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公民美德理念下的小学生法治教育
——《解密民法典隐私权》课例述评

2022-11-07 09:54江苏省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
华夏教师 2022年10期
关键词:隐私权民法典法治

江苏省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 华 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体现了对法典观念的合理定位。如何让这部“社会百科全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的“宝典”?我从一次校园普法讲座中得到启发:法治教育只有真正贴近学生,让学生个个成为“当事人”,教育才能“生效”。

一、课例分享

(一)现实问题的切入

师:同学们,最近老师有点烦恼,你们愿意听我倾诉吗?

我的手机经常会有陌生来电问我孩子是否上高中了,需不需要上补习班。现在有免费的体验课程,欢迎参加。你的爸爸妈妈是否也接到过这样的电话?他们是怎么回答对方的?

生1:我妈妈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她会说“我不需要”。然后她就会把电话挂掉。

生2:我妈妈接到这样的电话会说“不好意思,我们家的课已经报满了,不需要再报别的课了,谢谢”。

生3:我爸妈可能会问清体验课程的时间,如果不冲突就去看看。

……

导入过程,教师以一名倾诉者的身份向学生吐露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并主动与学生家长的类似经历进行“共情”,激发了学生的交流热情。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较为真实地还原现实生活中家长接到这类电话的不同反应。家长对此类电话的态度无论是生硬地挂掉,还是礼貌地拒绝,或是考虑体验一下,其实学生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出现了泄露,自己的隐私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犯。接着,教师追问:

师:家长拒绝此类电话又是缘于什么呢?

生4:我觉得这些电话可能来自一些不正规的机构,会收集他人隐私,一旦个人隐私被他人掌握,自己可能就会有一些损失。

师:是啊,他的回答其实也说中了老师的烦恼:我的电话号码、我孩子的名字、孩子上的学校这一系列信息都属于隐私。我的隐私随随便便被陌生人知晓,这才是老师和爸爸妈妈接到这类电话感到烦恼的重要原因。

教师以常见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以正确理性的态度对待陌生电话的询问,引发了学生对保护个人隐私权的重视,以及遭遇侵权拿起法律武器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调查问卷的实施

问题抛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了“关于接听骚扰电话的调查问卷”。一周之后,学生得出了一些调查结论,以此了解骚扰电话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保护个人隐私权的重视。

三个小组主要围绕“你是否接到过诈骗、骚扰电话或短信”“你是否曾经相信过诈骗电话或者短信”以及“你认为诈骗和骚扰对生活有何影响”三个问题开始调查。调查对象及地点主要以学生家长和学校、家庭为主。调查结束之后,每个小组整理并准备好调查报告以备讨论交流。学生在听完小组代表汇报的调查结论后,一致认为社会中几乎人人都接到过骚扰电话,而且有相当比例的人因而受到了财产损失,骚扰诈骗、个人隐私被侵犯已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三)生本立场的贯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立足学生中心本位,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及最近发展区,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地与学习环境进行交流、互动、补充、修正和完善,主动地从学习环境中吸收养分。

师:遇上电话号码被泄露真够烦恼的,心情不好怨天尤人可不是解决的办法。六年级的少年们,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进行自我保护呢?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了以往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接触认识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继而引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让学生对根本大法以及衍生出来的诸多法律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对于民法典这部涵盖高空坠物、婚姻矛盾、火车霸座、债务纠纷、信息骚扰维权诸多“小事”的“社会百科全书”有了初印象。接着,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民法典中寻找关于隐私权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对“隐私”的定义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当学生知道了有法可依,接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师:所谓的私密空间指的是?

生1:卧室。

生2:浴室。

生3:也就是自己的家里。

师:你概括得很好,其实就是私人住宅。那私密活动呢?比如,周末你要和同学去哪里玩,我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可以跟着去吗?

生齐:不能。

师:在现实生活中,隐私更多涉及的是私密信息。有哪些私密信息呢?

生4:手机号码。

生5:父母的姓名。

生6:家庭住址、身份证号。

师:大家说得都很全面,正因为有那么多私密信息需要保护,所以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那么,老师再接到类似的骚扰、推销电话时该怎么办呢?

生齐:你的行为已经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我有权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师:在全班同学的帮助下,在民法典的保护下,老师的烦恼已经解决,谢谢大家。

教师继续追问。

师:在信息时代,特别是在如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人置身于网络,基本是“透明的人”,电话、住址、身份号码等,甚至你在哪儿购房了,随后不断接到“你什么地方的房子需要装修吗”骚扰电话,我们到底该如何保护个人的隐私呢?

随后,第四小组展示了本组组员围绕“你认为自己个人基本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的调查结果。接着,同学们在任务驱动和调查结果的引导下开展小组讨论,并由组长在讨论结束后汇总并汇报交流成果,贴在黑板上:1.不对陌生人留电话、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2.收到快递后要销毁快递盒上的个人信息。3.不轻易扫描不明二维码或者下载不明App。4.不轻易点击不明网站输入个人信息。5.火车票、汽车票用完要及时撕毁。

至此,这一阶段的活动形成完整的闭环,从生活实际问题的引入到对隐私以及隐私权的释疑和解读,让学生知道了置身于公共环境下自己的隐私需要被保护,自己拥有隐私权,自己的隐私权被侵犯可以从民法典中找到依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一些预防隐私权被侵犯的具体措施。

(四)德育的涵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其中,大力培养公民美德。大力开展公民美德、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及义务。对于小学生而言,过马路不闯红灯就是遵守了交通规则,按时完成作业不打架不骂人就是遵守了校规校纪,主动捡起垃圾以及个人的爱心捐款表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投射。

在第一个学习活动“我的权利我保护”中,学生已经对隐私权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懂得了保护自身隐私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怎样由隐私权这个话题进行德育的涵养呢?

