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之科学领域教学有效性探讨

2022-11-17 18:33张亚莉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五大领域幼儿园教育有效性

张亚莉

摘 要: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的提出为幼儿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向,其中科学领域的启蒙教育在学前教育中越来越重要,但是现阶段科学领域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基于科学领域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如何提高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四点建议: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科学教育目标;以幼儿认知能力和兴趣点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内容;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科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科学领域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3-0055-04

Discussion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science in the five fields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ZHANG Yali  (The sixth kindergarten in Tongwei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five major fields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specific teaching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directions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Among them, the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preschool educa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t this stage.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in kindergartens, and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Based on the "Guidelines for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ria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Outline") and the "Guidelines for th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ged 3-6"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uidelines") to clarify the goals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children's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interests; carry out scienc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real life scenarios; carry out science teaching with the help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y.

【Keywords】Kindergarten education; Five fields; Teaching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Effectiveness

随着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理念在不断深入发展,幼儿园园本课程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纲要》明确了学前教育的教育理念,即学前教育遵循“快乐与发展”的理念,并阐明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开展教学活动。五大领域教学内容相互渗透,为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当前的幼儿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应以五大领域为教学指导规范,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积极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为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当前,随着学前教育领域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深化,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能力。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正处于3~6岁的年龄段,认知水平还处于对具体形象的感知阶段。科学领域的教育由于其本身的逻辑性、思维性、抽象性,与幼儿现阶段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具体的科学教学活动设计和内容选择上要与幼儿的认知水平吻合,做好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本文以北师大版的“快乐与发展”课程资源包内容为例进行举例分析,探讨教师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上如何提高教學活动的有效性。

1.幼儿园教育科学领域教育教学的含义及重要性

(1)科学领域教学的含义

学前教育是指在幼儿园有准备的环境中发生的、能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个环节、各种活动的总和。在纲要的指导下,幼儿教师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以促成幼儿生活能力、生活习惯、认知能力及情绪情感的培养。其中科学领域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以下五点。

第一,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能运用双手、大脑和各种感官,自主探索问题;第三,能将自主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第四,能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理解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第五,能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根据科学领域的教学目标可知,幼儿科学教育并不等同于单纯的知识教学,而是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标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这些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起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运用身体的各项感官系统探索思考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学前科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让幼儿建立初步的科学习惯和素养。

(2)幼儿科学领域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在国家竞争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个体来说,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是时代发展对个体的基本要求。科学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不仅要关注科学知识层面的教学,而且要进行幼儿科学兴趣、科学习惯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及熏陶。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教师教学工作和幼儿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首先,在各项科学活动中,幼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并学习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由此可以获直接的科学经验。其次,幼儿园的科学领域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科学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幼儿可以直接接触到身边的科学现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科学现象背后的成因,这个探索的过程即是科学兴趣建立的过程。最后,科学教育活动和其他四个领域的教学活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前儿童在学习中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

2.幼儿园教育科学领域教育教学现状

(1)科学教育定位不明确,缺少对幼儿的科学习惯培养

学前科学教育是对幼儿进行身心整体的科学教育,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在科学知识层面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而且要着重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习科学精神。但是,在现阶段的幼儿科学教育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是教师主要关注教学活动的实施而忽视了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当前部分幼儿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主要针对的是科学原理的认知,缺少了科学素养的渗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幼儿教师对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缺乏充分的认识,他们只关注到了课程教学本身而忽视了教学活动存在的原因。因此,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下,科学教育活动成了单调枯燥的科学知识普及课程。这样的科学教育教学不仅无法实现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目标,而且容易让幼儿失去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部分科学教学内容偏离幼儿认知经验与兴趣需要

