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研究

2022-11-16 10:11杨小庆
小学生 2022年27期
关键词:预设课文阅读教学

☉杨小庆

在新课改推动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流程中,而是过程更加开放,其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动态化的预设生成原则,构建动态生成、开放和谐的语言课堂。教师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开展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改变以往教材的形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教材,添加或删减灵活使用教材。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更加需要做好教学预设和生成,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已经意识到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价值,且在积极优化改进阅读教学,努力提升课堂活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教师在预设和生成时存在机械性、简单性问题,觉得课堂教学总是不断变化的,很多地方是无法预料的。因此,在课前没必要进行预设,预设越多越会对学生思维进行束缚,只需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即可[1]。在这样的认知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常常会漫无目的地教学和学习,教学时间悄然流逝,而学生没有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也很难提升能力素养,无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二,部分教师虽然了解预设是生成的基础,但是,在预设时没有对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生成的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因而在生长点出现时常常会束手无策,浪费掉良好的教育资源,难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第三,部分教师在课前进行预设,但是没有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之自身课堂应变能力较弱,无法巧妙处理课堂生成问题,难以调动学生的讨论欲望和兴趣,学生思维很难碰撞出火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原则

(一)收和放,使预设和生成和谐平衡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提升课堂教学活力的重要环节,关键问题是科学处理放和收的关系[2]。在实际教学中,若没有放,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阻碍;若没有收,会对课堂教学秩序造成影响,甚至会对整个教学计划造成影响,导致教学方向迷失。开放,是生成新质的基础。但是,新质不会在开放中自动生成,需要教师巧妙利用教学智慧,在开放中聚拢和转化以及提升,进而促使阅读教学在放和收中实现和谐统一。简单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收放适时和收放有度。

例如,在讲解《落花生》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课文重点句子“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进行感悟。在具体教学中,有些学生会提出疑问,觉得作者想法过于落后,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苹果、石榴那样的人,既好看又实用,比花生那样的人更好,这时有的学生会提出反驳。在该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指引作用,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该句话中的“只”,再指引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正确理解该句话的含义。在该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了学生对文本的疑惑,指引学生逐步阅读与感悟语言文字,在生成的课堂中指引学生对该篇课文的价值取向进行感悟。该过程适时适度收和放,不仅可以突出教师精心布局课堂架构,还可以有效平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点和拨,使预设和生成和谐灵动

学习,属于思考的过程,而学生思考是离不开教师的点拨的。点拨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语言和思维以及精神蜕变的过程,其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把学生当作是学习人和发展人[2]。在预设时,虽然教师需要对学生课堂中会出现的一系列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想,但是学生的经历与想法是不同的,在具体实施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重组信息,指引学生学习,结合活动信息,合理灵活运用教学资源,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三)舍和得,使预设和生成和谐有效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从生成的角度,对预设进行优化,促使预设成为课堂生成的基础。教师的预设,是保证生成具有方向感,提升教学有效性。若教学设计真正地把学生发展作为关注中心,那么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为创造性发挥提供时空余地,这样预设才可以更加有效,生成才会更加精彩[3]。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篇幅较长,若长文短教,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促使学生学有所得。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行文特点,敢于舍弃,且舍弃有度。科学合理地舍和得,预设和生成便会更加有的放矢,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经济、简约、有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精。这里的精,应凸现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生成点、掌控课堂、调整教学目标、筛选课堂信息等方面,这样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价值,促使教师适时捕捉学生瞬间信息,利用自身的教育智慧,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可能进行轻松解决。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策略

(一)对学生知识点进行充分预设

在实际教学中,若教师不够了解学生学情,高估学生认知能力,会导致课堂进入僵局。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预设可以从学生入手。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其知识储备、认知水平、课前准备程度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了解,对其课前准备情况进行掌握,对有可能发生的课堂变化进行预测,对相应对策进行思考,设计出对应的教学预设。

例如,在讲解《要下雨了》时,为了使学生弄清楚故事的内容,教师可以先对课文进行范读,学生在静听中可以对故事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紧接着,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课本插图进行观看,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故事,在讲故事中学生和课文更加贴近。最后,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利用填空的形式,指引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把握。在该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经过合理预设,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促使学生顺利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二)对个性解读点进行智慧预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注重指引学生对文本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多元解读可以促使学生思想碰撞、观点碰撞,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4]。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课前对文本进行反复研读,智慧地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个性化解读进行预设。与此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尊重学生的同时,巧妙指引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和理解。

例如,在讲解《月光曲》时,其中妹妹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且要求学生找出随便说说指的是哪句话。认真阅读后,学生可以顺利找出: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即便……那有多好啊。紧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由于曲子难弹,其渴望亲耳听到贝多芬怎样弹的。然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既然不是随便说说,那为什么她又说是随便说说?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有的认为盲姑娘通情达理,有的认为其对哥哥关心体贴,有的认为其对音乐执着热爱,有的认为其内心坚强乐观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指引学生联系上下文,促使学生对词句丰富内涵进行感知,对人物心情进行体会,可以有效训练学生思维,促使课堂生成。

(三)对语言训练点进行巧妙预设

语言,是情感载体,所有文章都是由语言组成的。教师在课前预设时需要注重语言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文字训练,进而有效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思想情操[5]。例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划出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且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讲解出来。在该过程中,学生通过抢、夺、插、举这几个动作词,对班长机智勇敢进行体会,不仅加深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还可以在无形中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

(四)在学生想象和创造中生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若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创造的机会,这是非常好的生长点,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让学生创造,促使学生在创造中快乐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例如,在讲解《少年闰土》时,其中描写了少年闰土的外貌特点,而“我”的外貌特点没有提过。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练习: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中描述的闰土生活经历,想象一下“我”的外貌特征。在练习中学生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且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有的学生说“我”是脸色苍白,穿丝绸小马褂,头戴小礼帽的小少爷;有的学生说“我”是整天待在院子里,不出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有的学生说“我”身体非常差等等。在该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语文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学生想象力,促使课程生成具有较高价值。

(五)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是放飞心情和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有关文本对话需要平等的、互动的对话情境,以此实现对话生成。平等的对话,可以使教学相长,各种生成点在对话中会常常出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实际教学中,若没有学生个体体验和感悟文本,那么文本仅仅是文字排列[6]。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是无法对学生自身感悟进行代替的,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智慧,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搭石》时,教师指引学生和文本对话、学生之间对话外,还需要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在课文中第二自然段,老人有急事赶路,发现搭石不稳,对搭石进行调整时,老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文本没有进行交代。教师可以在该处利用转换角色的教学模式,由学生扮演老人,教师和学生对话和补白。在课文第四自然段中,年轻人遇到老人,俯下身子,背老人过溪,年轻人心里想的是什么?老人年轻时会怎样?年轻人老了又会怎样?课文中存在空白,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扮演年轻人,进入到情境中,教师和年轻人对话。在该种教学情境中,教师、学生、本文之间的对话和思想碰撞,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有效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和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预设与生成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果,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教学效果。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和模式,明确预设与生成的重要性,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学情,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适当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进而有效保证预设与生成效果,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预设课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端午节的来历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背课文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