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环境下家校沟通的主要内容及关键策略

2022-11-19 23:03赵长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
教书育人 2022年23期
关键词:家校双减育人

赵长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为此,落实“双减”政策,就“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方面而言,需要以“讲”跨“坎”,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调整家长的心态与认识,把准家校沟通的关键策略,取得家长的信任,形成教育的合力,把“双减”政策落到实处,让“双减”治理取得实效。

一、给家长讲“双减”政策,明晰家校育人责任

“双减”环境下进行家校沟通的前提是让家校彼此之间懂“双减”政策。不论家长会不会主动去学习、理解“双减”政策,作为学校,都要发挥好主体责任,通过召开视频家长会等方式跟家长讲清楚“双减”政策。讲时,不是简单地对“双减”政策进行平面化的宣传、教导,而是要让家长真正理解“双减”政策出台的最终目的,让家长信任“双减”政策、信任学校。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政策讲清楚,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知晓政策:

(一)讲清楚“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和意义

1.“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是发挥学校主体作用,通过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课后活动质量加强学校教育,减轻学生课余负担,达到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通过学校的宣讲,家长知晓了“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就能配合学校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发挥自身特长,促成孩子的全面、健康、个性化发展,让孩子在真切的自主体验中真正感受学习的快乐、童年的幸福。

2.“双减”政策出台的意义。从学校层面看,“双减”政策的出台在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双减”政策的实施,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从社会、家庭、学生层面看,“双减”政策的出台能够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严禁资本运作、从学生和家长中牟取暴利。所以,“双减”之下的家校沟通,首先要通过家长会给家长传递家校共同努力提高育人质量的信息或信号,要通过向家长宣讲“双减”政策实施的意义,让家长认识到“双减”政策是保障孩子爱好更多、兴趣更浓、学得更好、本领更强、未来更美的有力保障。这样深入而全面地理解“双减”政策出台的意义,家长就会顾全大局、准确认知,配合学校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二)讲明白“双减”政策下学校、家庭的育人责任

1.学校育人责任。“双减”政策的出台,明确了学校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需要发挥的主体作用,需要承担的主体责任。从这个角度讲,学校在育人上的责任就是让学科教育重新回归学校主阵地,让教育回归本真。换句话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体责任在于学校;让“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关键在于学校。

2.家庭的育人责任。家长是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双减”政策的落实,减轻了家长的精神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落实了家长作为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二、给家长讲心态与认识的调整,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

“双减”政策出台之前,由于一些家长的“抢跑”,造成教育环境和教育结果上的一些焦虑心理。有条件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让孩子享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而无力“抢跑”的家长和学生,除了焦虑之外只有自卑与无奈。“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有效缓解家长在教育环境和教育结果上的焦虑情绪、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无疑是一剂良药。但是,在快速推动的“双减”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家长们表现出的却是喜忧参半的复杂情绪。他们喜的是自家孩子的作业负担和家庭支出负担的确下降了,孩子轻松、快乐了;忧的是考试仍然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双减”后考试的压力还在,尽管孩子学习过程轻松了,但最终考试的结果也能让人轻松吗?基础教育阶段的减负,会不会减出隐忧来?面对家长的这些忧虑与怀疑,学校就要通过家校沟通,解开家长心中的“疙瘩”,让家长调整好自身心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合力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一)聚焦家长关切,解开家长心中的“疙瘩”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充分调动家长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学校聚焦“双减”之下家长最为关切且理解又不够充分的一些问题,解开家长心中的“疙瘩”,消除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忧虑,全面、透彻理解“双减”措施,切实承担起孩子成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例如,家长的“自家孩子有需要,为什么不提倡去学科辅导班”这一问题,就涉及维护教育公平、秩序和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等方面的关键性因素,一一给家长讲清楚,家长就能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初衷。再如,“成绩不优秀孩子能优秀吗”这一问题,就要和家长交流:要培养优秀的孩子,成绩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还是激发孩子学习的自驱力、通过孩子的能力素质;成绩的确可以靠学校、老师的努力和家长的实力来提高,但是,“搞题海战术”“进辅导班”的代价就是剥夺孩子快乐学习、健康生活的权利;相反,如果学校教育提质增效了,家庭教育跟上了,从小给孩子一种良性教育,就能培养出来一个独立自主的优秀孩子;如果家长只想花钱、不想花时间和爱心陪伴孩子,不想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实施亲子教育,势必会拖孩子的后腿。像这样诚恳解决家长心中的疑虑,解开家长心中的“疙瘩”,就能引导家长迈向家校协同育人的目标,促成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形成。

(二)介绍学校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在“双减”政策之下做好家校沟通,学校最关键的还是要通过学校的工作介绍让家长信任“双减”政策、信任学校和老师。“双减”政策实施之前,家长之所以一股脑儿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究其原因还在于家长缺乏对孩子的科学诊断和认识。为此,要想让家长信任“双减”政策、信任学校和老师,在做家校沟通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孩子有个充分的诊断和评估,然后再介绍学校采取的主要措施,并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想法或需要,通过有效沟通,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1.让家长由衷佩服。“双减”政策实施之前,班主任老师一般对学生的了解比较全面。“双减”政策实施之后,从实施课堂教学到组织参与学生课后服务和托管工作,各科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要更深、更透、更准。一般而言,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具有关联性和细节上的一致性。如果教师对孩子的诊断与评估十分准确、细致,家长就会由衷佩服老师,从心理上认可、信任老师,对于之后的家校沟通将形成一条彼此信任、相互支持的家校合作之路。