快乐与发展课程资源包内容分为小、中、大班教学,大部分在科学教学活动内容设置上是合理的,与3~6岁幼儿的认知发展一致,但是在一些具体的科学问题设置上存在与幼儿认知水平不一致的问题。在科学活动内容衔接方面,有些内容设置不符合逻辑,不够严密,有偏难的现象,这就使幼儿在理解科学内容上存在难点。由于科学教学内容自身存在的实施难点,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需要预测幼儿可能会面临的难点,并在教学设计中给出可实施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幼儿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到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科学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中,教师往往偏离了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所设计的活动无法实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协调统一,造成了教学活动无法调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无法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其次,一些幼儿教师忽视了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大部分科学活动为课堂上的集体幼儿性活动,缺少课堂外的幼儿自主探索活动,无法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科学、探索科学。

(3)部分教师指导过度,缺少幼儿自主动手创作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一些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教学活动的方式上存在着不足。一方面,教师为了幼儿的安全考虑,在进行科学实验操作时,大部分情况是教师自己操作,幼儿远距离观察,真正给到幼儿动手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另一方面,由于每次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当幼儿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准确理解和概括出科学原理时,教师通常倾向于将答案直接告知幼儿,久而久之幼儿无法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就会逐渐丧失好奇心和求知欲。

3.如何提高科学领域教学的有效性

(1)基于“纲要”和“指南”明确科学教育目标

幼儿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基于《纲要》和《指南》的指导。教师必须将《纲要》中的科学教学领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基本内容与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水平相结合,把握好现阶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教学重难点,明确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目标。因此,教师要提高对学前科学教育目标的全面认识,明确幼儿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提高幼儿的科学综合素质。在开展具体的科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习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新出现的科学问题。首先,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教师需要给予幼儿充足的耐心,鼓励幼儿勇于尝试,自主探索科学问题的成因。其次,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记录法、分类法、故事导入法、情境教学法、活动实验法等,引导幼儿去探究科学现象、研究科学现象的成因,帮助幼儿拓展科学思维,并且及时地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最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分工合作意识,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内容,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学习和合作,让幼儿在科学探索中体会分工合作的意义。

(2)以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点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

任何科目的教学内容设置都应遵循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发展水平,任何脱离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都不利于儿童的发展。格塞尔的双生子阶梯试验告诉我们,教育需要尊重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不能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幼儿发展的内在“时间表”。幼儿园教育主要针对3~6岁的幼儿群体。在认知发展水平上,小班的幼儿已经具有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基本概念,如了解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等,他们模仿性强,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要,但是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因此,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很不稳定,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這个年龄段的幼儿缺乏秩序感和目的性,不会有意识地去记忆一些事情。中班的幼儿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增强,能遵守一定的规则,具有初步自我控制的能力,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中班的幼儿非常喜欢提出如“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太阳离我们有多远?”等问题。大班的幼儿处于智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周围的世界不仅充满了好奇,喜欢提问题,而且还想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大班幼儿在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这个时期的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不再是没有目的和方法地乱看,而是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来观察和探索。

针对3~6岁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行为特征,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要了解小、中、大班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认知发展的特点及行为特征,设计并实施符合幼儿理解能力的教学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开展的科学教学活动需要生动具体,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小班(下)》中科学部分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引导幼儿学习观察、推理和讲述。教师在设计这些教学活动时要从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出发,选择直观形象的材料或者有趣的活动作为科学课堂的辅助工手段。例如,“他们怎么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了解爱护牙齿的意义,养成勤刷牙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两颗牙齿教具:一颗是正常的牙齿,一颗是蛀牙,让幼儿仔细观察和比较两颗牙齿的不同。这一教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科学思维,即观察和比较能力,也帮助幼儿理解了刷牙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养成勤刷牙的好习惯。对中班幼儿来说,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抓住他们这个阶段爱问问题的特点,以问题的方式引导他们进入科学课堂学习中。《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中班(下)》系列课程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已经结合了4~5岁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基于教材内容设计合适的情境,以提问或设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了解科学原理。例如,“颜色碰碰车”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幼儿探索颜色变化的兴趣,教师可以以问题导入,询问幼儿最喜爱的颜色是什么、这种颜色是怎么来的,通过问题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再通过颜色实验等活动带领他们观察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后会发生的神奇变化。而对大班幼儿来说,教师需要引导他们了解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原理。《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大班(下册)》则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編排了两大主题内容。其中“主题二:变化的世界”中编排的教学内容,如“我在变”“我们都在变”“颜色的变化”“向日葵的一生”“天气的变化”等,都是通过呈现幼儿身边的人、事、物和自然现象的变化引导他们学会感知生活的变化,初步了解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此外,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以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例如,幼儿对玩水感兴趣,幼儿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科学实验的核心,引导幼儿理解“沉与浮”的科学原理。

