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馆学理论谈日常实物学习的新模式构建

2022-11-21 08:53周婧景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实物符号博物馆

周婧景

(复旦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 200433)

一、 问题及研究传承

近十余年来,对物质文化的重视和转向,成为国际人文学术研究一个富有思想冲击力的新议题。首先,语言和文字是我们日常学习中最为常用的符号系统,其产生是人类的一大创举和文明标志。尽管如此,不可遗忘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不仅只有抽象的符号,还有感性的质料,而后者是能被感觉直接经验到的,且先于任何符号出现在我们活生生的经验中。不能因为创建出一套表征世界的符号,就对世界本身视而不见。其次,自20世纪60年代起,一场由“教育”到“学习”的范式转变,于美国发轫。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终身活动,(1)Liu Chi-Chang, John H. Falk, “Serious Fun: Viewing Hobbyist Activities Through a Learning Le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Part B, 4.4 (2014): 343.且发生在许多场所,它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2)John H. Falk, “An Identity-Centere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Museum Learning,” Curator 49.2 (2006): 151-152.实物,因所载信息在原载体上,具备真实唯一、形象直观的特性,成为吸引人且重要的学习媒介。再者,技术时代生活的普遍电子化,使我们周遭正加速虚拟化,而我们置身的现实世界,却一如既往由琳琅满目的有形物质所形构。最后,当前还是一个超节奏社会,除了依靠书籍等精细的符号学习外,一种借助实物的“粗放”学习似乎正适逢其时。可见,除了“通过能被识别的符号”进行间接学习,人类还可拥有一套自成一格的学习方式,即“借助能被感知的实物”。该方式犹如一道冲破当代学习困境的亮光,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实物,在英文世界里可用objects、material、things、stuff、matter、artifacts、goods、commodities、actant(3)“行动元”这一术语是由科学-技术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方法发展而来,指的是在社会层面上具有“行动”能力的人类或非人类实体。[澳] 伊恩·伍德沃德著,张进、张同德译:《理解物质文化》,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7页。等词汇加以表达,选择不同词汇意味着不同视角。收藏并利用实物是博物馆的本质特征,所以博物馆学视角下的实物概念具备典型意义。一般来说,博物馆收藏的实物主要指“文物”,多为“可移动文物”,但随着其社会功能的拓展,实物的内涵不断丰富,仅收纳人类及其环境的见证物,已无法发挥其广泛意义的教育功能。为借助实物更好地认知过往的自然、社会和文明,以及借助实物更好地认知现生世界,以克服精细分工带来的隔行如隔山的理解困境,实物的收藏经历了“从奇珍异物到普通的人工物及自然物;从可移动文物到不可移动文物;从物质遗产到非物质遗产及自然现象与科学原理;从老物件到当代物件甚至活体;从实体藏品到数字藏品”的拓展历程。因本文实物学习指向的目标与博物馆几经嬗变后的收藏动机如出一辙,皆以教育为首要目的,故参鉴博物馆当下收藏范围,将日常学习中的实物分成人工物和自然物两类。同时,再将人工物分为“文化遗存、当代物件”和“装置、造型、媒体(含数字藏品)”两种。

虽然自2010年前后,当代文化研究开始系统论述“物质性/物质转向(Materialism /material turn)”(4)Tony Bennett and Patrick Joyce (eds.), Material Powers: Cultural Studies, History and the Material Tur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5.,但对实物的相关研究却可追溯至约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主张,其为“物”的思想发展奠定基调。此后研究主要涉及“物及物性”和“物人关系”两方面。由于前者是实物学习开展的基础,而后者的关系表现之一是实物学习,所以需要对两方面成果都加以爬梳。纵观相关文献,研究具备两大特点:

