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心境看苏州,沉醉其间

2022-11-09 08:34张乐妤摄影杨涛
现代苏州 2022年20期
关键词:杨涛苏州人旅游局

记者 张乐妤 摄影 杨涛

风过江南秋色浓。秋风吹拂,思绪飘远,几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在哪里游玩呢?远处的风景名胜固然能吸引眼球,但苏州的文化气息和生活味道也能持久打动人心。

不便去远方的当下,不如回头看看我们生活着的这座城市,换一种心境看苏州,慢慢游、细细品,利用闲暇时间,感受城市肌理。原来,风景也不都在远方。

城市微旅行,品读苏州收获美好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新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Citywalk”就是这样一种新兴旅游方式,“Citywalk”顾名思义,在城市中行走或者漫步,也可称为城市微旅行。

生活在苏州的我们,是否能在忙碌的间歇停下来,慢慢欣赏因为快节奏生活而忽略的美。通过一场城市微旅行,对苏州这座城市收获全新而又深度的了解。相比于千里迢迢去遥远之地看风景,发现身边的美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显得更为方便,也更轻松。

去车程一小时以外的目的地,找个民宿住一两天,逛逛不曾压过的马路,在同一个城市,感受和平时不一样的日常。比如到“形如蹲虎,山小景多”的“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和西起虎丘、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的山塘街,感受古韵今风。徜徉古镇,去周庄、黎里、沙溪,感受各有风情、风姿绰约的诗画水乡。享受田园休闲,可以到姑苏城外的树山村,梨花遍山野,片片杨梅林,堪称世外桃源;长江之畔的永联村,集工农业旅游于一体,在农耕文化园、陶瓷手工坊和特色民宿深入解读乡村休闲……

这些城市微旅行路线是今年夏天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办的“苏州人游苏州”活动主推的主题旅游线路,从十条线路切入,多维度展现苏州的城市魅力,引导苏州市民惬意地享受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这不是苏州第一次推介城市微旅行,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旅游推广处处长朱胜文介绍说,早在2003年,苏州市旅游局就已经推出“苏州人游苏州”的活动。当时正值“非典”过后,为了启动旅游市场,苏州市旅游局在火车站投放消费大礼包,这对当时的旅游市场起到了积极的协调、推动、引导、示范和鼓舞斗志的作用。

城市微旅行,苏州的脚步不停。10月6日,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出的城市微旅行产品“城市可阅读@苏州”正式上线,这是苏州和喜马拉雅联合打造的音频产品,用104集声音游记带领大家声游苏州城,细细品味苏州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苏州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品读苏州,收获不经意的美好。

“我们希望能够让苏州人深度体验苏州,也鼓励苏州各个板块之间流动,不必去远方,家门口度假,走一走古城街巷、听一听历史故事、看一看市井生活,细细阅读苏城的建筑、体会苏城的文化、感受苏城的温度……让苏州人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生活工作的这座城市。”朱胜文解释说,这是推出活动的初衷。

当下正值秋天,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一同出发,品味苏州。秋天的苏州,要细细地品,从哪里开始品呢?不如从美食入手吧,阳澄湖大闸蟹、桂花糖藕、鲜肉月饼、羊肉面、鸡头米……被美食包围的秋天,饱食后的餍足,幸福感从暖暖的胃里升腾起来。

也许是见惯了阳澄湖的大闸蟹,我们并不知道,原来还有很多人每年到这个季节,就会从五湖四海集结而来,只为了那一口“鲜”。来自广东的葵葵,每年秋天都会和家人一起到苏州来,吃上一顿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坐在阳澄湖上的船坞尾端,吹着秋风,吃着大闸蟹,是她最惬意的时光。

旅游向内看,值得代言值得留下

尽管出行半径缩短,但出游的风潮逐渐回归。不管是周末还是小长假,身边的人总是按捺不住想要出去撒欢的心,希望能在近处找到旅游目的地。

每当外地朋友来到苏州,希望得到一些旅游建议的时候,即便是生活在苏州十余年的记者,似乎都很难推介,传统的旅游目的地怕太“俗套”,小众的目的地怕对方嫌麻烦,在纠结与踌躇中,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游玩过这座城市了。

“首先要让苏州人会玩苏州,从而成为苏州的代言人,向朋友以及周边城市推介苏州。”体验苏州的文化、生活,真正爱上这座城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苏州的推广员。

