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

2022-11-16 13:09宫严慧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品格思政核心

宫严慧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随后,《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 号)明确提出“推动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如何正确认识与理解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成为近几年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总结来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通过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模式,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最终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工作,不少学者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问题与构建,如赵继伟[1]、胡洪彬[2]、李蕉[3]等。也有一些学者结合学科特征、专业特点讨论了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实施,如董小龙等[4]、郎振红[5]探讨了理工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逻辑与实践,侯荣新等[6]、陈晓芳等[7]、李浩等[8]讨论了经管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思考。还有学者结合高校跨学科发展的趋势,从新文科建设角度探讨了课程思政的路径,如杨国栋[9]、何良伟[10]等。这些学者结合专业与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实施的研究,为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已有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探讨,且在理论层面对课程思政的相关概念界定还不一致,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内涵没有形成系统性逻辑框架,缺乏足够的实践指导作用。在学科运用中,一些研究与学科特征、专业特点的结合不够深入,只是基于课程本身对已有课程思政框架的直接套用,或是对某类学科课程思政的泛泛而谈,对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的逻辑基础鲜有述及,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与效果性论文不多,操作性与借鉴性不强。本文提出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切入点,即专业课程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课程思政,实现知识、能力与品格的有机结合;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运用混合式教学手段,在财务管理课程中从课程目标的分解、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课程评价全流程对课程思政的融合进行了探索,引导学生从知识扩展过渡到能力深化与品格素质渗透,最终通过深度学习实现个人核心素养的提升,以期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一、核心素养是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是知识、品格与能力的有机融合

毋庸置疑,一切教学活动与教学改革均服务于教育使命。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这种职责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在于通过大学教育实现个人核心素养的塑造,使学生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具备持续发展与创造的能力。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有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观念突破了传统大学教育重视知识传授、弱化能力培养、忽视品格塑造的缺陷,意味着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需要把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等品格目标纳入核心素养培育要求,通过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品格塑造来实现个人核心素养的培育,“激发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11]1,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见图1)。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知识、能力和品格“应该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互相孤立的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12]。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强调的是品格、知识与能力三者的结合,这正是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体现,能有效解决专业课程中思政目标与专业目标的割裂问题,避免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生硬嵌入与链接。

图1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基础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台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13]310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任何学科的教学不应仅仅是培养学科和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而应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和提升。因此,品格塑造并不是独立或平行于知识与能力培养,而是要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体现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14]学科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表现为落实核心素养上的独特贡献,不同的学科与专业,其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应有所不同,而这也为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建设明确了具体方向与要求。每门学科都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大学教师需要深刻理解本学科育人价值,对学科教学内容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进行发掘,将其融入知识、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中。

(二)核心素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塑造

素养是内在的,是从人的视角来界定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如果缺乏学生的自觉自愿参与,素养就难以养成并获得提升。核心素养导向意味着大学人才培养中需要适当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程标准上从内容标准走向成就标准(核心素养),“这种变迁基本上体现了从学科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15]50。核心素养导向对课程思政的指导意义在于,学生的品格塑造与价值观培育应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发展与认识规律。根据行为学理论,动机决定行为。内部学习动机是由学生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16]201在人工智能时代,许多先进的线上工具与网络资源可以替代传统的教学内容。但是,学生成长的愿望、敏锐的感受力、理性的体验、思想的情感色彩,以及为他人为社会勇于承担的责任感和历史感,是不能被替代的,而这也是教学不能被替代的理由。[17]37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应当引导学生摆脱机械学习,强化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走向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在成长与收获中获得满足,不断强化价值观念认同,从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1.尊重与理解学生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首先,品格教育应摆脱传统说教,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重视学生的学习逻辑,从学的角度研究如何教。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学生对学习内容与方式存在明显的兴趣偏好。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与需求,才能设计符合学生的思政学习任务。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在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下,教师应尊重并理解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与观点的不同。只有基于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注,才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状态,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

2.在与学生共情中培育价值认同。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学习行为是否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形成核心素养),取决于学习过程中能否与教师实现同频共振,即在教师指导下与教师保持一致的行动。而学生能否与教师具有一致的行动,在于教师与学生是否具有共同一致的目标。目标能否转化为一致且有效的行为,关键取决于学生是否对教师提出的目标较为认可,并愿意付诸行动。如果教师与学生核心价值观念不同,显然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认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知识与能力目标相对容易具体化为课堂环节,而品格塑造则相对抽象,难以通过传统讲授的形式灌输给学生。教师应换位思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在与学生共情中实现价值传输与引导。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世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虽然在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信息时代,各种来源的信息充斥网络,其中不乏误导、虚假、煽动、低俗等劣质信息。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育,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引导学生辨别是非,树立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受其个人认知影响,大学生处于思维习惯的养成与逐渐固化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着学业与生活压力,难免情绪沮丧甚至产生放弃的心理。教师应帮助学生打破僵固型思维,树立成长型思维,使学生意识到失败与困难是成长的必然经历与过程,通过一定的训练(如教学难易程度由浅及深)帮助其树立信心,客观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认知。

