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鹅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

2022-11-05 06:35衣恒磊
家禽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雏鹅小鹅周龄

衣恒磊

(山东省莱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莱阳 265200)

五龙鹅又名豁眼鹅、疤拉眼鹅等,为山东莱阳市特有的水禽品种,与省内其它鹅品种相比,具有体型小、耐粗饲、适应作用强、生长迅速、抗病力强、产蛋量高等优点。鹅蛋、鹅肉等产品因质量好、营养价值高,受到广大消费群体的喜爱。五龙鹅育雏、育成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养鹅的成败。因此,科学提高五龙鹅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水平,才能最大发挥其生产性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五龙鹅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准备从事五龙鹅养殖的人员参考。

1 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怕湿、怕冷、怕热,不能挤着,对食物有特殊要求。

1.1 雏鹅的饮水与开食

雏鹅进场后,应尽早强制“潮口”(出壳后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尽快在1~2 h内让鹅喝上水。对体弱又没有喝水的,可人工驯饮。一般采用室温20 ℃的0.03%高锰酸钾溶液作饮用水,长途运输的雏鹅应先给予5%~10%的葡萄糖水,有效缓解运输途中雏鹅产生的应激反应和预防某些疾病;之后可改为普通的清洁饮水。

在雏鹅出壳后20~25 h便可以开食,对不吃料的个别雏鹅来说,可人工驯食1~2次。开食先用富含易消化的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的全价配合饲料,洒在塑料布或塑料盘中,让雏鹅自由采食;再喂青饲料,以防鹅专挑青饲料采食而少食精饲料。若小鹅没有专用料,可选择肉小鸡料替代,也可以按照玉米43.63%、麸皮7%、次小麦8.0%、豆粕24.5%、细米糠11%、盐0.37%、蛋氨酸0.15%、磷酸氢钙1.9%、石灰矿石粉0.45%、添加剂3.0%的比例自配料,保障小鹅生长发育需求,从而提高成活率。

但有些地方还是沿用老方法用碎米搭配青料饲喂五龙鹅。如前3 d,可用碎米和青饲料混合作为饲料放入料槽中,并适当加入沙砾,自由采食。4~10日龄,可用30%~40%碎米或饭粒、60%~70%碎青菜混合进行饲喂。10~20日龄,饲料以青菜为主,加入糠麸或生番薯块(或其它瓜菜类)、豆饼,比例为80%~90%青料、10%~20%混合料。4周龄左右,可喂谷子(或高粱或碎玉米)、生番薯块(或其它瓜菜类)。

1.2 喂养方式

由于雏鹅的消化功能发育得还不够健全,从采食消化到排泄需要两个小时。所以,饲喂雏鹅时注意要勤添料、一次少添料,要做到少食多餐。为提高育雏成活率,6日龄前,每天喂6次;6日龄后增至8次,每次间隔时间为2~3 h;10~20日龄,可以结合放牧,减少喂养次数,每昼夜可喂5~6次,其中晚上喂2次;4周龄左右,每昼夜喂4~5次,其中晚上9点喂1次。

1.3 育雏温湿度与密度

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很差,一般刚出壳后需要通过保温设备给予小鹅温度,保温2~3周才可脱温。通过观察悬挂的温度计以及雏鹅表现调控温度,适宜温度下雏鹅分布均匀,趴地休息,每隔15~20 min就起来走动一次或采食饮水。1~10日龄室内温度设为15~18 ℃,而育雏温度1~5日龄为28~32 ℃,6~10日龄为25~27 ℃。11~21日龄的室内温度设为15 ℃;11~15日龄育雏温度为22~24 ℃,16~21日龄为20~21 ℃。21 d后可根据小鹅表现是否脱温。

舍内相对湿度:1~10日龄在60%~65%之间,11~21日龄为65%~70%。如果相对湿度太大或过低,均会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故应勤加垫草,并通过通风换气排湿,以减少相对湿度。

养殖密度:可根据鹅舍的大小设施设备、温湿度状况适当调整。1周龄一般控制在20~25只/m,2周龄控制在10~15只/m,3周龄控制在6~10只/m,4周龄控制在5~6只/m。

1.4 光照

仔细观察雏鹅的叫声和在舍内情况,依据天气变化状况相应调节室内光线。雏鹅生长期间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间。1周龄前,要保持全天光照;以后每2 d减少1 h,至4周龄时减为自然光照。为保证晚上喂料,使用小瓦数白炽灯或LED灯等照明,能看到料和水即可,光线越暗越好。

1.5 分群与通风

雏鹅生长迅速,为方便管理后期应分群饲养。如果不具备分群条件,可进行大圈饲养,但每个群应控制在200只左右,不宜过多。雏鹅养殖期间, 舍内粪便会产生有害气体,而且鹅毛皮屑、羽绒等杂物粉尘业漂浮在舍内,应定时清理舍内粪便,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此外还要根据舍内的空气质量、温度等环境指标及时通风,确保舍内空气清新。有条件的可以安装风机、湿帘等通风降温设备。冬春季节,应先升温2~3 ℃,再打开门窗或换气扇。通风时间一般安排在中午前后,避免在一天中气温较低的早晚进行。

