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肠方联合电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脾虚湿蕴证)的疗效

2022-11-21 08:36李宁刘欢齐宝玉刘屹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22期
关键词:天枢电针大肠

李宁 刘欢 齐宝玉 刘屹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长春中医药大学;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功能性便秘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出口梗阻型、慢传输型、混合型3种。慢传输型便秘是指由于肠道转运传输功能异常,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及时排出而引发的排便困难的临床疾病〔1〕,其病因包括胃肠蠕动动力不足、肠道平滑肌收缩无力、肠神经功能异常等〔2〕。出口梗阻型便秘是指由于肛门或直肠末端出现组织病变,引起排便困难或出现羁留性便秘的一种临床疾病。其发病机制多为直肠动力不足或直肠感觉阈值升高。而混合型便秘则同时具有以上两种便秘的临床表现。

老年人的血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硬化,排便不畅时腹压急剧升高,增大了脑出血的发病风险〔3〕。还常常伴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4〕。临床多采用导泻方式治疗便秘。如乳果糖、酚酞、液体石蜡油等渗透性、刺激性或润滑性泻药。这些泻药对肠道具有润滑作用,在缓解便秘症状有一定效果,但治疗后经常复发,且容易伴发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5〕。而番泻叶、硫酸皮等药物虽然效果明显,但对胃肠刺激作用较为严重,因此也不能过多使用〔6〕。宣肠方联合电针疗法对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探讨宣肠方联合电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脾虚湿蕴证)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60~73岁,平均(67.34±7.34)岁,病程9个月至10年;对照组42例,年龄61~76岁,男15例,女27例,平均(68.81±7.61)岁,病程11个月~9年。治疗组给予宣肠方口服联合电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宣肠方口服治疗。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排便时以下症状须包括两种及两种以上:①排便感到费力≥25%;②块状便或硬便≥25%;③排便不尽感≥25%;④肛门直肠的阻塞感≥25%;⑤需要人工方法辅助≥25%;⑥排便次数<3次/w;便时如不应用泻药,便质稀的情况很少;肠易激综合征(IBS)诊断依据不足。患者必须在确诊前6个月出现症状,并在最近3个月内符合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排便时间延长,大便稀溏或黏腻不爽,困倦乏力,不思饮食,纳呆腹胀,如厕无力努挣、便后不尽感、舌淡有齿痕、苔白、脉细滑。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SFC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自愿配合完成临床疗效观察者;④无相关禁忌证。排除标准:①有结直肠器质性病变;②对本药过敏及罹患精神疾病;③临床资料缺失或不完整;④口服或外用其他助排便药物。中止标准:①无法按要求频次/剂量服药;②治疗途中擅自使用其他助便药物;③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适;④治疗期间罹患其他疾病不适继续治疗者;⑤受试者主动提出中止治疗。

1.3方法 治疗组予以宣肠方联合电针治疗。宣肠方:姜半夏20 g,泽泻20 g,茯苓20 g,槟榔9 g,麦冬60 g,火麻仁12 g,白术30 g,人参片10 g,炙甘草10 g,大枣30 g,小米30 g。电针穴位:合谷(双),天枢(双),上巨虚(双),足三里(双)。采用华佗牌电针仪,针刺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得气后予以10 Hz断续波30 min,治疗后14 d 1次/d,治疗后4 w 1次/2 d。对照组予以宣肠方口服治疗。

1.4症状积分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后30 d观察并记录指标:排便次数、排便时间、间隔时间、便质、便量。

1.5血清指标检测 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样本10 ml,经离心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血清活性肠肽(VIP)、血清P物质(SP)、胃动素(MTL)水平。

1.6肠道菌群水平检测 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新鲜粪便样品并置于-80℃冰箱储存。取1 g粪便样品,置于无菌干燥试管中,予以10倍梯度稀释。吸取0.1 ml样本稀释液置于培养基予37℃培养。分离培养双歧杆菌、肠球菌肠道菌群。染色采用革兰染色法,并于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分类。然后计算1 g肠道内容物中所含平均细菌的数量。

