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共创、资源共享与平台共融:出版学科共建的三个维度

2022-11-15 12:20王炎龙丁祥瑞
出版广角 2022年17期
关键词:出版学智库实训

王炎龙?丁祥瑞

【摘要】出版产业的变革与转型影响了出版学科的发展与升级。文章从人才、保障及路径三个维度解析出版学的发展现状,提出专业实验室的资源共享、跨学科的师资共享、政产学研用的共融等建议,内容涵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出版、专业实验室、师资团队、实践平台、智库建设方面,以期为出版学的学科共建提供参考,探究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路径。

【关  键  词】出版学科;共建;人才培养;跨学科

【作者单位】王炎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丁祥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0-4;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7.004

2022年7月,首届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会上确定了包括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在内的全国首批5所出版学科共建单位。融合校政企的优势资源,共建出版学院,是新形势下出版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推进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助推文化强国义不容辞。在共建和融合的视角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出版人才,实现出版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出版学科创新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现有出版学科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出版智库等的共建现状,从体系共创、资源共享和平台共融三个维度阐释出版共建的核心与保障,探究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核心:人才培养体系的共创

出版学科高质量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出版人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出版是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方面。课程的体系化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枝干,具体表现为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体系化梳理,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息息相关。教学模式与教材出版则是人才培养的枝叶,在人才培养体系化建设中作为辅助手段发挥重要作用。以多元化教师、多样化教室、多功能教材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系共创的核心。

1.“基础+”的体系化课程设置

在1998年的学科规划中,编辑出版学被列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1]。此后,拥有出版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部分高校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区域优势以及地理优势等因素,将出版学设置在不同的学院下,但主要还是以文学院、新闻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等为主。不同学院依据其学科背景以跨学科共建的方式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上呈现不同的侧重,有的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有的侧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国际视野,形成“基础+”的课程体系化建设格局。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高校,设置“基础+应用”与“基础+技术”的课程体系,提倡对接实际业务,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体系。在此种课程体系下,这部分高校根据实际业务流程和业务需求,设置实践工坊,开展实地考察,组织印刷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具体的课程内容融入出版生产全流程,旨在培养一批能够直接参与出版活动的业务人才。如上海理工大学细分培养方向,针对数字编辑与数字营销两个方向,开设了除基础专业课外的数字专业出版实践研究课程及类似数据挖掘基础与应用的数字技术课程;暨南大学在版权运营与管理的培养方向下开设了出版业投融资理论与实务等课程;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编辑出版流程等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2]。应用型出版人才除了应掌握相应的出版技能,还应具有广阔的出版视野,因此,部分高校通过选修的方式为学生开设拓展课程,以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提高学生的实务水平。

以培养科研教学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在出版学的课程设置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基础+融合”的课程体系。此处的融合注重打破学科壁垒,形成跨学科基础知识的融合。科研教学型人才重视学科发展,关注社会效益,能够结合跨学科的基础理论丰富出版学的学科建设。如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均设置了数字出版培养方向,但因其培养目标不同,其课程的体系化设置也呈现不同的侧重。四川大学依托本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以及文学与新闻学院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学科交叉培养的方式筑牢学生的文学素养,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除了出版核心课程,四川大学还设置了丰富的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修相应的课程。这种抓基础、重融合、宽路径的课程设置方式为出版学培养科研教学型人才提供了参考。

无论哪种培养模式,都采用了开设选修课程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此举的初衷虽然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实际操作问题。选修课程多为通识课,在高校现有的考核机制及晋升机制且此类课程并非培养计划内的必修课的背景下,课程没有设置太多教师,加上并非所有学生都会主动选择此类课程,导致课程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想实现课程开设目标,高校就要灵活调整教师的考核机制及学生的培养计划,以真正拓宽学生视野。