2 青年鹅的饲养管理

2.1 加强放牧

雏鹅前期经过一段时间放牧后,3~4周龄之后已能适应外界环境,可转入育成鹅舍。此时它们已具备自主觅食能力,且消化、抗病性都很强,因此可以放牧为主。青年鹅处于生长发育期,很活泼好动,食量也渐渐变大,放牧场地可选在水草丰富的大型草场或收割后的大片麦地、稻田等,便于它们能采食到更多的青饲料。放牧时每组最好以250~300只为宜;如果有大型草场,每群也不要超过1 000只。随着成鹅日龄的增长,放牧时间也要慢慢延长,只要不是下雨或冰雹等极端天气就可全天放牧,以尽可能延长它们采食的时间。鹅的采食高峰在早晨和傍晚,因此放牧要尽量做到早出晚归。赶鹅时速度要慢,尤其对饱餐一顿后的鹅更要注意这点。45日龄以下的育成鹅羽毛还没长全,放牧期间要关注天气情况。天热的时候,要早出晚归,中午必须让鹅群在凉棚或树荫下休憩,以免中暑;天冷时则晚出早归。

2.2 合理补饲

青年鹅每天喂食次数一般以2~3次为宜,晚上可加喂1次。补饲遵循“以粗代精,青粗为主”的原则,适当补喂精料。精料和花生秸等粗饲料的搭配按照1:4的比例,花生秸等粗饲料产品长度不宜过大,一般以1~2 cm为宜。精料可自己搭配,推荐配方1:玉米颗粒45%,玉米糠15%,大麸皮10%,豆粕20%,牛骨粉、贝壳粉5%,预混料5%。配方2:玉米粉46%,小麦次粉20%,碎大麦21%,干青草粉1%,豆粕粉11%,石粉1%。配方3:玉米粉50%,碎大麦11%,碎小麦25%,豆饼粉12.5%,石粉1.5%。

2.3 加强饮水管理

鹅舍前运动场应建有水池,如果不具备建设条件,一定要保证饮水器中清水不断,特别是高温天气,并每日对饮水器具清洗二次。

2.4 定期称重,分群饲养

定期对鹅群进行抽样称重,根据体重大小进行分群,并分析鹅群的生长发育情况,特别是对那些达不到标准体重的体型瘦小的鹅要单独一栏集中饲养,适当补喂,使体重尽快达标。如果整体生长或发育速度过缓,一定要查明具体病因。28~60日龄是青年鹅生长与发育的高峰期,60生日龄以后生长和发育开始迟缓,育肥鹅一般在80日龄就可以出栏销售。

3 疾病预防和治疗

3.1 日常做好消毒灭源工作

保持鹅舍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温保湿,维持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加强营养,可添加一些,以增强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杜绝给鹅吃霉变食物,降低黄曲霉菌病的发生率;定期在鹅日粮中添加功能保健性的中草药制剂,可起到一定的抗病毒、抗菌、消炎、增强免疫的功效。

3.2 重视鹅场常见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可根据自身养殖场的疾病流行情况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接种工作。按照“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原则,平常多观察,特别是早、中、晚要强化对鹅采食、饮水、生长等健康状况的观察,此时病鹅最容易表现出异常现象。对早期病鹅及时完成隔离、消毒与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并查明病因,对症治疗,减少或杜绝在群内传播的可能性。

3.3 做好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工作

鹅在生产上常会发生小鹅瘟、副粘病毒病、大肠杆菌病、霍乱、曲霉菌病、球虫病等疾病,应做好相应的治疗措施。

小鹅瘟:发生后应立即皮下注射小鹅瘟抗体,10日龄内的小鹅0.5~0.8 mL/只,10日龄以上的注射1~1.5 mL/只;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投入抗病毒兽药,配合干扰素使用。

鹅副粘病毒病:无特效疗法,发病后可用鹅副粘病毒抗血清治疗,一般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2 mL,病情严重的可隔3 d再注射1次;未发病使用油佐剂灭活疫苗进行紧急接种,肌肉注射0.5 mL/只,预防效果较好。

鹅霍乱:可用环丙沙星饮水,用量0.05 g/L;氟哌酸拌料0.2 g/kg饲料。

曲霉菌病:目前没有特效疗法,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硫酸铜防治本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鹅球虫病:可选择氯苯胍按10 mg/kg体重拌料,连喂3 d;或选用球虫宁拌料饲喂,每公斤体重30 mg,连续用药3 d。

猜你喜欢
雏鹅小鹅周龄
育成期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开产时如皋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雏鹅水中毒的综合防治
瘸腿小鹅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
石头剪子布
“817”小型肉4鸡不同组合杂交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