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的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分析

2022-11-09 00:06刘童
大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通识应用型学院

刘童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独立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清楚国家在人才方面的实际需要,调整教育方式,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合理性。通识教育在人才应用能力强化方面作用巨大,独立学院需要积极关注通识教育,基于学校办学定位、招生特点等方面,及时发现通识教育存在的不足,快速寻找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通识教育,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一、通识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需关注国家对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因此,学校需要改变过往教学方式,依托科学的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主动动手、积极参与,并在活动阶段形成较强的实践意识与相应能力。动手操作、组织工作、谋划决策、调查研究为实践能力包含的主要内容,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分化成多类专业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院校在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使其能够在知识学习积累中,逐渐具备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随着教育工作推进,学生可以根据事物内在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随着通识教育工作推进,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培养方面作用巨大。通识教育可以推动学生发展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想象力与联想力等,利于独立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推动人才全面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社会建设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工作目标,使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教育,由此使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课程学习中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对人文、自然等学科有深入的了解。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可以让学生接触社会各领域知识,形成庞大的知识体系,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术业有专攻,在学生不断获取多领域知识同时,可以借助相关知识为专业领域服务,实现学业有专长。通识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与智力等方面。在教育活动中,需要关注大学生品德素养、职业发展等方面,依托通识教育使学生认知不会局限在专业领域,拥有更为宽阔的视野。随着通识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学习意识,对生活与工作充满激情,在实践中收集信息,不断扩充自身知识体系,使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三)形成庞大的知识体系

通识教育是一种共融性的教育方式,可以多方面融合知识。随着通识教育的开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不断研拓,建立庞大的知识体系,由此可以了解知识体系领域内的内容。随着通识教育开展,使各类知识相互连接,为学生自身专业学习提供助力,让学生具备转化知识并快速掌握其他领域工作的能力,打破专业、职业的局限性。

二、独立院校通识教育工作现状

(一)政策导向偏差

随着教育深化改革推进,大学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形式,以我国“双一流”高校为例,复合者、应用人、国际人、创新人、学术人等为高等院校着力打造的人才。国内高校在较长一段时间中意识到通识教育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独立院校为了打造应用型人才,借鉴高等学府在通识教育中的育人经验。比如,复旦大学在人才培养中,与清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相互合作,建立通识教育平台,整合多类学校的资源,为通识教育服务,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在人才实践、创新等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独立院校推进通识教育阶段,也积极寻求其他学校帮助,希望可以建立关于通识教育的平台,还有部分独立院校在通识教育推进期间,集中资源打造核心课程,借此提高通识教育质量。

在国家对高校提出更高育人要求后,学校在教育方面承担的压力变大。在此过程中,独立院校转设工作持续推进,但是各省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政策要求,独立院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受到办学地位的局限,对通识教育造成不小的冲击。通识教育在我国综合性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发展较长一段时间,独立学校在此方面并不占据优势。此外,不少独立学校在通识教育阶段,容易陷入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的误区。各级独立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一般均会给出评估教育教学的指标体系,其中虽然有通识教育,但是所占比例较少。大部分企业遴选人才时,也将重点放在学生成绩,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智力等方面关注不足,致使通识教育得不到各方重视的情况,不能在短时间得到改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独立院校在通识教育期间设置的课程不科学,大部分独立学院通识教育中并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后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大部分独立院校会直接抄写成熟方案,由于抄袭对象为一流高校,与独立学院的情况有所不同,在通识教育中并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保障课程教育良好地进行。当下很多独立学院采用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效仿院校并无二致,但是双方的师资力量存在巨大差距,如果不能解决师资问题,独立院校通识教育是难以达到教育要求的。部分独立院校的通识教育工作,由行政人员或自有教师承担,相关人员专业能力良莠不齐,很难落实教育任务。独立院校与母体学校的关联并不密切,难以借助母体高校师资力量,会对教育工作形成不少阻碍。独立院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会参照母体学校,但是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学校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并不适合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使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缺乏合适性、必要性与前瞻性。通识教育在内容设置方面存在不足,没有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在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方面作用不大。通识教育课程在内容、考核等方面,需要进行调整,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加大对该课程的考核力度。

当下独立学校学生对通识教育理解不足,没有重视该门课程,致使该门课程到课率低下。很多院校通识课程教师会自行把控课程评测工作,在得不到第三方指导与监督的情况下,难以使通识课程教育工作按照要求实施。

(三)师生认知不足

通识教育在国内院校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但是独立学院的师生对其了解不足。大部分教师将其等同于基础教育,是人文素养教育的补充内容,作为公共选修课,没有在通识教育方面投入过足够的精力与资源。独立学院在通识教育开展期间,也没有壮大课程教育队伍,在缺乏授课专家与教师的情况下,很难完成课程在人才教育方面的任务。独立院校学生在成长期间,容易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将关注点集中在专业领域,没有在通识教育方面投入充足资金,也没有意识到通识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很多学生并不知道通识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养,还有部分学生不理解通识教育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价值,缺乏对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社会产业结构出现变化的过程中,新老职业更迭速度较快,各专业学生在择业时均可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工作目标,需要在教育规划时具备前瞻性,意识到通识教育对学生未来学习发展起到的作用。通识教育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然而,当下独立学院教师学生均不能正确认识通识教育,使通识教育举步维艰。