“基础+应用”、“基础+技术”与“基础+融合”的体系化课程设置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前提。传统出版业面临新业态、新技术的新挑战。复合型、实践型的出版人才是出版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但科研型、教学型人才也是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明确培养方向,确定培养目标,完善课程的体系化建设是共建视域下出版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2.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课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学模式的守正创新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近几年,高校纷纷通过校企共建、政学合作等方式在课堂设计、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以学生为中心,丰富参与主体和互动模式的课堂设计是出版学科体系共创的重要策略。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主体单一、师生互动较少等问题。出版学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学科,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按照教材内容或课件单一地进行讲授,不仅会使学生的思维受限,还容易形成纸上谈兵的困局。目前,部分高校邀请业内专家开展案例分析、前沿技术分析、行业动态研讨等系列大讲堂,丰富课堂内容与课程形式。此举虽然为在校师生拓展了行业视角,但是形式依旧以讲授与聆听为主,缺乏互动性与针对性。针对这个问题,高校可通过邀请业界专家参与课程指导的方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出版。校内的专职教师掌握培养目标,可以有针对性地定制模拟内容;业界专家具备实战经验,可以对学生的具体操作进行指导和点评。学界与业界各施所长,以此形成多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如选题策划是出版环节中重要且基础的一环,好的选题造就好的作品。在相关课程中,高校可聘请客座导师,邀请业界专家讲授优秀案例,指导学生将灵感形成选题,并逐步落实选题。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企业的出版流程将学生分组,在合作与碰撞中让学生了解出版的使命和流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应用,出版学的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实践教学方式是体系共创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要走出课堂,教师可以项目为驱动,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后,组织学生实地调查,在实际业务中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高校应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课堂,突破授课的场地限制、时空限制。AR、VR等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向学生展现跨时空的出版技术、出版市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让学生更生动、全面地了解出版业。

充分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共创集成化立体教学平台是体系共创的重要手段。出版学在不同的高校所依托的院校不同,课程设置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集成化立体教学平台首先体现“集”,旨在将各高校所特有的课程通过平台汇集起来,以形成丰富的出版教学库,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资源。2022年全国首批出版学科共建单位的出发点是“共”。“共”并非狭隘的以某高校的出版学院为中心开展学科建设,而是以学科发展为中心,通过共创的方式共同促进学科建设。共创集成化立体教学平台,以丰富的课程联结各高校师生,不仅能够保障学生所学课程的质量,还能加深学生对出版学的认知。集成化立体教学平台的另一点是“立体”,主要表现为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教学。学生可通过平台进行线上学习,也可将线下自学所产生的困惑带进课堂,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开疑惑。此平台的搭建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促进高校间取长补短,从而发挥出版学共创的作用。

3.多模态与多功能的复合式教材出版

教材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和专业建设的重要载体。媒介技术和终端设备更新换代,读者的阅读方式随之发生变化。以纸质印刷为主的传统教材只依赖于图文描述,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复合式教材出版融合了印刷媒介的深度,电子媒介的宽度及网络媒介的速度,形成聚多媒介、多模态、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教材,是促进体系共创的重要一环。

作为与教材出版最紧密的学科,出版学应不断更新教材呈现模式,以达到促进学生的想象力,让出版师生更及时地了解新技术在出版业中的应用的目的。新型多功能教材能够实现传统教材内容的延伸,给予学生更好的阅读体验。传统纸质教材篇幅有限,教材编写者可在其中增加二维码,实时更新数据库,延伸课本知识,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浙江财经大学使用的新版教材就加入了二维码,学生扫码就能直接进入网络课堂进行学习。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案例分析、知识点拓展等纸质教材之外的延展内容,节省了大量查阅文献的时间。

新型多功能教材可以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此类教材借助电子产品,将学科知识以音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现,使学生能够进行沉浸式学习。如2017年由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于AR技术建设的数字化教材《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识读与钢筋算量》便实现了教材内容的立体化呈现。该教材在投入使用的两年内,于满意度调查中获得92.9%的使用者感到满意的评价[3]。与传统教材相比,新型多功能教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带动同类教材销量的增长。2017年4月,华南师范大学与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了AR+教育数字出版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针对AR教育内容产品,如AR图书、AR数字教材等展开研究和实践[4]。出版学作为距离出版产业最近的学科,其在教材形式的运用上更应结合图书载体的前沿发展,让前沿走进课堂。

新型多功能教材除了在内容呈现上与时俱进,在学习群体的联结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新型多功能教材中的二维码能够打造社群平台,形成“教材+社群”的阅读模式。学生可以在教材的社群平台上分享阅读体验,评论教材内容,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实时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和吸收知识点,还能使学生在分享与讨论中发现教材的不足,以及时对教材出现的错误进行勘误[5],为其接下来的修订再版提供参考。以教材为基础形成的社群平台,能有效聚集相关专业的学者和专家,使其在探讨与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创新创造的灵感,促进出版学的发展。

二、保障:软硬件设施的共享

在“文理工艺”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6],出版学也进行了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共建尝试。在学科交叉层面,一方面,出版业与工科类实验室、企业实践实验中心进行紧密的合作与管理,形成共享的硬件实验平台。另一方面,高校通过跨学科聚合高校丰富的教师資源,加强和业界专家的沟通交流,完善“双导师”制度,形成共享的软件基础。

