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材中长文短教基本模式的建构

2022-11-20 02:05周璐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教书育人 2022年20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内容

周璐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

统编版教材选文篇幅较长,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共识。我们以不同学段采用不同的字数作为标准,发现第一学段在325 字以上的长课文就达到20 篇左右,第二学段在582 字以上的长课文达到25 篇,第三学段在1150 字以上的长课文也有22 篇之多。课文一长,就意味着信息量越大,所需要消耗的教学实践和精力就会越多。在课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面对统编版教材中如此大比重的长课文,我们不能照搬其他版本教材所积淀的原始经验,而需要重新研制教学路径、研制教学内容、借助适切教学策略,真正做到长文短教,提升统编版教材的使用效率。

一、构建“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板块

(一)整体把握,在高度浓缩中探入

整体把握,就是学生在初次接触文本时,借助自身原始能力,在固定时间内激活自身的统摄思维,完成对文本内容、形式、主题最本真的初步感知。整体性把握文本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如创作背景、理清内容大意、感受语言特点,重点了解课文“写了什么”,而对于一些其他的内容则可以选择性忽略。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1.拓展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对全国抗日热情有了初步体验;2.了解故事背景,五位战士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掩护连队和群众安全撤离,有助于学生理解五位战士的选择和具体言行;3.整体概括,将长长的课文划分成为相应的部分,并提炼小标题:接受任务、拖住敌人、封顶歼敌、选择跳崖,并在串联中,形成课文内容的整体框架和故事发展主线;4.感受语言特点,由于内容与抗日战争有关,这篇课文的语言简洁有力,不仅凸显了五位壮士果敢英勇的品性,同时满怀着浓烈的爱国热忱。

文本再长,都有着其表达的中心;信息再多,都有其板块和框架。整体把握文本就应该鼓励学生分清内容主次,抓大而放小,将学生的思维直抵文本的核心。[1]

(二)局部细读,在深入内核中延展

长课文的整体把握,绝不是将思维停留在文本的轮廓与表层,而是搭建向文本内部深入的基石。试想,没有整体性把握的加持,师生冒冒失失地潜入核心语段,自然就会形成“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尴尬。所以,在高度浓缩中整体把握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以积极探入的思维,触及文本的核心部分,尝试将重点读透彻,从长课文丰富的教学价值点中精心选择,在长文短教中,深化文本体悟。

如统编版四上“西门豹治邺”一文中,学生整体性把握文本,了解了课文主要有三个板块:调查民情、惩治凶手、兴修水利。由此,教师将局部细读定位于“惩治凶手”板块,一方面,将这一部分内容读细致,了解西门豹惩治凶手的基本步骤,即“救下新娘、惩治首恶、恐吓帮凶”;另一方面,则需要鼓励学生紧扣西门豹的言行细节,揣摩人物一举一动之中所蕴藏的智慧、果断。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创设“观摩老百姓向回来的乡亲们转述西门豹是如何惩治凶手的”这一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明确对象,尝试复述故事。

由此所形成的局部细读,不仅有核心板块的细化和梳理,同时开掘了关键性词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形成与人物的深入对话。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转化成为“围观的吃瓜群众”,尝试对核心部分进行转述,促进了对文本内容的悦纳和表达,从而与整体性文本内容形成了点面融合之效。

(三)回归整体,在统整复合中联结

从整体到局部,昭示着学生的阅读思维也从“广”向“深”转变和聚焦,至此尚不能构建长文教学的有效路径,还需要引导学生从局部细读之后,再回归整体,形成可视化的图式结构。[2]

