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求实 行稳致远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朱光亚

2022-11-20 11:42
关键词:两弹一星核试验原子弹

朱光亚先生,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85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 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型成就展”1970—1979 年英雄模范人物,入选“感动中国2011 年度人物”。

在中国科技界,凡是与朱光亚先生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治学严谨,求真务实,遇事从不轻易表态,一定要先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倾听多方面的不同意见,反复论证,深思熟虑,然后再下决心。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一抓到底、坚定不移,具有非凡的战略定力。将战略层次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家的严谨缜密和谐统一起来是他特有的工作风格。

先生的严谨源自求学时期。他在中学时代就养成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后来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时,他目标明确、勤奋刻苦、踏实认真,连续 4 年获得奖学金。先生在校期间,作业和考卷一贯的书写整洁工整,答题过程严谨。也许正是源于少小时“苦读出真知”的誓言,来到美国两年里,先后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了4 篇论文,在发展迅速的国际核物理研究领域崭露头角。1949 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不仅在学习上严谨认真,而且生活中也是如此。这种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习惯和基本功,逐渐形成了贯穿先生一生的独特风格。

在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制过程中,先生始终把严谨求实的精神融入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坚持科学方法论、制定符合实际的规划等方面。工作中,他和同事们一起,坚持用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从基本原理和实验出发,通过逻辑严密的理论推导、可靠翔实的实验数据,从“根”上扎实推进原子弹、氢弹技术攻关。迅速突破了底层技术、核心技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走出了中国特色核武器发展道路。

在制订核武器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计划方面,1962 年他主持制订了第一颗原子弹技术攻关“两年规划”,细致评估各方进展、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倒排进度、正排措施,和全国相关部门形成系统合力,保障了两年内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目标的如期实现。随后,又制订了核航弹、导弹核武器“三级跳”计划,氢弹原理突破计划,均成功实现。

朱光亚先生在领导、指导我国核试验工作中,每次核试验前必亲临现场,严把质量技术关,从理论设计、制造加工、测试到安全,每个环节都要“鸡蛋里挑骨头”,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了核试验一次成功、次次成功。为了取得第一手的核爆炸资料,在第二次地下核试验爆炸两年后,他不顾个人安危,做好防护后进入坑道,到爆心附近仔细查看核爆后的现场。这种严谨细致、求真求实的精神是开展核试验工作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

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实际和国情,精心选择突破口,不亦步亦趋盲目跟随发达国家,也是求实的重要体现。1986 年,朱光亚先生作为 863 计划的负责人之一,准确把握计划的定位,稳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经过20 年努力,他指导的技术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后来多项“撒手锏”武器和航天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表彰朱光亚先生对我国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2004 年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 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核试验原子弹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徒手“撕开”原子弹
评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纳粹德国原子弹计划的失败
一颗未爆的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