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行知理念 落创新素养
——陶行知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浅析

2022-11-20 16:06周月佳
小学生 2022年3期
关键词:爬山虎陶行知剪纸

☉周月佳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之一,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笔耕不辍,总结出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为教育从业者,我们需要对前辈提炼并经实践检验的宝贵理论成果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时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地进行创新。陶行知先生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创立了丰富且深刻的教育理念,如“生活即教育”“情感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笔者将从自身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出发,探讨如何将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有效融汇到语文教学实践当中。

一、广泛取材,拓展教学视域

陶行知先生思想的精髓是生活教育理论,其本质可以用“生活即教育”来概括。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教材内容讲解为抓手,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和生活化,综合考虑孩子们的认知程度和兴趣点,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取材。一方面,内容选择要考虑到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状态,区别于传统教育只学习书本的刻板模式,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闪光点,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又要富有学科特色和教育意义。文本教学是对生活知识和生活场景的凝练表达,是艺术化了的生活,要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气息。

依据“生活即教育”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中有意识选择一些和同学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片段,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快速进入情境预设中。以小学四年级上册课本教学为例,教材中有八个专题内容,如自然奇观、神话故事、多彩生活、童年往事等等,这些专题安排也体现出编者对生活的关注。在讲解自然奇观时,教师可以提出“讲讲你见过最美/独特/难忘的自然景物”为话题展开,让同学们先对这一话题进行思考,再导入整个单元的学习;在讲解神话故事时,教师同样可以让同学们从自己身边入手,讲讲自己从爷爷奶奶那听到的神话传说,讲讲自己平常在书上看到的神奇故事;在讲解“多彩生活”这一专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家庭的生活、学校的学习生活、食堂的餐饮生活等方面进行展开。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老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更加多元。除了基础的板书和PPT 之外,也可以尝试其他的课堂导入方式,比如提前进行实地采访,以视频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在课堂导入中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二、情感交流,创新学习模式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以“求真”为核心,知情意合一的情感教育理论,这一理论思想体现出对“爱满天下”的教育大局之殷切期盼,体现出深刻的前瞻意识和教育的脉脉温情,至今仍在教育领域为历届师生借鉴、传承。在语文教学环节中,尤其如此。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悟”模式过渡到“情为教先,教为情辅,以教言情,以情助教”的知情交融的教学模式。善于通过“情感设计”,以身作则,首先自身做到以热情昂扬、真诚礼貌的情感态度带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伊始就构建起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通过各种有效的互动方式,比如提问、课堂游戏、课堂讨论等环节,多渠道提升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获得感和参与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个人意见,表现出自我的情感态度。课堂之外才是真正的课堂。除去课堂这一基本的情感载体,教师还需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处理好与学生的情感沟通问题,建立稳固、和谐、良性发展的师生关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以小学语文课本《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学习为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进行相关图片的PPT 展示,还可以辅以灵动的配乐或讲解视频,让同学对爬山虎这种植物进行联想和情景预设,了解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另外,教师再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爬山虎植株,帮助同学们感受景物的变化和差异,带领同学体会其中的相同之处和各自的差异,并提出知识运用的相关问题,比如列举爬山虎的特点、总结爬山虎的生长规律等,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这样,学生得以初步对景物和季节特征进行抽象的、概括的总结,并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够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学习记忆的有序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实践安排“寻找爬山虎”主题活动,让同学们在周边的墙壁上、民居旁找到爬山虎植株,进行实地的细致考察,体会实践和课堂的差异,条件允许还可以做一些植物标本,带来课堂和大家分享讲解自己所观察到的爬山虎外表、习性等特征,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知识和文本的理解[1]。

三、学以致用,更新学习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实践能力和行动力还处在初步培养阶段,要他们自主行动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就需要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让同学们从最基本的教学实践入手。如最简单的文本相关资料搜集,就可以通过和亲朋好友的交谈对话,去图书馆、博物馆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去学校的图书阅览室检索书目等方式实践。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日常化、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安排,让同学们在系统组织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将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和实践行动统一起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性记忆。由基础的个人实践到团体、班级整体行动,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下提升自我行动力,在实践中获取真正属于自己的学问。

小学的习作教学是促进交流沟通、锻炼自我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在习作任务布置之前,往往会根据某一特定主题让同学们开展简单的“口语交际”。但很多情况下,口语交际往往演变为一个话题下的重复讨论和“无效”认同,由于缺乏与话题相关的经历或者是缺乏深入思考,学生们在探讨话题时显得力不从心,话题也很难顺利持续下去。在这个时候,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作用并不明显,需要老师根据经验进行创新,改变话题的切入点和讨论方向,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联想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贯彻“知行合一”的思想,行动起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补足知识短板。例如,在“多彩的活动”这一主题写作下,同学们首先要围绕着一个主题讨论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划船、放风筝、剪纸等各种实践活动,教师不妨启发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探讨一些自己有了解但是接触不多的活动。例如,有的同学可能对传统文化接触不多,谈起来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不妨在讨论正式话题之前,先给学生们布置相关的实践任务,比如体验传统剪纸艺术、传统戏剧艺术、传统音乐、传统服饰、传统饮食习惯等等,学生在这些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方向去学习、观摩并尝试操作。有的同学选择剪纸,那么他就可以和身边擅长剪纸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者去专门的剪纸艺术店铺学习。在选好地点学习之前,首先要先对传统剪纸文化有一个基本了解,如剪纸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剪纸的类型和经典作品等等。在正式的学习过程中,他可以让剪纸“师傅”教自己做一些基本的剪纸作品,自己回家后还可以创作,记录自己制作的基本环节、制作时的难点或亮点、本次操作实践的感悟等等。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着丰富的生活表现形式,同学们只要愿意去尝试,就可以将这份体验和记录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和知识积淀,讲起来自然也就随意化用、水到渠成。学习传统文化这类知识,让同学们自己去做去想,将极大促进他们对社会文化的体验,进而增进对语文学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

四、结语

新时代的教育体制应该富有时代气息,更应该立足学生本位教育本位。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出“以生为本”的人文关怀和“爱满天下”的教育本色,理应伴随教学实践不断深化,成为历代教育者的精神补给。

猜你喜欢
爬山虎陶行知剪纸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爬山虎
大嘴蛙学剪纸
陶行知夜归
爬山虎
爬山虎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剪纸
剪纸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