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推进高校就业工作的再思考

2022-11-19 12:57李可心
读与写 2022年2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就业指导育人

李可心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32)

1.三全育人目标

1.1 找准育人方向,提升精准性。三全育人目标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价值观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形成科学的发展思想,在立德树人里面融入就业教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地位,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对于课程内容也可以进行全面地了解,对于自身价值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

1.2 聚合育人资源,体现协同性。新时期,高校在推行三全育人目标时,需要综合考量现有资源,将技能、就业和社会需求融合起来,围绕学生现实情况将适宜资源聚拢起来,采用确保教育内容与学生发展需求协同统一。而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课堂中,教师则需要依据课本内容去找寻很多的有关的优秀人物故事和视频,在课堂授课时穿插丰富的内容,采用这种手段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应用,可以让教师脱离课堂的限制,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自我价值进行引导,以学生为主导,为学生考虑,这是我国就业教育课堂迈向更高阶段的显著特征。

1.3 遵循育人规律,突出针对性。新时期我国市场发展情形与过去不同,各行业对学生技能提出的要求也不一致。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应系统衡量学生的领悟能力,围绕学生的思想认知,分阶段、分层次的组织就业教育,做好学生的就业思想工作,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中能够充分认识社会发展情形和行业变革动态。培养大批工匠人才,为社会造福,因此,我们在培养他们技能的同时需要让他们领悟“三全育人”的内涵,让学生了解“三全育人”的意义。以下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中职教育中培养“三全育人”的意义。

1.4 创新育人机制,注重实效性。在实践中发现,现今虽然多数高校提倡变革教育,但是在落实中,众多教师的育人方式仍存在缺陷,仍沿用守旧的育人方法进行教学,忽视学生综合技能培育。系统地设计技工精神培养教育,将技工精神培养的理念和目标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技工创造浓厚的氛围。

2.“三全育人”基本框架

2.1 教育投入。经调研发现,我国高校在教育投入方面,存在教师力量与教学需求不相符的情况,大多数高校在招聘教师时,通常会将重心偏向于专业课和管理类教师上,很少为学校招聘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目前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是由思政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教师兼任。同时,部分高校并没有为学生搭建校外就业培训基地,在就业设备上投入力度较低,给三全育人落实增加了难度。

2.2 成立专家组织。在高校阶段进行“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时,需要建立专家组织对现代学徒进行分析,同时成立相应的实验班,进行“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专家组织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解决在应用过程所出现的问题。专业须知还需要对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班进行相应的指导,保证“三全育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基本培养框架。从“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来看,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在进行“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时,需要建立基本的培养框架,根据创新创业的教学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入。另外,学校还需要积极地进行实践模式的探讨,根据岗位职责教学内容进行框架建立,将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加强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的优势

3.1 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在开展专业课教学时,可以要求教师围绕该专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对学生的各项能力有计划的进行培育,通过“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岗位职责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市场经济进行分析,对投资行业进行了解。在对学生全面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可以在深入分析相关专业的发展动态中,学习该专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从而在今后有针对性的训练个人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3.2 提升培育趣味性。在当前的就业指导中,把就业指导和“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相互糅合,可以在拓展学生学习见识的同时,使培育方式变得有趣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实践、项目调研等方式,让学生主动了解岗位职责以及辅助学生进行就业方向的介绍,由此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3 带领学生逐步向前发展。就业指导与理论学习不同,需要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中主动学习相关专业在市场上的求职情形、了解市场对人才质量需求、探寻合适的就业岗位。由于在就业指导中学生占据主要位置,为了达到就业指导效果,教师可以在日常解释教学知识时,围绕学生实际表现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措施,加强学生各项能力培养。同时高校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就业指导,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根据调查结果适当改进就业指导计划,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

3.4 提高教学质量。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就业指导平台实施教学,在“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体系进行知识学习,一定程度上帮学生进行了知识的梳理,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知识总结。而“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清楚的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4.“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4.1 指导目标不合理。新时期市场发展情形有所变化,每个行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提出新型要求,需要高校在就业指导中,以市场变动为标杆,为学生制定新近的指导目标。但是在具体组织工作中,由于部分教师受到个人教学能力影响,对相关专业市场变化动态了解不够全面,在制定指导目标时没有处理好学生能力和就业指导之间的关系,导致指导内容脱离学生学习需求,使得学生在参与指导中存在兴致低下的情况。

