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新闻生产与场景叙事重构

2022-11-07 13:42陈硕李开渝
传媒 2022年20期
关键词:受众智能化生产

文/陈硕 李开渝

在智能化时代中,媒介技术越来越强大、功能越来越丰富,由此产生的影响会扩散到新闻内容生产和场景叙事的各个环节。其中,新闻生产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逐渐呈现出精细化、分众化的特征,新闻内容也会针对受众的偏好进行私人订制和智能选择,由此一来,场景叙事也呈现出便捷化、类型化、感性化和趣味化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化时代的新闻生产极大丰富和强化了正面话语,但负面话语也并未缺席。这是因为,在本质上智能化新闻并非智能至上,而是有用至上——这被视为场景叙事的“适配原则”。按照叙事学家杰佛里·温思罗普的观点,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闻场景叙事的重要基础,能够产生不同的叙事模式,也会对新闻内容生产带来革命性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闻生产和传播领域的场景思维、叙事逻辑得以重构,以受众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场景正在成为叙事的核心,在智能化语境中,叙事主体和叙事客体共同建构了全新的话语系统。基于这样的事实,文章接下来就针对智能化新闻生产与场景叙事重构等问题展开研究。

一、智能化时代新闻生产的特征

基于人工智能的新闻生产对场景叙事产生了极大影响,让其呈现出了交互、跨界、共享、共创的特征,叙事方式也从单边叙事向多边叙事的方向发展——尤以人机交互叙事、用户画像精准叙事、多元主体协同叙事、跨界融合共享共创叙事等为主要特征。技术高端化虽然是新闻生产的必然趋向,但智能化媒介技术的发展也滋生和蔓延了很多问题,唯有深度挖掘智能化新闻生产,提炼和规避由此产生的弊端,才能让新闻生产以及场景叙事在智能化场域中走上正确的道路。

在智能化时代,新闻生产需要最大限度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新闻形式和传播方式的需求。因此,对从事新闻生产的从业人员来说,精确把握上述需求就变得十分重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要遵循这一“准绳”对用户进行精准分析外,还应站在更加宏观的视角对此开展科学而合理的研判。如此一来,既能够通过分众传播降低用户对智能化新闻的排斥感,又能以私人订制的方式提升用户对智能化新闻内容的忠诚度和认可度。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规避用户借助智能化媒介对他人隐私的窥探,降低智能化新闻生产的风险。

智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新闻工作的内容,强化了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力。在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智能技术手段的推动下,新闻生产的智能化越来越明显,甚至泛化到了新闻生产的所有角落,让新闻传播变得更加快捷、类型更为丰富。需要注意的是,新闻生产与智能化媒介之间需要“保持距离”,过度依赖势必会稀释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内涵。特别是在“后真相”时代,一旦新闻生产或者新闻内容在“速度”和“质量”面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前者,那些占据新闻主导话语的“劣质”内容就会让新闻事件反转、发酵甚至会让受众产生负面情绪。

无论是在智能化时代还是在传统社会中,在用户心中,新闻真相都不应该被弱化到第二位,而应该真正被置于新闻工作者的第一位反应区间。而事实是,在智能化时代中,信息反馈机制逐渐成熟,用户不但可以进行实时评论和进行弹幕交流,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随性表达观点、申明态度,增加了新闻生产内容的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智媒体的出现会显著增加群体极化风险,一旦个体情绪深入至有关新闻真相的讨论中,人们的感性成分极有可能被放大,让情感成分随处可见。

二、智能化新闻生产的场景叙事模式

当前,人工智能同时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重视。当人们沉浸在人工智能为新闻生产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其中的弊端和隐忧也无处不在。为了防止“人最终沦为机器的奴隶”,在智能化时代始终保持自身的能动性,除了需要针对新闻生产的根本性变革做出积极准备外,还应通过受众分析、媒介分析和效果分析,明确智能化新闻生产的场景叙事模式——这些叙事模式之间并不排斥甚至彼此相关。即便在快速发展的智能化新闻产业面前,全新的叙事模式也难以涵盖所有新闻叙事,但正是有了这些叙事模式以及彼此之间的交叉和组合,让未来社会有出现更多、更新叙事模式的可能。