1.7疗效的评判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组2014 年《便秘症状及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1.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总体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其中痊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76.1%,其中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χ2=9.061,P=0.028)。

2.2治疗前后两组排便相关指标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排便次数、排便时间、间隔时间、便质、便量评分等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3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症状积分比较分,n=42)

2.4两组血清指标检测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清VIP相比于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P、MT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5治疗前后两组肠道菌群数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肠球菌数量显著减少,且治疗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显著(均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指标比较

3 讨 论

肾属于水脏,主管控制二便的排泄。老年人功能型便秘多是由于脾肾两脏亏虚〔7〕。肾为胃之关,肾为水脏却不能行水,水液不能正常分布,肠道不能得到及时的滋养,由此导致粪便排出困难。因此在治疗时应以滋阴益精、调节水液、滋润肠道为主要方向。根据藏象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宣肠方中大量运用麦冬补益肺阴,大枣、白术补益脾气,提升中气运行能力,以推动粪便排出。吴龙梅〔8〕证明,白术中的苍术酮等成分能通过刺激胆碱能受体以促进胃肠蠕动。火麻仁具有软化粪便的作用,通过增加粪便液体量,与泽泻、茯苓等药协同促进粪便排出。而电针刺激合谷、上巨虚、足三里、天枢等穴位也同样具有改善胃肠蠕动能力的作用。合谷属于大肠原穴,具有激发脏腑功能的作用。针刺合谷可调动大肠自身的原动力,以促进粪便排出。上巨虚为六腑下合穴之一的大肠下合穴,能调节大肠气机运行。这种气机运行按现代的神经生理学来理解,就是肠道内的脑源性神经促生长因子的作用。通过电针刺激上巨虚可提升这种促生长因子的大量合成,进而促进近端结肠的收缩,并最终缩短肠道传输其内容物的时间。另外刺激上巨虚还能刺激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和内侧皮质。前额叶皮质和内侧皮质作为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对恢复大肠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皮质结构在调解大肠运动的同时还对自主神经具有调控作用。能够保证患者情绪的稳定。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通过补养脾胃后天之本,间接起到通腑排便的作用,足三里属于五腧穴里的胃经合穴,五行属土,土爰稼穑,主培育滋养,对调节六腑功能具有明显效果〔9〕。天枢属于大肠募穴,募穴属阴,阴主滋润濡养,可有效促进肠道内液体分泌,也能刺激大肠蠕动,加速粪便排出〔10〕。便秘患者肠道中5-羟色胺(HT)含量明显低于常人,而针刺天枢对提升5-HT含量有明显效果〔11〕。从解剖角度来看,天枢对应胸10神经节段,而胸10-腰3恰好能够调节大肠的节律性运动。在针刺过程中,通过补泻手法的调整,利用天枢双向调节的特点来恢复大肠的节律性收缩。除了电针治疗,现今有些临床医生借助低频、中频电治疗仪治疗便秘。将电极片贴在腹部天枢、大横、中脘、带脉等相关穴位处,也能达到刺激大肠蠕动,加速排便的作用。并且适当的电刺激也能促进胃肠道的血液循环。

现今对于便秘的治疗,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导,利那洛肽对缓解排便困难、排便时间较长、腹痛等症状具有明显疗效,此药可促进肠道释放氯离子和碳酸盐,以软化粪便,利于粪便排出。但长期服用易导致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12,13〕。而宣肠方中的槟榔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槟榔能够行气利水,对粪便也具有较好的软化稀释作用,而槟榔中的槟榔碱对便秘患者胃肠道液体分泌具有调节作用,这对稳定水电解质平衡具有重要意义〔13〕。宣肠方联合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内治外治两相结合,对缓解便秘症状、改善胃肠道功能具有叠加效果。另外针对老年人因排便困难而产生的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宣肠方治疗也具有明显优势。研究表明,绝大部分便秘患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除了焦虑、紧张等,还会因病情发展而产生悲观绝望等情绪,并会对他人产生敌视抵触等态度〔14〕。方中茯苓和白术两味方药的合理搭配具有解郁安神的作用,能有效抑制过于兴奋的交感神经,并提升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以达到缓解患者病程中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的目的。除了和电针的联合治疗,宣肠方也可根据不同体质、不同证型的患者进行适当的方药加减。因老年人脏腑之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弱,肾中精气趋向枯竭,因此老年人的便秘病机总体上属于本虚标实。因此在通便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些补益类方药。患者有面色苍白、唇甲色淡情况的可加入当归补血益气,同时当归也能润肠通便。腰膝酸软、容易健忘者属于肾精不足,可用何首乌补益精血。经现代药理研究分析,何首乌根茎中含有大黄酚等蒽醌类物质,可有效推进结肠运动〔15〕。郁郁寡欢或急躁易怒者多为肝气郁结,脉象可见关脉聚结如黄豆。此类患者可运用芦荟清肝泻火,润肠通便。