1.硬件:专业实验室的资源共享

学科交叉与技术交融的趋势愈加明显,出版学作为文科类专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对实验室的建设远不及理工医等学科。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与发展,出版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跨学科领域的专业技术,以满足出版业对新型出版人才的需求。建设专业的实验室共享平台不仅能促进出版学科对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还能促进出版学逐步形成“出版+”的培养模式,让出版学能够与其他学科开展合作,形成创新性成果。专业实验室的平台共享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在校内实行跨学科的共享实验室,即一个实验室供多学科的师生使用。在实验项目的合作与进行中,跨领域的专业知识相互碰撞、融合,形成“出版+经济”“出版+技术”“出版+材料”等多领域的融合创新。二是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赢。企业拥有广阔的市场视野与产业发展观,对出版物的生产与传播更具话语权,也在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的运用方面具有更丰富的经验。以校企共建的方式搭建共享实验室平台,既能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又能为在校师生提供新思路与新设备。如2021年5月,四川大学出版社联合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与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筹建了融合出版超高清视频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设立了四个研究中心,关注超高清、多模态、5G+混合现实等多个前沿领域。此实验室的设立既为出版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实验平台,又为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通过“互联网+数据库”的方式,业界能够搭建共享实验室的管理平台。共享实验室具有人员复杂的特点,当多个项目组都需要实验时,有时会因实验空间或实验设备有限而产生冲突。建立共享实验室管理平台可提高实验室及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更好地维护与管理设备。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的共享专业实验的管理平台,能够将所有的实验室信息以及设备信息通过数据库进行存储,为师生实时提供在线服务。师生能够在平台上完成查询、申请、预约、报修等操作,形成跨部门、跨学科、跨网络的一体化管理,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集约化。

2.软件:跨学科的师资共享

學科背景多元、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能够指导出版学子成为一专多能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新技术所带来的产业变革促使学科体系发生变化,对出版学的人才输出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出版学的师资团队寄予了新期望。目前,出版学多实行校企共建的“双导师”制,即师资团队由校内的专职教师和企业的兼职教师共同组成。但“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并没有真正实现体系化培养,且存在衔接性较弱、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未能实际发挥校企联合培养的作用,导致资源浪费。开设了出版专业的高校,多在院系内实现跨学科的师资配合,这些教师的专业背景多为所在学院的学科背景,面对新技术的裹挟,学院内的跨学科师资共享已经不能满足出版业对“出版+”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学界、业界应持续推进“双导师”制的联合培养模式,加强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质量的共享师资团队。除了学院内的跨学科流动师资或以招聘的方式吸纳跨学科师资,高校还可通过尝试校内跨学院的师资联动,邀请理工科教师参与出版学的教学。如青岛科技大学设置了新媒体出版的培养方向,在此培养方向下设置了计算机等相关课程[2]。此类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课程在学院内难以找到合适的授课老师,高校可与计算机学院开展合作,邀请计算机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以满足学生的课程需求。高校切忌以师资决定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为准则,根据课程需要组建共享的师资团队。此外,大部分出版学专职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一些出版学专职教师对出版业的产业模式与实际人才需求存在盲区,科研成果未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出版业的痛点[7]。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陈丹和周红提出了对内培训和对外引进的解决思路[8]:对校内的专职教师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丰富其知识储备,并结合课程内容或课题主旨有选择性地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观摩、实践与访谈,及时了解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对外需要打破唯学历论的观念,聘用出版业一线的优秀工作者参与讲学,开展项目合作,让学界与业界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产学合一。“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被众多高校采用,但合作模式、管理制度、培养目标还有待完善。业界只有明确“双导师”制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将学界的导师与业界的导师“合二为一”,形成完整、系统的产学研培养体系,以跨学科、跨行业的方式升级并完善师资结构,整合教育资源,为出版学的人才培养提供土壤与基石,以共享的姿态促进出版学的正向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

三、路径:政产学研用的共融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宏观政策,指引发展方向;企业及相关产业机构把握市场动态与人才需求;高校开展专业研究,培养时代人才。如果三者完全独立运行,则易产生政策推行难落实、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研究方向难应时需、研究成果难应用于实践、产学脱节等问题。只有以政策为驱动,以产业为参考,以高校为基础,产学研用融合的发展模式,才能促进产业的变革与转型及学科的发展与升级。

1.实习实训实践平台的融通

出版学具有较强的应用属性,其学科发展的目的是指导出版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出版业的发展[9]。出版专业的学生参与实习实训,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感受实际业务场景的契机。出版学的实训是指教师在高校内按照出版人才培养规律、目标和要求,对学生进行编辑、印刷、发行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10]。实习是指出版专业的学生在高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或专业技术学习之后,尝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业务场景的过程。基于共建背景,综合利用共建资源,建设满足出版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实践平台,实现实习实训实践平台融通,是培养应用型出版人才,实现订单式培养的关键要素之一。

