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的关系辨证和协同互动

2022-11-17 12:45王珊娜
理论探索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碳升级能源

张 勇 王珊娜 王 蓉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100048)

推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是新时代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也是履行国家承诺和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举措。实现“双碳”目标涉及能源、技术、生态、产业、市场等诸多方面,理顺各个领域之间的交错关系,协同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对于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约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如何平衡好“双碳”目标(减碳行动)与产业升级的速度、力度和幅度,形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向互动和良性互促局面,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既是在寻求民族复兴道路上充分展现华夏“和合文化”的重大契机,又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大考验。

一、“双碳”目标引发的产业升级压力

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具有极其突出的全球公共属性,维护地球生态安全需要世界各国积极协商和充分沟通,并在环境保护行动上密切配合。然而,碳排放量增加又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伴随事件,控制碳排放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承受经济发展的压力,尤其对于像中国这样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大型经济体来说,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压力会更加复杂、多样和沉重。

(一)减少碳排放对调整能源结构带来直接压力

碳排放的源头是经济发展中的能源消耗,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一国能源消耗通常呈现“倒U 型”自然趋势。也就是说,即便没有外部力量的介入,一国的能耗总量和强度通常也会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先升后降。欧美等发达国家碳排放峰值普遍出现在1990—2010年区间,此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人均收入水平都处于高位,而经济增速以及相应的能源消耗速度却处于低位或中低位,减碳具备一定的自然推动力,政策性减碳的施策空间要大许多。

比较来看,中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2021年人均GDP 为1.26万美元,首次赶上全球平均水平,但仍然不到美国人均值的1/5,低于德、英、日、法、加等国人均GDP 的1/3。不仅如此,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在2012 年后明显降低,但仍处于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阶段,相应的能源消耗也必然呈现中高速增长趋势。2021 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2.3亿吨标准煤,比2015 年增加约10 亿吨,在节能减排政策密集实施的背景下年均增速仍然接近4%。更为紧迫的是,我国距离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已不足9年,既要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速,又要控制碳排放总量,调整能源结构的直接压力相当巨大。

(二)产业升级面临更加依赖技术革新的巨大挑战

受“富煤、少油、贫气”的能源禀赋结构和供给结构约束,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煤炭和石油两类传统能源为主,其中多年来有超过70%的石油供给依靠进口。2021 年,中国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0%和18.7%,两者合计占比接近3/4,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综合占比仅25%左右。由于清洁能源在供给稳定性、技术可靠性、开发价值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各有不足,短期内供给规模显著增加的难度较大,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严重依赖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和速度。

就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欧盟和美国在碳达峰当年的服务业占比分别达到63.7%和73.9%,而2021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仅为53.3%,能源消耗最高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却接近40%。不仅如此,中国能源使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同样存在较大差距,2020 年中国单位GDP 能耗为3.4 吨标准煤/万美元,分别为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的2.4倍、3.1 倍、3.1 倍和 3.8 倍〔1〕。这种三次产业结构特征和能源使用效率决定了中国产业结构绿色化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而且通过单纯的现有产业布局调整几乎无法完成,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技术创新进行高耗能行业替代,在欧美发达国家集体高技术出口管制背景下,对中国基础创新、原始创新、系统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均构成重大挑战。

(三)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容易引发市场波动风险

无论是通过清洁能源替代直接降低传统能源使用比例,还是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间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都能产生显著的减碳效果,但由于两种方式真正发挥作用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奢望其立竿见影是不现实的,其主要阻力来自于对企业成本上升的担忧以及由此引发的市场波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可以针对“双碳”目标制定相应的行业性或区域性减排指标,但无法越位干涉作为市场主体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行为,短期内大多数企业都将面临能源成本上升的境况。

具体来看,由于火电项目成本可通过运营周期进行分摊,价格主要受煤炭成本变动的影响,而各种新能源开发和技术创新都需要大规模前期投资,即便不考虑能源供给稳定性和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风险,绝大多数企业短期平均生产成本上升也是大概率事件,这是目前各种类型发电项目中清洁能源电价仍然偏高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限制企业绿色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国家减排指标制定过急过重,除了带来新能源投资的压力上升外,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很容易传导至下游,导致最终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由此引发的市场波动风险同样需要警惕。

