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层面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六策略”

2022-11-20 02:05张成飞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坝镇下畦小学
教书育人 2022年20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教研学校

张成飞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坝镇下畦小学)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此,从学校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教师的专业志趣、促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从学校层面看,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有效促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

一、注重专家引领,加强合作交流

(一)丰富引领方式,引领教师成长

从“知识型”“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需要专家的引领和指导。在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教师就会从“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转化。专家引领可以有四种方式:一是由校内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开展专题讲座、工作经验分享等活动,引领带动其他教师看贤思齐,就近就地向同行学习,享用校内优质资源;二是“请进来”,从校外请来教育教学专家,以专题讲座、教材教法培训、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等方式,为学校教师传经送宝;三是“送出去”,抓住校外各种交流、学习、研讨活动和各级教育教学教研部门或单位组织的培训班,委派学校学科骨干教师等参加,并将学习内容在回校后向学校教师做公开汇报;四是借助教育教学教研网络平台,利用讲座、课堂传真、培训等各种方式,引领学校教师成长。

(二)加强合作交流,发挥集体力量

学校教育教学品位的提升,与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关系很大。而教师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需要形成集体的力量,发挥集体的智慧。例如,集体备课,对于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就是一个绕不开的环节。一个办学品位高的学校,都极其重视挖掘集体的力量。教师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容易形成短板效应。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抱团协作机制,往往对教师的成长帮助很大。所以,站在解放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的角度,减去那些繁文缛节、无效劳动和敷衍应付,让教师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需要发挥集体智慧的方面,让教师的思想相互交换、彼此碰撞,取长补短、趋利除弊,汲取别人的经验或智慧拾级而上。同时,集体备课更是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展示,优秀教育教学教研方案或设计的原创者、重要观点策略的贡献者、修改完善的把关者等,都是需要集体备课展示的信息或风采,让教师享受成功愉悦的同时,把自身的能力、特长展示出来,让组内其他教师学,并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让集体备课成为促成教师集体成长的“利器”。

二、加强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一)创新教研形式,营造教研氛围

学校在安排教研活动的时候,一般都有固定的时间。这当然有其好处和用意,但是,除了这种形式之外,还需要通过创新教研组或学科组的活动形式促进教师成长。其实,教研组或学科组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组内随时可以谈论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收获的一点成果。为此,教研组或学科组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创新教研方式,把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得一失作为即时性的常规教研内容,鼓励教师鲜事鲜说,一得一失皆可为话题,随时可以在组内自由交流。这样,无论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一个意外收获点,还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失误或遗憾点,都可以在组内自由、深入讨论。这种方式不仅能让教师切实思考、解决一个又一个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且能够营造一种积极主动、友好和谐、包容兼备的教研氛围,在有效有力促成教师成长的同时建设优良的教风。

(二)开展问题研究,奖励微型课题

在自由、深入探讨某一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个人申请的方式,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某个关键点深入开展微课题研究。这种方式也是助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好办法。为此,从学校层面构建一个合理、良好的教科研平台,来帮助、引导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微课题教育科研活动。例如,“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学校就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平台上引导教师思考:如何向课堂40 分钟要质量、如何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如何做好“五项管理”、如何开展托管工作、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引导工作等。而且,在教师申请微课题之后,学校还应进一步跟进,在实验条件给予支持,在实验方法上予以指导。对于一些解决实际问题成效显著的优秀课题,学校在组织校内专家评估之后,可以予以奖励,并在学校范围内推广应用,必要时还可作为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向上申报,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这样,就会让微课题不“微”,既激发教师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积极性,又能增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助推教师成长成效显明。

(三)注重课题立项,加大科研影响

除了研究校内自定的微型课题之外,由中高级教师主持,教师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根据不同级别的课题指南,可以申报县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广泛查阅资料,收集研究文献,共同讨论论证。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教师在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最新教育教学方法、众多教育教学成果的同时,鼓励教师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查找资料,开展课题研究问题探讨活动,由发现问题的教师向其他课题组成员介绍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理论、思想及策略,并提出创新性的意见,供其他成员学习、借鉴、提高。同时,注重学以致用,开拓创新,通过先进理论、成功方法和最新成果在课题实施、实践中的应用,找到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有效策略,使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开阔视野、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学会研究,从知识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或发展。这样,既能把中高级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融入最新问题的解决中去,又可以培养、锻炼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加大教育科研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力。

