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10 14:06黄积乐
教育界·A 2022年26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实践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让师生与生生在课堂中建立起友爱、亲密的伙伴关系。文章针对小组合作中存在的误区及对应的解决方法进行阐述,以期让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能够准确地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实践

作者简介:黄积乐(1996—),女,广东省广州市街口街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应该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主动发展,积极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中的关键要点,是数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却差强人意。有些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把控好“度”,往往出现无法控制课堂的尴尬局面,课堂气氛要么过于活跃,要么太过枯燥,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如何把控好小组合作的程度,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够更加高效、有序是当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存在的误区

新课堂倡导的小组合作,旨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之间的思维探讨,在讨论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路。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具体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一)注重小组形式,忽略学生主体性

很多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进行简单的分组,在抛出问题后就立即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却没有给学生留下任何时间进行思考,导致一些学生没有进行充分思考,讨论不够深入,达不到小组合作的效果。在分组完成后,教师就觉得目标已经完成。但大多数时候,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自己应该完成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在有效时间内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完成学习目标,只是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这样漫无目的的合作,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毫无帮助的。

同时,有个别老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还出现连珠炮式的提问,学生只能机械地回答。这一问一答表面上似乎师生互动非常之好,学生学习很有激情,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启发,学生也缺乏对教师抛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也就是说,这些交流和沟通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根本就没有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起到抑制的作用,可以说这是一种无效教学。

(二)过分放手学生,忽略教师指导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放羊式”的课堂情境。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及时给予有效的指导,从而失去了对小组学习的及时监控和实时评价,造成学生学习方向错乱或遇到问题无法继续开展实践,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其实缺乏对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培训,导致小组合作不能有效地进行,有些小组就连发言顺序都不清楚,学生们七嘴八舌,抓不到中心,容易出现各持己见的局面,致使小组合作模式在数学课堂上无法顺利开展,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注重优秀生,忽略后进生

学生在缺乏合理的分组标准和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下,小组学习往往成为优秀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其他成绩中等或成绩较差的学生无法在小组合作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他们无法体验到一起学习的乐趣,也因为懒得思考而迷失自我。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应注重优秀生对后进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以优带差,帮助后进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二、组建合理学习小组,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正确分工,规范合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达到以上的目标,课堂上要做到四点:一是明确教学目标,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二是有效地组建学习小组。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组建成一个小组,如果是四人小组,就应该是一个优秀学生、两个中等学生和一个后进生,这样,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小组合作中。三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训练。首先,教师要规范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即“知道学习任务—学生自我思考—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小组汇报—评价反思”,落实好小组合作的要求,全面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在教學中形成了一套学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熟练模式,课堂教学就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能够轻松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1]。四是设置符合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学习任务单。教师可以在每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中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小结填空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填空,进而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进行“营养午餐”一课的教学时,由于考虑到计算内容比较多,所以笔者基于教材知识点的前后关联及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创意设计”的部分都改为了填空(见表1),每个小组成员负责计算一项内容,最后通过所有的计算结果得出结论。填空表的设计在加快学生计算速度的同时,还能让每一名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实践学习中,从而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更具体也更有意义。

(二)及时点拨,指引方向

小组合作中教师应该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放”和“收”,准确把控好小组合作的“度”。当教师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如果学生的答案存在不完整的地方,可以继续请其他小组成员起来回答,并进行适当补充与指导;当学生对问题存在疑惑,不能理解题目中的意思时,教师要及时点拨,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爱种子”平台上的评价功能,对积极参与答题的小组进行表扬,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

例如,在开展“营养午餐”一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指导部分学生先使用估算的方法,计算出三种菜肴大概的总热量和脂肪总量,以此为基础再进行精算,会更加快速和准确,也能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方法技巧,为学生找到更易于记忆的计算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适应小组合作的开展,并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关注个体,全面发展

想让后进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首先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学会表达自我,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数学。还是以“营养午餐”为例,教师可以先设置好适合每个人发言的问题,让学生四人分成一组开展合作。首先,组内推选出小组长,再由小组长做好组内分工,分工后每位學生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再轮流进行组内汇报。具体开展流程如下:小组长首先进行组内分工,要求每个学生独立观察每种菜肴的对应数据并计算出结果;每个学生整理好自己计算数据的过程,准备小组汇报;小组成员依次发言,并与其他组员进行交流,分析小组成员中是否有人数据有误,如若出现错误,则再一起进行推算,并及时对数据进行改正;小组汇报并开展组间交流。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作出针对性点评并总结要点。组间进行交流时,教师更应引导学生进行较高数学思维层次的交流,例如“小组计算时如何才能做到又快又准?”以此让学生进行计算技巧的交流。

(四)积极思考,活跃思维

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思考。在课堂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一听到老师的话,学生们就开始讨论。而老师则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让没有开始讨论的小组抓紧时间,却未对需要指导的小组进行合理引导。表面上,小组讨论的气氛活跃,学生有表达想法的机会,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实,这是一种合作的“无目的性”。教师对学生的监督与催促有时还会扰乱学生的思路,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放”之前,要适当地“收”,发挥好小组长的领导作用和自身的引导作用。

小组合作时,小组长要给每个组员分配好个人任务,让组员独自思考并完成任务,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而教师也要初步设想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小组的整体水平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带着这些预设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及时且准确的小组合作评价

教师恰当的课堂回应对教学的有效进行是很重要的。而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这在无形中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2]。所以,教师要及时且准确地开展小组合作评价,激活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把控好课堂的“放”与“收”。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小组合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对小组的评价包括小组内分工的情况、小组讨论过程中的合作和小组汇报时的表现。个人评价主要包括课堂学习行为,参与小组的态度、表现等情况。小组汇报后,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答案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比如在进行“进位加法”的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采取生生互评和师生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从汇报小组的站姿、书写,汇报时的音量,全组计算的正确率等容易忽视的细节方面进行评价,如“A组书写都很整齐,我要向你们学习”“B组计算正确率很高,有什么诀窍吗?”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以激励性为主,如“C小组在讨论时能做到小组成员任务明确,轮流发言,集思广益,总结到位,这样的小组讨论值得我们学习,请全班同学表扬他们!”“刚才小组汇报时,我发现小涵同学的背挺得很直,而且眼睛一直看着汇报的同学,很尊重汇报的同学,老师觉得她的表现很优秀,大家要向她学习”等。通过如此激励性的评价,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四、用数据平台及时收集数据反馈课堂

将新媒体技术引入数学教学中,不但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快捷与高效,还能有效降低数学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收获,而且还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融合[3]。在开展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数据平台的答题器答题,及时生成答题数据和分析,反馈给上课的教师,从而使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实践表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平台的答题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设计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练习。例如,在“营养午餐”一课的教学中,“营养午餐的标准必须要满足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和脂肪不超过50克”,这两个知识点是贯穿整节课的内容的。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两道对应的选择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点中关键数据的记忆;再设置两道计算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作答,以此锻炼学生的计算速度,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便于教师分析调控课堂。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学习数学学科的重要方式,也是开展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加强小组合作在课堂中的开展及延伸,努力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模式,为提升教学质量添砖加瓦。同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小组合作的“度”,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必要的时候再进行指导点拨,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与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艳华.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的“放”和“收”[J].小学教学参考,2019(27):16-17.

[2]汪建荣.如何才是教师有效的课堂回应:以两次执教“搭配中的学问”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26):21-22.

[3]乔国锋.新媒体教学,让数学学习深度发生[J].小学教学参考,2019(32):40-41.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实践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