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谍战经典:开拓性创新及溢出效应
——重读“解密三部曲”

2022-11-07 11:04容本镇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谍战麦家解密

◆容本镇

文学经典是没有时效性的,不会被时间淘汰和湮灭。我们重读麦家的“解密三部曲”,是因为这部谍战经典值得反复阅读和品鉴,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开拓性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和评析。

1991年,27岁的麦家着手创作《解密》的时候,他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这部作品对他自己和中国文坛将意味着什么。这是麦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当这部命运多舛的“谍战小说”于2002年破土而出时,立刻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发出奇异而耀眼的光芒。继《解密》之后,麦家又相继创作了“解密三部曲”中的《暗算》(2003)和《风声》(2007)两部长篇。“解密三部曲”不仅为麦家也为中国当代文学赢得了国际性声誉,同时也奠定了麦家作为谍战文学开拓者的地位。今天我们重读谍战经典“解密三部曲”,既是重新领略其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再一次接受心灵的冲击和红色精神洗礼,也是试图对它所蕴藏的开创性意义及溢出效应作个简要的梳理和阐述。

一、红色叙事的拓展与突破

像许多文学名著的最初命运一样,《解密》的问世也充满艰辛和坎坷。这部历时十一年创作完成的小说曾遭遇十七次退稿。十七次,足可摧毁一个青年作家的信心和意志。但麦家没有被摧毁,他坚信这部作品的硬核价值和强大生命力。或许会有人责怪那些编辑们有眼不识真金玉,但我以为不能全怪那些退稿的编辑们,也不必质疑他们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因为,他们遇到了一部题材敏感而写作手法又十分独特的作品,而且其敏感性和独特性或许已超出了他们以往的阅读经验和认知范围。面对这样一部独一无二的、无法找到参照物的小说,他们失去了作为一名编辑的自信和笃定,无法对这部作品作出有把握的判断,甚至不敢肯定这是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仅从这个角度来看,《解密》就是一部独特而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

红色叙事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域和主线,但在麦家之前,以谍战为题材进行小说创作尚不多见,有影响的谍战题材作品更是寥若辰星。麦家以他无畏的勇气、胆识和方式,大胆地踏进了一个令人惊心动魄而又鲜为人知的秘密世界,揭秘和刻画了一批在隐蔽战线上进行生死搏杀的密战英雄。

按照麦家的说法,在“解密三部曲”中,《解密》《暗算》是亲兄弟,姊妹篇,一条藤上的,讲述的是秘密情报机构701侦听和破译密码的故事;《风声》是堂兄弟,长在另一条藤上,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裘庄的密室逃生、舍生取义的故事。

701基地是一个隐藏在大山深处、保卫森严、神秘莫测的情报机构。在这个特别的单位里,一群以国家安全为最高目标、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专家和军人,默默无闻地奉献与付出,无私无畏地战斗与牺牲。这里封闭隔绝,却面对着辽阔的世界;这里没有硝烟,却涌动着血雨腥风。正如《暗算》对701这个代号所阐释的:“‘7’是个奇怪的数字,它的气质也许是黑的。黑色肯定不是个美丽的颜色,但肯定也不是世俗之色。它是一种沉重,一种隐秘,一种冲击,一种气愤,一种独立,一种神秘,一点玄想。”《解密》中的容金珍第一次被带进701时,按规定必须戴上驱光眼镜,实际上是被蒙上眼睛。“等允许他摘下眼镜时,车子已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两边是跟所有山路差不多的森林和山体,没有任何路标和明显标记物。”一个多小时后到达树木茂盛、灯光稀疏的集训基地,但这里还不是701最核心、最隐秘的地带。集训结束后,一辆摩托车又来把容金珍带走。但摩托车不是朝着大门方向而是往院子深处开去,穿过一个四通八达而像迷宫一样的山洞,来到一个比集训基地大好几倍的院落。这里才是701的心脏地带。《暗算》是这样描述701的地理环境的:所在地叫五指山,有四条山沟,依次为家属院、行动局、701机关和侦听局;最里面的第四条山沟是破译局的地盘,是整个山上最秘密的地方。