第一,从研究分期上看,大致经历了“基础层面的认知——理论层面的发展——专业层面的转向”的研究阶段。

研究初期多从基础层面探讨“物为何重要”。始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学者主要来自人类学、社会历史学和艺术史三大领域,研究视野相对狭隘,作为“他者”的物成为考古学家和博物馆学者的关注对象。前者热衷于物质材料分析,后者专注于文献佐证和文物展示,以解释“物为何重要”。研究方法多为历史考古研究。但研究背后所隐藏的价值等级排序,以及物从原初时空和文化背景被抽离遭到质疑。

研究中期深化至“物性”研究,开始从理论层面讨论“物有何意义”。现代经济史无前例地催生出大量物品及其增值现象。1975年前后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物质文化研究(Material Culture Studies)应运而生。(5)韩启群:《物质文化研究——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物质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Ian Woodward, Understanding Material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7) 4, 5-14, 55, 57, 81, 4-14, 113.因其研究对象是流通中的实物,所以有关研究与本文休戚相关。首先在研究内容上,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物质文化研究不再只是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自留地”,开始受到各学科的重视并成为其“新垦地”,呈现百花齐放之样态。(6)韩启群:《物质文化研究——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物质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美国、加拿大分别成立“物质文化研究中心”,两国和英国相继召开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研究不再局限于针对某一物的考古,而开始重视物的社会意义、物人关系等深层议题,并与该时期的商品和消费行为交汇。其次,研究方法不一而足,主要包括形式结构主义、符号阐释学、民族志、访谈法和观察法等。(7)[澳] 伊恩·伍德沃德著,张进、张同德译:《理解物质文化》,第30、5页。

近期研究,21世纪的前十年,因文化研究的“物质性/物质转向”(8)Tony Bennett and Patrick Joyce (eds.), Material Powers: Cultural Studies, History and the Material Tur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5.,围绕实物的研究成果激增。(9)Babette Bärbel Tischleder, The Literary Life of Things: Case 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 (Frankurt: Campus Verlag, 2014) 17.不同学科试图从专业层面提出核心概念,并在后现代语境下构建理论框架,物性、物的社会生命、物的社会公众、物人关系成为研究重点,研究对象更为精细,技术人工制品、礼物等被纳入其中。呈现两大进展:一是跨学科的消费研究趋热,二是后结构主义和阐释学理论兴起。(10)[澳] 伊恩·伍德沃德著,张进、张同德译:《理解物质文化》,第30、5页。

第二,从研究内容上看,呈现以博物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研究、传播学为主的多学科深入发展与交叉渗透的特点。

在哲学视野下,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18)[美]克里斯托弗·希尔兹著,余友辉译:《亚里士多德》,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5年,第28页。、康德(Immanuel Kant)(19)[德]康德著,唐译编译:《康德的批判哲学》,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第146~149页。、胡塞尔(Edmund Husserl)(20)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29~138页。、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21)[德] 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德]彼得·特拉夫尼著:《海德格尔导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年,第1~11页。、伊德(D. Ihde)(22)Don Ihde, Consequence of Phenomenolog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 [美]唐·伊德著,韩连庆译:《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克罗斯( P. A. Kroes)(23)Maarten Franssen, Peter Kroes, et al (eds.), Artefact Kinds: Ontology and the Human-Made World (Heidelberg Dordrecht London, NewYork: Springer, eBook, 2014).等为代表的学者基于先验哲学传统、经验哲学、现象学和后现象学等路径,从物性解释的视角研究如何认识物,包含物的地位、本原、功能,人的认知边界,物人关系等,该视角贯穿西方思想的全过程,构成西方形而上学的思想史。

在人类学视野下,以布迪厄(Pierre Bourdieu)(24)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 Richard N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25)Arjun Appadurai, “Introduction: Commod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Value,” ed. Arjun Appadurai,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3-63.、米勒(Daniel Miller)(26)Daniel Miller, 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Daniel Miller (ed.), Materiality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盖尔(Alfred Gell)(27)Gell, A., Art and Agency: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8.等为代表的学者从物人关系的视角讨论物在社会中的作用及其能动性,指出人通过获得和使用物使自身客体化,反过来又制造着人,物的社会能动性是人类学的核心观点。

