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及其启示∗

2022-11-17 14:47黄一玲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育

黄一玲

As a great Marxist,Mao Ze-dong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Both in the years of the revolutionary war and in the period of peaceful construc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he always actively explore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made historic contributions.Mao Ze-dong’s thought on higher education embodies the distinctive people-centered values,practice-oriented features and politically conscious guidelines,and focuses on the correct political orien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ummarise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values of Mao Ze-dong’s thought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enriching the Party’s thought o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and cultivating a large number of virtuous,talented,knowledgeable and practical newcomers of the times.

高等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链条上的关键一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把高等教育事业视为党的整体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毛泽东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伟大探索者和先行者。梳理总结毛泽东关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一、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对发展高等教育的探索

尽管在旧社会私有制背景之下,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烙印,成为统治者的工具,但是众多仁人志士仍然秉持教育救国的理念,突破各种艰难险阻,积极致力于探索和发展新型教育事业。毛泽东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一)革命初期致力于探索发展新型高等教育事业

毛泽东自身学习经历与教育密切相关。1913 年毛泽东进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学习。翌年,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在此接受了完整系统的五年半师范教育,具备了成为一名教师的素养,在校期间毛泽东的座右铭为“修学储能”,并奉行知行合一的原则。为了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实际相结合,毛泽东积极投身教育,他在课余时间举办工人夜学免费教学,积极在工人阶级中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认为:“办夜学是学校同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应该办下去,而且要办好。”①转引自文热心:《青年毛泽东之路(11):问苍茫大地》,《湖南日报》2013年9月29日。毛泽东毕业之后担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小的主事,在此期间他填写《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目下填写了“教育事业”。②转引自钱同舟:《毛泽东同志学习方法探析》,《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3年第12期。

毛泽东积极进行工农教育实践,包括创办面向普通群众的大学以及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1921年毛泽东参加党的一大,此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确指出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1921 年8月,毛泽东、何叔衡在船山学社的基础上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成为党创办的最早的一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毛泽东亲自起草《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阐明学校的宗旨是采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学术周流于社会。湖南自修大学旨在办成一所平民主义的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1921 年毛泽东起草的《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提出了创造新学校,施行新教育,发明真理,造就人才等一系列教育主张。1922年9月自修大学附设了补习学校集中培养革命青年,毛泽东亲自担任指导主任。1923年4月自修大学出版《新时代》校刊,提出聚焦的研究问题是“国家如何改造,政治如何澄清,帝国主义如何打倒,武人政治如何推翻,教育制度如何改革,文学艺术及其他学问如何革命如何建成等等”。③转引自但昭彬、田景正:《毛泽东与湖南自修大学》,《孝感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第10期。湖南自修大学以“研究致用之学术,实行社会改造的准备”为学校创设的目的,培养了夏明翰、毛泽民等一大批革命骨干,推动了社会进步与革命运动发展。

毛泽东明确了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的原则,除了发展工农教育,他还充分认识到军队文化教育对开展革命斗争的意义。1927年,毛泽东在江西省宁冈县龙江书院创办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军官教导队。教导队的教学课程主要包括军事课和政治课。毛泽东给教导队规定了输送干部、改造俘虏、调查研究敌军情况三项任务。1928年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之后,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大队成立,在此基础上1929年成立了随营学校。随着军队教育的发展,许多连队设立了识字班、读报班,扫文盲、学文化、学政治、学军事的风潮在红军中逐渐盛行。1931年,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创立,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1933 年,苏维埃大学在江西瑞金创立,1934年并入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成为中央苏区的最高学府,毛泽东、瞿秋白先后担任校长,为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外,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中央高级列宁师范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红色通讯学校等相继成立,这些中央苏区创立的学校是我国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前身,体现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新型高等教育事业独立自主的探索。