三、注重学习探讨,不断反思改进

(一)立足教学方法,加强学习探讨

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学习都是不断提升自己、站好岗、服好务的法宝。尽管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学习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轻轻松松在课堂内完成学习任务,还是很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静下心来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用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全面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给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学习就是前提,就是基础。尤其还要结合教学的需要学,包括结合出现的问题学、结合互动的关键知识点学、结合自身的体验学。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问题式学习,指教师带着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地学习。例如,在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的情况下,自己在课堂中难以把所有的教学任务完成怎么办?首先就要向其他能够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的老师学;其次就要通过检索解决相关问题的文献学;从中借鉴他们的经验做法,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效率。再如,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前提下,按照课堂教学内容、学生课堂反应和课堂检测结果,如何有针对性地精要布置作业。还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强时,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等,都是需要教师带着问题积极查找资料、学习先进经验并加以借鉴的学习方式。结合互动的关键知识点学开展互动式学习,是指在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参加培训的过程中,教师把遇到的成功或失败案例作为彼此互动的话题进行探讨,通过教师的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深入讨论,找出失败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或策略;总结成功的原因,总结其中的方法或经验、策略,以此提升各自的教育教学水平。结合自身的体验学,就是由教师“教”的角色向学生“学”的角色转变,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感受教育教学方法的可行与否,以教师自身的体验找到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和能力的好方法,进而以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在实践中检验、改进。这样,立足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学习,就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促成自身的快速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二)瞄准提质增效,注重反思改进

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成长的主战场也在课堂。抓住了课堂教学,就等于守住了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阵地,走向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瞄准提质增效这一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导,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教案设计、课堂活动、课堂学习成效分析与评价、作业布置与完成情况反馈等各环节,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全面进行自我反思,结合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逐一进行方法完善,并把反思获得的成果及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此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用内省和自悟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促进自身的快速成长和专业发展。

四、搭建历练平台,展示教师风采

(一)借助校内竞赛,搭建历练平台

教师经常用一句话来勉励学生,那就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学校也应注重对教师的锻造和磨砺。所以,借助各类校内竞赛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历练自我的平台,对于促成教师的成长相当关键。一是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竞赛活动打造、锻炼教师。例如,每学期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激励青年教师参加比赛,通过竞赛方式锻造他们设计教案、实施教学的能力。在活动中,参赛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达到效率最优化。赛后,通过奖次评定,让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上示范课,开阔大家的思维和眼界。二是借助辅助性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代训,长技强能。例如,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单位组织开展“三字一画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师现场限时教案设计比赛”“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比赛”“微课制作比赛”“作业网上批阅现场反馈比赛”等活动,通过一项项岗位技能的竞赛进行岗位练兵,促使教师注重各方面的教育教学技能,加强自我修炼,达到强项强能的目的。

(二)支持校外竞赛,展示教师风采

对于校内历练过关、成长迅速的教师,学校还要进一步为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推荐、支持他们参加校外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一方面,让参赛教师起到带动作用,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激励他们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特色;另一方面,通过展示教师的个人风采推介学校的教师培养成果,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例如,选拔支持“一师一优课”校内竞赛获奖者参加县级、市级、省级比赛,带动其他教师打造优质课例,提升自身备课水平。再如,支持、推荐校内教案、论文、案例、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参加县级以上相对应的比赛活动,促使其他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创新设计教案,积极撰写论文,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对其他教师积极参加校内活动起到促进作用,又能充分展示被推荐教师的教育教学才能,让他们在竞赛的舞台上焕发光彩,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形成带动效应,助推全员成长

(一)发挥骨干作用,形成带动效应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充分发挥外在的带动力,其中就包括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学能手等优秀教师发挥自身带动作用。一是通过开设教师讲堂,请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学能手等举办教育教学经验讲座,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启迪教师思维、智慧,带动青年教师善学善教。二是通过师徒结对,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或高级教师与青年教师结为师徒,师带徒,徒促师,传经送宝,互帮互学,听课、讨论,发挥师傅的带动作用。这样,在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学能手等教师的带领下,青年教师有样板可学,有关键点可研究,在典型带动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观察、分析、研究能力,养成带着问题学、有的放矢思、灵活高效教,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高效运用先进教育思想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型教师。

(二)挖掘内在动力,驱动全员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不断推进,挖掘教师自身的内在动力。例如,以校本培训为载体,指导每位教师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个人短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以明确的发展目标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让发展成为学校全员教师的自觉行动,驱动教师成长。再如,制订不同级别的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为具备不同级别骨干教师评选条件的教师搭建外出培训、聆听讲座、学历进修、岗位练兵等方面的平台,为培养不同级别的骨干教师创造条件、提供帮助,让年龄大、教龄长、级别高的教师自始至终保持昂扬的发展态势,老当益壮,向更高、更深、更尖的发展目标挺进。

六、完善保障制度,健全激励机制

(一)规范教学行为,完善保障制度

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都必须以铸造师德为前提。换句话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是基于铸造师德的成长和发展。为此,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铸造高尚的师德师魂,也是促成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有力保障。例如,把所有精力用在课堂上,不在课下违规补课。再如,不能以牺牲学生时间为代价提高自己的学科成绩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制定、完善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二)出台评价措施,健全激励机制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不只是教师个人的事,更是学校的事。为此,作为学校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出台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成效评价制度和激励措施,以此激发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热情,促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例如,把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纳入学校的年终考核,依据具体的评价项目和标准,对每位教师进行评价。再如,制定系列化的激励制度,从学习、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和论文、开展课题研究、指导学生、托管教育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出台奖励制度,健全激励机制,有效促成教师从工匠型向专业型、专家型转变。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教研学校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学校推介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