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小确幸

2022-11-09 08:34
现代苏州 2022年20期
关键词:劳动指导老师

鱼儿的小确幸,是可以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小树的小确幸,是可以享受阳光的滋养、雨水的灌溉;小狗的小确幸,是日渐寒冷的时候可以钻进自己温暖的被窝……那么,当代初中生的小确幸有哪些呢?

我们常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被“卷”,每天睁开眼都是各种题目、试卷,可我们往往低估了新时代少年的抗压能力。面对课业,他们一边在课堂中认真学习,一边是用眼、用心发现着身边的美好,可能是良师、可能是美食、可能是美景……然后再用手中的笔,将这些生活中的小确幸记录下来,让美好可以传递给更多的人。(文/向煜)

我的语文老师,我们习惯喊他沛哥。初一时第一次见他,1.7米左右的个头,身穿一套中山装,满脸皱纹但眼神十分深邃的样子令人记忆深刻——我当时心想,完了,他的语文课一定不好应付。

结果相处下来,很快发现是我太“以貌取人”了。

现在的我们,最喜欢上的就是语文课,因为沛哥讲课太幽默有趣了。他旁征博引,天马行空,把我们带进大千世界,周游各国。他经常边讲课边做一些浮夸的动作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有一次他讲到“会跳舞的小桃树”时,还跳下讲台手舞足蹈,本来乏味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沛哥还有一个“灵魂画手”的称号,因为他总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给我们讲诗歌,比如用火柴人指诗人,再配上我们看不懂的景物,足以让我们笑个半天……

“我觉得每天要给你们换着花样讲课,就如你吃饭,你今天吃肉,明天、后天你还吃肉就会腻,但假如你明天吃菜,后天再吃饺子就会好很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沛哥不仅幽默有趣、会讲故事,而且十分孝顺。在上网课阶段,我才知道他家里有一位九十高龄的老母亲,沛哥要负责母亲每天的生活起居,复课后他只能学校家里两头跑。就算这样,他也没有抱怨。某天中午,我们的英语徐老师还说:“你们班主任是我见过最好的人,他对学生、老师好,对父母、孩子好,所以你们应该感到幸运,遇到这样的老师,乖一点!”同学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许。

现在,在我心里早已没有了之前对沛哥的置疑,满满的都是敬佩之意。我十分庆幸遇到这样一位幽默风趣、认真负责,孝心十足的老师。我相信在老师的熏陶下,我也定会成为那样的人。

相城实验中学 初一(14)班 薛苏琼

指导老师:徐沛

苏州的园林,是白墙黛瓦的小巧精致,是清水假山的诗情画意。屋顶的飞檐翘角流畅而优美,木雕含蓄而多变,蕴藏着丰富的吴韵。这一次,让我们一起游览拙政园,领略其风光,感受其文化吧。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特别是夏季,绿油油的荷叶拖着粉嫩娇小的荷花,特别清新。走到荷花池的尽头,芙蓉榭映入眼帘,一下就把人们的视线吸引了去。方方正正的榭身,一半规规矩矩地伫立在岸上,另一半却调皮地探出岸边,凌空架在水面。黑色的屋顶、白色的屋身,再加以红色点缀,与那清水、碧莲、红花、绿树,相映成趣。在这儿望荷花池绝对让人心旷神怡。

拙政园的中心,一座极为少见的廊桥架于水上,其造型古朴,色调淡雅,格外朴雅。朱红色的桥栏倒映在碧色的池中,波光粼粼,水波荡漾,使得桥影翩翩飞动,宛若飞虹一般,故取名为“小飞虹”。

沿着小路来到了倒影楼。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水中的倒影别有一番情趣。阳光明媚的时候,水面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衣,还有蓝天白云相衬。既能看见倒影在水面的倒影楼,又隐隐约约地能瞧见水中嬉戏的鱼儿。到了傍晚,昏黄的灯亮起,一轮皎洁的明月惬意地随着晚风在池中漂荡,还伴着树叶的沙沙声。左有波形长廊相伴,右有与谁同坐轩。都纷纷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幅别具江南水乡特别风光的水墨画。

园林里有清澈的水,有精致的屋,有优美的桥等等,都让我们感受到江南特有的风情——小桥流水人家——是多么的令人流连忘返。

相城实验中学 初一(14)班 陈思宇

指导老师:徐沛

幸福是一杯茶,清新而又芬芳;幸福是一缕阳光,热情而又奔放;幸福是一条小溪,清澈而又沉静。我在幸福的海洋里绽放。

每年正月,妈妈都会为年夜饭忙碌,而我最喜欢和她一起包饺子。春节前,天都还没亮,妈妈就起床开始做饺子皮。我问妈妈:“为何不去买现成的饺子皮呀?”她朝我笑了笑说道:“自己家做的才好吃嘛!”