(二)抗日战争时期推动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在中华民族抗战救亡图存的危急关头,培养革命干部、造就革命人才,成为党开展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抗日战争时期,军队人才建设至关重要。1936 年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成立,毛泽东亲自参加在陕北瓦窑堡举行的开学典礼。为适应抗日需要,1937 年“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锻造抗战人才的最高军政学府。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制定了抗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毛泽东深入抗大视察、讲课或做报告达30 多次。毛泽东撰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名篇是抗大必读教材,著名的《矛盾论》也是毛泽东在抗大演讲《辩证法唯物论》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就等于没有灵魂,学生不仅应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毛泽东在《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一文中指出:“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向,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要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的正确的政治方向。”[1](p.60)毛泽东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中提及“抗大”全国闻名的原因在于“抗大”相较于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抗大”以培养抗日战争中军事政治的领导干部为办学宗旨,以“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为教育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注重政治教育、军事教学和作风培养。“抗大”的成立推动了我国军事院校建设史上又一次重大教育转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和实现民族解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毛泽东高度重视革命干部人才的培养工作,包括培养少数民族优秀革命干部。他曾经亲自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①转引自胡跃高:《迎接历史性挑战,稳步推进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高等农业教育期刊》2005第5期。此外,毛泽东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抗战时期党在延安创办的延安民族学院,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少数民族高等学校。为统筹发展抗日根据地教育事业,1939 年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和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四校合并,在延安组建华北联合大学。[2]华北联合大学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将办学任务归纳为“为抗日战争服务,为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服务”;培养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各种干部,培养革命人才,并在《华北联合大学章程》中明确将“为抗日战争服务的一支文化纵队和推进华北抗战的一个有力杠杆”作为办学目标。[3]党坚持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办学,华北联大等学校成为坚持抗战、服务抗战的文化堡垒,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和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曾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论断,充分肯定了妇女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早在革命初期,毛泽东就突破妇女不接受学校教育的旧观念束缚,率先倡议创建中央苏区第一所妇女夜校——新泉工农妇女夜校,让妇女学习理论知识,接受先进的新思想洗礼,推动妇女自身觉醒、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继续大力倡导推进妇女高等教育发展。1939年延安高级干部会议召开,毛泽东在会上强调:“我们历来最缺少的干部是妇女干部,妇女运动经验亦没有总结,这个缺点必须补救。”①转引自徐爱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研究》,《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1939 年7 月,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唯一一所女子高等学校。在中国女子大学迅速建成之后,毛泽东当即带头捐赠100 元,帮助学校购买图书。毛泽东在开学典礼上做了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不仅是培养大批有理论武装的妇女干部,而且要培养大批做实际工作的妇女运动的干部。”②转引自唐琳娜:《我国女子大学历史回顾与发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在旧中国普遍不允许男女同校之时,延安创办专门女子学校就是实现对女子的尊重和重视,首开社会风气之先。③转引自何立波:《创办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党史纵横》2012年第3期。

1940 年初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实施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化的文化教育方针,指出每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毛泽东不仅数次登上讲台为学生讲授人文社科知识,而且重视推进自然科学教育工作,在写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告诫他们要学习自然科学。1940年9月延安自然科学院成立,这是党领导的首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培养科技人才的理工科高等学校。在革命根据地经费困难的情形之下,1941 年党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泽东青年干校、中国女子大学合并为延安大学,毛泽东亲自为校命名。此次合校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一次高等教育改革尝试。其后,1943 年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学干部学校并入延安大学;1944 年延安大学与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延安大学。[4]新组建的延安大学成为“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第一所具有工、农、文、理、医、艺等科的综合性的高等学校”。[5](p.144)延安大学以“实施新型正规化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为办学宗旨,反对过去那种“空虚”“不实际”的教育。[6]作为党在革命根据地创立的第一所多学科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延安大学的诞生在中国红色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标志着党创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新型正规化红色高等教育的开始。在毛泽东的支持和推动之下,延安大学不断发展,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的“延安模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人才。

(三)推动解放区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1945 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的文化教育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教育,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绝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教育。[7](p.1083)从抗战胜利后到解放战争爆发之前,解放区贯彻落实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正规化的探索,初步完成了从“教育为抗日战争服务”向“教育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服务”的转变,为推动新中国高等教育工作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解放战争爆发后,解放区高等学校继续坚持贯彻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方针政策,强调教育为解放战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解放区高等学校支持开展农村土地革命,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并派出队伍支援前线,为新中国成立作出重要贡献。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向全党发出指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们党迅速有计划的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党务、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干部。”④转引自江红:《山东革命根据地的成人教育》,《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培养革命和建设人才是解放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为贯彻教育需要向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正规化方向发展的要求,华北解放区高等学校进行了整合、重组,高等教育向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8](pp.72-73)1949年中共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关于整顿高等教育的决定》指出,建立完整、合理的学校教育体制和统一的学校制度,实行正规的学校教育已势在必行。这一时期,西北人民军政大学、东北军政大学等14 所高校相继组建,掀开了学校正规化改造、学科与专业建设相互统一的教育改革的序幕,标志着解放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毛泽东支持解放区高校发展正规化教育、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探索,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借鉴。以北方大学为例,该校缩短学制以快速培养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不采用游击式的课程设置,而是采取主课和副课相结合的方法。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党政分管、校长负责、师生参与治校的模式。作为抗战后解放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北方大学在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有诸多创新探索,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综合性大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毛泽东推动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快速整顿高等教育的旧象乱局、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成为国家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维护工农大众的教育权益,坚持为无产阶级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密切配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和输送骨干力量和专业人才。