3.在引导学生个人提升中强化价值认同。教育工作者的天然使命是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成长。只有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了成长与收获,才能对教师的价值观念产生更多的认同。教师应在更大的框架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实现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的扩展,在个人能力与素养提升中强化价值认同。如果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18]因此,大学教师一方面应抓实筑牢自身专业与学科素养,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互动形式,加强与学生的课上课下联系,做好学生的价值引领。另一方面,应挖掘现实生活素材与案例,实现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网络时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可以快速、及时获得各种网络资源。教师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融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最新成果,融入学生生活与学习实践,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引领学生自觉将专业知识应用于中国实际问题与自身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课堂教学只有转化为学生的课外成长行为,帮助学生形成成长自觉,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课程思政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融合实践

(一)课程教学目标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大学教育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目标决定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核心素养的培育在专业培养中需要结合专业及其学科的属性特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本质和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就会计学专业而言,其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作为教育价值观的具体反映,决定着教育实践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决定着会计人才的培养品质。[19]大学专业教育目标体现为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若干课程目标的有机结合为支撑,通过知识、能力和品格的传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人才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综合要求,有赖于细化为课程目标得以具象支撑。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教育评价制度、教育方法等专业教育的诸多问题,无不依据课程目标而最终确定。因此,教师必须能够清晰把握本学科、专业、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和贡献,以明确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阐明以公司制企业为代表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其课程内容要求将本课程与专业其他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进行必要结合,在讲授中将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相关理论用于解释与分析现实问题。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主要发端于西方,以西方经济实践为基础并取得巨大成就(如拥有多项诺贝尔经济学奖研究成果并在现代企业中广泛应用)。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经验,而应将国情教育融入课程,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导向。因此,本课程在教学中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的思政目标,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强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担当(见表1)。

表1 教学目标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为了具象财务管理课程的价值引领导向,本课程在教学中将知识点细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品格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要求学生对照课程目标,从课堂环节、课后复习、考前复习三个阶段,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监测与评价。笔者在2019 级会计学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设置的学习课程目标共110 个,其中知识目标69 个、能力目标27 个、品格素质目标14 个。课程目标中体现思政元素的目标有19 个。

(二)课程思政与混合教学活动相融合

核心素养的重要特点是整体性,不仅体现在“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即知识、能力、价值观的融通和应用”,还体现为“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即融合三维,完整地做完整的事”。[20]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学生学习规律,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程。思政育人能否真正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取决于学生能否有效参与其中,“如果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教师对学生施加的任何教导行为,都可能不会被学生真正接受,都可能成为无意义行为”[21]。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应围绕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将价值引领与品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笔者开展的财务管理课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品格素质目标,从课前、课堂与课后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中将品格塑造渗透进教学内容中(见表2)。在混合式教学活动组织中,本课程考虑了线上工具与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使用雨课堂与云班课App 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其中,通过雨课堂发布课堂互动题目35 次,开启弹幕讨论多次;通过云班课发布资源47 个,活动39 个。此外,根据课程内容性质与难易程度,从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度与自主性出发,本课程对教学活动主要形式进行了选择,如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共同参与等。

表2 课程思政在混合式教学环节中的设计

1.课前环节。以学生为主,目的是通过学生预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基本了解与理解,提升课堂效率。思政元素的融入主要体现为结合知识点通过云班课按章发布了现实案例、文献等资源,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的探索与突破,引导学生建立专业学习与客观现实的联系。

2.课堂环节。课堂环节以教师为主导,重点进行知识点的逻辑梳理、课程知识与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理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与区别讨论。课堂环节思政元素的融入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挖掘教材背后深层次的知识链接,引导学生参与对中国国情的讨论与分析,培育其思辨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本课程结合具体课堂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如:使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的教学方法,结合国有企业分析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不同,使学生理解社会制度与经济特征的不同对企业理财目标的影响;使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结合中国国情讨论中国企业高杠杆问题,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杠杆影响。为增强讨论的及时性与广泛性,本课程主要使用雨课堂发布题目、弹幕的形式实现课堂互动,并且通过投屏形式共享学习动态,了解学生思想与价值观念。

3.课后环节。教学活动的课后环节主要通过适当的作业、复习、自学等要求,使学生深化理解课堂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效果,加深相关理解。课后环节虽然以学生为主,但教师依然需要通过作业检验、答疑等互动形式监督与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有效的课后活动旨在深化学生的品格塑造,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本课程设置了中国企业案例的开放性讨论,布置了课程思政小论文 (要求学生选择课程资源中的内容,将中国国情与所学课程知识相结合谈所思所想),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而教师则通过检查作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还不断反思与调整教学活动以更好地实现思政育人效果。如,通过学生线上与线下交流反馈、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中涉及的国情教育、案例研讨等内容的理解与消化程度,从而调整课程相关问题的难度与深度。混合教学模式下,在线教学工具可以通过大数据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普遍问题与个体差异,这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活动,进行学习指导,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如云班课根据学生学习数据,实时更新学生预警状态以及学生个人综合评价。依据这些统计数据,笔者可以发现问题学生各项活动与班级水平、优秀水平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醒学生并进行辅导。该功能在学生端也可以帮助学生实时自查,方便学生主动纠偏。根据挂科预警监测功能,笔者能够及时识别有挂科风险的同学,通过个人谈话交流、学习进度督促与提醒等,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教学过程干预。