接着她边擀饺子皮,边在嘴里哼起了一首童谣:“正月里,大雪飘。我在家里擀面皮,擀个面皮手掌大。”逗得我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过了一会儿,妈妈看我呆坐在一旁,便叫道:“想试试吧!你过来试一下,正好我也休息一下。”说干就干,我提起擀面杖,拇指和食指压着面饼边缘,推着来回滚动,一个手掌般大小的饺子皮便诞生了。

饺子皮擀好了,便是包馅,这一道工艺要十分精细,一不注意,是要“露馅”的。经过三个小时努力,一个个晶莹剔透、银白如玉的饺子便下锅了。我包的饺子,有的挺着个大肚子,像个醉汉,有的又像一个瘦小孩,蔫头耷脑的。而妈妈包的饺子,个个都精神抖擞,像个挺拔的士兵。

我直盯着一个饺子,因为里面放了一个硬币,妈妈说过谁吃到就寓意着一年好运气。但我不舍得吃,知道爸妈辛苦,于是把它递给了妈妈,妈妈又传给了爸爸说:“爸爸一年奔波在外,应该给他。”但爸爸又传给了爷爷说:“应该给爷爷,祝您寿比南山。”“应该给孩子吃。”于是全家人都说让我吃,我才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吃下去,只留下了一枚硬币。劳动的喜悦,生活的艰辛,全家人的祝福,全都混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

我想,不仅仅是那一个饺子,那一枚硬币,世上有许多事,都弥漫着芳香,我在这沁人的芳香中成长。

相城实验中学 初一(14)班 张原乾

指导老师:徐沛

劳动就是实现美好梦想的途径,是破解难题的钥匙,是铸就生命辉煌的桥梁。

经历了千秋岁月,时代在一次又一次的变迁,现在的新中国如一匹奔驰的骏马,进步的速度让人眼花缭乱。在这些速度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是他们将热血的青春献于劳动,用劳动来耕织云裳,成就梦想。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医生——白求恩。可人们似乎只记住了他的光辉时刻,却忘了在他背后的劳动。1938年,白求恩同志来到前线的战地医院。可当时前线的物资十分缺乏,怎么办呢?白求恩同志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自己动手干!”夜深人静的时候,白求恩同志伏在一张简易的木桌上,他在想,怎样才能让药瓶不打碎?为此,他熬了好几个通宵,绘制出了草图,然后和工人们一起制作,很快,药架做好了,因为形状像一座桥,所以白求恩同志给它取名为“卢沟桥”。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只有嗅到劳动药味的满足中,才能孕育出人生的乐趣。

其实劳动并没有需要多么伟大,或许当你在班级大扫除时,多为班级拖那一块地,多擦那一块黑板,你就是在劳动。劳动也许不用身体力行,精神也可以进行劳动。呼吸代表着一个人的生命,我们要将劳动烙在生命里,不仅仅是在五一劳动节,更需要的是在日后的每一刻,每一天。

听说爱劳动的人所感知到的四季也是不一样的。他们看到的春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听到的夏是“稻花香里说丰年”,他们感叹的秋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所盼望的冬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么灵动美丽的四季,难道你不想来劳动的世界体验一番吗?

相城实验中学 初一(13)班 邵雅琳

指导老师:徐沛

三部曲,字字墨香;千余字,沉淀岁月。

有言道,“路遥知马力”,而此“路遥”,却携着时代之真实,历史之沉淀,将那陕北农家生活展现,可谓“路遥现平凡。”

路遥之著《平凡的世界》我已阅读了三遍,那两兄弟的故事也不禁让人动颜。孙少平,孙少安,意谓“平平安安”,可万事总与愿违。孙家二子,一人务农,一人求知。大哥少安,家中之顶梁,虽然劳苦,又几次还入囹圄,但秉持着庄稼人专有的不解与坚持,才从生活设下的陷饼中爬出。

少平呢,好似一台抽水泵,刚接触知识之海,便一发不可收拾,似乎要将这海吞进。即使后来揽工,成了外人眼中的“煤黑子”——公众一般认为是大字不识一个,也还继承学生时代的读书习惯。

黄土高原广袤苍茫,而路遥却从一个他笔下“烂包”的家庭入手,结合自身经历,给读者带来种种情绪:可能是震撼,可能是同情,但决不是怜悯——这般靠汗水挥洒生活的人怎需怜悯?可惜,虽名路遥,但人生却止步于不惑。第三部末尾,仍写着下一本的出稿时间,可惜,谁承想,此为决笔!可这,不也留白给我等畅想吗?

