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风疼痛汤治疗脑卒中后半身疼痛临床观察

2022-11-17 12:33陈灵艳孔祥东
健康之友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分值中风组间

陈灵艳 孔祥东

(鱼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山东 济宁 272300)

脑卒中在临床又称为中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造成患者脑动脉闭塞或狭窄、破裂引发脑补血液循环遭到破坏,脑组织及神经细胞缺血缺氧,进而引发患者死亡的疾病[1]。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不省人事、智力障碍、口眼歪斜、突发半身不遂等,据研究不表明该病的发生原因与糖尿病、吸烟酗酒、肥胖、心脏疾病、高血压等关系密切[2]。脑卒中后患者极易出现的症状是半身疼痛,是该病的后遗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需采取正确的方法治疗该病,以缓解后遗症,改善预后[3]。本文则研究了脑卒中后半身疼痛应用自拟中风疼痛汤治疗临床效果,现将研究情况做以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总共抽取80例病例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4~2021.08,均经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后半身疼痛,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对比组(40例)与分析组(40例)。研究开展前统计处理2组基本资料,其中男女比例为21:19(分析组)和22:18(对比组);所选病例年龄范围位于58-80岁之间,2组均值统计结果分别为(65.32±2.46)岁(分析组)、(65.83±3.17)岁(对比组)。通过对各项数据经X2、T值检验分析,若P>0.05,说明研究可开展。

1.2方法

对比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主要使用西药卡马西平(国药准字H31020443,由上海中西三维药业公司生产)治疗,口服1次0.1g,1d3次连续治疗10d。分析组应用自拟中风疼痛汤治疗,具体组如下:桃仁10g,白芥子10g,红花10g,枳壳10g,陈皮12g,当归12g,半夏12g,延胡索15g,甘草20g,鸡血藤20g,丹参20g,白芍20g,蜈蚣3条,全蝎4g;采用中医辨证理论判断患者的症状,若患者主要疼痛在上肢,则加用姜黄10g,桑枝10g;若患者主要疼痛在下肢,则加用牛膝10g。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煎服药物,1d1剂,煎煮后分早晚温服,并连续治疗10d,观察治疗效果。

1.3评价指标

研究结束后2组间对比疗效[4]()、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估神经功能,以神经功能缺损量表为工具,分值0~42分,分值越低则损伤越轻。)、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估生活能力,工具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包括吃饭(10分)、洗澡(5分)、修饰(5分)、穿衣(10分)、大小便(20分)、用侧(10)、床椅转移(15分)、平地移动(15分)、上楼梯(10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能力越强。)、疼痛评分(VAS:评估疼痛,分值为0~10分,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为工具,疼痛轻者分值更低。)及生活质量(工具为WHOQOL~BREF量表,评分项目包括4项,涉及周围环境、社会关系、心理及生理健康,各项功能越好分值越高。)等数据,以评定效果。

1.4分析数据

2 结果

2.1对比疗效

研究结束后,2组间对比疗效数据,分析组优于对比组(P<0.05)。如表1示。

表1 对比2组疗效指标 [例(%)]

2.2对比NIHSS评分、ADL评分

研究结束后,2组间对比NIHSS评分、ADL评分等数据,分析组优于对比组(P<0.05)。如表2示。

表2 对比2组NIHSS评分、ADL评分分)

2.3对比VAS评分

研究结束后,2组间对比VAS评分数据,分析组优于对比组(P<0.05)。如表3示。

表3 对比2组VAS评分分)

2.4对比生活质量

研究结束后,2组间对比生活质量等数据,分析组优于对比组(P<0.05)。如表4示。

表4 对比2组生活质量指标分)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慢性疾病,该病发生原因是血溢于脑或脑脉痹阻、气血逆乱,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舌蹇不语、半身不遂、突然昏仆、肢体麻木等[5]。该病的特点是起病较急、病情发展极快,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尤其是老年人,一旦发病将会出现肢体肿胀、肢体疼痛及肌肉萎缩等临床症状,若病情发展较快或病情严重者,极易出现半身不遂、昏厥等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患者一旦出现中风疾病,极易引发脑出血、脑损伤等症状,而在中风后康复期间会发生半身疼痛症状,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研究表明,中风患者发生半身疼痛的原因较多,如阴阳失调、肝肾阴虚及痰浊内流等,且部分患者伴随有慢性疾病,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方式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尤为关键[6-7]。脑卒中也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其主要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中医学将中风划分为内风与外风,外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外感风邪,而内风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体内脑脉痹阻、气血逆乱,目前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中风是指内风。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半身运动功能障碍、肢体感觉异常、昏迷等,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该病发特点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情不稳定、且病程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8-10]。中风后恢复期最常见的症状是躯体疼痛,在中医学上将该症状称为“偏枯痛”,在中风后后遗症期及恢复期多发。躯体疼痛的常见表现有肌肉的肿胀及萎缩、疼痛、肢体麻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长期的躯体疼痛极易让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影响预后。传统治疗该病的常用的西药是卡马西平,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钠钙通道,从而降低细胞兴奋,降低神经突触传递而产生抗惊厥、抗神经痛等效果,但其止痛效果不明确,且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发力等副作用,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自拟疼痛汤治疗该病的效果显著,组方中包含中包含半夏、陈皮、枳壳、白芥子,其具有的功效是通络化痰;鸡血藤、当归、延胡索、桃仁、丹参、红花等具有的功效是活血化瘀;白芍、甘草具有的功效是滋养;姜黄、牛桑枝、膝的功效是祛风止痛,全蝎、蜈蚣具有的功效是祛风通络,配伍后起到祛风止痛的功效,患者服用后可缓解半身疼痛情况 。本文结果中,研究结束后,2组间对比疗效数据,分析组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结束后,2组间对比NIHSS评分、ADL评分等数据,分析组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结束后,2组间对比VAS评分数据,分析组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结束后,2组间对比生活质量等数据,分析组优于对比组(P<0.05)。

综上,脑卒中后半身疼痛应用自拟中风疼痛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可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分值中风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体育特长生训练方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