(四)禀赋差异可能造成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冲击

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但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地区间资源禀赋、产业形态和经济基础各不相同,这对于“双碳”目标的地区分解带来不小的困难,一旦施策不当,极有可能对区域协调发展造成冲击。自20世纪80 年代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开始,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海陆统筹、边疆建设、精准扶贫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推出,历届中央领导都对之给予了重点关注。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到“统领性”高度,正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正面回应〔2〕。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双碳”目标,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支撑。该《意见》在组织实施保障部分还特别提到,要结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积极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这既表明中央对于处理好能源市场全国统一性和区域差异性的关系十分重视,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中国地区差异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可能带来的复杂影响。曲越等人(2022)的研究表明,中国各省域间经济发展与CO2排放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产业结构是决定碳排放的核心因素〔3〕。由此可见,“双碳”目标是与产业升级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无论面对能耗压力还是技术压力,市场压力抑或时间压力,系统谋划、协同推进都是施策之本。

二、“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的目标融合

能源需求大、产业能耗高、地区差异大、市场风险高等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在实施减碳行动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要警惕出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导致经济频繁波动甚至衰退的局面。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制定“双碳”目标是为了维护地球生态安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也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和健康的产品与服务,二者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提高人类生活品质。因而,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产业升级在短期内可能需要一定的利弊权衡,但长期目标却是一致和相融的,这也是我国自愿并敢于在国际上作出“双碳”承诺的前提。正是基于对生态和产业目标融合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生态环境越安全,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性就越好

生态环境影响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并不复杂,概而言之,从竞争的视阈仅仅考虑当下利益,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从合作的视角兼顾长远利益,过度排放就是限制发展。但从各国经济发展实践过程来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代价总是来得出乎意料,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4〕394。1956 年 3 月,毛泽东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体现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但由于新生的共和国对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尚不充分,随之而来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过多强调经济指标,对自然环境承载力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使得原本已经慢慢恢复的工农业生产秩序再次陷入困境,各地生态环境也不同程度遭到破坏。改革开放事业刚刚启动,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现在进行建设就要考虑如何解决好污染问题〔5〕455,随后他又亲自推动了一场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批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正是在这种“一边开发建设,一边防护保护”思路指引下,我国2021年的森林覆盖率比改革开放初期翻了一倍,人工造林面积长期居世界首位。此后,党中央陆续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确保经济发展沿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正确轨道前进,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持续优化升级。

(二)产业结构越高级,保护生态的动力和能力就越强

产业结构升级表面上看是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的工业化和服务化,其中伴随着产业要素结构的资本化和技术化,以及产品结构的中间化和终端化,其实质则是各类要素生产效率的整体提升,内在包含着淘汰高耗能产业和绿色产业比重上升。不仅如此,高层级的产业结构还意味着生产端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消费端更优质的生活水平,前者对应着保护生态的能力,后者蕴含着保护生态的动力。一方面,从《京都议定书》提出“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至今已有25年,这期间世界各国为“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作出了各自的努力,但目前减少碳排放最大的制约仍然是技术手段,包括清洁能源技术和传统能源再利用技术。鲜军和周新苗(2021)的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越是产业结构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减排效应越明显〔6〕。另一方面,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高,人们对于保护生态的动力就越大,先进节能技术和绿色生活方式的推广也越容易。除了考虑国家间不同的历史责任和发展阶段,各国在减碳方面的现实能力和动力差异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重要依据。

(三)优质的财富和优美的生态都是美好生活的需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里“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过程上看就是让环境保护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以产业竞争力助推环境竞争力,用生态安全度提升产业安全度;从结果上看就是要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存共享,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优质的财富和优美的生态都是美好生活的需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都是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政党,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工业文明引起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7〕。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由此可见,明确提出“双碳”目标既是中国对世界的环保承诺,更是国家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誓言,一切关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都应该共融于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目标之下。进一步讲,“双碳”目标带来的产业发展压力是真实且明显的,但为了更持久的产业发展和更美好的人民生活,这些压力也是暂时且值得承受的。