(3)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科学教学活动

教师应善于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多接触新知识和新思维,开展多样化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上,要将科学教学融入课内课外。教师应思考为幼儿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更好地将科学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基于这一思考,教师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时应考虑该活动是否可以在实施,是否接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如“影子的变化”这一课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不能局限在教室之中,而应该带领他们走出教室,站在太阳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及影子的大小变化。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课后观察任务,让幼儿观察早、中、晚不同时间影子的大小变化并拍照记录下来,进行课堂分享。除了室内室外的有机结合,教师还可以将科学课堂“搬到”户外,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观察、发现科学现象,探索、理解科学原理。例如,在学习完“回收站”一课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参观城市里的垃圾回收站,让幼儿在实地观察中思考垃圾回收站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处理这些垃圾。同时,教师可以邀请垃圾回收站工作人员给幼儿讲解“白色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深化幼儿对于有害垃圾的认识,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在真实的场景中观察和发现科学现象,能让幼儿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到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也更容易激发起他们探索科学问题和科学原理的兴趣。

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科学教学,需要教师自身养成问题意识,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运用科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冬天会发生静电的现象,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生活现象来设计科学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理解摩擦起电的物理现象。教师可以准备好碎纸片、毛皮、尺子、棉布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指导幼儿动手操作,在这个动手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明白头发为什么会飘起来,碎纸片为什么会立起来。教师以真实生活情景为例,引导幼儿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理解某种科学现象出现的原理,让幼儿在实际的动手实践中得到收获。这种教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积累了科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幼儿的科学思维、科学求知及探索精神。

(4)科学教育与当前的科学技术相互结合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需要适应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真正地与当前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由于科学教学内容相关科学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3~6岁的幼儿很难理解这些抽象概念和原理。因此,教师在开展抽象的科学活动时应当借助信息技术来设计和实施这些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能进一步直观化地呈现科学现象、简化抽象的科学内容,让抽象的内容以形象直观的视频形式呈现出来,使幼儿对科学现象和实验产生更深刻直观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解毛毛虫是如何变化成蝴蝶的过程时,由于观察整个过程的周期长,且无法在一节课内让幼儿观察到整个周期,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的视频,让幼儿观看毛毛虫的整个蜕变过程。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幼儿能清晰直观地观察到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整个过程,这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这一变化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不仅为科学课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视频,而且为科学课堂提供了实时的实验工具,让科学实验以实时动态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例如,过去教师在讲解“火山爆发”这一课时,普遍是通过网络上火山爆发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火山爆发的形态、过程和成因。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编程技术编写相关程序模拟火山爆发的过程,将火山爆发的整个过程以动态图像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帮助幼儿理解火山爆发的科学原理。

综上所述,教师在要从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点出发设计科学教学活动。在实施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具有问题意识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开展科学教学活动,真正将科学教学融入课内课外。

参考文献

[1]蔡紫雯.基于五大领域素养的幼儿园中班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1(05).

[2]王家家.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之科学领域教学有效性探讨[J].新智慧,2020(20).

猜你喜欢
五大领域幼儿园教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微课的资源创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课程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
融合五大领域的大型户外建构游戏研究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在五大领域中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