701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国家安全为终极目标,谁步入了701,谁就永远属于神秘和绝密,属于国家和人民,永远无法作为一个个人存在,甚至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和通信自由。他们在一个狭窄、封闭、幽暗的空间里,进行着惊天动地的生死博弈。这是一群人间精灵,一群把生死和名利置之度外的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们的智慧可以炼成金,他们罕见迷人的才华和胆识本来可以让他们成为名利场上的宠儿。但由于从事了特殊的职业,他们一直生活在世俗的阳光无法照射到的角落,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命运,是我们永远的秘密。”麦家在茅盾文学奖答谢词中如是说。“解密三部曲”延续了红色叙事、英雄叙事的优秀传统,却又在题材选择上实现了拓展与创新,是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突破。

“解密三部曲”在写作方法上也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验。在小说中,作家化身为墨镜记者,采用深入采访、实地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一层层地揭开701和裘庄的神秘面纱,一步步地接近历史的真实和真相。这种把调查采访过程作为故事情节有机组成部分的写作方法,大大强化了作品的现场感、真实性和神秘性。口述历史,档案资料,连篇累牍的日记摘抄,钩沉式的考据与爬梳,所获材料的互相印证与补充,推理分析和数学演算方法的大量运用等,也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麦家先后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得天独厚的专业背景,广博扎实的知识结构,长达十七年的军旅生活,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奇特的想象力等,让麦家在写作中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封闭隔绝的701和裘庄,狭小逼仄的地理空间,在麦家眼里却是大海,是深空,是浩瀚的宇宙和无边的黑洞。敌我双方的斗智斗勇,密不透风的密谋、暗算、诡计和厮杀,天才与天才之间的攻防博弈等等,残酷惨烈,惊心动魄。麦家善于设置跌宕起伏的故事悬念和渲染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容金珍一本关乎701最高机密和国家安危的笔记本被小偷偷走,就被描写和演绎得波涛汹涌、惊天动地。“人们说,这是G省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巨大而神秘的案子,几万人为之惊动,几个城市为之颤抖,其规模和深度实为前所未有。”在小说中,虚实不定、似有似无、若暗若明、扑朔迷离的神秘氛围与效果,也是构成“解密三部曲”创新性特色的重要内涵。

二、天赋异禀的奇才与英雄的诞生

《解密》中的容金珍,《暗算》中的瞎子阿炳和黄依依,是三位天赋异禀、各怀绝技的奇才。三人进入701的经历大致相同,都是被701的“伯乐”慧眼识珠招募进来的;他们都在这里登上人生和事业的巅峰,都在这里实现了从一位奇才到人民英雄的涅槃重生。

容金珍的天才禀赋,既有遗传基因成分,又有后天的修炼养成。容金珍是父亲“大头鬼”在外面欺男霸女、荒唐作恶留下的结果。他遗传了父亲头大身细的怪异模样和曾参与莱特兄弟飞机设计的祖母容幼英的超常智力。容金珍的成长与才华,还得益于洋人老爹爹、容小来·小黎黎、洋教授希伊斯等人的教育、熏陶和影响。容金珍小时候无名无姓,人们都叫他“大头虫”。遭到遗弃的他被当地的名门望族容家收留,却得不到容家的承认,享受不到容家人的优裕生活。他寄居在破败潮湿的梨园,与洋人老爹爹相依为命。洋人老爹爹是个圆梦大师,被人打残后,寻得一份为容家修家谱的工作,得以居住在容家的梨园。他教容金珍学英文和圆梦,让容金珍读英文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每天用英语读《圣经》等。老爹爹死后,靠老爹爹私藏几十年的金币生活。容金珍的命运转机是容小来·小黎黎受洋人老爹爹的请托,把他带到城里和家人一起居住,照顾他的生活,送他读书求学。小黎黎是N大学副校长,又是数学教授,对容金珍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时正在N大学任教的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希伊斯对容金珍也有着奇特而深刻的影响。

