主体文学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文学小说
讲话慢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