4.2 忽视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社会和高校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育的重视程度都极高。但是部分教师在组织工作中,将教学焦点放到基础知识解释上来,忽视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很少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制定专项实践训练。虽然部分高校会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但是实践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轨,部分学生在实践中无法学到核心的工作技能,不能全面了解本专业在市场上的求职情况,弱化了实践质量。

4.3 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在进行教学时,教师缺乏良好的教学定位以及教学方案的制定,缺乏对教学的创新。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模仿教学,导致整个教学产生了局限性。由于专业发展前景良好,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保证教学方法符合市场需求。由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实际需求不符,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不足,影响了最终学生的发展。

4.4 学生学习具有单一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教学,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思维没有得到开发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有所阻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缺乏了解,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大学时期对于时间分配不足,导致学习与生活的比重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4.5 指导内容不够完善。新时期每个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在不同阶段对人才质量要求也不同,需要高校在就业指导中,能够围绕市场发展实情完善原有指导内容。但是在实际组织工作中,大多数高校仍旧沿用前几年的指导内容进行,没有为学生提供新近的指导内容,影响了就业指导质量。

另外,在就业指导中需要注重学生自主能力,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而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仅是通过对论坛的讨论,更多的是与教师进行知识的交流。就业指导需要利用教育平台的线上课堂的形式相互配合,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4.6 高等院校课程质量不高,缺乏竞争力。我国高等教育开展了信息和网络探索方式,丰富了教育资源,但这些课程的内容不具有竞争力,课程质量不高,资源利用率不高。所以教就业指导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校来说,高质量的内容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最重要的。就业指导需要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努力提高课程水平,认真对待教育平台,把它作为一项工程来抓。

5.“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推进高校就业工作

5.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就业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在就业指导时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从而实现针对性的教学。在自我价值提升意识的培养中,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中正能量的事物,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为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树立。

5.2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就业指导的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由此,在进行就业指导时,通过设置相应的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明确技能掌握的重要性。在技能比赛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整合教学方式,保证教学手段与行业需求一致。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养为目标,不断地创新教学体系,把学生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5.3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在就业指导的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具体的操作流程,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实践来优化整个教学体系,提高资源管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就业指导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市场竞争以及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了解,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了解今后的工作流程,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学校需要不断的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对行业发展的动态进行了解,避免出现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在基础课程的建设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5.4 对学生进行就业内涵教育。让学生知道就业教育和课程知识教育同样重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可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同时让学生知道,那些靠自己就业获取酬劳的人,和那些白领具有同样的地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内涵,帮助学生奠定学生知识的基础。教师教学也是通过就业获得酬劳,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意义。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保护,在进行就业教育内涵的传达时需要对其进行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学校进行安全措施防护时,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

5.5 进行就业教育的实践。实践在就业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学生可以实践中深入培养个人工作能力,了解行业工作形势。在新时期,随着新的教育政策推行,过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全三育人需求,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应对现有的教育方式进行变革,积极在大一期间,可以让教师为学生讲解本专业的市场发展前景,以及相关行业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制定实践训练计划;在大二、大三期间,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就业指导人员与当地企业联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这样学生可以在实习中不断磨练个人实践能力。再者,高校可以使用学校的工作坊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将他们的工作需求与专业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允许学生在假期期间在企业工作或接受培训,从而使学生在学校完成课程后可以通过动手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培养就业习惯。安排学生到校办工厂,校办农场实习。对于日常生活中需要学过的专业知识的就业尽量让学生来完成。开展就业竞赛,激励学生的就业热情。如开展摄影比赛,制作比赛,让学生通过就业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体会到知识的作用,也明白就业的意义。

5.6 传授就业技能。教师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讲解,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就业的同时保障自身安全。不同的就业方式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要求大学生对就业的技能有自己的理解,对不同的就业形式进行讲解通过对专业知识学习,可以在生活中的就业中采取更加高效的方法。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教师需要纠正大学生的错误做法。大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强,但是因为大学生知识积累比较少,所以教师要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法,能够引导大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也需要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手段。

6.结语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应积极为国家培养人才。在开展教育工作中,高校应系统考量目前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学生现实状况探寻就业指导对策,通过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的优化课程体系,结合“三全育人”模式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能够有效发展各项能力,为未来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就业指导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