(一)恢复发展人民高等教育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26%,文盲大约占总人口80%以上,大、中、小学在校生规模呈金字塔型。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高等学校由公立、私立和教会大学三种类型构成。其中,公立学校124 所,占总数的60.5%;国人自己创办的私立学校60所,占总数的29.2%,教会学校21 所,占总数的10.3%。①转引自陈艳:《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民办高等教育问题研究》,《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这些学校主要吸收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家庭子女入学。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主阶级几乎垄断了旧中国教育资源。对此,毛泽东认为,在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②转引自吴珏:《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四次扫盲高潮》,《湘潮》2007年第12期。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文化教育政策”部分确定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将教育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③转引自杜金润:《发展与调整:1952—1965年内蒙古高等教育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1949 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即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为工农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几千年来的教育,确是剥削阶级手中的工具,而社会主义教育乃是工人阶级手中的工具。”[9](p.398)

1950 年,毛泽东为《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毛泽东认为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人民的知识素养,要让人民实现在文化上的翻身。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工作任务艰巨。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教育工作做出指示,认为历史上阶级社会教育规律不等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更不等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规律。新中国成立后,旧式教育制度和机构被全面改造,在遵循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党积极发展人民教育培养有利于社会建设的人才,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体系。1950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10](p.71)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两百余所高校被全面改造,我国自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办学道路。此外,新中国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积极兴办社会主义大学。例如,1950 年10 月3 日参照苏联高校模式建设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创办的一所新型社会主义正规大学。

基于对实现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毛泽东提出高等教育要无产阶级化。1950 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提出要吸收工农干部和工农青年进高等学校,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加入国家建设的行列。①转引自芮鸿岩:《建国初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的三维向度研究》,《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1957年,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说道:“我们高等学校的学生,据北京市的调查,大多数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以及富裕中农的子弟,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出身的还不到百分之二十。全国恐怕也差不多。这种情况应当改变。”[11](p.333)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的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12](p.167)毛泽东提出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全社会普及教育,对象拓展到学生、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工农民众等,这为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在招生过程中对工农青年和革命干部采取特殊政策,降低招生门槛,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此外,为了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政府专门设置了奖助学金,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体现了高等教育事业的人民价值取向。

(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旧中国学校主要教授“四书五经”为主的儒家经典,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旧式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成为当务之急。毛泽东一直提倡开展教育改革,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就提出学校废除不必要课程的建议。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提出要有步骤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和旧有社会文化的改革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基本肃清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确立了党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领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等教育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我国借鉴苏联教育经验,改造和撤销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全部收归国有,全国高等院校划分成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和专科高校。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取消“三民主义”、“四书五经”等旧有课程,设置政治理论课为必修课,强调高校课程体系的破旧立新。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了调整,更加细致地划分学科专业,在组建综合性大学的同时加快特色专业院校的发展,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

20 世纪50 年代,毛泽东明确提出以苏为鉴。在教育领域,中国批判性地借鉴苏联等国的教育经验,结合实际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为发挥地方办大学的积极性,1958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相关规定,除少数综合性大学、某些专业学院之外,教育部和中央部委主管的大部分高等学校下放至地方管理。1964 年毛泽东召集教育工作座谈会,主要谈及教育方法改进,缩短学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毛泽东一再批判旧教育制度因循守旧,毫无生机;提倡启发式教学,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毛泽东强调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他指出:“要改造文科大学,要学生下去搞工业、农业、商业。至于工科、理科,情况不同,他们有实习工厂,有实验室,在实习工厂做工,在实验室做实验,但也要接触社会实际。”①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第三卷(1960—1966)》: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第345页。毛泽东视察武汉大学时指出:“学生自觉地要求实行半工半读,这是好事情。”②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3页。这一时期大学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推行全日制、半工(农)半读和业余三类学制,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陈旧的高等教育模式。

(三)提倡“劳动大学”

教育与劳动实践紧密相关。早在《改造我们的学习》《实践论》《矛盾论》等论著中,毛泽东就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习与实践关系,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全党的同志,研究学问,大家都要学到底,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13](p.185)毛泽东曾经在“抗大”三大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也是学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也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无字天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毛泽东提倡打破社会实践和学校教育鸿沟分明的局面,反对所学与实际脱节;他认为从书本得来的知识在没有同实践结合的时候是不完全的。实践是教育的延伸,将教育同实践相结合,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教育。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14](p.181)毛泽东多次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倡教育从课堂和书本走向实践,反对只在课堂上进行教育;倡导根据客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即在实践中完善和检验教育,在实践中应用书本和课堂之中学到的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鄙视体力劳动者的资本主义教育思想受到批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党的教育方针。毛泽东指出:“一切有土地的大、中、小学,应当设立附属农场;没有土地而邻近郊区的学校,可以到合作社参加劳动。”③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中国教育年鉴》第688 页。毛泽东多次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认为,包括教师在内的知识分子要彻底抛弃轻视劳动的错误观点,他在对子女教育的过程中也多次强调劳动锻炼。毛泽东曾经要求毛岸英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其后,在农村经过锻炼的毛岸英下放至北京第一机器总厂再次参加劳动锻炼。毛泽东提倡学生上“劳动大学”,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对学校进行生产以及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活动的安排做了规定。生产劳动课程成为学校一项主课,一些学校组织学生下放农村插队锻炼或者在校办工厂、实验园地参加生产劳动。毛泽东主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多到农村基层锻炼,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人民群众冷暖疾苦,不仅可以锻炼体魄,而且有利于培养勤劳简朴、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青春。