在社会学视野下,以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28)J. Baudrillard, Le Système des objets (Paris: Gallimard, 1968); J. Baudrillard,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St Louis, Mo.: Telos Press, 1975); J. Baudrillard,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St Louis, Mo.: Telos Press,1981); [法]让·鲍德里亚著,林志明译:《物自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神话与结构》,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戈夫曼(Erving Goffman)(29)Erving Goffman,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 N. Y.: Anchor, 1959).、马克思(Karl Marx)(30)[德] 卡尔·马克思著,郭大力、王亚南译:《资本论(全三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齐美尔(Georg Simmel )(31)G. Simmel, The Philosophy of Mone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8).、凯瑞厄(James W. Carey)(32)J. W. Carey,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8).、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33)Mike Featherstone,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2nd Edi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7).、拉什(Scott Lash)(34)Scott Lash, Celia Lury, Global Culture Industry: The Mediation of Thing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7).等为代表的学者从物的社会行为视角探讨特定类型消费的实际效用、身份塑造、反身性、表现力和趣味性问题,以及受高度商品化影响,消费的审美性和符号化问题。

在心理学视野下,以皮埃兹(William Pietz)(35)William Pietz, “The Problem of the Fetish I,” RES: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 vol.9, Spring (1985): 5-17; William Pietz, “The Problem of the Fetish II: The Origin of the Fetish,”RES: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 vol.13, Spring (1987): 23-45; William Pietz, “The Problem of the Fetish IIIa: Bosman’s Guinea and the Enlightenment Theory of Fetishism,” RES: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 vol.16, Autumn (1988): 105-124.、贝尔克(Russell Belk)(36)Russell Belk, “A Modest Proposal for Creating Verisimilitude in Consumer-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s,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A Discipline to Study Consumer Behavior,” eds. A. Fuat Firat, Nikhilesh Dholakia and Richard Bagozzi, Philosophical and Radical Thought in Marketing (Lexington: Lexington Books, 1987) 72-361; Russell Belk,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umer Behavior Odyssey,” ed. Russell Belk, Highways and Buyways: Naturalistic Research from the Consumer Behavior Odyssey (Provo, Utah: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1990); Russell Belk, John Sherry, and Melanie Wallendorf, “A Naturalistic Inquiry into Buyer and Seller Behavior at a Swap Mee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4.4 (1988): 70-449; Russell Belk, Melanie Wallendorf, and John Sherry, “The Sacred and Profane in Consumer Behavior: Theodicy on the Odysse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6.1, 1-38; Russell Belk, Melanie Wallendorf, John Sherry and Morris Holbrook, “Collecting in a Consumer Culture,” ed. Russell Belk, Highways and Buyways: Naturalistic Research from the Consumer Behaviour Odyssey (Provo, Utah: Association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0).、阿多诺(Theodre Adorno)(37)Max Horkheimer, Theodor W. Adorno, Gunzelin Schmid Noerr (eds.),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Philosophical Fragments, trans. Edmund Jephcot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Theodor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1st Edition), ed. & trans. Robert Hullot-Kento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奇克森特米哈伊(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38)Mihaly Csikszentmihalyi,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90);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1996);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8);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Flow and the Found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Dordrecht: Springer, 2014);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Applications of Flow in Human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Dordrecht: Springer, 2014).等为代表的学者从实证主义的视角研究消费问题及物人关系的本质和意义,力图制定出科学的衡量标准和考察方法来理解消费者行为,或借助心理学方法探究物与人的亲密关系,如拜物,怎样从心理动力上帮助调节自我认同和创造意义。

在文化研究视野下,以赫迪斯(Sean Hides)(39)Sean Hides, “The Genealogy of Material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ed. Susan M. Pearce, Experiencing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Western World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伍德沃德(Ian Woodward)(40)Ian Woodward, Understanding Material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7);[澳] 伊恩·伍德沃德著,张进、张同德译:《理解物质文化》。、伯格(Arthur Asa Berger)(41)Arthur Asa Berge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0).等为代表的学者从关注文化的视角强调物人关系研究的重要性,推动实物向身份、自我和物人关系等纵深方向发展,并试图构建理论方法,廓清与其他理论话语的界限与联系。

