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锅盖面

2022-11-18 03:46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
十几岁 2022年33期
关键词:津渡河豚锅盖

文/张燕玲(《南方文坛》 主编,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

一杯金山翠芽,“搭茶吃”的是水晶肴肉,以及长得只能吹口琴般撕吃的茅山老鹅翅;热菜是海参酸辣羹、红烧东山羊肉、清蒸鲥鱼、河豚烧秧草,加之满口春气的芦蒿。

正当放下筷子,主人说:镇江一怪“锅盖面”总要尝尝。半推半就,又倒些香醋,居然连汤带面小半碗,好面呀!至此,再也不看其他小吃了。

是的,在镇江,你可以不吃肴肉、河豚、蟹黄汤包以及无数河鲜,但必须吃碗锅盖面,否则不算来过镇江。

一早独步到“镇江锅盖面品鉴馆”。面条现做,一根粗杠子压上揉好的面团,师傅坐在竹杠一端上下颠跳,很快面团被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一切,独特的镇江“跳面”就成了。将跳面投入大锅沸煮,女师傅随手扔只小锅盖覆在大锅中央,小锅盖随着沸腾的面在锅中自在漂泊,一如江上生活。浮沫溢出小锅盖边,师傅一勺一勺去沫子,那种漂浮感,那份热乎乎,甚至师傅的麻利劲儿,我都喜欢。我突然明白锅盖面与码头的相生相应了,操作如此大起大落,滋味又醇厚,当然非寻常胃口不可。

这胃口,属于码头。前一晚的踱步,早已令我蹚不尽西津渡码头的千年文化之河,经历过大江东去的举世风尘,难怪这里如此静好。立在金山寺上、明代的待渡亭中、元朝的过街石塔前,想象“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的前世,眼前一个远远超出我期待,令我惊艳的镇江,居然如此不同于其他喧闹的吴侬之地,人文荟萃,而且宜居。放眼望去,满街都是悠悠闲定的踱步,没有别处似乎追着躲着跑着赶路的急躁,也少些江南的胭脂水汽,多了些悲壮清凉,天书都难写这“金陵渡”。

那时的金陵渡,各家东翁店伙望着涌上码头的那一片惊魂未定,自然更张扬店里锅盖面的挤、扛、压、煮。招呼上岸人,进店,坐定,一直冒着的热气,便是各色远航人压压惊、解解乏、消消力的小圆满。伙计一声吆喝,面上来了,倒入一勺香醋,热乎乎吸面,汤也喝干,直顺肠胃。醋是香而微甜,酸而不涩,绵软可口;面是不生不烂,汤清味香,直上心头,暖遍全身。一碗好面下肚,心安了,气定了,魂自然也回来了。

于是,昨日的风浪搏击,方死方生,在热腾腾的汤面中便成一条条远方的传奇,眼前的大江汤汤起来,返身,回家,安枕,入梦。

于是,“面锅里面煮锅盖,先烫浇头再烫筷”的锅盖面,便得益于码头文化和南北习俗的交融,融入了码头人生,并风靡大江南北。锅盖面不仅仅是舌头与味蕾的依恋,更是生命生活的本质味道,也是汗水、泪水与血水的,欢欣的还有些破碎的津渡人间。择善而生,质朴淳厚,厌世不轻生,无语却向上。

没有锅盖面,西津渡会怎么样?

在世间许多方生方死的关口,比如西津渡,水中岸上,并非人人能对世界安之若素,在世界深处,许多人生并不平常。惟此,大风大浪与大悲大喜之后,一碗定神好面何其及时与珍贵。

苏东坡十一次到镇江,“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我曾寻着他的足迹,一路眉州杭州湖州黄州惠州儋州廉州,也多次立于合浦东坡亭,为壁上东坡的“芒鞋不踏名利场”而叹息不已。

东坡是旷世奇才,一路恣肆于文艺,也美食一路。一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便为江南美食奠定何等凡尘俗世的快乐,既有绝世才情和趣味,还有暖到心胃的日常。就这样,妙高台上,已处江湖之远的东坡居士与老友佛印方丈相伴,怡然于镇江的山水之间,恬淡在寺庙的禅意里,镇江的秀丽江山和暖心美食,为东坡晚年提供了一个退守的精神家园。

临别时再入面馆,上来的锅盖面是送客之意了。依旧倒些香醋,又一碗好面落肚,此时无闲事挂心,真是人间好时节。

(节选自《淡妆与浓抹》,张燕玲著,有删改)

作品赏析

一碗面中的人文

文/戴果丰(雅礼·浏阳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这是一篇氤氲着人间烟火气、人文历史气息的独特散文。文章以开阔跳宕的思路、行云流水的语言巧妙编织,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升平时代的幸福安乐与艰难时世的劳碌苦难交错迭现,一篇意蕴深厚的大文化散文跃然纸上。

错落有致的篇章结构。文章从“我”面对美食的饕餮“俗相”入手,以镇江名小吃作衬托,写尽锅盖面无与伦比的美味;尔后话锋一转,对锅盖面从制作、烹煮到吃面进行全过程描述;最后,探寻并追问锅盖面之于西津渡的意义,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并不平常”的人生中去培养一份搏击风浪的定力。

人文历史的内涵交织。通观全文,“锅盖面”的无穷魅力因何而来?显然是来自它的根基“西津渡”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所谓“这胃口,属于码头”是也。作者由“蹚不尽这千年文化”巧妙地过渡到对旧时代“金陵渡客”在“方生方死的搏击”中进店吃面的前世图景的拟想,从而得出吃面“不仅仅是舌头与味蕾的依恋,更是生命生活的本质味道”的认识,表明锅盖面是在方生方死的关口助人“定神”的及时与珍贵之物,是“暖心暖胃”的凡尘俗世的快乐之源。而此时对苏东坡十一次到镇江的叙述和议论,既展示了他横遭不平时的无奈与痛苦,更褒赞了他历经苦难后的洒脱与淡然,堪称启迪我们“活法”的一剂良药,赋予文章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收藏家马未都说:古董收藏是属于升平年代的,因为唯升平年代的人能有闲情逸致。同理,面对“美食袭来”则必大快朵颐的“俗相难掩”,也必定属于这个政通人和的盛世。然而,比之于旧时代,如何在现实面前“压压惊、解解乏、消消力”,却是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道人生必答题。苦难是打击,但苦难也带来力量与超越,锤炼出精神上的定止、恬淡与怡然。

思考点睛

“我”为何如此喜爱西津渡的锅盖面?真的是因为锅盖面在味道上完胜肴肉、老鹅翅、清蒸鲥鱼、河豚、蟹黄汤包以及无数河鲜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猜你喜欢
津渡河豚锅盖
有趣的小河豚
西津渡古街忆旧
毒界霸主——河豚
河豚生气了
西津渡元夜观灯记
津渡兄
多功能锅盖支架
木 偶
不烫手的锅盖
草帽?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