容金珍是被701破译处处长郑瘸子发现并带进701的。此时的701正面临着一种最为高级的密码紫密而束手无策。“几年来,701破译处的秀才们一直为它苦苦折磨着、奋斗着、拼搏着、梦想着,但结果似乎只是让人越来越畏惧而不敢碰它。”紫密是一个陷阱和黑洞,冒险触碰它的人都被逼疯了。破译事业是一项孤独、残酷、神秘、阴暗的事业,众多人类的精英都被这项事业折磨得死去活来。破译家不但需要天才的智能,也需要天才的精神和远在星辰之外的运气。容金珍对密码有着超常的敏感,荣辱不惊的坚硬个性和极其冷静的智慧,让他的心灵壮阔而又静谧。他面临的对手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希伊斯。希伊斯是紫密制造者,后改名叫伟纳科,成为臭名昭著的反共科学家。谁也没有想到,一度亦师亦友的两位数学天才,现在却在密码的深海中展开生死搏杀。希伊斯深知容金珍的超常智慧和能力,于是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从国外不断给容金珍写信,极力劝阻容金珍介入破译行业;发现已经介入,又极力想阻止他去破译紫密;知道已经在破紫密后,又故意声东击西,故布迷魂阵,企图误导容金珍落入陷阱。但这些信件因701严格的审查制度而没有被容金珍看到,自然没有受到干扰和误导。容金珍跳出传统方法和常规思维,冒着天大的风险闯入禁区,以雷霆万钧之力攻破紫密的铜墙铁壁,成为701的大英雄和密码破译界无可争辩的天王。

《暗算》中的黄依依也是一位破译密码的奇才。她要破译的是光复一号密码,迎战的对手是一个成就极高又极端孤僻傲慢的女数学家列列娃·斯金斯。斯金斯是苏联人,因得罪最高领导人被迫流亡美国,期间帮美国军方制造了一部叫“世纪之难”的密码,被认为是当今世上最深难的顶尖密码之一。但美国军方不敢用,毕竟斯金斯是苏联人,但废掉又可惜,便转卖给台湾。台湾情报部门如获至宝,把这部密码命名为“光复一号密码”。当时的台海局势已是剑拔弩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光复一号密码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破译光密成为701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刚从苏联回国的701新任副院长安在天被授权招兵买马,寻找破译光密的高级人才。他首先找到海军情报部门的破译专家胡海波上校,但这位建功卓著的破译专家一听说要破译光密,就一口回绝了。他说斯金斯研制的密码属于苏式密码,他破译的是美式密码。苏式密码和美式密码完全是两回事,一个追求的是深难,是复杂和深奥,技术含量特别大;一个追求的是疑难,主要以诡秘、机巧取胜;一个往天上飞,一个往地下钻,差异天壤之别。胡上校推荐了一位年轻的女数学家黄茜。黄茜就是黄依依。

天资聪颖的黄依依从小就学得一手打算盘的祖传绝活。她以优异成绩被国民政府教育部保荐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数理学博士,毕业后被著名数学家、破译大师冯·诺伊曼聘为助手,转眼成为国际数学界的知名人物。她26岁时响应新中国号召回到祖国,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女教授。但数学研究所领导却认为黄依依不适合从事秘密工作。领导对她的评价是:智商很高,但自控能力较差,管不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黄依依自己也说,她最害怕受纪律约束,最喜欢无拘无束。在今后的接触和工作中,安在天充分体会到了黄依依自由散漫、无所顾忌的个性。安在天觉得她身上有一种妖精的气质,热艳,妖冶,痴迷,大胆,辛辣,放浪,自私,无忌,像个多情的魔女。但任务艰巨而紧迫,只能而且必须不拘一格降人才。资深破译专家、破译处处长陈二湖极力反对破译光密。他对心浮气躁、无法做到清心寡欲的黄依依充满不信任感甚至敌意。但黄依依毫不在乎别人的态度和看法,她坚持要陈二湖参与破译光密,因为她需要竞争对手。破译大师安德罗说:破译密码不是单打独斗的游戏,它需要替死鬼,只有别人跌入了陷阱,你才会轻易地避开陷阱。黄依依需要这样的替死鬼。最终,一个旷世女天才打败了另一个旷世女天才,在黄依依的强大攻势下,光复一号密码轰然倒塌。破译光密的直接效果是,潜伏在大陆的大批国民党特务纷纷落网,蒋介石叫嚷“反攻大陆”的嚣张气焰受到沉重打击,从而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与和平。