在传播学视野下,以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42)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Los Angeles: Signet Books, 1964);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55周年增订本)》,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年。、穆克吉(Chandra Mukerji)(43)Chandra Mukerji, From Graven Images: Patterns of Modern Materi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默多克(Graham Murdock)(44)David Deacon, Graham Murdock, Michael Pickering, and Peter Golding, Researching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1999).、基特勒(Fredirch Kittler)(45)Fredirch A. Kittler, Discourse Networks, 1800/1900, trans. Michael Mette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Fredirch A. Kittler, Gramophone, Film, Typewriter, trans. Michael Wutz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英尼斯(Harold Innis)(46)Harold A. Innis, 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9).、德布雷(Régis Debray)(47)Régis Debray, Cours de médiologie Générale (Paris: Gallimard, 1991); Régis Debray, Vie et mort de l’image: Une histoire du regard en Occident (Paris: Gallimard/Folio, 1992).、范登布门(Marianne van den Boomen)(48)Marianne van den Boomen, et al (eds.), Digital Material: Tracing New Media in Everyday Life and Technology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9).等为代表的学者从以物为媒的视角论述传播的主体、介质、形态、意旨和媒介环境等,对精神与物质二元对立传播观念进行反思,使“媒介”物性得以重新显现。

综上,研究已取得五方面重要成果:从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物;以物为中心的基础研究;以物为中心的心理分析;侧重感官与物的关系;聚焦物与人的其他关系。但存在尚待拓展的空间:一是现有研究较多泛泛分析物自身、物之间、物人之间的关系,但如何通过物的阐释来重构物人关系,以深入探究该媒介学习功能并使之常态化的研究基本付诸阙如。二是不同理论在提供某一独特视角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解释上的盲点。由于博物馆学是上述学科领域中唯一因物的收藏、研究和展示而产生的,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实物的真实体验,所以在构建物人关系以促成有效学习方面,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尝试引入和借鉴博物馆学,并综合相关理论视角,将实物学习这一命题置于该背景下进行整体研究,以深入探讨博物馆基于实物的学习对日常学习新模式的启发及构建问题。

二、 实物学习与符号学习的差异

自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以来,物质性、身体感和后人类等概念成为热点词汇,物质性研究被激活。这一背景下,为了满足“由教到学”观念转向下倡导学习的本质需求,以及反数字化“殖民”和快节奏学习盛行的时代需求,开展以实物为媒介的学习迫在眉睫。为此,亟需强化并构建日常实物学习新模式,而厘清实物学习与符号学习的差异则成为探究该问题的逻辑起点。虽然两者同属于人类间接学习的行为,但其在信息特点、载体属性和实现手段上却存在根本差异。

(一) 信息特点: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

实物是一个完整含义体系中的客观物品,是人类智慧定向性应用的结果。(49)[加]雷恩·梅兰达著,胡书生译:《博物馆学的核心问题:物质世界》,《中国博物馆》1994年第4期。它也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50)苏东海:《博物馆物论》,《中国博物馆》2005年第1期。。在博物馆领域之所以选用“实物”一词,而非文物、标本、艺术品等词,是因为该词涵盖以上所有。既包括长时段变迁中的物质遗存,又包括共时段下正为我们所用的物品。真实性是这类物件的突出特征,它是事实的片段,代表事实的再现。当我们根据藏品规划或科学标准将实物入藏时,其便成为事实的见证。博物馆也可使用复制品或替代物,但必须是基于真实性和科学性原则制作而成,用以补阙挂漏。同时,还可采用揭示原理或现象的媒体、造型和装置,卡梅隆称其为“动态验证”。如依据月亮、地球和太阳三者关系研制出的模型,可用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公(自)转规律及其背后的引力场。综上,可将实物概括为“见证事实的物件”。其所载信息极富特色:实物展品信息真实且唯一;辅助展品信息真实或本质;附着在表层的多为显性信息。因此通过打造易于为受众五感所感知的平台,就能让受众轻松获取。但需要说明的是,能被受众直接感知的只是表层、而非内蕴信息。然而这种具象感知往往是认知的第一步,能为抽象思维奠定转喻前提,虽然作用基础,但意义重大。