小明在商场闲逛时,发现有一个商家打出广告,只要留个姓名和QQ号,就能免费获取可乐一瓶。他考虑到个人隐私,就把好友小刚的QQ号写上了。对吗?为什么?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见过这横幅吗?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邻居张阿婆对上门进行人口普查的志愿者一律不开门,理由是人口普查登记的信息都是秘密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如果你是人口普查的志愿者,你将如何说服张阿婆呢?

教师用以上案例组织学生开展“他人的权利不侵害”和“我的义务我履行”两个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树立起维护自身隐私权的法律意识下,首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法的视角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法理内涵,即尊重个体的平等观、符合人性的权利义务观和重视内省的自律观。接着,教师以人口普查为背景故事让学生辩证地、理性地、合理合法地利用民法典相关内容劝说当事人接受人口普查,告知个人信息,体现了投身于公共生活实践中才能培育公共精神。学生只有在长期的训练和实践中,才能产生和升华包含着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的精神,教学层次和境界也得以升华。

(五)学生隐私权和家长知情权之辩

在问卷调查和法治案例教育之后,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同学们又把目光从社会转向了家庭生活中的学生隐私权和家长知情权上。基于各自经历以及相关的思考,学生对未成年人隐私权和家长知情权十分好奇,针对这一话题,大家围绕“家长应不应该查看孩子的聊天记录、日记等私人信息”的问题展开了充分的思考和辩论。支持正方观点的同学认为:家长查看相关的聊天记录等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思想,便于发现问题,并且尽快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保证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而且作为未成年人,应该受到家长的监护和保护,这也是法律赋予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支持反方观点的同学则认为:青春期的孩子也有隐私权,父母的行为是不合适且违法的,仅仅以保护未成年为借口,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只会使得亲子关系恶化,适得其反。

经过精彩的辩论和充分的沟通,大家都深入了解了对方观点及其法律依据,在法与理、法与情中懂得了尊重、平等、信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二、课例评述

(一)回应热点,生活导向

民法典的颁布对于现代中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于这一热点,教师该如何对其回应并引导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是关键所在。教师围绕“民法典”这一主题选择一个很小的切入点——“隐私权”,创设情境,将学习内容有机融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领域、日渐形成的社会关系和逐步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展开思维、体验情感、付诸行动,促进了思维提升和能力发展。这样的选材。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在高年级乃至全校推广,“高空抛物”“邻里关系”“监护权利”等都能成为学生热议的话题。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生活经验,让民法典高高在上令人望而生畏的法典圣坛中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生活百科全书。

(二)板块推进,层层深入

开展法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有关的法律法规、原则、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活动板块推进可以在道德与法治、知识与情感、个体与社会之间建立联结。“我的权利我保护”“他人的权利不侵害”“我的义务我履行”三大板块既相互补充又层层深入,不但体现了教师教学逻辑的完整性和缜密性,而且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明确自身权利和义务,既成为享受权利的主体,也要做履行义务的主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生将在学校习得的隐私权带回家中,茶余饭后亲子交流探讨何为隐私、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人隐私,真正让民法典根植于学生心中,生发于各个家庭。

(三)辩证思考,回归理性

学生的道德养成是在外部影响下,经过主体内化形成的。同样,法治教育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辨,沉淀为他们自己乐意接受的道德素养才能得以保存。课例最后的“学生隐私权和家长知情权之辩”是提升学生辩证思维,引导学生辩证思考问题,正确理性审视公民隐私权的关键一招。此外,在整个活动实施中,着眼教学重难点之处,教师都引用了具体的法律条文予以解释或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有根据、有条理、充满理性色彩的思维。学生在和家长的辩论中,运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也在交流沟通中理解了家长的良苦用心。民法典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

(四)点面结合,内外联动

民法典之所以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就在于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不是要对哪一部法律从总纲到细则一一讲细讲透,而是选取其中贴近学生生活的点,由点及面,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法、知法、守法的活动中。学生品德成熟的标志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只有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触动他们情感的提升,磨炼他们意志的坚定,检验他们行为的善恶。因此,我们的法治教育不仅要在校内开展好,还要带领学生从课堂狭小的天地走出来,深入生活中的大课堂,用课上学到的道德准则去融入自己生活的天地。

三、思考与展望

公民美德要求公民以公共利益为重,能够以强烈的人文关怀与无私的精神投身公共活动。

在涵养学生公民美德的理念引领下,小学生法治教育要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法规等主题教育,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要在日常的法治教育中营造德行环境,不断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通过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设计,搭建教与学的脚手架,引领道德与法治学习方式方法的革新,更多采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讨论辨析等手段,让学生在综合性、生成性的活动中,积极表达,善于思考,师生互动,学会方法。

猜你喜欢
隐私权民法典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民法典诞生
民法典来了
中国民法典,诞生!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妈妈,请把隐私权还给我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人肉搜索”侵害隐私权的法律解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