相较于数学天才容金珍和黄依依,《暗算》中的瞎子阿炳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另类奇才。容金珍、黄依依是“看风者”,是破译英雄;阿炳则是“听风者”,是侦听英雄。“听风者”靠耳朵吃饭,耳朵就是他们的武器。701聚集了众多听风者,他们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天外之音,能够识别声音中常人无法识别的细微差别。他们是顺风耳,风到哪里,他们的听觉就跟到哪里。但突然间,那一双双顺风耳却变成了聋子。由701负责窃听的×国军方师旅级以上单位的无线电突然静默了52个小时。“这么大范围,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电台,无一例外地处于静默,这在世界无线电通讯史上是创下纪录的。”就在这52个小时内,他们把师旅级以上单位的通讯设备、上下联络的频率、时间、呼号等等通通改变了。这意味着701十多年积攒起来的全部侦听资料、经验、手段、技术等,一夜间全都归零。为了尽快找到失踪敌台,701抽调28名专家能人组成“特别行动小组”,加上原有的侦听员,每天24小时在无线电海洋里搜索寻找失踪的敌台,但收效甚微。时任侦听局处长安在天根据原国民党中央乐团调音师罗山提供的线索,来到上海郊区陆家堰村找到了瞎子阿炳。

阿炳在单亲家庭长大,与做裁缝的母亲艰难度日。阿炳三岁还不会走路,五岁还不会喊妈。一场高烧,眼睛瞎了,耳朵却变得又尖又灵,而且记忆力惊人。当安在天把又瞎又傻的阿炳带回701的时候,引来的却是众人好奇和怀疑的眼光。但阿炳凭借敏锐的耳朵把两条狗的血缘关系及雌雄性别辨别出来的神奇一幕,却惊倒了众人。阿炳没上过学,根本不懂莫尔斯电码为何物,但懂与不懂跟他没有关系。他只需要用他的耳朵把浩瀚太空中的无线电波的声音辨别出就行。“特别行动小组”用二十部录放机和二十个不同的莫尔斯电码测试他的听力和记忆力,他居然准确无误地找出正确答案。天才和弱智,竟然浑然一体地集中在他身上。在众人万般焦急的期盼和等待中,阿炳不负众望,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就全部找到了敌人失踪的秘密电台和频率,一度狡猾地隐匿起来的107部秘密电台及1861套频率,又重新被我方侦获并死死监控。阿炳在短短一个月里所做的,比701全体侦听员捆在一起所做的还要多。作为一个建立奇功的听风者,他理所当然地赢得701所有人的敬仰和爱戴。

在“解密三部曲”中,容金珍、黄依依、陆家炳以及《风声》中那位以命相搏、向死而生、不辱使命的“老鬼”李宁玉,都是作家着力表现和聚焦的英雄人物。与这些英雄们一起并肩战斗的,还有许许多多智勇双全的杰出人才和无名英雄,如701的铁院长、郑瘸子、安在天、严实、陈二湖、棋疯子以及《风声》里身处龙潭虎穴、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地下党员老天、老鳖、老虎等。他们信念坚定,无私无畏,功勋卓著。这是一个富于牺牲精神的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群体,一个由理想、信仰、信念、国家安全利益、历史机遇和时代大势造就的不朽的英雄群体。

三、人生密码的探究与破译

在“解密三部曲”中,与讴歌英雄、致敬英雄的主题相依相伴的,是对英雄命运和人生密码的探究、破译与思考。容金珍、黄依依、陆家炳登上事业和人生的巅峰后,成为众人敬仰的英雄。但他们像爆炸的超新星那样绽放出耀眼光辉之后,都不约而同地、宿命般地走向悲剧性的人生结局。他们可以侦听到无线电波最细微的声音,可以破译世界上最复杂最深奥的密码,却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命运,无法破译自己的人生密码。他们是天才,头脑强大,但生命脆弱,就像娇嫩的叶芽,一碰就折,一折就毁。他们的不幸,既源于环境和职业的重压,也源于自身的性格弱点与缺陷。

容金珍身世特殊,自小就认识到世态炎凉。即便生活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善,却仍然改变不了他淡漠寡言的孤僻性格。701让他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但时间越长,成就越大,他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也就越重。他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谨慎、敏感、多疑、压抑和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中。秘密笔记本的丢失,对他是沉重而致命的打击。当总部动用各方力量查找到笔记本的时候,精神崩溃的他却失踪了;当人们想方设法找到他时,他已变成一个神志不清的疯子。他带着肉体与心灵的双重创痛和永远的秘密,又重新回到高墙深筑的大院。他将在医院里度过他的余生。