三、“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的平衡准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天人合一,中庸平和,依正不二,余损缺补,儒释道中都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平衡观。不受控制的碳排放容易导致温室效应,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众多动植物包括人类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但空气中碳含量过少同样存在致命的危险;落后低端的产业结构意味着贫瘠的生活,营养不良,精神不振,人口萎缩,但超过人类正常需求的财富同样会导致严重的浪费。控碳减碳和发展经济本身都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寻求人与自然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共生。在平衡准则下携手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既是传统中华文化对人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贡献,也体现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①。

(一)速度控制与进度平衡:既不可停滞不前,也不能操之过急

我国的“双碳”目标于2020 年9 月正式提出,共涉及两个时间节点,即2030 年“碳达峰”与2060 年“碳中和”。能否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不仅事关中国的国际信誉,而且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尤其在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水土流失、沙尘暴、雾霾等各种恶劣气候,面对水质下降、垃圾堆山、土壤硬化、生物灭绝等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现象,及时采取必要的控碳减碳行动根本上是为了改善民生,其行动效果关系到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望。时不我待,早一天行动,老百姓就早一天享受蓝天白云之美。

然而,我们也要牢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减碳的步子到底迈多快必须围绕产业升级主线综合权衡,结合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量力而行,谨慎处理好短期成效与中长期任务之间的关系,避免因小失大。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公共性,单靠一国的努力无法改变全球变暖的趋势,发达国家应该更有条件也更有责任为数百年来大量排放的历史事实买单。面对美国对《巴黎协定》忽冷忽热的反应和欧美各国在减排指标上的争执不休,我们更要清楚地意识到,欧美诸国近年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很显然有占领国际道义制高点和气候变化全球领导地位的意图〔8〕。气候变化毕竟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生态环境是所有国家都应该关注的长远利益,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短期内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发展经济,减碳速度必须跟随产业升级的进度寻求动态平衡。

(二)力度控制与深度平衡:既不可浅尝辄止,也不能竭泽而渔

只有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向而行的“双碳”才是有意义的,单纯的控碳减碳行为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无论是高耗能产业的淘汰调整还是新节能低碳产业的培育壮大都需要大量的投资,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减排行动便如同隔靴搔痒,不仅无法应对气候变化,而且极易分散经济发展的精力。相比较而言,实现碳达峰并不算太困难,但要实现碳中和却充满挑战,甚至需要用壮士断腕的气魄去进行生态修复或重建。

然而,与大自然相处绝不能使用蛮力,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当前节能减排最大的障碍仍然是技术不过关,各种清洁能源都存在各自的技术短板,很难实现对传统能源的规模化替代。不仅如此,水电的江河截流、风电的风机、光能的土地占用、核电的废弃物处理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物威胁,这些问题都不是简单增加投资能解决的。更进一步讲,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远未透彻,地球不是静止不动的,自然界也处在不断演化之中,基于对过去若干年气温上升的认知,控制碳排放并尽快实现碳达峰在当下看来是必要的,但数十年后地球温度是否真的会按照人们预期的结果变动尚未可知,考虑到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所承受的压力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事实,合理控制减碳投资力度、根据技术创新情况动态平衡不同发展阶段的减碳深度显得更为必要。

(三)幅度控制与宽度平衡:既不可孤军奋战,也不能全民皆兵

控制碳排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要素和环节十分复杂,几乎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从区域来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因为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口集中度不同,在减碳方面也应该承担不同的责任;从行业特征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与配套产业等因为能耗强度和产业地位有别,在节能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也应有所区分;从部门关系看,规划、建设、产业、监督等部门既要责任明确,又要相互协调。可见,单靠一个部门、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的力量都是无法承担起“双碳”任务的,必须各个方面紧密配合,全国上下共同参与。

然而,人人参与不等于全民皆兵,更不可一哄而上。针对个别地区对“双碳”目标的过度反应,2021 年7 月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进行了专题讨论,并提出“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握三个要领:一是减碳有重点,即地区任务分解有差异,行业减碳领域有差异,部门责任有差异;二是减碳有节奏,即四季转化时间有别,经济形势热冷有别,技术突破快慢有别;三是减碳有方向,即生产减碳与生活减碳有序衔接,整体降碳与局部增碳相互认可,临时举措与长期政策彼此支撑。