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中“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虽然不是叙事性文本,但对于刚刚进入第二学段的学生而言,绝对是一篇长课文。除了引导学生在局部细读中品味文本语言的生动精妙之外,还需要对课文总分总结构进行归纳与总结,这也是这个单元所选课文的共同指向。从传统教学来看,很多学生甄别和构建“总分总”结构,都是从形式层面入手,即关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其实这才是触及了这一结构的皮毛,更需要学生从总起和总结的内容层面出发,梳理与分写部分之间的对应关联。以这篇课文为例,整体把握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形式层面入手,认识到首尾段落即为课文的总起和总结;在局部细读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同风景和物产;而在最后回归整体时,则需要从内容层面,梳理首尾语段与分写内容之间的联系。从总起来看,作者展现了小兴安岭树多,分写部分四个季节都展现了树木的苍翠与繁茂,凸显了小兴安岭的森林特征;而总结语段,作者将小兴安岭定位于“大花园”“宝库”,学生则纷纷从分写语段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支撑。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孩子共同绘制文本结构的思维导图,不仅仅从形式层面认识“总分总结构”,更从内容层面认识到总起内容是对分写的统领,而总结则是对分写内容的提炼和高度概括。

二、遵循“要素—练习—文体”的基本原则

(一)聚焦核心,凸显要素地位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教材编排体系构建的基础,不关注、落实和转化语文要素,使用统编版教材就成为空话。课文篇幅变长,万不可混淆视听,而要结合文本内容特点,在循序渐进中教授必备的语文知识、训练必需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最终铸造扎实的语文能力。[2]

统编版三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结构反复、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位处于策略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会预测”。教师不能因为其篇幅较长,就将重点转移到情节梳理和人物特点的体悟上来,而需要紧扣“预测”这一训练要素,结合课文所蕴藏的丰富着力点,分别引导学生紧扣课题预测、紧扣插图预测、紧扣反复结构猜测、紧扣生活经验猜测。让学生读读猜猜、猜猜读读,将预测与阅读融合,在经历切切实实的预测实践中,形成预测意识、掌握预测方法、养成预测习惯,丰富学生阅读的基本策略。

(二)依托练习,奉行优先原则

课后练习是编者紧扣课文内容和单元语文要素,精心编制的助学体系,是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的重要抓手。研读课后习题就不难发现,这些习题不仅设置有梯度,且与单元的语文要素以及人文主题密切相关,集中体现了编者编选此文的用意,教师则需要将其作为优先考量的教学内容。

统编版四年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第二道思考题:课文中曾经不止一次出现了“中华不振”,收集相关资料,理解周恩来能够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很显然,编者设置这一道思考题的价值主要在于两点:其一,借助课文载体,历练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为下一册“根据需要收集资料”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其二,通过对历史背景的了解,渗透单元的人文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和当时的背景,为人物设身处地考虑,在历练语文能力的同时,以鲜活而真挚的情感资源进行支撑和滋养。而课后第三题则是一道读写结合题:如果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会怎么回答?将自己的想法下来,并说明自己的理由。这道题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由文及己,学会借助文本内容和人物事迹来烛照自己的情怀,一方面,借助文本榜样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则是训练学生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

只有将课后习题扎扎实实地融入教学环节中,并置放于优先设置的地位,就能够直击长课文的重点,凸显编者的用意,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文体,直击长文内核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创作准则,也就有着不同的解读方法,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也不相同。长课文再长,只要抓住了文体,就抓住了教学的命脉。

以统编版六上第四单元“穷人”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小说,虽然涉及的人物不多,情节发展也算不得跌宕起伏,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的言行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刻画,也算是一篇相对典型的长课文。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地品味语言,是完全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紧扣小说“情节”“环境”“人物”的三大核心要素展开教学,最终回归小说要“刻画人物形象”的宗旨。为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以三路进发:其一,整体把握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从桑娜等待丈夫到看望西蒙,从抱回孩子到忐忑不安,最后到丈夫回来,同意抱养孩子,从人物的所作所为,初步感受穷人不“穷”;其二,从环境入手,品味课文中三处精彩的环境描写,既感受屋外狂风的呼啸,体会桑那一家生活的艰辛,又感受屋内的温馨和整洁,体会主人公桑娜的勤劳与善良,同时还可以关注西蒙家的环境,激发学生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思考;其三,紧扣描写人物细节的语句,从人物的语言入手,尤其对人物内心独白的细腻再现,尝试走进人物内心,积极与人物展开对话,洞察作者借助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的环境渲染和情节刻画,都是为展现人物的形象而服务。教师正是抓住了文体特点,删繁就简,把握了长课文的内核,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效率,促进了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铸造“阅读—图画—范例”的融通模式