黄依依在701只有两年多时间。她进入701时曾提出两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破译光密后就离开。但她最终选择留下来,接替陈二湖担任破译处处长。她像一束神秘的剧烈强光,转瞬即逝。她用短暂的生命,为701竖起一支参天的标杆,激励着后来者扑向更高更远的隐匿着敌人秘密的黑暗深处。黄依依是一个“有问题的天使”,她最大的性格弱点是她对情感的强烈渴求和毫无顾忌的索取。她结过婚,跟丈夫分手后痛苦得想自杀,组织上派她去苏联当访问学者,就含有让她调整和放松一下心情的意图。为了跟不堪回首的过去告别,她改名黄依依。遇到安在天,她疯狂地爱上这位英俊、刚毅、才智过人的铁汉子。尽管安在天一再拒绝,但她并没有退缩,仍然是那样坚决、蛮横而毫无顾忌。当得知安在天的妻子小雨并没有死,只是隐姓埋名在国外秘密从事情报工作的时候,她犹如五雷轰顶,爆炸似地破门而去。她对安在天彻底绝望了,但她对爱的渴望并没有消停或减弱,先是与有妇之夫的培训中心主任有染,后又与因丢失机密文件被降级处理的机要员张国庆发生关系。黄依依怀孕后,要求组织动员张国庆离婚,她要和张国庆结婚。因她是大功臣,组织上帮助她实现了愿望。但孩子还没出生,她就被张国庆的前妻害死在医院的厕所里。

既是天才又是弱智的阿炳,性格蛮横、固执、脆弱、怪异。他认定的东西绝不可改变和怀疑,一旦受到质疑或发生对抗,他就自虐性地大喊大叫,狂躁不安,不听任何解释和劝告,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组织上对他关怀备至,专门给他配备一名勤务员负责他的日常生活。立下大功后,大家都把他当成首长一样敬重。他和护士林小芳结婚,婚礼隆重热烈,上自铁院长,下至炊事员,都由衷地带着礼物前来祝贺。但恰恰是结婚给他埋下了不幸的种子。阿炳没有性能力,也不懂得夫妻间的事,认为只要和老婆同睡在一张床上,就可以生孩子。他见妻子一年多都没有怀孕,脾气变得十分暴躁易怒,扬言要休掉林小芳。林小芳知道阿炳是个孝子,希望自己的母亲早点当上奶奶,同时又怕阿炳抛弃她,痛苦和无奈之中,她与别人发生了关系。当林小芳在乡下娘家度完组织特批的两年假期带着孩子回到701的时候,阿炳听出孩子不是自己的。无比痛苦之中,他按照家乡陆家堰的习俗,选择去死,当天晚上就在机房触电身亡。深陷悲痛与愧疚的林小芳悄悄来到陆家堰,以赎罪的心情为阿炳的母亲养老送终。

“解密三部曲”依托701和裘庄这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和封闭的环境,书写和展示英雄的壮举和信仰的力量,又借助这两个神秘空间表达对人性的拷问和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在701,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绷紧的神经随时都有可能断裂。三位功勋英雄生命的陨落和不幸结局,令人扼腕痛惜,唏嘘不已。他们如果不进入701,他们的人生轨迹必定是另一种模样,人生结局也会是另一番情景。但如果不进入701,他们的生命就不可能迸发出如此璀璨的光芒,他们的人生价值就不可能实现得如此崇高而伟大。三位英雄的命运昭告我们,人的命运是变幻莫测的,无时无刻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人性、人生和命运的密码远比数学密码更加复杂、深奥和诡秘,我们可以锲而不舍地去思考和探究,但或许永远都无法彻底破解和破译。反之,即使无法破解和破译,也不妨碍人们反反复复、孜孜不倦地进行猜想、追问、探索和求证。基于人性和人生的立场,我以为701和裘庄这两个封闭的空间,还有着十分深刻的意蕴和象征性意义。在社会剧烈变化、科技飞速发展、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的当下,在社会、环境、工作、生活、情感、精神等多重压力交互重叠的挤压下,每个人都被迫蜷缩和蜗居在一个狭小、封闭而压抑的空间,都面临着挣破束缚、拼搏求生的人生困境。推而广之,个体的人如此,整个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四、麦家谍战经典的溢出效应及影响