符号包括文字、语言、图像、数字、标志和手势等(51)蔡文辉、李绍嵘:《社会学概要》,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第28页。,但通常以文字和语言为主。代表的是一种替代关系,用以传递信息,而这种替代关系是人为的,约定俗成且带有任意性。(52)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第216页。因此,不同社会对符号概念会有不同界定。而在同一社会,人们之所以能有效沟通,是因其拥有一套建立在公共规则之上彼此认可的符号系统。任何由私人编写的指向个人内在经验的符号都不存在。所以符号信息的最大特点是在尊重知识产权前提下,可多次被复制使用,并能呈现于各种载体上,且多为隐性信息。如果说实物所载信息是“可见之物”,那么符号所携信息则是实物的抽象和表征,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只有熟悉符号制定和使用的规则及其表征,并将其置于特定语境下,符号的内涵才能被有效揭示。尽管符号信息与我们的世界与思想同构,可用以描绘和改造世界及表达思想,但识别时会受制于时空、边界和视角的影响。而实物很多时候不带有传播学意义上的意图与动机,故信息更具实证的权威性。(53)严建强:《缪斯之声:博物馆展览理论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60页。

(二) 载体属性:能承载信息与仅用作载体

当实物成为学习媒介时,信息和载体合二为一。信息不仅附着在实物表层,还深藏于物质内部。尽管承载信息的实物隐匿着通过语言的社会世界和个人观察不能理解的东西,(54)[英]迈克尔·罗兰著,汤芸、张原编译:《历史、物质性与遗产:十四个人类学讲座》,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第46~47页。但其表层的信息依然参差多态。首先,实物载体拥有较高的审美品质。不少实物之所以被收藏,是因为其载体的稀缺性和观赏性,人们希望通过一睹其“芳容”来愉悦眼睛并陶冶心情。其次,实物载体具备异彩纷呈的本体信息,表现在材质、形制、纹饰、功能等诸多方面。如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中华龙鸟”、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其本体信息绮丽多姿,且迥乎不同。再者,实物载体内蕴的信息携带文化意义。正是在这一认知背景下,古德(George Brown Goode)提出根据搜集的实物不同,将博物馆区分成艺术、历史、人类学、自然历史、科学和工业六类(55)[美]爱德华·P.亚历山大著,陈双双译:《博物馆大师:他们的博物馆和他们的影响》,南京:译林出版社,第254~255页。,分别代表六大知识门类。(56)[美]史蒂芬·康恩著,傅翼译:《博物馆是否还需要实物?》,《中国博物馆》2013年第2期。综上,实物载体负载着丰富而独特的表层和内在信息,信息和载体合二为一。

当符号成为学习媒介时,信息和载体往往可分割,非合二为一。其传播载体多为纸张。因纸张在外观、材质和功能等方面趋近,所以呈现同质化特征。尽管符号书写的社会民俗与自然景观千姿百态,吐纳着各国文明的独特芬芳,但这些都指向信息内容,而非信息载体,其载体本身并不携带信息,信息可独立于载体之外。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纸质媒介开始以流水线的方式被印刷,促使语言在广阔区域内统一的同时,也使得记录符号的纸质媒介不再稀缺。微信、微博、APP等电子媒介的出现,虽能使符号的基调、色彩和排版变得形式多样,但这些载体也仅为载体,信息仍主要通过语词符号加以表达。鉴于此,相较于实物载体所携信息的丰富多样,符号载体则更多为承载信息的容器,只有载体上记录的信息才是独特、生动且富有生命力的。