宣肠方联合电针不仅对便秘及其伴随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引起便秘的原发疾病也有不错的疗效。甲状腺功能减退、脑卒中、2型糖尿病等都会引发便秘。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二是甲状腺激素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减退首先会导致自主神经减退,间接导致自主神经对直肠肛门调节能力下降,由此引发便秘。其次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机体的基础代谢率下降,代谢率下降间接导致胃肠吸收能力下降,也会为便秘的发生留下隐患。甲减按中医辨证属于虚劳病的范畴,多为气阴两虚之证。治疗应以补益气阴为主。腹部推拿可团揉脘腹部,点按气海、关元等保健类穴位。手法应以轻柔类手法为主。对于脑卒中患者,治疗其便秘症状的同时,也应着手恢复脑肠轴的正常生理功能。脑卒中患者由于相关脑组织出血,导致血块在局部产生占位性病变,主管排便的中枢功能受损,导致排便反射通路被破坏。因此在治疗时应首先刺激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等激素的释放。通过负反馈调节促进脑部组织功能的恢复。而对于2型糖尿病,首先应控制患者的餐后血糖,防止因血糖过高而导致的肠道内水分流失。导致2型糖尿病的病因也分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另一方面则是胰岛素利用率不足。第二种情况中胰岛素分泌功能并无异常,但胰岛素并没有全部作用于靶器官。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胰岛素抵抗。该类患者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向心性肥胖,脂蛋白、三酰甘油等超标。正常情况下腹部的平滑肌细胞互相连接,形成管状结构或中空器官,在功能上可以通过缩短和产生张力使器官发生运动和变形,也可产生连续收缩或紧张性收缩,使器官对抗所加负荷而保持原有的形状,其主要负责工作范围是以保护身体内脏为前提。因此在腹部出现脂肪堆积时,腹壁上的肌肉无法充分消耗、利用这些脂肪,由此就引发了腹部的脂肪堆积。这种脂肪多为内脏脂肪,而内脏脂肪的过多沉积可引起机体信号网络不能适应,出现调节机制紊乱,炎性因子和脂肪因子分泌异常,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通路调整不当,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因此可用推拿来干预脂肪的代谢。在治疗时应以化浊降脂为主要原则。手法以运腹、拿揉腹部肌肉为主,点按手法也多为层按法,手法需要从表皮向结缔组织、脂肪、肌肉、内脏依次渗透。振颤法则以掌振法为主,以促进脂肪的分解。治疗时,主要刺激上中下三脘,这3个穴位位于胃的体表投影区,机械力刺激可以起到抑制食欲的功效。点按双侧天枢,此手法刺激腹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腹部脏器的血液循环。团揉腹部及接着拿柔带脉和脾胃经,能以物理作用刺激腹部脂肪,促进肠道蠕动和排空,起到增加肠道代谢的作用。以上手法不仅能控制血糖,还能通过增加腹肌力量来促进排便。

除了临床治疗干预,应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渐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的排便方式。通过宣讲教育让患者对便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形成一种并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16〕。

综上,宣肠方联合电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脾虚湿蕴证)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调节血清VIP、SP、MTL水平,且对肠道菌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猜你喜欢
天枢电针大肠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尊敬
尊 敬
长寿名穴保健康
蒋天枢:无偿完成老师的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