要想会玩苏州,首先得了解苏州,疫情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向内看,向深处看,四海茫茫,好看的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杨涛是个纯正的北方人,从小他就对苏州充满了向往和憧憬,2015年刚来到苏州,目前已定居在这座城市。从向往的城市到居住的城市,换一种心境看苏州,杨涛依旧深深沉醉其中。

拙政园的秋色、北码头的晨曦、定慧寺的银杏、尚湖的扁舟、虎丘塔的光影、山塘街的画舫、网师园的紫薇……在杨涛的相机里,这些都是他无悔入江南的最好佐证。在互联网平台上,杨涛总是不遗余力地宣传苏州,在苏州的几年里,他走遍了苏州80%的景点,但依旧拍不够也拍不腻。

徒步走过道前街,那一地的金黄,他深知,这是秋天里属于苏州的无声浪漫。每到深秋,道前街铺天盖地的银杏叶沉沉落下,遍地金黄。有人要问了:“这里的落叶没有人清扫吗?”嘘,这是独属于苏州人约定俗成的浪漫。

杨涛在互联网平台上这样描述苏州的秋天:“我有一万个理由让你留在苏州的秋色里,但我只想用一抹金黄,胜过万千理由。满街的银杏树,配上江南的水乡幽幽,配上禅寺的佛音袅袅,想必这就是苏州最好的馈赠了。”天平山的红枫、定慧寺的银杏、白鹭园的红杉、太湖畔的芦苇……勾勒出江南的斑斓画卷,让人不禁醉倒在这秋日的光阴中。

“或许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苏州久了其实也不过如此,但苏州的文化底蕴,是胜过千言万语的,哪怕是再熟悉,我依然会爱着这个地方,会选择在这里慢慢老去。”杨涛告诉记者,“与其说是我选择了这里,不如说是苏州值得,值得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留下来。”

为城市着迷,各行各业都在发力

今年,因为疫情,我们错过了苏州的春天,这个秋天再也不想错过了。我们总说,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节奏,让我们无法远游,换个角度看,幸而我们生活在苏州,这里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或许,疫情让原本想要远游的人停下来,他们原先的出游方式被打破,这对于苏州的旅游业来说反而是个机遇。借助这个机遇,我们可以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深度体验苏州的文化,浸润式享受苏州的生活。

苏州有着层次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挖掘和呈现给苏州人,这是一个崭新的命题。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精选了108条线路,覆盖全年,按照四季划分,带领苏州人走街串巷,真正地了解人文苏州,体验人文苏州。

近日,秋天旅游季系列线路推出,如“入画·斑斓”苏城寻求线、“风吹·稻浪”田园经典线、“踏径·闻香”寻芳悠游线、“极目·远望”登高赏秋线、“凭风·观澜”运河漫游线、“古镇·秋波”水韵江南线、“蟹行·江湖”金秋品蟹线、“老街·鲜食”时令苏味线、“秋月·怀古”苏城赏月线、“东吴·雅音”入戏江南线,30条主题线路,玩转苏州不是事儿。

激发旅游活力,不仅仅需要旅游部门的发力,抓住苏州人“宅”在苏州的机会,餐饮、酒店、交通、教育等各个行业都可以思考,如何才能成为苏州旅游的推广者。

近日,国内地铁行业首本旅游口袋书——《乘着地铁游苏州》正式发布,这是轨道交通集团联合有轨电车集团等单位共同打造的旅游口袋书。轨道交通集团从自身维度出发,以目前已经开通运营的5条轨道交通线路、2条有轨电车线路的站名为切入点,深挖站点名称背后的历史典故和人文故事,让市民、游客既能乘着地铁、电车轻松游玩‘打卡’,又能深入了解苏州文化、江南文化。围绕轨道交通聊旅游,他们做起来更好、更专业。

朱胜文呼吁各个行业都动起来,在商业中镶嵌城市文化,在教育中融入城市文化,在交通中串联城市文化。希望各行各业发挥自己的力量,在不能走向远方的时候,多角度多挖掘旅游,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精彩。只有当各个行业都动起来,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才能真正享受旅游。

或许,当旅游不再只是旅游部门的事情,各行各业都试图与旅游结合,这时候,旅游才会蓬勃发展,而我们也都更加为苏州这座城市着迷。

猜你喜欢
杨涛苏州人旅游局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传承好红岩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九龙坡:一江绕半岛 艺术焕新生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袋鼠玩“自拍”走红
新奥尔良会展旅游局正式更名为新奥尔良旅游局
温哥华国际机场携手加拿大BC省旅游局于厦门成功举办旅业推介会
张建霖
“清新福建号”列车开入泉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