(三) 实现手段:双项任务与单项任务

实物作为自然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创造物,虽然已残缺不全,但却是真实信息的部分再现,成为重构并再现自然、社会或文明的有力“物证”。然而这类物件除具备表层信息之外,还拥有蕴藏在物质之中的深层意涵,未接受过专门训练的学习者通常难以自行解读(57)严建强:《缪斯之声:博物馆展览理论探索》,第100页。,故需要向他们做出说明和解释。如当学习者在观察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时,所能目睹的只是这颗树的外观,包括树、鸟和果实的造型,青铜的材质,看起来颇高的树株。但至于这颗树的铸造背景、流转过程及其揭示的文化寓意,若没有充分的说明和解释,学习者往往不得而知。因此,不同于符号学习,实物需要通过阐释来帮助观众理解并建构意义。可见这类学习面临双项任务:阐释和传播。

与实物学习不同,符号学习通常只需承担“传播”任务。为了传播而创造的符号,要求我们将信息转变为某一话语系统的符码,以达成沟通目的。所以,通常会按已获共识的规则进行编码(58)[美]史蒂芬·康恩著,傅翼译:《博物馆是否还需要实物?》,《中国博物馆》2013年第2期。,这是一套为读者熟稔的符号系统。因为我们自小就开始识字和阅读,拥有这套由概念和符码构成的表征系统,所以在理解符号时往往能自行解码,而无须“阐释”这一中介环节。霍尔(Stuart Hall)的编码解码理论,曾对该信息加工的编码、解码过程进行过论述。如读者在图书馆、档案馆里阅读书籍时,往往无需馆员介入便能自解其意,馆员不必承担任何阐释工作。但“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59)仲呈祥编:《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4年,第146页。,我们必须承认读者因主观认知不同,会造成理解差异。

三、 博物馆学视域下构建与符号学习并行的实物学习新模式

伍德沃德指出,“物就是物质文化,强调的是没有生命的物如何影响人,又如何反过来为人所用”。(60)[澳] 伊恩·伍德沃德著,张进、张同德译:《理解物质文化》,第3页。实物在未进行媒介化前,很多时候并不具备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意欲依托实物进行学习时,通常需要完成两大步骤:首先将普通物变成学习媒介物,其次将学习媒介物通过阐释,共同作用于人的感官,使受众在个性化的真实体验中达成学习。博物馆是赋予物以文化意义并实现公共化的结果,而博物馆学本质上探讨的是人基于实物学习的科学。而今博物馆已出现超越机构向公共空间和民众生活渗透的趋势(61)[英]大卫·弗莱明著,张沫译:《博物馆领域的全球趋势》,《国际博物馆》2021年第1~2期。,“类博物馆现象”的产生带来了博物馆泛化,促使实物学习日渐规模化和日常化。故笔者主张引入博物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聚焦至上述两大步骤,对日常实物学习的新模式进行廓清与创建,以探究依托实物的学习科学,并拓宽物质文化研究题域。

(一) 从普通物到学习媒介物:“博物馆化”过程及启示

“博物馆化”展现了物从普通物到博物馆物的完整历程,并伴随着实物属性的根本转变。那么该过程究竟经历过哪些阶段?其影响因素如何?这对促成物由普通物到学习媒介物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将此过程提取出来专门予以讨论。