高校组织、导师参与、业界重视是实习实训实践平台融通的基础。学生专业技能薄弱且基本没有工作经验,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找到合适的业界导师,由高校聘用优秀的业界专家作为学生的业界导师,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优质指导和实践保障。如四川大学出版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四川大学与四川党建期刊传媒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集团共同建成。实习实践环节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导师组织引导,学院统一分配导师资源,保障了实习实训的导师水平。

加强实习实训的过程监管是实习实训实践平台融通的保障。高校可实行巡回式指导管理,设立实训指导教师,派遣指导教师与企业的实践指导老师不定期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及时向学院反馈,以便实习实训教师能够针对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对实习实训的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调整,保证实习实训平台更好地运行。实习实训实践平台的搭建仅仅只是第一步,有效实现平台的融通才能让实践落到实处而非流于形式。

2.出版智库与学科发展结合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迫切需要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大力加强智库建设。出版智库作为典型的专业型智库,对出版公共政策进行分析研判,为出版领域公共决策作出指导,以出版业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出版领域的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11]。2022年出版智库遴选出的培育机构包括出版专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出版机构三种类型共16家机构。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中南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院等。这三种机构均长期深耕出版,在出版领域的研究上各有侧重,在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中,高校出版智库的成立、发展与出版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出版智库要解决出版行业在生产发展中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为出版产业的内容生产及出版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在队伍组建与智库建设的过程中对学科建设产生正面影响。出版智库注重解读出版政策,开展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课题,为出版领域的决策部门提供参考[12]。目前,高校的出版學以其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纵向研究,如出版史研究、出版基础理论研究、公益出版研究等,但缺乏战略性,若其以政策为引导,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智库的融通,不仅能为智库的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分析,还能反哺高校的人才培养,向师生传达前沿、回应时代需要的研究议题,以此形成良性互动,培养一批应用型、复合型且具备大局视角的出版人才。实现校企出版智库共融的主要合作模式包括在企业内设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主阵地,应以智库建设为基点促进学科建设。2018年,四川大学出版学科助力新华文轩获准开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开始联合招收培养出版专业博士后。此举进一步加深了业界与学界的融合发展,既促进了智库的建设,又推进了学科的发展。出版智库立足于政、产、学、研之间,以创新研究为纽带,推动跨界合作,实现政产学研用共融,助推学科建设。

四、结语

体系共创、资源共享与平台共融是出版学科共建的三个重要维度。在体系共创维度,高校应以课程体系为中心,以多元的教学模式与新型的多功能教材为支撑,共创具有针对性的体系化人才培养机制。在资源共享维度,高校应以跨学科、跨学院、校企联合等方式实现师资与实验室的共享,为多方参与出版学学科共建提供软硬件保障机制。在平台共融维度,高校可搭建融通的实习实训实践平台,建立常态化校企联合机制,大力发展出版智库,促进学科发展。但现阶段,出版学科共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展开实践时需要考虑地域差异、高校特色等因素。

|参考文献|

[1]万安伦,黄婧雯,曹培培.对出版和出版学科的再认识[J].出版科学,2021(2):5-13.

[2]刘玲武,曹念童. 高校出版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北京印刷学院等18所高校为例[J]. 中国编辑,2022(8):75-81+91.

[3]王利永. 新时期高等学校数字化教材开发现状及必要性刍议[J]. 传播与版权,2020(3):116-118.

[4]宋丽萍. 从“中国好书”的AR技术应用看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J]. 科技传播,2019(19):51-52.

[5]刘琳. 二维码在专业教材中的应用与思考[J]. 出版参考,2021(6):63-65.

[6]廖祥忠. 探索“文理工艺”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范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20(24):6-7.

[7]方卿. 从学科评估指标看出版学学科建设[J]. 出版科学,2021(2):1+13.

[8]陈丹,周红.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启示[J]. 科技与出版,2010(12):54-57.

[9]方卿. 关于出版学学科本体的思考[J]. 科技与出版,2022(1):6-13.

[10]朱曲平,雷江.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习实训、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三合一实践基地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0):257-258.

[11]张志强,尹召凯. 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建设:经验坐标与核心要义[J]. 现代出版,2020(1):41-46+84.

[12]范军,欧阳敏. 试论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的内涵、功能及展望[J]. 现代出版,2018(4):5-9.

猜你喜欢
出版学智库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智库
微智库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出版学的学科分析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