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家校“和乐”共育实践探索

2022-11-10 14:06唐承新
教育界·A 2022年26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双减小学

【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实旨在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有的学校和家长由此认为应该减少教育任务和教育时间,但其实“双减”应该是减量不减质,学校和家长应该思考如何开展更高效、更高质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减少教育任务和时间。实施“双减”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因此,学校要主动寻求学生家长的配合,构建家校“和乐”共育模式,共同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双减”;小学;“和乐”;家校共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家校‘和乐’共育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21ZJY132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唐承新(1980—),女,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福绵区第一实验小学。

自“双减”实施以来,很多学校都对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尤其是注重与学生家庭进行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但是有的家长对“双减”政策出现了错误认知,认为“双减”就是将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让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全权负责。在家长放松管理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在放学后就完全抛开了学习,以放松为借口,沉迷手机、电脑等娱乐设备,这对于自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将来的发展都非常不利。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長合作,实施家校“和乐”共育。“和乐”共育的本质是追求和谐,分享快乐,要求学校和家庭寓教于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家校“和乐”共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教育阶段,随着“双减”政策以及新课改的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家校“和乐”共育能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整合到一起,让两者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彰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确保学生获得优质的学习体验。

(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在“双减”背景下,有的家长认为自己不用过多开展家庭教育,导致学生课后回到家没有对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无法连贯、系统地开展学习,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家校“和乐”共育可以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意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和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家长对于教育的认知,让家长明确自身需承担的责任,和学校一起为学生提供平等、宽容、和谐的教育环境,真正将家庭教育与“双减”的各项政策结合到一起,从而助力学生高效学习。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家校“和乐”共育在实践中的问题

(一)共育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有的学校在实施家校“和乐”共育时,没有根据学生家庭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共育活动,仅采用让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监督的单一模式。而从“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时间都有了明显的调整,如果学校还是采用这种单一的共育模式会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而且在此种模式下,家长会以为家校共育就是简单地参与学校的活动,而没有参与学校活动方案的制订。另外,学校也没有就共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和学生家长只是简单地在形式上共育,没有实现真正的“和乐”共育。

(二)班主任“和乐”共育能力不足

在推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确保“和乐”共育理念的融入方面,班主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班主任是联系学校与家长的关键点,但是有的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主要原因是班主任共育知识比较落后,共育能力不足。在“双减”背景下,“和乐”共育理念涵盖的内容较多,对班主任的要求也更高,但有的班主任对当前教育趋势不了解、对教育政策把握不准、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涉及较少,因此没办法科学地联合家长开展共育。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家校“和乐”共育的实践要点

(一)利用家委会提高家长的参与程度

为了确保家校“和乐”共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需要通过建立家委会向家长传达“和乐”共育工作的理念。家校“和乐”共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它改变了部分传统的教育模式,部分家长可能对此认知不足,因此学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与家委会的家长代表进行深入沟通,充分了解家长的问题和实际需求,拉近家长与班主任、学校之间的距离。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家委会的优势,发挥家长代表的带头作用,让家长代表可以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从而带动其他家长与学校之间保持密切联系。

(二)利用家长会指导家长

当前,部分家长对于“和乐”共育工作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融合中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和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合理的引导,深化家长对于“双减”政策的具体理解,改变家长过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和乐”理念传输给家长,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提供保障。在家长会开始前,班主任需要做好内容上的安排,将家长会分为几个环节,包括向家长报告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就家校共育工作的核心内容进行探讨、解决家长对于教学活动和教育政策的疑问等。

(三)开发家校共育课程

为了进一步提高家校“和乐”共育的效果,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家校合作课程的构建。在正确理解“和乐”共育理念的前提下,对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进行整合,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开发相关课程。在细化课程内容时,明确“和乐”共育的关键点,从学生的学习习惯、身心健康发展、家庭情况等方面出发制订内容。学校要注意强调家长在“和乐”共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可以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其中,共同研究制订家校共育课程方案。课程开发完成后,将其制作成指导手册,发放给教师和家长,加大宣传力度。

