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气刀联合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11-07 01:45张海源陈金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1期
关键词:开窗囊肿复发率

张海源 陈金明

肝囊肿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超声或CT 引导下囊肿穿刺抽吸及硬化剂治疗、经腹腔镜囊肿开窗术、开腹囊肿开窗术及肝脏部分切除+囊肿开窗术等[1]。目前国内外对肝囊肿治疗方法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但无论哪种方法,复发仍是肝囊肿棘手的难题,如何采用微创方法降低肝囊肿复发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肝囊肿复发最主要的原因是残余囊壁仍具有分泌活性,因此找到一种方法破坏掉残余囊壁活性,便可以大大降低囊肿的复发率[2]。而氩气刀由高压电源、低压电源、振荡单元、功率输出、电切及电凝选择等单元组成[3],其核心是一个变压器,将22 V 和(或)50 Hz 的低压低频电流经变频变压、功率放大转换为频率为400~1000 kHz、电压为数千甚至上万伏的高频电流,这样的高频电流可以在人体组织上产生凝血的作用,从而达到破坏囊壁的作用,同时不会损伤囊肿深部的肝内管道[4]。因此作者设想常规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去顶术后,采用氩气刀破坏囊肿壁内部,可以在微创的基础上,试图降低囊肿的复发率[5]。通过这种治疗方法,可以避免使用无水乙醇等硬化剂破坏囊壁,避免疼痛和酒精中毒等并发症发生,使患者受益[5]。文章通过回顾性研究,证明氩气刀在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中使用安全,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2 月~2021 年2 月在本科诊断并治疗的60例肝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20例)和普通组(40例)。普通组患者中男8例,女32例;年龄28~77 岁,平均年龄(58.82±1.71)岁;单发病24例,多发病16例;平均囊肿直径(10.20±0.41)cm;囊肿位置:右前叶4例、右后叶4例、左叶6例、右叶16例、左外叶2例、左内叶1例以及左右双叶7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例,女18例;年 龄46~79 岁,平均年龄(59.90±2.00) 岁;单发病14例,多发病6例;平均囊肿直径(10.60±0.55)cm;囊肿位置:右前叶2例、右后叶2例、左叶4例、右叶5例、左外叶3例、左内叶2例以及左右双叶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性别不限,年龄≥18 岁;②均行超声检查或腹部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诊断肝囊肿;③治疗后6 个月通过超声检查或腹部CT 复查。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者恶性肿瘤的肝囊肿患者;②患者囊肿<5 cm且无任何症状,暂无需治疗的患者;③通过病理检查或囊液细胞学检查显示为肝囊腺瘤或肝囊腺癌的患者;④进行治疗后未行复查的患者;⑤复发再次住院行相关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1.3.1 普通组 给予患者常规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治疗。给予患者快速静脉麻醉诱导,为有效避免胃胀气影响手术观察和操作,给予常规置入胃管处理。全身麻醉后气管插管,放松患者腹肌后建立气腹。调整患者体位,保证头高脚低位后根据肝囊肿病情情况进行肢体体位的适当调整,置入腹腔镜,观察肝囊肿情况。如果为单发囊肿患者,医护人员可以直接进行三孔法处理囊肿;如果患者为左右肝多发囊肿,医护人员可以直接进行四孔法处理囊肿。医护人员使用带吸引管的穿刺针刺入囊腔,吸净囊液,将拟剪开的肝表面电凝约2~3 cm,将肝包膜及囊壁外肝组织剪开,吸尽囊液,再扩大囊肿切口,尽量将囊肿前壁及相应肝组织切除,切缘电凝止血,必要时夹闭。切下囊璧送病理检查。

1.3.2 研究组 给予患者氩气刀联合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治疗。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与普通组一致;氩气刀治疗:在切除囊壁后,显露肝囊肿囊腔内部,使用氩气刀对囊壁进行喷凝、破坏。电极板应横贴于患者下肢,贴的部位皮肤应完好,不应该在破损、感染、结痂的地方。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①并发症包括出血、胆漏、感染、腹痛腹胀、腹水。②术后复发情况:术后6 个月再次观察患者疾病治疗情况,术后复发是指术后6 个月复查囊肿直径缩小<50%或者无缩小或大于原来大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普通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复发率10.00%低于普通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2.60±0.21)d 短于普通组的(4.12±0.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d)

表4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d)

