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自然,四个95后女孩的太湖情缘

2022-11-09 08:34吴婧茸
现代苏州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太湖观测苏州

记者 吴婧茸

在大众的印象中,“自然保护”“科学实验”“样本采集”是强度较大,又要经常跑野外的工作,似乎并不适合女性。马垚、徐静好、解彤彤、段宛辰,这四个90 后女孩,作为江苏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研究人员,她们正在用自己的青春为环境科学的实验研究贡献一份力。

8月15日,三山岛,晴,气温40℃。顶着烈日,乘坐快艇,记者来到了三山岛——这座位于苏州太湖湖中心的小岛。江苏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就在这里。见到四个姑娘时,她们正身穿白大褂,前往位于三山岛茶室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进行设备维护。这是她们每周的固定工作,需要拷贝数据、给空压机排气、清洗探头和水箱水泵、校准探头,以确保监测系统正常运行。

跑野外,做科研,谁说女子不如男!

马垚,苏州张家港人,刚过25岁生日的她硕士毕业于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她向记者介绍,江苏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所属生态站之一,是苏州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定位观测站。以太湖流域湿地作为主要观测对象,主要开展“水、气、土、生”等方面的观测与研究。

“在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中,水质监测频度最高,太湖定位站采用实时监测,通过对水质透明度和生物多样性等的监测,让专家可以准确地评估湿地修复工程的效果,从而通过湿地修复,让苏州成为鱼类、底栖生物最丰富的区域。”

由于需要实时监测和采集上报,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工作要求研究人员平日里驻扎在小岛上。这些姑娘除了日常的实验仪器操作和数据上报,还要在野外采集环境样本,观察记录物候。

采访当天,四个女孩需要在太湖上的8个点采集24瓶水样,并带回实验室进行水质指标的分析。在到达第一个采样点前,她们就开始分工准备各种各样的采样用具,准备好便携的测定仪器和采样瓶以及数据记录本和手机对应的软件。

到达采样点后,大家快速行动,一个人采集水样,一个人用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监测叶绿素,另外的人放下赛氏盘监测水深和透明度、放下溶氧仪探针监测水质温度和溶解氧,同时记录数据。

采样和测定结束,她们即刻前往下一个采样点,并在途中进行上一个采样点的样品和仪器整理。小小的铁皮船,在太湖上犹如一叶扁舟,在采样点间来回穿梭。今年的夏天尤其炎热,东西山也遭遇了灾难级的高温和干旱。在毫无任何遮挡的太湖上,汗水已经湿透这些95后女孩们的防晒服,她们前额的刘海全被汗水浸湿,贴在皮肤上,汗水穿过她们的睫毛挂在脸颊上。下船后,她们搬运着沉重的器材箱,背着20L的采样水徒步回实验室。

高温炎热的环境似乎对这些女孩没有产生丝毫的影响。在这些专注的脸上,记者看不到一丝对工作的失望与抱怨。她们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了人们对95后、对女科研者的刻板印象,“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95后是被宠坏的一代?年轻的我们一样可以从事科研实验,一样可以天天跑野外,做好自然保护工作。”

“隐世”工作的缘分,把天南海北的她们聚在一起

四个女孩中,除了马垚是苏州本地人,徐静好、解彤彤、段宛辰,分别来自四川、辽宁和江西。一份实验室工作竟把四个省份的姑娘神奇地聚集在了一起。

成长于截然不同环境的四个姑娘,却对环境保护有着同样的热情,有着为环境科学事业贡献力量的共同梦想。她们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毕业后进驻小岛实验室,坚持科学研究。如今的她们,比起初出校园时多了一份经验,更多了一份从容与稳重。追逐环境科研的梦想,让她们的青春一路芬芳。

欲行远,先行稳。欲行远,必以恒。小岛上的科研工作需要专注,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心境。在我国,环境监测研究站大都建在有利于监测湖水和湿地变化的世外桃源,为的是尽最大可能避免人为干扰。然而,这样“隐世”的工作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研究站所在的三山岛四面环湖,距苏州市区约五十公里。常住人口不足300人,几乎都在50岁以上。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24小时工作和生活在这样一个相对孤立的隐世环境中,没有奶茶,没有外卖,没有商场,这样的生活很黯淡。

这也难怪。有研究发现,地理位置的偏远和同圈层社交的缺失,是造成自然保护行业人员更迭、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马垚告诉记者,其实自然保护领域从来不缺“人”,但却少有人能保持热情,将其作为终生事业。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份兴趣使然的工作,工作内容也都是我们喜欢和擅长的。兴趣加上信念,让我们四个来自不同省份的女孩聚集于此。”马垚回忆,她的童年时期正值苏州全面开启大开发、大建设。那会儿的天空和水面总是灰灰的,所以一直以来她对蓝天碧水特别向往。“置身山水,让我感到心旷神怡。”

马垚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和男朋友都很支持自己的事业。“父母和男朋友都来岛上看过我,当他们看到了三山岛上特有的景观文化和山水风貌,亲眼见证了这里沉浸式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原先在他们心头的一些担忧也都放下了。我在这里工作生活得很好。而且现在交通很方便,我每个周末都可以回家。”

除了马垚,省外的三个姑娘几乎每年也就回家一次。“想家是一定会有的。但并不会影响我们对实验室工作的喜爱。这里的岛民淳朴可爱,待人温和,有时候为了照顾我和外地同事的口味,当地的阿姨会做各种天南海北的味道,给了我们家的温暖。同事更是心灵手巧,可爱贤惠,我们就像家人一样朝夕相处。而且随着苏州快递和物流服务的越发完善,即便在太湖的岛上,我们也能过得很精彩。”来自四川的徐静好说。

奋斗在小岛,推动环保事业不断前行

在交谈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些实验室女孩很享受现在的工作。她们时不时会拿出手机给记者看她们在工作时拍摄的多姿多彩的风景。蓝天映衬下如碧海般清澈的太湖,在她们手机中呈现出不同季节的风韵。她们的笑声告诉我,她们乐在其中。

这个隐世小岛或许不是这些年轻女孩人生的最终战场,但她们在这里,在不断重复的实验中,实现了“一些意义”。她们告诉记者,实验和实验之间是不一样的。在学校里,她们接触的主要是演绎型实验,从假设的前提出发,通过控制变量,探究不同的合成方法。而在定位站做的实验,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野外采样的经历,让她们了解了实验元素是从哪里来的,进而会主动思考做实验有什么意义和影响,这也让她们意识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我们定期会深入各个湿地公园采样、测定指标,通过跟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交流以及数据体现,能及时了解苏州湿地的情况,然后将这些内容再上报湿地保护管理站,助力湿地保护相关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我们从小被教育要保护环境,但保护环境有太多的细节琐碎要做。作为环境保护这个行业里的基层人员,我希望能尽我的绵薄之力,认真踏实做好我的工作,把方针政策体现在自己的作用中,从行动上真正去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不是只是不破坏环境。”马垚说。

猜你喜欢
太湖观测苏州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太湖三白
赞东太湖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可观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