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先行,启发思维

2022-11-17 10:24王志萍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数学思维初中数学

王志萍

【摘要】问题意识是反映学生是否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就以往教学模式来看,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数学成绩,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较少,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个性化发展.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数学;数学思维

双减政策的出台,强调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更要求教师需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双减背景下,学生获得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生自觉性来说更是一种考验.为使学生具备知识应用能力,独立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并在双减背景下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展开深层次探究,并结合自身学习能力归纳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实现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同时,问题意识也是强化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以往发展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参与课程学习,虽然许多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但并未真正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对于数学知识而言,仅仅掌握概念、内涵、定义远远不够,还需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我思考,并探索数学奥秘,正视旧问题的同时直面新问题,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立足于心理层面分析,问题意识是推动人类改造和探索新世界未知现象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够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人们产生新问题,并在形成疑问和困扰的同时,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加以解决.

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来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更能推动学生积极探索和发现更多未知领域,实现数学学习效果的提高.为助力学生在初中数学领域的发展,亦为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为初中数学教学根本任务势在必行.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2.1 营造数学氛围,提高问题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知识点却存在无限延伸,教师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知识传达于学生,常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试图以此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达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但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但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欲望,还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抵触情绪.结合初中生对新奇事物带有好奇心理这一特点,教师可基于课程教学主题,为学生营造数学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均能在数学氛围的带动下,产生知識探究欲望,并进入课程主题,勇于提出问题.双减背景下,更强调学生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有必要搭建带有民主性和趣味性特点的数学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以平等的态度考察学生问题解析情况,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进而达成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例如 教师在开展“比较线段的大小”一课教学期间,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构建带有生活化元素的数学课堂,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问题解析,以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具有效性.实际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公交情境,创设数学氛围并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我们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会发现,许多车上均带有1.1m和1.4m的身高线,设置这些身高线的主要原因在于衡量小朋友们的身高,决定其需要买半价票还是正常车票.哪位同学能够结合数学知识点告诉老师,这种购票方式的依据是什么?”此问题的设置主要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形成.在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时,教师便可合理引入“比较线段的大小”课程知识点,以此作为基础开展课程的深层次讲解.以往发展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开展数学知识学习大多只为完成教师或是家长布置的任务和设置的目标,忽略数学知识于生活中的应用.此方式既构建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又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查生活中潜在的数学元素,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2.2 设置数学问题链,启发数学思维

问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理,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参与学习,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长期处于同一种教学模式下,也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所谓思源于疑,为深化学生在课上的体验,使学生逐步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教师需有目的地针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引导,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的问题,并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问题解析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初中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在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还需教师以设问的方式带动学生思考,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目的,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以此助力问题意识的逐步形成.随着新课标的出台,教师教学方式开始出现明显变化,教师可基于教材为学生挖掘更多带有数学教材主题的深层次问题,助力学生开展问题探究活动,使问题解析过程更具探究价值,为学生数学思考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虽然数学教材罗列出了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但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若仅凭借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开展知识讲解,难免会影响最终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有计划地针对教材基础内容进行逐一讲解,保障每位学生都能达成对知识的进一步吸收;而后借助挖掘带有教材主题的数学问题,形成问题链,带动学生思考;最后以自主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无需为学生限定过多条件,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为主,要求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围绕数学概念、结合数学题目即可,以此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调动学生自主提问的热情,助力学生综合发展.

例如 教师在开展“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课程教学前,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并准备不同长度的3个吸管.而后于课上,引导学生以首尾相连的方式将吸管进行连接,并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此时吸管呈现一种怎样的状态?你又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实际操作,许多学生很容易便能连接吸管,并通过吸管所呈现的状态发现三角形,但依然有部分学生无法连接吸管,更不能形成三角形.此时,针对已经构成三角形的同学,教师便可合理引入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明确学生“构成三角形”的本质内涵以及相关意义.此方式真正通过实践活动作为引导,促进学生对问题形成思考,同时,结合实践活动开展课程讲解,也能在调动学生好奇心理的基础上,缓解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抵触情绪,推动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形成对“构成三角形”的内涵和意义深度思考后,教师可基于问题链设置针对构成三角形的学生依次提出以下几点问题: 3根吸管长度分别是多少?吸管构成三角形是否与长度存在一定关系?为什么有些同学始终无法将3根吸管构成三角形?通过问题链的设计,真正带领学生从单一的数学知识学习,逐渐走进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中,在问题链所创建的条件下,学生能更为准确地掌握带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信息,进而形成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并通过解决问题探索准确答案,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实际过程中教师需注意,问题链的设计更强调问题之间的关系,基于学生特点来看,单一的问题设置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过于复杂的问题设置也会引起学生的不自信心理.因此,在问题链设计期间,教师应贯彻循序渐进的规律,调整数学问题形式和问题难度,以此锻炼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2.3 开展实践教学,强化问题水平

虽然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在初中数学领域的发展能够起到相对积极的作用,但问题意识的培养并非指教师一味地增加问题数量,而是需要立足于数学素养的角度,合理调整数学难度,致力于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强化学生思考水平,以此推动学生综合发展,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不同问题的解析方法.

此外,双减背景下,传统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因此,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基于学生需要制定教学计划.结合初中学生成长特点来看,适当融入实践教学,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更能推动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更完整的数学公式,促进学生数学结构的形成.为此,教师需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提出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看法,进而明确自身学习方向,利用多元化解题方式实现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

例如 教师在开展“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教学期间,可在课前组织学生针对本课程内容开展预习,并形成思路归纳总结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课上开展进一步解析.通过预习,学生大多已经明确本课程教学主旨以及问题呈现方式,此时,教师再带领学生加入到实践活动中,利用实验验证问题结构,进而达到提高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目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可先为学生提供若干多边形,而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多边形的内角,最后根据所测量的结果开展进一步运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很容易便能发现(n-2)×180°属于三角形内角和计算的基本公式,更能利用此公式逐步解析预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结合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凸显学生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更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问题探究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进一步推进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度数定理的全面解析.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迎合不同学生学习优势,弥补学生在解题方面的不足,既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也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迸发出新的解题思路.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大多已经掌握课程教学要点,为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增强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定理后,教师可逐一增加问题难度,再为学生提供若干多边形,需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开展问题解析,并逐一验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达到对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

3 结语

问题是学生在进入初中数学课堂后不可回避的常态现场,无论学生是否具有良好学习水平,均会在不同阶段遇到数学问题.而问题意识能够引导学生更理智地看待问题,并形成对问题的深度思考.为强化学生学习效果,达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教师有必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提高学生问题意识,通过营造数学氛围、设置数学问题链、開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带动学生形成问题思考,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制定教学计划,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此助力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鹏,魏高荣.转换教师角色凸显学生主体——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2022(23):206-207.

[2]常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解析[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04):42-44.

[3]曹万强.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现状及改善方法[J].天津教育,2022(02):81-83.

[4]苟玉梅.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2022(02):191.

[5]苏栋吉.巧用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下的初中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知识窗(教师版),2021(08):54.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数学思维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