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除了人与人、人与符号的交流外,还存在人与物的交流(图1),尤其是作为知识库的物。当物通过各种来源进入博物馆,其既有功能丧失而成为一种知识来源,“博物馆化”便始于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的那一刻。它是一个分离或暂停阶段,从现实脱离而成为现实的替代之物。库塞尔(Udo Küsel)曾指出,“如果我们认识到整个环境是一个大型博物馆,且采取博物馆化方式,那么整个环境就可被视为大型博物馆”(72)Peter Davis, Ecomuseums: A Sense of Place (London: Continuum, 2011) 18.,可见博物馆化事实上并不受博物馆的空间等物理条件的制约,而是取决于因某种特定目的而促成的物的属性之改变。包含三项内容:选择(Selection)、入藏(Thesaurization)和沟通(Communication)。(73)王思怡:《博物馆化:科学博物馆学派斯坦斯基的学术理论与影响综述》,《博物馆管理》2020年第4期。“选择”能用来辨识物的“博物馆性潜力”(74)Bruno Brulon Soares, A History of Museology: Key Authors of Museological Theory (Paris: ICOFOM, 2019) 83.;“入藏”被理解为将实物(信息)录入博物馆或藏品的文献系统的过程(75)薛仁杰:《博物馆物、博物馆性与博物馆化——对科学博物馆学三个关键概念的梳理与思考》,《今古文创》 2020年第38期。;“沟通”则出自博物馆性内在传播的需要,借助展览来传播系统化知识。(76)Zbyněk Z. Stránsk, “Grundlagen der Allgemeinen Museologie,” Muzeologické Sesity, Supplementum 1 (Brno: Univerzita Jana Evangelisty Purkyně v Brně, 1971): 40-66.因实物媒介化的过程与此大同小异,所以“博物馆化”的阶段构成、影响因素及实现手段,给物由普通物转变为学习媒介物带来重要启发。

尽管“博物馆化”过程包含三大内容,但笔者将主要围绕“选择”环节展开。其中,“入藏”环节不做探讨,因为日常实物学习的功能与博物馆并非完全一致。博物馆传统功能包括征集、保护、研究、展出和传播,而日常实物学习的主要功能则是展出和传播,或者更概括地说是教育,其并不需要庞大的收藏序列及空间,所以不存在藏、展平衡问题,每件藏品都是展品,倡导物尽其用。因此,无须强调“入藏”问题。而“沟通”环节将在实物学习的模式构建中专门探讨。鉴于此,以下将针对“选择”环节展开。“选择”是指将实物从原始情境中移除的过程,它取决于对实物价值的重新认识。(77)Bruno Brulon Soares, “Provoking Museology: The Geminal Thinking of ZBYNK Z. Museologica Brunensia 5.2 (2016): 13.通常是一种为了达成目标的主动选择,缺乏判断的被动“博物馆化”,将会背离有意利用原则。(78)[德]弗雷德里希·瓦达荷西著,曾于珍等译:《博物馆学:德语系世界的观点》,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第239、189、180页。

图1 物件关系五角图(79)[德]弗雷德里希·瓦达荷西著,曾于珍等译:《博物馆学:德语系世界的观点》,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第239、189、180页。

其次,要掌握选择的方法。选择并非单纯地识别与挑选。历史学家德罗伊森(Johann Gustav Droysen)提出选择的四部曲:一是寻找有潜力的博物馆性物件;二是从真实性、正确性、历史性和完整性四个角度对选出的物件进行观察;三是围绕物的研究,在正式收藏前进行首个过程检验,正式收藏后引入专业学科,从实用、环境、心理和价值上进行深入研究;四是以博物馆学的传播标准呈现出来。(87)[德]弗雷德里希·瓦达荷西著,曾于珍等译:《博物馆学:德语系世界的观点》,第190、192~193、179、17、12页。可见,当将实物转变为日常学习的媒介时,围绕审美、认知价值做出选择只是完成了上述四部曲的第一步。还需要对选出的实物进行第二步的观察、第三步的研究和第四步的呈现。其中针对第三步,不能仅限于物的研究,还要开展人的研究,以及沟通物与人的传播技术研究。第四步是将二维的符号信息转化为三维的视觉和空间表达,把基于物原生环境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当前次生环境中的陈列语言。实际物或现象本身并不存在特定意义,人赋予了其意义,同时这种意义只有取得共识才会产生价值,因此呈现时始终要关注的是超越时空的交互性。瓦达荷西(Friedrich Waidacher)认为正确的选择方法是必须先认识物件原始的关系,以及对物件未来的特性和相关性的预见。(88)[德]弗雷德里希·瓦达荷西著,曾于珍等译:《博物馆学:德语系世界的观点》,第190、192~193、179、17、12页。