笔者对近年来的大量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智能化新闻的线性叙事模式是较为常见的。在这类场景中,叙事以时间轴展开,可视化的新闻内容在线性叙事的所有环节都可见,这对读者更为深刻、客观地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是十分有利的,同时,新闻可视化和场景叙事相互补充,显著增加了新闻内容的鲜活性和冲击力。在此期间,如果在线性叙事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对叙事主线予以拓展,延伸模式就应运而生。在该模式中,新闻生产除了需要描述事实,还要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对叙事空间进行拓展,读者也会因此对新闻更易“感知”。通常,延伸模式要以数据挖掘、数据计算为基础,在叙事主线外进行模拟联想。

利基模式以新媒体用户的新闻阅听偏好为主导,使得新闻工作者能够以更为直观、更加清晰的形式捕获和传递信息,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新闻内容自主选择的“意志”。比如,在2015年度的最佳数据应用作品中,《你最适合哪项体育运动》一文就是按照用户需求进行了新闻定制,并完成了精准化的新闻生产。与利基模式类似,智能化新闻生产的类比模式能够确保用户以更加直观、互动的形式,对新闻内容进行横向、纵向类比,让用户从全球视角对新闻故事进行理性分析,能够防止主观上做出标签式臆断。

为了防止产生对新闻内容的偏见,让新闻报道更加清晰直观且富有说服力、影响力,组合模式与网状模式正在成为场景叙事的主流模式。在智能化时代,针对任何单一新闻的报道都可能产生立体化的叙事场景,这种立体化的叙事与智能化新闻高度契合——任何新闻报道都可以被拆分成多个内容单元并自成体系,之后再以关键词进行重新组合,达到新闻再生产的目的。而网状模式源于对新闻数据的深入挖掘和新闻主体间的深度关联,这种基于新闻背后逻辑关系的场景叙事,正是智能化时代受众最关注的新闻看点。

三、智能化新闻背景下的场景叙事价值

智能化是新闻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新闻生产得以创新和进步的魅力所在。在智能化新闻背景下,场景叙事价值作为一类衡量标准,具有稳定性、延续性的特征,并随着新闻业态的更迭而进行调整和重塑。以往的研究大多从新闻内容构成要素和受众接受水平以及社会功能等维度对场景叙事价值进行诠释,而在智能化时代,场景叙事价值与新闻生产流程、功能定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智能化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创新形式,其场景叙事价值体系更是得以延续,其价值维度也得以不断解构和重构。

智能化时代的新闻生产要借助挖掘分类和排序、程度和比例、量变和趋势等不同的关系数据,通过多上述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完成对新闻事件的全景描述,为受众呈现客观世界的整体印象与运行规律,帮助人们在既定的社会场景中对未来社会变化开展相对准确的预测,以此满足人们对社会场景认知的诉求。近年来,一些主流媒体针对“一带一路”“抗击疫情”“两会”等重大题材进行了新闻报道,借助人工智能把媒介议题、公众议题与政策议题“巧妙”融合在一起,让公众的心声、境遇、期许得以通过智能化平台“自下而上”的传递,这些带有预测性价值的智能化新闻帮助人们逐渐构建起了良性的社会场景。

智能化新闻生产不但“激发”了社会场景的构建,也实现着对时空场景的匹配。一方面,智能化新闻能够在预测性、定制性与社交性领域得到强化,让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在智能化传播场域中获得关注,让新闻传播朝着定制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智能化新闻传播的精准性越来越高,向用户推送的新闻可以更好地与即时时空场景相匹配。尤其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化新闻生产越来越成熟,原有的新闻选题、制作和传播瓶颈不断被打破,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定制化的信息。