注:与普通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33.41±8.18)h 短于普通组的(57.31±6.4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h)

表5 两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h)

注:与普通组比较,aP<0.05

2.5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64.05±2.55)min 长于普通组的(48.10±2.8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min)

表6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min)

注:与普通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肝囊肿属于肝脏的囊性病变,根据发病类型可以分为先天性肝囊肿以及后天性肝囊肿。先天性肝囊肿是比较多见的肝囊肿类型,在临床上B 超体检或者彩超体检可以有效发现肝囊肿的存在;但是后天性肝囊肿,如寄生虫性肝囊肿,则由包虫病导致。一般情况下,肝囊肿属于良性疾病,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部分患者由于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感染等原因导致肝囊肿体积过大,对肝脏本身或周围器官产生压迫症状或者继发感染,从而需要治疗。目前肝囊肿治疗方式较多,各种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将患者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6-9]。经皮囊肿穿刺抽吸和硬化剂治疗主要适用于体积较小、数量较少的单纯性肝囊肿及部分多囊肝病患者,具有迅速缓解症状、操作简便、创伤小等特点,但容易复发,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如应用于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的肝囊肿患者,则出现并发症及复发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腹腔镜囊肿开窗术一般适用于单发性囊肿或囊肿位于肝脏表面的多发性肝囊肿,并有一定的禁忌证[10-12]。开腹开窗手术适用于治疗单发囊肿及多发囊肿,尤其是经皮囊肿穿刺抽吸和硬化剂治疗和腹腔镜囊肿开窗术两种治疗方法较困难的肝囊肿患者。腹腔镜囊肿开窗手术和开腹囊肿开窗术的复发率较低,治愈率也比较高。腹腔镜和开腹开窗术的治疗效果基本接近,但腹腔镜开窗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肝部分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囊肿局限于整个肝叶或肝段,囊肿巨大或多个囊肿致部分肝脏完全萎缩己无正常肝功能,或囊肿有恶性可能的患者。肝部分切除囊肿开窗术是较为彻底的治疗方式,复发率低,但此种方法同时增大了手术创伤及各种并发症的风险[13]。所以,各种治疗方法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总体来说,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14]能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其复发率依旧很高。代得银等[15]研究中,使用氩气刀治疗会厌囊肿不但安全,且能降低囊肿复发率。刘明飞等[16]报道氩气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不但止血效果确切,同时无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基于此情况,作者提出可以结合氩气刀技术破坏肝囊肿残余囊壁。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到,使用氩气刀破坏残余肝囊肿囊壁,不会发生大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因而此方法比较安全,同时由于破坏了残余囊壁,因而术后出现胆漏、腹水的几率就会减少,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就会相应缩短。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氩气刀的连接及术中操作需要一定时间完成,故手术时间会略长,因此临床应该熟练氩气刀操作及使用规范,使用最佳功率破坏残余囊壁,尽量节省手术时间,具体使用多大功率破坏囊壁能够在安全的同时达到最大程度的破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观察了术后6 个月的复发情况,研究组复发率低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最主要原因是氩气刀破坏肝囊肿囊壁后,囊壁细胞失活,丧失分泌活性,同时囊壁坏死后产生炎症粘连反应,从而降低复发率,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当氩气刀的高频高压输出电极输出切割电流时,氩气从电极根部的喷孔喷出,在电极周围形成氩气隔离层,将电极周围的氧气与电极隔离开来,从而减少了工作时和周围氧气的接触以及氧化反应,降低了大量产热的程度[17,18]。由于氧化反应极产热的减少,电极的温度较低,所以在切割时冒烟少,组织烫伤坏死层浅[19,20]。在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中,结合氩气刀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出血情况,由于氩气刀使组织烫伤坏死层浅,从而破坏肝囊肿囊壁,而不会破坏囊肿深部的肝内管道及肝组织。李斌等[21]探讨了胆道镜下氩气刀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发现胆道镜下使用氩气刀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胆管异物、胆管息肉样肉芽和处理吻合口缝线的成功率较高。通过明确止血效果,减少副损伤,进一步改善当前治疗难度,得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氩气刀联合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治疗在临床上可以为肝囊肿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控制术后6 个月复发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提高了医院治疗质量以及治疗效率。

猜你喜欢
开窗囊肿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体检发现肝囊肿该怎么办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肝囊肿要不要治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肝囊肿会癌变吗?
冬天不开窗闷出一身病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