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创新研究*
——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2022-11-20 09:21赵宇龙施仁江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团委
教书育人 2022年21期
关键词:劳动岗位育人

赵宇龙 施仁江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团委)

劳动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更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国家的未来。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初步确立了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总体布局。勤工助学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参与劳动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在学生资助的基本职能外所实现的育人作用有限。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劳动教育功能,既是时代需求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勤工助学活动的必然发展方向。

一、概念梳理:劳动教育与勤工助学的关联

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组成部分,勤工助学的受众群体一直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相关工作也以资助学生、帮助其改善生活为目的。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2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充实完善,勤工助学活动的资助功能已有所弱化,参与人群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勤工助学正在向成为全体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转变。

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1]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的任务,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出部署。为了将劳动教育与高校现有教育体系更好地融合,有必要从现有教育资源中寻找突破口,勤工助学作为劳动教育的既有实践载体,不失为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一种合适选择。

在勤工助学育人作用研究方面,许多学者侧重对勤工助学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陶森等提出,宣传单一、培训欠缺和劳动获得感不足是影响勤工助学育人实效的重要原因。[2]从发展性资助出发,屈娜通过对北京11所高校的调查,提出以发展性理念增进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动机的观点。[3]赵杰指出,管理机制不健全、工作内容枯燥是高校目前开展勤工助学存在的问题。[4]

由此可见,已有许多高校对优化勤工助学的教育作用进行了探索,并在实践中发现了现存的几大问题:宣传力度不足、活动几乎仅有酬金这一激励形式、培训教育缺位。本研究从劳动教育出发,探索将勤工助学从资助工具转变为教育工具。具体来说,传统研究侧重于将育人元素融入资助活动中,而本研究则强调将勤工助学的资助属性弱化,重视勤工助学在学生与社会接触、体验真实劳动方面的优势,将勤工助学纳入学校整体教育布局范畴。通过勤工助学工作主要目的的转换,实现勤工助学劳动教育功能的突破性发展。

二、以勤工助学为手段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完善勤工助学工作体系,将其纳入劳动教育工作范畴,是实现勤工助学与劳动教育工作质量同步提升的有效手段。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在校生对职业培训与劳动教育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进一步完善勤工助学工作有助于充实现有劳动教育体系,更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目前,勤工助学存在着育人能力薄弱、工作内容简单等问题,将其纳入劳动教育体系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工作开展,更好地实现勤工助学的教育功能。通过走进社会、体验劳动、感受生活,使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更加匹配,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完善劳动教育体系的迫切需求

党和国家一直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开展方式之一。在国家日益强调劳动教育的当下,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是高校的一项历史使命。当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主要依托专业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途径,相关活动存在与社会关联性不强、流动性大、形式大于实质等问题。勤工助学无疑可以拓宽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渠道,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作为一种有偿的实践活动,它与学生步入社会后的体验关联度更高,学生在岗时间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活动也更为持久,学生从中获得的劳动技能也更适用于社会生活。在现有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将勤工助学的岗位资源、管理经验、运作模式等转换为劳动教育资源,有助于回应劳动教育的急切需求。

(二)勤工助学活动教育属性的实现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5]人们往往聚焦于勤工助学活动在学生资助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利用勤工助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则缺乏概念。然而,作为在校学生参与劳动、感受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学校主导、教师直接参与的运行模式,勤工助学具备天然的教育属性。让教育属性从理想走进现实,有必要将勤工助学明确纳入高校教育体系,这有助于提升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对勤工助学的重视程度,在观念上改变勤工助学只是“打工”的片面认知,在行动上用教育标准开展活动。高校应按照教学要求对勤工助学日常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从制度上实现相关教育内涵的体系化、指标化,让依托勤工助学开展的劳动教育有章可循,教育效果可监测、可分析,推动相关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更好地实现勤工助学的教育功能,让广大学生除了酬金外真正有所收获,开辟出劳动教育的“第二课堂”。

