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路径的实际研究

2022-11-19 11:20☉刘
小学生 2022年8期
关键词:辩论情境能力

☉刘 潘

随着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逐渐受到教育专家的重视,很多专家认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

基于此理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重视起来。而为了有效发展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教师需要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价值进行深度的认识,并改变自己的教学认知,做出教学手段上的调整。

一、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价值和基本培养思路

(一)培养价值

相关研究表明,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对事物进行合理质疑,并作出深入思考的过程。当学生可以通过问题的观察分析,提出合理且有效的问题,这就预示着学生对事物达成了深层次的研究。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实现了问题从无到有的创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可以得到发展。

除此之外,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批判性意识也是对学生未来数学学习和人生发展有长远影响的思维构成。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价值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展现。

(二)培养思路

学生问题提出能力是指学生进行思考、产生质疑并将质疑转化成问题的能力。相应的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给学生提供质疑并提出问题的机会。而情境教学是实现学生思维调动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使用教学情境的创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2]

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也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给学生设计质疑提问的机会。辩论活动的开展也是促进学生进行质疑提问的有效举措,在辩论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来实现相互质疑与提问。

二、实现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的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疑问情境

在当前,很多学生不但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也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这是学生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问题的关键因素。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除了要重视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之外,更要关注学生问题提出意识的形成。为了培养这一意识,教师需要从重要性和环境两方面入手来进行教学架构。重要性是指教师要通过教学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教师鼓励他们提出疑问和问题的这一行为。[3]而环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状况给学生构建的问题提出的机会,若教师开展的教学一直是“一言堂”形式,那么学生自然也就不敢提出问题。基于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作出一些生活内容的展现,引导学生围绕相关的主题进行问题的设计和提出。

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给学生构建一个推动其进行提问的教学情境,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课的内容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教学展示方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各种图形,而图形是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内容,在进行情境设计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结合教师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生活图形的展示,如各种交通标志牌,让学生进行思索。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做出以下提问引导:上面的标志牌都是什么形状的呢?你们可以根据标志牌的不同提出一些问题和质疑吗?像这样,通过疑问情境的构建,学生就可以得到有效引导,获得提问意识的提升。

(二)教师做出引导,实现学生质疑

小学阶段的学生各项能力发展都较弱,很多时候心中虽然会对某一事物产生疑问,但却难以形成具体的问题,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现出来。在这时,教师的教学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为了实现对学生质疑的有效引导,让学生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教师需要对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因素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围绕相应的因素设计解决方案,实现学生有效问题的提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加以感知模仿,进而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提问。在实际问题提出的引导方面,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一个物体,而后引导学生对物体的相关属性进行观察,并提出相对应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观察物体”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合理的质疑问题。其中,为了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多面体,而后引导学生从材质、颜色、形状、用途多个方面对多面体进行观察。在学生完成观察后,教师就可以从多面体的具体属性出发为学生展示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模仿教师进行提问。像这样,学生通过对教师提问的模仿,就可以基本掌握提问的方法。

(三)开展辩论活动,发动学生提问

为了实现学生数学提问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还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提问的机会。辩论活动是一项适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的活动,学生通过扮演甲方和乙方的形式参与辩论,围绕着某一话题的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论述。为了有效地开展辩论活动,教师在课下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围绕辩论活动的选题、辩论会的参与形式、辩论会胜利条件的选定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在辩论活动的选题上,教师要尽可能选择贴合生活实际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当然,在辩论会中,教师还需要确保学生质疑并提出的问题是数学问题;在辩论会的参与形式上,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设置的方式构建学生辩论小组,并提供议题让辩论小组进行选择;辩论会胜利条件可以设定为观点的价值,评价价值高低的评委可以由教师担任。

例如,在进行“方程”相关知识的教学时,为了实现学生提问能力的发展,教师就可以针对方程设计辩论活动。活动的主题可以设计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算术法和方程法哪个更好用?”在确立了活动主题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成正反两方相互辩论和质疑。

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了击败辩论对手,就会尝试从各个方向提出质疑,而通过质疑,其提问意识和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除了方程内容外,教师在进行“统计图”相关知识的教学时,同样可以从统计图的应用对比入手进行研究,设置相应的辩论活动。

(四)评价学生问题,促进能力培养

提问是一项能力,这一能力的发展程度可以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得以展现。为了实现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质疑的主题进行研究,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合乎情理。对于那些提出了较好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做出表扬和鼓励。对于那些提问牵强或问题价值较低的学生,教师则需要针对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明确评价提问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一般而言,评价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指标主要包括问题的创新性、合理性和延展性。创新性是指问题是否新颖;合理性是指问题是否需要思考才能得出结果;延展性是指该问题是否可以延伸出其他的问题。在进行实际评价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师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生提问的引导就需要从创新性、合理性和延展性三个方面进行深度考量。

例如,在教学中,学生针对某一事物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提问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其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价值。在价值的判断上,教师需要联系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研究学生的提问是否符合事物的特性,又是否有创新性、合理性和延展性。在明确了问题评价的标准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给出学生提问调整的建议,让其获得提问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学提问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质疑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围绕学生的提问进行研究,为学生构建进行提问的有效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疑问情境设计、有效引导进行、辩论活动构建、学生问题评价四个方面入手做出调整。

猜你喜欢
辩论情境能力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同影子辩论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