溢出效应之一:“解密三部曲”在高起点上确立了谍战小说在主流文学中的地位。我们可以列举两个例子进行佐证。新时期以来,武侠小说拥有庞大的读者群,甚至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但武侠小说并非一开始就获得主流文学的认可,只是被当成“不入流”的通俗文学供人消遣。直到风靡多年之后,才逐渐受到主流文学界、学术界的肯定和重视。网络文学的命运也大抵如此,自痞子蔡《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发表后,二十年来网络文学发展迅猛,势不可挡。但主流或曰传统文学界似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极少予以关注和肯定,直到最近几年,网络文学和作为新文艺群体的网络作家,才逐渐引起官方高层、权威机构和传统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相比较而言,谍战小说的出世就幸运和光鲜亮丽多了。“解密三部曲”固然具有红色题材、红色主题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先天优势,但谍战、特情、传奇、悬疑、怪诞、推理、通俗等这些要素和标签,还是很容易让传统文学作家和批评家有意无意地保持距离和排斥的。《解密》《暗算》《风声》算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也有不同的意见。尽管对“解密三部曲”有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但受到的肯定和好评几乎是压倒性的。两项权威大奖的颁授,更是确认了谍战小说的正统文学或主流文学身份:《解密》2005年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暗算》2008年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解密》还荣登2002年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暗算》荣获第七届成都市人民政府金芙蓉奖和第八届巴金文学奖诺迪杯文学奖;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风声》获得2007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麦家摘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〇〇七年度小说家”桂冠。我以为,茅盾文学奖授奖辞就是对麦家谍战小说的最好评价和高度肯定:“麦家的写作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无疑具有独特性。《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麦家以自己的硬核作品和实力,一开始就在高起点上确立了谍战小说在中国主流文学中的地位,他把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品质重新带回到主流文学和读者之中。

溢出效应之二:引领和推动了谍战文学和谍战剧的繁荣发展。“解密三部曲”是影视界炙手可热的宠儿,曾先后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有的作品还不止一次被改编成影视剧。《暗算》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听风者》;《风声》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连续剧;《解密》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麦家的另外两部谍战小说《风语》《刀尖》也分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麦家的谍战小说已成为谍战剧的资源宝库,也是确保收视率、上座率的重要砝码。《暗算》于2005年开播后,立即掀起一股收视狂潮,同时也预示着一个谍战剧时代的到来。此前也有过一些谍战剧,如《狼行拂晓》《谍战之特殊较量》《临界二十天》《如此多娇》等,虽然也获得一定好评,但影响都不大。因此,人们一般都把《暗算》当成谍战剧的开山之作或里程碑式作品。嗅觉灵敏的影视界闻到了谍战剧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和市场前景,于是投拍谍战剧成为一股汹涌而起的时尚和潮流,直至今天,谍战剧仍然方兴未艾、热度不减。我按时间顺序大致梳理一下,自《暗算》开播以来的十五年间,涌现出一大批获得豆瓣高分的叫好又叫座的优秀谍战剧,如《雪狼》《五号特工组》《功勋》《敌营十八年》《潜伏》《黎明之前》《悬崖》《红色》《北平无战事》《一触即发》《麻雀》《伪装者》《红蔷薇》《风筝》《脱身》《面具》《和平饭店》《光荣时代》《新世界》《局中人》《隐秘而伟大》《暴风眼》《叛逆者》《悬崖之上》等。谍战剧吸引了众多名演员出演主角或重要角色,许多演员因出演谍战剧而获得大奖,一些青年演员因出演谍战剧而成为偶像。麦家谍战经典,不仅开创了谍战小说这一文学类型,而且开创和引领了中国谍战剧的黄金时代。

溢出效应之三:扩大了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影响。迄今为止,麦家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在海外广泛发行,是海外图书馆收藏量最大的中文作品之一。众多世界主流媒体都对麦家的作品予以关注和高度评价。《解密》2014年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小说”;2015年获得美国CALA最佳图书奖;2017年被英国《每日电讯报》评选为“全球史上最佳20部间谍小说”。《解密》《暗算》入选负有盛名的英国“企鹅经典”文库。简而言之,麦家的小说推动了中国当代作家作品在海外的传播,扩大了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谍战麦家解密
解密电视剧 人世间
炫词解密
AI谍变
炫词解密
炫词解密
麦家认错
小树底下好乘凉
谍战剧偶像化
我想坐船去伦敦
DECODING A SPY SA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