(三)提升勤工助学工作品质

管理工作作为统筹勤工助学的基本手段,直接影响着工作开展的品质。教育功能能否得以发挥,取决于各环节是否都确立了教育的根本目标。将勤工助学纳入劳动教育体系,有助于提升教务、学工等各部门对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在顶层设计、过程管理、队伍建设、绩效考核等方面采取更加完善的措施,进一步拔高勤工助学在高校整体建设中的地位,促使机关部门和有关教师为勤工助学工作投入更大精力,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岗位资源,进一步强化权益保障工作与学生上岗培训等配套措施,构建更加合理的激励体系等举措将有效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参与度,让热爱劳动的氛围在校园中蔚然成风,为勤工助学教育功能的实现奠定基础。

(四)助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单一的专业课程学习不足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必须发挥全过程的育人作用。勤工助学作为“实践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感受自身价值,在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和综合素质。

1.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实现价值认同。学生可在参加勤工工作前评估能力,系统地分析个人状况(包括家庭情况、学习态度、兴趣等)。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可以通过面试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特点分配任务,实现人岗匹配,帮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2.学习劳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作为勤工助学的主要目的,劳动教育的成效通过学生参与劳动,在工作中学习劳动,在勤工助学中感受到“劳动最光荣”得以体现。通过参与勤工助学,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学习了一些办公技巧、职业技能,体验了真实工作情景,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让高校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3.强化师生沟通,助力长远发展。通过岗位教师充分发挥勤工岗位在与学生接触、交流上的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指导,一方面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得到师长的指导与关怀,另一方面可以在强化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未来的就业与职业选择提供参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后续就业和继续教育做好充分准备。

4.团队合作,综合提升。在勤工岗位内部开展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团体实践学习和沟通的机会。这有利于增强团队成员的集体归属感,在沟通、理解、协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他们掌握管理服务技能。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等形式,全体学生和指导教师对遇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形成一个“学习社区”,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岗位工作中相互学习借鉴。

5.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通过参与勤工助学,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能力与优势创造价值,增强信心与勇气,真切地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强化责任意识。[6]实现“不会劳动”到“我要劳动”的转变,形成积极向上和富有创造意识的精神状态,充分体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三、调查研究: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开展现状

为更好地掌握勤工助学工作开展状况,笔者在浙江工业大学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围绕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展开,涵盖了参与动机、实践收获、现存问题等多方面问题,共收集到有效答卷1052份,结合访谈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当前勤工助学工作主要呈现如下七大特点:

(一)学生、教师、社会等群体未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最初的定位是学生资助体系的组成部分,因而人们在思维上偏重于酬金、资助等要素。其教育功能往往被忽略。调研中,67.3%的参与同学是为了赚取酬金而参加勤工助学,目的是学习劳动与增强社交能力的占比仅为44.6%。从未参与过勤工助学的学生中,32.4%是因为与各类社团活动和娱乐活动的时间冲突而不选择参加。相关受访岗位教师也表示,招募勤工助学学生主要是为了应对岗位人手不足的情况。由此可见,构成校内勤工助学基础的教师和学生大多未能充分认识到勤工助学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未能在思想上认识到勤工助学对学生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在作用。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部门宣传工作上的不足也影响了各群体对勤工助学的全面认识。调研数据显示,“不了解如何参加勤工助学”位居影响学生参与因素的首位,其他学者的研究也指出了管理部门在宣传方式、招募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建设与新时代大学生需求相符的宣传体系,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视。

(二)普通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机会有限

笔者在工作中走访了部分高校,绝大多数学校出于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因素限制普通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并单独制定普通学生的酬金标准。在现有研究中,多数研究也是从如何更好地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发,偏重于资助工作基础上的育人作用提升。[7]笔者所在高校实行的是经济困难学生优先,普通生与困难生同工同酬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保障了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优先权,也为广大普通生提供了机会,相较于其他高校在人群覆盖上更加合理。但即使有72%的普通生占比,因校内资金、岗位有限,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勤工助学的机会,高校提供岗位的能力和广大同学参与勤工助学的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三)校外勤工助学活动品质较低