四、“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的互动机制

习近平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是告诫我们要在保护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保护。因而,被动地等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自然进入回落区间显然是不可取的,目标融合与平衡准则要求我们树立系统化动态思维,形成控碳减碳与产业升级的双向互促机制(见图1),既要坚定不移地沿着绿色化方向推动产业升级,又要顺应产业升级方向科学选择“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和方式。

图1 “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的双向互促机制

(一)目标分担机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它既强调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又承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有区别的责任,这是世界各国能够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进行气候合作的前提。气候变化和减碳行动的实际结果都没有国别差异,各国难以独善其身,更无法以邻为壑。这一机制很好地将历史影响、现实能力与未来愿景结合在一起,使得所有国家都能够有机会、有动力、有尊严地参与其中。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做好“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的平衡也可以借鉴“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机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做好总目标和总任务的分解,为各种形式的互动奠定基础。

其一,历史排放大户应该承担更多的减碳责任。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法规制度普遍遵循“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责任对等原则,因此,实现“双碳”目标的第一步就是要全面摸清碳排放实情,按照排放强度分类施策,优先安排重点领域排放大户节能降碳。2021 年10 月,国务院发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作出专项详细部署,并对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重点基础设施绿色改造、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等作出行动安排,充分体现了排放与减排责任对等原则。

其二,相对发达地区应该提供更多的减碳支持。发达国家实现碳达峰的路径既有产业升级的自然降碳,也有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还有高耗能产业的海外转移,大国内部地区之间同样存在类似情况。我国有些经济发达地区未必就是直接碳排放量大的地区,但一定是过去碳排放的受益地区,因而有义务对欠发达地区节能降碳行动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当前的国际减排机制中就包括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条款,而我国目前的《行动方案》尚缺乏这方面的安排,可随着实现碳达峰地区的扩大择机考虑。

其三,欠发达地区和排放小户要尽己所能履行责任。防止气候异常波动人人有责,尽管《巴黎协定》充分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压力、减碳时间长度、生态脆弱性等多方面的困难,但并没有排除任何一个国家的责任。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大片区域乡村振兴才刚刚起步,脱贫成果还非常不牢固,有些地区整个县城碳排放量还不及发达地区一家大型企业。这些地区目前仍以政策帮扶下发展经济为主,但新培育产业从一开始就要注意把好能耗和排放关,同时要通过植树造林、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等办法为完成全国“双碳”目标作贡献。

(二)合作互补机制:纵向贯通与横向联合

明确责任划分是有效互动的基础,其解决的是减碳意愿的问题。由于各国在温室气体控制方面的优劣势不同,除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真正改善减碳的效率还有赖于各国在不同领域的密切配合。习近平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要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国经济规模大、产业体系杂、人口数量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这就为减碳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一,纵向贯通,上下联动,支持层级合作。在“双碳”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是无法绕开的路径,对特定国家来说,从国际合作到微观企业和民众的具体行动,中间还存在着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跨区域联合组织、行业性组织等诸多层级。逐级分解的减碳目标能否与各层级减碳行动方案有机衔接,严重依赖于纵向机制的畅通程度,取决于所有层级之间是否能够形成上下联动的信息和决策传递。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但从隶属关系上看级别略显不够,能否发挥节能减排与产业发展综合平衡的作用尚待观察;但国家坚持“部门打通,上下联动”“先试点建设,后逐步推广”“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主动作为、率先达峰,但严格限制减碳行动中的抢跑、一刀切和运动式减排”等思路和做法无疑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其二,强强联合,以强扶弱,鼓励横向合作。提出“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未来没有重大意外事件决不可违背,这涉及到党和国家的国际信誉。减碳行动既要“系统设计,稳步推进”,也要“重点突出,讲求实效”,鼓励各种形式的横向合作。一方面,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鼓励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强强联合,发挥各自在资金、技术、科研、产业等方面的不同优势,开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支持针对高耗能行业和碳排放大户联合制定专项减排方案,确保碳达峰碳中和时间压力不后移;另一方面,在非重点减排地区和领域鼓励更多采取以强扶弱方式配合产业升级开展减碳合作,特别是要围绕全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总目标实施产业的跨区转移,转出地和承接地都要注重产业的环保标准,该淘汰就要淘汰,该技改就要技改,避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三)市场内在机制:能源替代与碳市场交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即便是在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具有明显外部性的领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仅限于制定统一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政策引导支持等常规宏观调控手段,不能越位干预市场的正常生产经营决策,尤其要限制使用单纯行政指令强制减碳,以免破坏市场内在机制。只要政府规则制定合理,政策支持到位,同样能引导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双碳”目标实现。