(三)课堂活动设计示例

在学校环境中,教师是影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重要群体。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最重要的交流场所。高校教师应该始终牢记教育使命,加强自身师德建设,以人格熏陶学生、塑造学生品格,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因此,教师除了应具备足够的学科与专业素养,还要充分利用课堂环节融入品格塑造与价值观培育。核心素养导向要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教师围绕知识点进行知识扩展、能力深化、素质渗透,层层递进,以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首先,大学教师应具备足够的学科素养,而不只是单纯地上好一门课程。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所讲授的课程知识,还应深刻把握所教课程与专业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基于学科与专业角度理解课程的逻辑架构。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在更高的层次研究与分析课程问题,也才能更深入更全面地解答学生的疑问与困惑。其次,教师应把学科与专业知识嵌入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积极展示学科知识如何发生、形成及其历史和现实背景,让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一些重要的概念、法则、定理和命题在历史上是怎样被提出的,又是经过怎样曲折反复的认识才达到今天这一水平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以及各种在线教学工具的支持功能,使这一过程更加形象生动、更易于理解。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一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平铺直叙。第三,要求教师进一步挖掘教学活动,推进学生学习活动进一步深化。可以通过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理论与现实问题,实现课程知识向专业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延伸、较低层次的能力(理解与简单的分析应用)向更高层次能力(较复杂的分析应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的转移,并将品格素质目标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图2以财务管理课程中 “EPSEBIT 分析法”这一知识点为例,演示了伴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学目标从知识扩展向能力深化与品格素质渗透迁移的过程。

图2 课程思政课堂融合举例——“EPS-EBIT 分析法”

(四)思政育人效果反馈

在教学实践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相对容易评价,而体现品格要求的素质目标相对难以量化。本财务管理课程通过学生自我学习效果监测对课程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反馈①问卷数据截至2022年1月6日,三个教学班级共114 人,其中99 人反馈了问卷,回收率为87%。,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形式,要求会计学专业学生对照学习目标从课后、复习后、巩固后分三个阶段按照目标达成度进行评分。其中,1 分为很差;5 分为很好。数据显示(详表略),随着学习的深入,目标达成度逐步提升。这也验证了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学生个人对课堂内容的复习与巩固至关重要。只有进行有效的复习与巩固,学习的内容才能逐渐固化为个人能力。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知识迁移、形成个人综合能力的关键。其中融入思政元素的19 个目标显示,完成效果最好的是“培养健康的消费习惯”,最不好的是“理解中国商业模式变化对企业运营的影响”(见表3)。这说明,价值观念的养成与培育相对容易,而如何将专业知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相对困难。这要求在财务管理后续课程教学中加强思辨能力与国情教育的结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深度思维能力。

表3 学生思政效果自评量表(局部)

三、对改进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思考

如前所述,课程思政是通过与专业课结合来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使命的。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课程思政体现为品格塑造。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思政不局限于价值观念的引领,而在于通过价值观念与所学专业融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财务管理课程的思政建设实践来看,通过在课程教学目标中融入思政元素并将品格素质目标细化到具体知识点,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设计与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全过程中充分运用混合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教师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课堂环节,教师如充分运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从知识扩展过渡到能力深化与品格素质渗透,则可以较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从课程反馈看,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融合使学生学习过程更加积极主动,学习中与教师的交互效果较好,整体学习气氛良好,基本实现了“课程有温度、学习有深度、学生有进步”,但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一)不断完善课程思政目标

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要求,进而进行合理的学习规划。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现实不断更新具体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融入思政元素,体现最新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要求。

(二)结合中国国情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与任务的深度互动

对应用性强的课程,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要求学生在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下,能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中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教学干预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学生对不确定问题的解答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针对问题寻找支持证据的能力。因此,要加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具体情境、社会现实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的训练,如增加开放性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对思维能力要求不高的内容加大自学比例等。本财务管理课程发布了大量云班课资源,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理论与实际的链接,丰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扩充学生知识来源渠道,提升所学内容的深度,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但课程实践发现,相当部分同学并不重视这些资源。因此,财务管理课程后续教学中需要在课后作业布置时增加这些案例资源的分析与讨论,并相应增加过程考核的比重。

(三)课程思政建设突破教师引导,转向多元中心、辐射扩散

从本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受专业教师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很重要。通过设置学习小组进行研讨与交流,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教师价值观念通过小组核心人员向全体学生传递与扩散。如前所述,个体由于自身局限性容易思维固化,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合作互助等使学习过程思维外显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突破自身思维局限。这不仅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整体提升,还有助于积极健康价值观念的辐射深化、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猜你喜欢
品格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