平凡一词,乃是这世上万千黎民最真实的写照,谁又不曾是个凡人?在我们平凡的人生之路上,只要记住平凡不等于平庸。世人皆为平凡,诸君又不全能踏上琼楼玉宇,“手可摘星辰”。那么,不如平凡,不去穷尽一生追求高山之巅,而是当好平原,做好力所能及,不做平庸的碌碌之辈。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平凡的世界》又怎不是好书呢?平凡路遥,记住,这条路上,我们不平庸。

相城实验中学 初一(13)班 夏鑫羽

指导老师:徐沛

两年前,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夜晚,疫情无声地展开了。

两年后,人们仿佛都习惯了疫情的存在。在人群中,一米线开外的人们都只露出一双眼睛,言笑波澜都被藏在了那一片口罩下。天黑了,路灯怅然地站着,影子被拉得长长的,拖在地上。橙黄的灯光守着黑漆漆的路,偶尔有几辆车飞驰而过。三色小小的光芒,便将人分隔在了一座又一座混凝土的笼中。红黄绿,三种天翻地覆的生活。

我们期待早日结束这样的生活,期待着新冠病毒早日离我们远去。

那一刻,医护人员脱下防护服,看了看自己红肿的手,又摸摸被压得满是皱纹的脸。泪水下来了,嘴角却止不住地上扬着。这一切,都值了。疲软的身体呜咽出一声感叹——我们挺过来了。

老师揉揉眼角的细纹,又仿佛置身三尺讲台,粉笔尘弥漫的空气中,回荡着你洪亮的声音。阳光洒进来,落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他们仰着头,好像朵朵向日葵,眼神追逐着手下的线条,脑海充实得满满当当,自嘲地笑笑——怎么又想起这帮小崽子啦。

门卫老爷爷激动地站起来,二话不说就走到了大门口,手颤颤地撕着那封住门的胶带。以后又要和临时车斗智斗勇啦,想至此,竟发出几声爽朗的笑。

许久未归家的海外华人也兴奋了,熟悉的脸一张张浮在眼前,爸妈、朋友,甚至还有煎饼摊儿上那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等回到了小胡同口,一定要买上十个回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的味蕾……

感动的人们,相拥的人们,大笑的人们,欢呼的人们……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唱起了国歌。万人齐唱,泪水抖动着从脸颊滑落。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疫情,结束了!

我想着,这真是一幅令人激动的画面啊。我相信,这一定会是将来的样子,对吧?我笑了。又开始振作起来!我们一定会成功的,那时——疫情散去,春暖花开。

相城实验中学 初二(16)班 王若雪

指导老师:沈建芬

悠闲的时光随着炎热褪去,新的旅程伴着秋风而来。每年开学,央视的开学第一课,总是催人奋进。

奋斗成就梦想。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上,首先登场的是冬奥冠军徐梦桃。20年内,她做了406张表,测算每一次跳跃,复盘每一个问题,分析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是她成功的秘籍,是她不断突破自我的底气!除此,还有气象服务志愿者、礼仪人员、“冰立方”场馆运行保障人员,他们都是普通人,却默默无闻地做着巨大的贡献。

接下来是关于81岁高龄的谢华安院士的“一粒种子背后的故事”。已从事培育事业50余年的他,讲述了“50年金色种子梦”。从前,他的外婆想喝一碗稀饭都是奢望,为此,他立志“人人有一碗饭吃”。种子是农业的芯片,50年来他不断培育优质稻种,致力于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谢爷爷的手上是太阳和稻田留给他的痕迹。

除此,还有“砺剑海天”。首批舰载机飞行员、着舰指挥官戴兴,他为我们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他的战友张超,因为一场意外而牺牲。他们,都是“向死而生,为国而战”!他们的事迹诠述了“一次次突破的背后,不只有光环和荣耀”。

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该追的星——科学之星,梦想和奋斗之星。是他们,把人类的文明播向星辰大海。他们的寄语鼓动人心,比如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已过千山万水,仍要跋山涉水。”杜富国说:“那些曾经受过的伤,终会化作照亮前方的光,那些穿越过的浪,终会化作驶向未来的帆,心有向往,才能不负韶华。”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让我们心中有爱,心存高远,心有向往,不负韶华,奋力书写灿烂的明天,让星际旅行不再是梦想!

相城实验中学 初一(14)班 唐子焱

指导老师:徐沛

猜你喜欢
劳动指导老师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夏天真美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就差半分
比大小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