三、独立院校通识教育的优化策略

高校教育资源有限,独立学院在此方面表现更加明显。独立学院推进通识教育工作需要基于自身情况、人才培养目标,学习其他学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经验,结合自身定位,作出适当的调整,保证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凸显自身院校类型的教育特色。

(一)凝聚通识教育全员共识

独立院校需要关注通识教育的开展情况,认识到通识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需要,借助研讨会、学术报告、调研座谈等活动,使学生与教师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发现通识教育的作用,让学校师生改变对通识教育的错误看法。独立院校需要在通识教育课程安排方面,编制文件政策,给出研究课题,组织关于通识教育的队伍,建立通识教育平台,根据平台的管理工作,考虑到通识教育对资源的需求,提供足够的支持。在通识教育平台运转期间,需要保证课程扶持、师资配备、教育设备等方面均能满足要求。通识教育需要快速弥补教育在资源方面的缺失,可以良好运转通识教育平台,合理应用通识教育资源,为独立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助力。

(二)延拓师资教育来源渠道

通识教育需要较强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如果没有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难以发挥通识教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独立院校需要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清楚自身在职能方面的缺陷,挖掘社会力量,不能过度依靠母校,拓展资源获取渠道,借助公共资源与社会力量,为通识教育提供大量的资源。在资源合理应用的前提下,共享通识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独立院校需要与其他学校相互合作,建立师资库,围绕通识教育建立专项资金,聘请有工作经验的教育人员或教授作为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负责人,由此成为通识教育的质量保障。

(三)健全课程教育体系

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确定人才培育目标,顺着人才培养方向编制课程教育方案,由此可以根据人才培养需求与方案进行合理的设置,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当下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按照人才培养需要进行调整,不需要覆盖所有知识,但必须保证设置的课程内容精练且能为学生日后学习成长发展提供帮助。独立学院建立少而精的课程体系,为通识教育获得良好效果奠定基础。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比如开设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人文社会、生态环境等学科,由此打开学生的眼界,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提升提供基础,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改革教育考核机制

独立学院应该建立管理机构,为通识教育工作服务。随着教育工作的推进,统筹各类信息,提高通识教育管控工作的合理性。在通识教育活动开展中,学校需要跟进考核,掌握通识教育在实施期间的具体信息,将纪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课程成绩作为考核关注的内容,对其进行打分。在教育改革阶段,使用科学的考核手段,严把教育质量关。随着通识教育的开展,针对教育工作效果不佳现状,可以从评奖评优层面着手,将通识教育考核列入学生测评权重。评估学生在校学习方面的表现,提高通识教育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重视通识教育,增加对该课程的关注度。

(五)科学规划通识教育课程分布形式

学院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不能一味地效仿一流高校,也不能照搬母校通识教育形式。学校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社会,清楚社会各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结合师资力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从而让通识教育课程具备完整的体系,更好地推进教育工作,达到社会管理、自然科技、艺术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结合,保证相关方面处于均衡的状态,可以良性发展。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我国一些独立学院在通识教育方面的工作经验来看,通识教育课程选择混合教育模式,独立学院在教育阶段会依托团队教学的方式,由此利用跨学科课程、新生研修班、学生共同学习等,推进教育工作。对不同课程模式的比例进行合理调整,最大限度发挥独立院校资源优势,彰显学校特色。独立学院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基于自身师资力量与资源可应用情况,进行课程体系设计。通识教育应按照需要合理调整社会管理、自然科技、艺术精神和人文精神等内容的比重。通识教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学生刚进大学或大二时期。对于综合性课程,学校需要在相关基础教育完成后进行,由此为综合性课程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让学生拥有更加完整、健全的知识体系。

(六)加大对通识教育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

通识教育在学校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有不小的作用,可以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需要将师资力量作为基础,保障教师具备较强的能力,可以参与通识课程教育工作。独立学院在通识教育活动开展期间,需要吸引有经验教师参与课程教育工作,还需要推出各类课程教材,利于通识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需要统筹各类资源并进行合理规划,制定优惠政策,为通识教育提供资金保障,让各类活动良性运行。通识教育涉及的课程门类众多,无形中为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不少难度。独立学院需要围绕通识教育,成立教学委员会,基于学校在通识教育方面设置的目标,针对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不足,加快课程改革速度,编制满足教育实施的政策与方法,完善教学考核与评估体系,使教育活动能得到良性开展。

通识教育委员会、教材改革等,均需要资金作为支撑。独立院校获得财政补贴时,还需要寻求社会力量,不断延拓教育经费获取渠道,与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多方主体的帮助,为通识教育良性推进奠定基础。

四、结语

通识教育在人才能力与素养培育方面作用巨大,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主线,在教学工作推进期间,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受教育阶段掌握各类知识。通识教育活动必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工作要点,使学生接触各领域知识,将其相互融合,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引导,使学生深入看待问题,发现问题本质,基于问题本质关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由此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独立学院需要加大该问题的研究力度,从学生角度出发,调整教育形式,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在过往通识教育阶段,没有对该项工作进行合理把控,出现师生对通识教育认知不足、政策导向偏差等问题。独立院校应通过凝聚通识教育共识、延拓教育师资来源渠道、健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考核机制等方式,提高通识教育效果,更好为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服务。

猜你喜欢
通识应用型学院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