调研与工作数据显示,学生参与的校外勤工助学工作以传单发放、手机应用推广、商品包装等劳动密集型工作为主。层次略高的技能培训与助教工作虽然参与比例也比较高,但流动性很强,79.17%的受访同学表示自己的工作一般仅持续一学期,他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也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层次,与本科在校所学关联不大。因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商家普遍不愿意让学生从事需开展前期培训的技术性工作。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校外勤工助学相较于其他形式的优势在于时间短、上手快,与学生追求酬金的目的相契合,但脱离了勤工育人与劳动教育的初衷。要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在校外勤工助学中有所收获,质量低、管理乱的现状必须得到扭转。

(四)工作技能培训与人文关怀较弱

不想劳动、不会劳动是当下许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调研数据显示,43%的校内岗参与学生未接受过系统培训,不熟悉岗位工作、工作与日常生活协调困难是学生初次参与勤工助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对师生交流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勤工助学学生与岗位教师相处时间较长,如何将师生的相处有效地转化为教育优势,目前仍存在一定困难。多数师生沟通局限在岗位业务上,教师对学生校园生活、学习情况、未来学业与职业发展的关心较少。人文关怀偏弱既不利于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也无法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岗位潜在的教育优势。

(五)社会的支持作用偏弱

勤工助学不只是校内勤工助学,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必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社会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兼职机会,不仅能有效解决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的问题,也能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校地合作。笔者所在高校数据显示,在目前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不足的背景下,学生参与校外勤工助学的比重不足2%,校外参差不齐的岗位质量也影响了高校开辟岗位的效率。政府在企业管理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经验应该被引入勤工助学管理中来,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有效发挥社会在勤工助学中的支持作用。

(六)权益保障薄弱

高校学生参与校外勤工助学主要有学校统筹和第三方渠道两种方式。第三方渠道多为私人或企业自主招募,由于学生维权意识薄弱、法律知识欠缺、相关领域立法存在空白等多重因素,有许多学生在自行参与校外勤工助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工资克扣、工作延时、工作内容与宣传不符等权益侵害情况。作为勤工助学管理工作者,笔者在工作中也发现诸多企业存在不愿签署协议、相关协议履行存在困难等情况。劳动教育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制约了活动的开展,除了高校规范开展工作,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当关注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尽早加以解决,让学生安心参与勤工助学,让高校更有底气地开展工作。

(七)激励措施偏弱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取酬金来补贴生活的需求已经快速下滑。笔者统计了所在高校的勤工助学参与情况,超过2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有参与勤工助学,用酬金来激励学生参与显然效果偏弱。而其他劳动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已经被明确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中。相关研究也表明,高校主管部门对岗位育人质量的考核存在空白。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激励不足,影响了相关人员强化育人实效、参与育人过程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勤工之星”评选活动等模范学生激励活动,笔者所在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勤工助学的内涵,但对教师等实施主体的激励问题仍未能得到解决,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劳动教育的实现有待加强。

四、高校开展勤工助学劳动教育的途径

以劳动教育为目的开展勤工助学工作,要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从制度保障、宣传引导、激励表彰等方面综合优化现有体系。

(一)强化教育引导,营造劳动氛围

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课堂学习、思想教育等环节渗透劳动教育理念,将高校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同时,加大勤工助学工作宣传与支持力度,借助劳动节等契机举办宣传活动,让劳动模范的勤工经历进入广大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勤工助学、崇尚勤工助学。要增加勤工助学宣传途径,如扩大勤工助学学生库规模、积极搭建多元化信息平台等,努力破除信息壁垒,消除学生参与勤工的障碍。另一方面,高校要规范劳动教育开展,在学生上岗、日常参与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的过程中开展权益维护、基本劳动技能、交际礼仪等实用知识培训。通过建立勤工助学电子档案等形式,做好学生的跟踪回访工作,掌握学生勤工助学动向,做好培训指导工作。高校应增加体现新时代特征的智慧型劳动岗位,增强勤工助学岗位和学生专业的关联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加强学生对劳动精神、劳动观念的认知,增加劳动在学生生活中的比重,使劳动思想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校园劳动氛围。