(四)心系军事高等教育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充分认识到总结战争经验、加强军事科学研究对于维护国防安全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发展高等军事教育。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后,毛泽东给刘伯承发去急电:“伯承同志,此间恩来、总司令、荣桓、荣臻和我,希望你速来京主持筹建陆大,你意如何?”①转引自慕崧:《毛泽东心系中国首座军事学府:题词保卫国防》,《光明日报》2012年5月16日。同时,毛泽东责成周恩来指导陆军大学筹建工作。可见当时毛泽东对尽快创办陆军大学、培养熟练掌握现代军事科学技术人才的急切心情。1951 年1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举行成立典礼。毛泽东亲笔题词:“努力学习,保卫国防。”军事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军队有了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军事学府,是我军指挥院校教育训练正规化、合成化的开端。1952 年军事学院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高级速成系和上级速成系第一期毕业典礼。毛泽东签发《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训词》,对军事学院在新中国国防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明确提出我军正规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并发出号召:“军委希望你们在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的光荣事业上继续努力;并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把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的精神,贯彻到所有部队中去。”[15](p.38)毛泽东对军事院校的教学工作非常关心,他要求:“军事学院把师以上的教材,总高级步校把团以下的教材分别负责搞出来,以供给全军使用。”②转引自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宋时轮传》,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7页。自军事学院成立起,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之下,新中国军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成立了一批军事院校,有力支持了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三、毛泽东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鲜明特色与启示

美国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学者约翰·霍金斯指出:“毛泽东一生对于教育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他对教育的关心在许多大政治家中都是独树一帜的。”③转引自穆兆勇:《毛泽东的教师情愫》,《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9月29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无法脱离对毛泽东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研究。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许多方面作出了独创性贡献。毛泽东明确了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办学宗旨,他提倡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创造性提出了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与现实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优秀人才储备。总体来看,毛泽东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思想和实践体现着鲜明的人民性价值诉求、实践性品格、政治家办教育的方针,注重高等教育正确的政治导向性,对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一)鲜明的人民性价值诉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早在担任《莱茵报》编辑时即提倡报刊的人民性。《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的宗旨。人民性表明党所提倡的教育为了人民。毛泽东曾经列举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且指出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毛泽东参加新民学会之初就充分认识到教育对于提升国民素质的意义,提出做新的国民的倡议。毛泽东在青年时期积极创办农民夜校、工人夜校并亲自担任教员,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率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教育总方针是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突出了教育的人民性。新中国成立之后,党明确了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招生对象面向工农大众,强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实行人民教育人民办;创办一批新型社会主义大学,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为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二)鲜明的实践性品格

理论源自实践,实践进一步推动理论发展,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活水。毛泽东意识到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撰写了《实践论》等作品,系统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4](pp.111-112)毛泽东把他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融入高等教育的探索,注重倡导“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育新模式,提倡要以研究社会现实问题为中心的教育主旨,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教育路径方面,毛泽东实践了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原理,将生产劳动作为培养学生消除不劳而获等剥削阶级思想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实践当中表现为学生参与群众生产劳动,强调多与广大人民群众交流,培养勤奋踏实、实事求是的人才。1958 年毛泽东在视察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时,多次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指出在书本、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都是间接的理论知识,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互结合。劳动教育能够铸造品格,是培养新时代英才的重要途径。当前,我们仍需要重视毛泽东劳动教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等思想的研究,使之成为新时代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教育法宝之一。

(三)保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古往今来,从来就没有中立的教育。教育是发挥意识形态影响的一种方式,教育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取向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立场,也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结构与社会权力关系。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就要服务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目标。毛泽东对这一点认识得十分清楚。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着力发展党的高等教育事业,强调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毛泽东在陕北公学开学典礼上向学生赠送了“两件礼物”,其中之一即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重视对旧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造,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注重将旧中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属性鲜明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毛泽东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许多具体指示,开展了诸多实践探索。毛泽东客观认识到教育与政治的相互作用关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认为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毛泽东明确教育要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方针,为我们党指明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原则,对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而且对国家人力资源建设以及软实力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毛泽东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成熟,是对中国高等教育走自己道路的独特探索,对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坚持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民性、实践性,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进一步加强对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尤其是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党的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推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区域教育大扫描
什么是“好的教育”?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节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