(四)制订家校共育联动方案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教育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服务。而学校通过制订“和乐”共育方案,有利于确保自身教育活动和学生家庭教育活动的有效执行。在家校共育方案的制订中,学校需要明确主导方向,以教育学生为核心,对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另外,家校共育联动方案需要明确家长、学校、班主任的职责,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和内容,确保和谐校园、和谐家庭的创设。

四、“双减”背景下小学家校“和乐”共育实践创新的措施

(一)学校方面的创新措施

1.家庭作业布置的创新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得到了大幅度的减负。为从源头上避免大量作业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学校教师应该加强家庭作业设置上的创新,通过布置具有创造性的作业,让家长参与其中,提高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程度,为家长与学生提供和谐共处的机会。比如,班主任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以实践类作业为主,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就社区周围的环境或者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调查研究,确保学生可以在社会中拓展知识面,家长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2]。另外,家庭作业在创新时应该遵循“精耕细‘作’、‘业’精于勤、‘语’众不同、精‘减’特色”的创新理念,多布置一些特色作业,如读书、绘画、做手工以及做家务等,保证作业既有学习味又有生活味,既有趣味性又有实效性。

2.打造课后服务体系

在“和乐”共育的实践创新中,学校和教师需要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让学习回归学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而打造课后服务体系有利于此目标的达成。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爱好兴趣等进行开发,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不同的活动设计,必要时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首先,学校和教师可以在课后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通过实践运用的方式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3]。其次,学校可以在课后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趣味活动,让学生可以在休闲娱乐中拓宽视野,如通过学乐器、绘画、参与体育运动、进行科学实验、做主持等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在课后服务体系中,也应该注重校园环境的创设,及时就存在的环境隐患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各个方面的有序发展。

3.完善家庭走访机制

走访是班主任在家校共育合作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对于“和乐”共育理念的认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需要完善家庭走访机制,针对班主任的走访时间、走访次数、走访内容等进行合理的安排。要求班主任能给家长有效传输正确的理念,尤其是对于部分不配合的家长,班主任更需要做好其思想工作,以学生为核心与家长一起进行深入的探讨,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制订计划。明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后,班主任还要为学生布置特色家庭任务,争取家长的配合,和家长一起促进学生的发展。

4.班主任积极分享

班主任是班级信息的第一接收人,有着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在家校共育方面,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家长分享經验,将理论与实践策略告知家长。班主任还要及时给学生家长分享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为他们的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采用鼓励的话语,如“孩子今天上课时举手回答了一个问题,能认真听课10分钟了,如果再坚持久一点就更好了……”等,并引导家长也采用鼓励的方式教育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二)家长方面的创新措施

1.创新教育观念

在“双减”背景下,家长应该改变传统死板的教育理念,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和乐”共育理念下,家长要以长远的眼光正确看待“双减”,引导孩子高效学习。家长要与孩子平等沟通,尊重孩子的意愿,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2.建立学习型家庭环境

实际上,“和乐”共育并不仅仅是对学生行为和学习状态的规范,也要求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家长要建立学习型家庭,树立良好的家风,以身作则,引导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家长可以在家庭经济条件范围内开展一些学习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孩子对新鲜事物进行学习,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3.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

家长还应该注重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主动配合完成学校发布的任务。同时,家长也应该承担自身的责任,为学校教育献计献策,在“和乐”共育理念下积极与教师共同制订教育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实施家校“和乐”共育势在必行。家校“和乐”共育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点,学校需要明确“和乐”共育的优势和意义,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整合到一起,与家长就共育实践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学校及家庭两方面进行“和乐”共育方案的创新,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提升,打造高效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韦志中,卫丽.“双减”政策下教育改革的逻辑、难点和策略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32):22-24.

[2]刘钧燕.“双减”下家校社协同推进素质教育发展[J].群言,2021(11):33-36.

[3]沙红芳.目标“双减”的家校合作转向:基于家校共育的视角[J].教育视界,2021(25):36-39.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双减小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