(二)强化教育属性,扩大覆盖人群

为推进勤工助学事业持续发展,高校首先要突破勤工助学仅作为资助工具的局限性,让学生走出勤工助学专属于经济困难生的思想误区。通过宣传勤工助学理念和优化岗位设置,强化勤工助学活动的教育属性和普适性,让学生感受到勤工助学的教育价值。明确勤工助学的教育定位,在岗位设置、管理等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突出勤工助学的育人作用。要统筹推进勤工助学覆盖面的扩大与岗位工作内涵的提升:一是多措并举增设岗位,在机关、图书馆、实验室等校内单位和校友企业、毕业生就职企业等挖掘潜在的岗位资源,从源头上解决学生参与勤工难的问题;二是要注重全流程的教育工作,通过上岗前培训、上岗时的人文关怀、上岗后的跟踪回访等工作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在劳动实践中收获更多知识;三是要进一步丰富岗位类型,要着眼于网络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等新业态,在传统的机关行政助理以外增设更多专业技术型岗位,让学生所学得到实践,促进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除了具体操作层面的优化提升,在工作中必须将全体学生纳入勤工助学管理范畴,打破原有的不合理限制。这不仅是利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解决学生私下勤工兼职引发的权益侵害、时间协调困难等问题,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学生日常管理领域的贴心与负责。全员纳入管理也能让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加公开透明,通过竞争上岗等方式促使学生提升个人能力,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我。

(三)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勤工途径

属地政府、高校和社会力量要形成合力,在制度、资源上为学生参与校外勤工助学创造条件。要完善相关领域制度建设,用法律法规保障学生参与校外勤工助学活动的合法权益,解决校外勤工助学法律地位模糊、学生维权难的困局。高校除了严格规范企业招募学生工作,也要为学生维权提供必要的协助与支持。[8]属地政府可以利用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优势,与高校协调对接,统筹社会用人单位,规范、有序地为学生提供勤工兼职机会,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勤工实践机会,扭转当下校外勤工助学管理混乱、权益受侵犯问题频发的状况。企业要充分发挥支持作用,通过提供高质量岗位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劳动,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四)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通过建立全过程的记录与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评定规范,全面、客观、准确地记录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情况,有利于高校监测勤工助学教育实效,为改进和优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要围绕报名、面试、培训、日常工作、后续回访等多个过程,通过面试表现、培训考核、日常工作情况等多个角度,全面衡量学生勤工助学情况。要将相关评价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先、就业推荐的参考依据,帮助学生和教师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促使岗位教师在学生业务能力培养教育上下功夫,同时增强学生的收获感与成就感,使勤工助学更好地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切实提高参与度和育人实效。通过校地联动、校企联动,将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情况纳入评价体系,建立公示、审核等制度,确保评价体系公平公正,实现高校教育外延至社会,提升劳动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通过高校认定、企业推荐等多种方式开展校外勤工助学评价工作,提高相关评价结果在学生就业推荐时的信度和效力,使勤工助学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劳动教育和就业工作。

(五)推广勤工助学先进经验

宣传推广勤工助学典型经验。一是宣传属地政府、社会企业支持高校勤工助学的先进经验,通过校地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经验宣传,吸引更多的地方和企业参与到高校劳动教育中来;二是宣传校内学院、机关等单位开展勤工助学工作与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让优质的教育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在更多的学院、机关推广,更好地优化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三是挖掘勤工助学学生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事迹宣讲、表彰奖励等多种方式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精神,营造校园师生共同支持勤工助学的良好氛围。

综上,实现高校勤工助学劳动教育作用的实现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制度、强化教育、加强激励、营造氛围等手段全方位提升各界对勤工助学的认同与支持,真正通过勤工助学构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新模式。

猜你喜欢
劳动岗位育人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