其一,因地制宜地支持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市场本身是趋利避害的,一些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既有可能是技术短板或成本过高所致,也有可能是市场太小无法迅速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原因。此时,政府如果能准确把脉并给予专项支持,市场的潜力就能迅速释放出来。一方面,利用各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引导产业重新布局,助力低碳经济发展。比如在风能、光能、水资源富集地区布局高耗能产业,通过市场自发对接形成规模互促效应;在传统能源富集地区推动构建绿色金融,引导市场投资向新型煤化工等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并促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另一方面,传承毛泽东提出的“综合利用,化废为宝”的思想,在产业集中但非能源富集地区探索多样化的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和模式,为市场投资开辟出必要的获利空间,下大力气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形成生产生活用能良性互动,坚决贯彻国家明确提出的“节约优先”的碳达峰工作原则。

其二,利用好全国碳市场、用能权交易市场等市场机制。市场化减排在本质上还是要通过交易来实现,这主要得益于碳市场在价格发现、预期引导、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有利于发现碳排放的真实成本,从而引导市场在技术研发和能源开发等方面的投资,达到高效配置资源和更合理减排的效果。经过十年左右的试点探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 年7 月正式开市,并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取得了积极成果。碳市场得到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突出,从短期来看,健全碳市场机制重点在于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其难点不在技术层面,而在于不同交易权之间的统筹衔接;从中长期来看,重点还在于配合分配方式如何更好地体现排放成本,其中涉及较为复杂的经济核算与机制设计,这也是把碳减排和产业升级有机结合起来的关键环节。

(四)冲突协调机制:宣传教育与政策疏通

“双碳”目标和产业升级在一定时期内的局部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包括减排与产业发展本身的直接冲突,也包括人为设计的规则与市场规则的冲突,还有可能出现对减碳利益争夺的人为冲突。为确保各层次减碳合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为市场化减碳行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步实现“双碳”和产业升级双目标,需要对各种可能的冲突情形提前作出预判,并制定必要的冲突协调机制。

其一,加强宣传教育,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 年10 月24 日)明确提出,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普及环保知识,宣传低碳理念,增强绿色意识,促进节能行为,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在思想上把各个领域的减碳行动统一起来,从认识上减少冲突。此外,实现“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有机互动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的复杂领域,坚持用专业化的方式解决专业性的问题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加快开展与“双碳”相关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其二,财政要发挥积极的市场疏通作用。从国际普遍做法来看,除了健全碳市场交易,征收碳税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控碳手段。征收碳税的目的不在于增加财政收入,而是要通过增大碳排放成本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使企业更多使用清洁能源,从而对碳市场交易形成一种良性补充。尽管碳税在扩大覆盖面和减碳效果上更加明显,但由于税率由政府确定,征收不当很容易扰乱正常的市场供求格局,因而在征收时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循序渐进地进行。此外,财政对新能源产品的补贴、对清洁技术专利的研发补贴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清洁能源和产品的转换周期,减少市场交易成本,对市场化减碳形成很好的补偿机制。

其三,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与反馈调整机制。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宏伟任务,需要科学的整体规划和行动方案,更需要严格的监督考核以便有效落实。然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生产技术的未预期突破、新的能源品种的发现、甚至于气候的反常等都有可能对既定的减碳方案提出调整要求,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环境测评与决策优化就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五年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9〕。因而,除了常态化的评估、考核、奖惩以外,各地还需要制定积极的效果反馈和动态的政策调整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旧思路与新形势的冲突,以确保“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同向而行。

注释:

①2021 年10 月12 日,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猜你喜欢
双碳升级能源
面向“双碳”战略的煤炭高校教学改革探索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回暖与升级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