一段时间以来,针对智能化新闻交互性的探讨通常以用户和媒介之间的关系为重点。在这一“关注点”之外,智能化时代的新闻内容可以进行双向传播,传递出的信息不但可以吸引用户、引导用户于新闻界面开展互动,还能通过新闻内容深度影响用户——其“独特”的行为和态度会在虚拟社交“开启”并得到延伸。值得注意的是,以数据作为新闻报道内核的智能化新闻,虽然在新闻生产流程和外在形式上与传统新闻不同,但倘若无法把握智能化时代的新闻生产本质,依旧无法突破困局。

四、智能化新闻生产下场景叙事的新形态

随着场景在智能化新闻生产中的运用和发展,智能化新闻场景叙事适配功能(预测性、社交性和定制性)得以被深入挖掘,让基于智能化新闻生产的场景叙事价值变得更加丰富。在当前乃至以后,智能化新闻生产会继续以“时空脱域”的形式不断消解传统媒介市场的权力体系,改变传统的线性叙事逻辑和单向叙事方式,也会对以受众为中心的场景叙事进行重构。更为重要的是,场景成为新闻叙事的“入口”,不同场景建构会产生不同的新闻叙事逻辑。其中,人机交互场景能够决定新闻生产的互动叙事,用户画像技术推动了精准叙事,人工智能与社会化媒介引发了多元主体协同叙事,如此等等。

在智能化新闻生产和场景叙事中,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可视化设计和叙事方式的调整,提高新闻主客体之间的交互程度。在人际交互互动叙事中,智能化媒体首先要满足受众阅读习惯与使用操作偏好,计算和设计出智能化的“触摸界面”,以此提升用户的使用效率和满意度。同时,要在感官交互界面建构上做出更多努力,在VR、AR等智能技术的“帮助”下,最大限度调动受众的感官,使之产生超脱以往的沉浸感与真实感。比如,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就是借助VR技术与虚拟场景,让受众的可视化参与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新闻生产中场景叙事的交互性,除了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增强新闻叙事主体和客体间的共鸣、填补受众的情感空缺外,还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用户画像指的就是“用户信息标签化”。在智能化时代,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借助大数据或者智能化设备获取用户基础数据,进行画像初步建构。然后对用户的“数字足迹”进行捕获、分析和研判,以生成针对特定用户的独特标签,继而得到用户画像模型。最后,要对用户特征、行为规律进行分析,深度挖掘隐藏其中的趋势与相关性,获得精准画像。在此过程中,用户个性化标签越明朗,偏好越明确,场景叙事的效果就越佳。

在智能化新闻生产中,新闻工作者通过建构智能化场景让受众深度参与其中。期间,多元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其“身份优势”或者“资源优势”,以各自独特的“技能”参与到新闻叙事当中,最终通过彼此协同能够产出全新的新闻产品。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到智能化新闻生产中,不但可以显著提高新闻传播效率、传播速度,还能对特定信息进行捕捉、分析和处理,让更多“微内容单元”参与到智能化新闻生产中。用户的创造性得以激发,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化、商业化诉求得以满足。

五、结语

在智能化时代的新闻生产中,无论是叙事空间、叙事话语还是叙事文本,均被改写,跨界共享共创叙事正在成为新闻产业发展的主流。同时,新闻场景的变迁让人们得以洞察到智能化新闻生产的“脱域”动力,明确了场景重构中全新的新闻生产关系和叙事话语。尤其在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应用中,新闻生产不断被重新定义,基于场景的服务已经成为新闻生产的主流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在智能化新闻背景下,场景叙事价值被不断强化,已经成为继内容、形式、社交以后,媒体的又一核心要素。正如《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所作的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互联网将进入“场景时代”,场景叙事价值也将被提到全新高度。为此,需要在智能化新闻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媒体呈现方式、扩大新闻传播空间,提升新闻生产在智能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受众智能化生产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阿宽的生产小组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