2.让家长根据学校做法调整自身认识或做法。家长只有知晓、熟悉了“双减”政策之下学校的做法,在家校沟通中才会切中要害,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为此,学校就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知晓、熟悉学校的做法。一是让家长了解学校在校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做法,关注学校课前、课上、课间和课后对学生的要求及管理,关注学校提高学生活动、听讲、作业和考试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做法,重点介绍学校在几个时间段的具体安排。例如,在早上入校之前这一时间段,学校要告诉家长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尽量让孩子晚到校,这样尽可能地让孩子在早上多睡一会儿,不要尽早把孩子送到学校。对于孩子到校上课这一时间段,学校委托教师要跟家长谈孩子所在年级课程目标规定的相关内容,注意重点要谈课堂听讲、作业、考试等方面的内容,要让家长关注和了解学校是怎么做的,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做法,与学校做好配合。例如听讲,班主任老师和科任老师在与家长沟通之前,应该和彼此之间先沟通一下,全面交流孩子的听讲情况,并进行对“症”分析,然后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才会获得更全面的情况,在家庭教育中有的放矢地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进入课堂最佳学习状态。再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是,老师也应该把孩子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告诉家长,以指导家长对孩子有目标地进行家庭教育。其他年级也要通过和家长的沟通,让家长知道孩子作业的巩固程度,并从家庭作业的完成上把握孩子的学习状态,因为作业能够反映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态度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这样就能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做法在家中监护学生高效完成作业。还如,虽然小学低年级不安排考试,但是老师也要给家长讲在不安排考试的情况下如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科学评价,还可以指导家长在亲子沟通、亲子阅读、亲子锻炼上配合学习利用好孩子在家的时间。安排考试的年级,老师就要对考试的方式、考试的难度、计分的方式等诸多方面向家长介绍清楚,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整体学习状况,并利用空闲出来的时间,引导孩子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以此提升孩子的实践能力。在课后服务或托管这一时间段,老师和家长沟通孩子的具体表现时,也要针对孩子所在学段的特点,介绍课后服务或托管内容、活动形式、场地条件、师资搭配等,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包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或存在的不足、缺点等,并与家长进行沟通,以便在家庭教育中根据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扬长补短。例如,就小学低年级而言,由于孩子小,可以跟家长沟通,如果有条件其实可以选择把孩子接回家,给孩子提供更自由地进行亲子交流、亲子教育、亲子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就小学中高年段而言,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学校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会更好,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品质,又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和意志精神;就初中年级而言,家长选择让孩子参加体育、劳动锻炼等活动,而改变让孩子“除了做题还是做题”的做法,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知恩感恩、理解父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等良好品质,还可以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学科分层、专题主题、综合实践等针对性强、意义大的家庭劳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等活动,开阔孩子视野,强健孩子体魄,提高孩子能力,历练孩子品格,提升孩子素养。

三、给家长讲家校沟通的关键策略,创新家校协同育人方式

因人而异是家校沟通的基本策略,毕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年龄、认知特点、心理性格上都不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学生,也会因为脾气性格、兴趣爱好、秉性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不同。所以,给家长讲好家校沟通的关键策略,以个体的孩子为载体和对象,和家长进行具体的沟通交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就能通过创新家校育人方式达到家校共育的预期效果。

1.彼此呈现家校沟通的真实状态。从学校的角度讲,如果老师能够把每一个孩子在课堂学习、作业质量、课后服务和托管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反馈给家长,以孩子的真实表现为依据与家长进行沟通,从“校”的一方论,也就进入了家校沟通的真实状态。同样,从家庭的角度讲,如果能够把孩子在家作业、活动等的真实状态反馈给学校,以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方向,与老师进行沟通,从“家”的一方看,也就进入了家校沟通的真实状态。

所以,在同家长沟通“双减”政策时,老师不能只谈宏观的政策预期目的和作用方向,而是要从细处着手,和家长沟通孩子个体的具体情况。例如,孩子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像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总是吃手等,从孩子具体的细节上,与家长进行沟通。再如,在课后服务期间,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总是站后面、除非老师点到自己,从不主动抛头露面等,从细节或具体表现上呈现孩子的真实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的沟通才能结合孩子具体的表现或事情,以孩子的成长细节为载体进行家校沟通,既有交流的目标导向,也有沟通的问题导向,更容易引起家长的共鸣。

2.彼此明确家校沟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双减”环境下,教师的家访相比之前要更勤更具体。但家访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应更加灵活。并不是说到学生家与家长沟通才叫家访。家访完全要根据需要,灵活及时进行。例如,疫情期间就不必要到学生的家里去,家访可以通过电话、微信、QQ等途径实现。在时间上可长可短,可以在上班时间,也可以在下班时间,最好双方约定一下。在地点和方式的选择上,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可以去家里,也可以在电话、微信、视频中沟通。无论怎样,都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关注最终的沟通效果。

3.彼此交流家校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家校沟通也需要讲究技巧和方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尊重对方。当然,无论老师还是家长,由于个人性格、经历、认知等方面的不同,都有不同的特点。为此,家校沟通还需要在彼此双方的不断深入了解中做到因人而异,尤其是针对特殊情况,比如,单亲家庭、贫困家庭、二胎家庭等,都要因事而异,按照家庭的具体情况开展。老师在做家校沟通时的方法和口径也应该有所不同。

总之,“双减”环境下的家校沟通,就是要让家长理解、认同政策,信任、配合学校,形成育人合力。家长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双减”政策是促使教育自我调整、自我优化的重要政策,切实看到了学校、老师的巨大变化,就能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这样,“双减”的治理才会取得社会效应。

猜你喜欢
家校双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