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扶正润燥汤联合针刺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

2022-11-21 08:36马娜韩晓东刘伟秦蕊马琳贾春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22期
关键词:润燥扶正粒细胞

马娜 韩晓东 刘伟 秦蕊 马琳 贾春红

(1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古冶区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

作为乳腺癌的常用治疗手段,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易引起骨髓抑制,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与后续治疗〔1〕。老年乳腺癌患者机体多系统功能衰退,化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影响可能更大,预后风险进一步增加〔2〕。可见,早期防治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对促进患者良性预后意义重大。

既往临床为减少化疗毒副反应带来的影响,多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但该干预方式仅能缓解症状,效果欠佳。近年来,有研究提出,中医治疗在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3〕。骨髓抑制在中医学中可归为“虚劳”“血虚”等范畴,其主要病理病机为正气受损、阴血亏虚,治疗应以扶正为要,补益气血为主要原则〔4〕。健脾扶正润燥汤主要由当归、白芍等多种中药材组成,具有健脾扶正、益气补血之效〔5〕。针刺也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研究指出,在大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辅助实施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和耐受性〔6〕。结合上述健脾扶正润燥汤和针刺在化疗患者中的优势,考虑可为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扶正润燥汤和针刺,或可对提高患者化疗获益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观察健脾扶正润燥汤联合针刺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接受化疗的14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全部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年龄60~73岁,平均(67.49±1.32)岁;恶性肿瘤国际临床病理分期(TNM)〔7〕:Ⅰ期15例、Ⅱ期31例、Ⅲ期24例。观察组年龄61~73岁,平均(67.61±1.34)岁;TNM分期:Ⅰ期17例、Ⅱ期30例、Ⅲ期2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乳腺癌符合相关诊断标准〔8〕,且经乳腺超声、乳腺钼靶、穿刺活检等检查结果确诊;②TNM分期为Ⅰ~Ⅲ期;③年龄≥60周岁;④预计生存期>6个月;⑤化疗周期≥1个。

排除标准:①化疗前白细胞计数<3×109/L的患者;②化疗前血小板计数<80×109/L;③化疗前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9〕<60分;④近1个月内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⑤伴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⑥无法耐受针刺,出现晕针的患者。

1.2方法 两组均于化疗开始时接受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常规综合治疗。采用CMF化疗方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环磷酰胺(通化茂祥,国药准字H22022673,规格:50 mg×24 s):第1~14天,口服,100 mg/m2;甲氨蝶呤(依比威,批准文号H20080251,规格5 ml∶0.5 g):第1、8天,静脉滴注,40 mg/m2;氟尿嘧啶(通化茂祥,国药准字H22023469,规格:10 ml∶0.25 g):第1、8天,静脉滴注,600 mg/m2;28 d为1个周期,共用6个周期。化疗期间,采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石药集团,国药准字S20110014,规格:3.0 mg/支)3 mg,皮下注射,1个化疗周期(28 d)仅注射1次;应用止吐药:每次化疗前、后经静脉注射盐酸格拉司琼(徐州莱恩,国药准字H20054296,规格:3 ml∶3 mg)1次,3 mg/次,总剂量6 mg。实施常规护理干预:①贫血处理:为患者补充铁剂、叶酸等,适当可采用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②粒细胞减少处理: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适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③血小板减少处理:避免剧烈活动与外伤,进食软食,适时可输注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扶正润燥汤联合针刺治疗。(1)采用自拟健脾扶正方:方剂组成:黄芪30 g、阿胶9 g、白芍15 g、白术15 g、炙甘草5 g、枸杞子10 g、当归12 g、熟地黄18 g;随症加减: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应酌情加竹茹9 g、生姜5 g、陈皮9 g、半夏9 g等;若患者食欲不振,应酌情加炒莱菔子9 g、焦山楂12 g、焦麦芽30 g、炒鸡内金9 g等;睡眠欠佳者加酸枣仁15 g、茯神15 g等。每剂800 ml水煎取汁200 ml,于每次化疗前1 h温服,以后为每天早晚各1次,100 ml/次,连续治疗6个化疗周期。(2)针刺:选取穴位:双侧足三里、关元、百会、膈俞、肾俞、脾俞、胃俞、神门、安眠、大椎、肺俞及膏盲等,常规消毒,选用约33 mm的毫针,采用轻刺、浅刺的方法,并运用补法,避免大幅度提插捻转,留针30 min后起针。于化疗当天开始进行,2次/d,持续4 d,每个化疗周期治疗1次,连续治疗6个化疗周期。