(一)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不同的学段有着不同的阅读要求,面对长课文,快速默读自然是不二法则。从第一学段开始,编者有规划地开始穿插默读的要求;第二学段则要求学生能够在默读中,“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则提出了速度的要求,明确要求每分钟不低于300 字。纵观这一切,并不意味着长课文教学就应该唯默读是举,而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做到默读和朗读相结合。

统编版六上“竹节人”一共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2.描写竹节人给作者童年带来的快乐;3.描述老师玩竹节人的场景。对于这样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我们就可以采用朗读和默读融合的阅读方式。首先,在整体性初读课文时,组织学生在快速默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快速将课文划分成为三个部分;其次,在局部细读三个部分中“介绍制作方法”时,可以借助细致默读的方式,提取制作竹节人的材料、步骤、注意点等相关信息。而在阅读“竹节人给童年带来的快乐”以及“老师玩竹节人”的语段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朗读的方式,凸显文本语段中的关键性词语,将孩子们玩竹节人时的紧张、快乐之情以及老师玩竹节人的投入之情展现出来。

如此一来,学生用默读感知内容、梳理信息,用朗读品味语言、体悟情感,做到了高效且深入,保证了长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依循认知规律,统整形象认知资源

小学生以直观性思维为主,他们对于相关形象的事物和载体,往往更容易焕发自身的思维动力。因此对于长课文的教学,教师需要尽可能将文字与图表、提纲、流程图等形象化的形式进行整合,充分运用这些可视化的资源,冲击学生的内在意识,帮助学生从整体性架构和细节的视角,消除长文阅读的畏难情绪。

如,统编版四年级中经典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依照移步换景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叶圣陶游览双龙洞的整个过程。为了学生从这篇长文游记中快速形成整体感知,教师则引导学生展开了这样的学习:首先,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绘制出作者游览的路线轨迹图,在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梳理作者行文的思路;其次,紧扣课文内容,相机提炼每个地点的特点:路上(鲜艳的映山红)、洞口(突兀)、外洞(大)、孔隙(窄)、内洞(黑);最后,关注课文除了从正面的游览顺序谋篇布局,同时还蕴藏着另一条暗线,即每处经典都提到的泉水,并将其在绘制的游览轨迹图中展现出来。

这样的引领和点拨,如同抽丝剥茧,快速把握了有机的框架、内容和构思的艺术,可谓一举两得。

(三)强化范例价值,积极推动迁移实践

所谓“范例”,教育心理学家瓦根舍认为就是蕴藏着本质元素、根本元素和基础元素的事例。叶圣陶先生倡导的“课文是例子”的理念,就是要紧扣文本范例效能,在模仿和迁移的过程中,凸显范例的典型元素。[3]因此,教师要突破长课文内容的樊篱,深入其中,将范例资源迁移到实践之中,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

如“小英雄雨来”作为统编版最长的一篇课文,编者要求学生能够照样子将其他部分列出小标题,然后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面对这样的教学,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进行概括性尝试,而是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洞察编者给出的“样子”,共同发现范例的各种要素,然后进行模仿和迁移。最后形成答案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性调控,更好地落实长课文的范例价值。

年段越高,学生面对的课文篇幅也就越长,教师不能被长课文丰富的内容遮蔽了专业的双眼,而需要通过路径的设置、内容的研制和策略的遴选,把握长课文的要核,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高效生长。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内容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