1.3评价指标 (1)骨髓抑制发生情况:记录两组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发生情况,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血小板。(2)骨髓抑制分度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治疗28 d已发生骨髓抑制患者的骨髓抑制分度情况,参照文献〔10〕,判定标准:0度:血红蛋白≥11 g/L,WBC计数≥4×109/L,中性粒细胞≥2×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1度:9.5 g/L≤血红蛋白<11 g/L,3×109/L≤WBC计数<4×109/L,1.5×109/L≤中性粒细胞<2×109/L,75×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2度:8 g/L≤血红蛋白<9.5 g/L,2×109/L≤WBC<3×109/L,1×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50×109/L≤血小板计数<75×109/L;3度:6.5 g/L≤血红蛋白<8 g/L,1×109/L≤WBC<2×109/L,0.5×109/L≤中性粒细胞<1×109/L,25×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4度:6.5 g/L<血红蛋白,1×109/L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有计量资料做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单个指标多个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度量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骨髓抑制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6个周期时,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37.14%(26/70)〕低于对照组〔64.29%(4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6,P=0.001)。

2.2两组骨髓抑制分度情况比较 治疗6个周期时,观察组已发生骨髓抑制患者的骨髓抑制分度(1度18例、2度7例、3度1例)优于对照组(1度8例、2度20例、3度12例、4度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两组血常规比较 治疗3个周期时,两组WBC、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在治疗6个周期时回升,且观察组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骨髓抑制是乳腺癌化疗期间常发生的毒副反应之一,不仅可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影响化疗进程和疗效,还会增加感染发生风险,预后风险增加〔11〕。特别是老年患者因抵抗力与耐受力下降,且多合并基础疾病,骨髓抑制发生风险更高,不利于预后。因此,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减轻骨髓抑制带来的不良影响,改善患者预后。目前,西医仍是治疗乳腺癌化疗毒副反应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但效果并不理想,患者获益相对有限〔12〕。

骨髓抑制在中医学中并无准确病名,但依据化疗后所表现的头痛、乏力等症状,将骨髓抑制归为“虚劳”“血虚”等范畴,其病理病机主要为化疗药物进入人体后耗伤气血,阴阳失和,脏腑亏损,因此,临床治疗时应以扶正补益为主〔13〕。健脾扶正润燥汤主要由黄芪、阿胶、白芍、白术、炙甘草、枸杞子、当归、熟地黄等多种中药材组成,其中黄芪补气固表;阿胶补血润燥;白芍养血敛阴;白术健脾益气;炙甘草补脾和胃;枸杞子滋补肝肾;当归补血活血;熟地黄养阴生津;诸药共奏可发挥扶正健脾、补益气血之效〔14〕。现阶段,中医外治法也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与中药联合应用,已被研究证实可降低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改善症状〔15〕。针刺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可刺激人体特定穴位,通过健脾胃、生气血、补骨髓等机制恢复机体造血功能,从而防治骨髓抑制〔16〕。上述机制契合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治疗原则,考虑可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为老年乳腺癌患者加用健脾扶正润燥汤联合针刺治疗,以降低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发生风险。

本研究结果表明,健脾扶正润燥汤联合针刺不仅可更加有效降低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风险,且能够减轻骨髓抑制程度。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健脾扶正润燥汤中的黄芪含有的黄芪多糖可有效提高白细胞介素(IL)-2、IL-4等抑炎因子水平,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内骨髓形态学,降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恢复骨髓造血功能,减轻骨髓抑制程度〔17〕。同时,针刺可促进造血干细胞分裂增殖,保护造血干细胞,减轻化疗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损伤,从而进一步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18〕。此外,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健脾扶正润燥汤联合针刺更利于恢复老年乳腺癌患者的WBC、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究其原因,当归含有的当归多糖可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调控骨髓造血,提高血小板水平〔19〕。而针刺可加强组织器官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功能,继而调控WBC、中性粒细胞的表达〔20〕。

综上,健脾扶正润燥汤联合针刺可降低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风险,减轻患者骨髓抑制程度,利于促进WBC、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润燥扶正粒细胞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部感染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冬季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润燥止痒胶囊在湿疹中辅助治疗效果分析
中性粒细胞在稳态和病理状态下的免疫调节作用
画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