(二) 与符号学习并行的实物学习新模式:博物馆物的阐释类型及启示

媒介性促使普通物经由媒介化成为媒介物,“沟通”是媒介化中的一环,是难点,也是落脚点。沟通的目的是使物的媒介性得以显现,即对物由普通物变成媒介物的选择依据(价值判断)进行可视化表达,这也是物之所以成为学习媒介的根本动因。同时,实物学习相较于符号学习的三大特性,决定了我们既要尽可能展示实物包罗万象的显性信息,又要深入揭示、转化并重构实物所携的深层信息。而这些物化信息通常难以不言自明、不证自明,普通受众又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释读能力,所以不能简单地将这种知识载体交给学习者,而需要负责为其“阐释”,阐释是实物学习有效达成的核心。洛德(Barry Lord)等根据不同藏品的阐释需求将陈列模式分为四类(89)Barry Lord, Maria Piacente (eds.), Manual of Museum Exhibition (Second edition), (2014): 202.,其几乎囊括了实物阐释的主要类型,所以本文将借鉴该类型划分,分别构建“审美型(aesthetic)、情境型(contextual)、过程型(process)和仓储型(visible storage)”四类实物学习模式,并由此提出针对性阐释策略。

1. 日常生活中的实物类型及其阐释方式

实物因构成不同,阐释需求各异,笔者由此提出审美和认知两种阐释方式。针对前者构建审美型实物学习模式,针对后者分别构建情境型、过程型和仓储型三种实物学习模式。后三种将致力于在学习目的指向下,兼顾历时性与共时性,为受众重构理解物的特定语境,使其所蕴含的内在意义被揭示出来。

2. 四种日常实物学习模式的构建

(1) 审美型的实物学习模式

适用对象是纯审美的物。包括纯艺术品、工艺品和其他拥有高审美品质、低背景信息的物等。大致可分成两类:一是专为审美而创造之物,旨在满足人类的视觉愉悦和精神崇拜,如雕塑、书画等。二是非专为审美而创造之物,但极为美观,且学术资料无法支撑深入阐释,直接呈现也不妨碍物与人在审美意义上的信息沟通,如黄金饰品、宝石等。针对这类实物,只需要将其收纳至精美容器内展示。主张采取简易的传播方式以避免喧宾夺主:借助图文、音频或二维码提供概要说明;添加与实物品质相契合的背景音乐;辅之以营造氛围的照明设计。提倡在静谧的环境中,坐在舒适的座椅上,采取观察、沉思等学习方式。

(2) 情境型的实物学习模式

适用对象有纯实用的物、审美和实用兼具的物。包括在某一特定背景下制造和使用的文物、标本,日常物件等。特点是相较于物质外壳,蕴藏其间的故事更为引人入胜。因此需要为其构筑特定的视觉语境,因为物身处时代的背景已消逝,而现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只有将其隐藏的信息完成视觉转化,才能帮助观众克服这种陌生感,进而获得理解以避免信息流失。该模式常用的阐释手段是讲故事。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首件馆藏实物——约瑟夫·罗斯巴赫的玩具独轮车为例(图2),它身上承载的是“犹太难民约瑟夫童年避难上海”的故事:以拉黄包车为生的邻居每次收工后便会拉着约瑟夫和自己的孩子兜风。在离沪之际,母亲为约瑟夫选购了一辆玩具独轮车用作纪念。2010年,他将这件实物捐给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事实上,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这类携带儿时记忆的物化载体,采用叙事阐释可为我们构筑并延续家庭式的集体记忆。

针对此类物件可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着手阐释。一是内容。首先在信息提取上,可在认知维度上选择让学习者感到熟悉和好奇的信息,在情感维度上选择让学习者产生共鸣的情绪,拉森(Larsen)由此提出“普遍概念(universal concepts)”这一术语。(90)Sam H. Ham, Interpretation: Making a Difference on Purpose (Fulcrum Publishing, 2013) 118.其次在信息组织上,先后有一批学者基于不同受训背景,就叙事要素展开过探讨与争鸣。在文学领域,以童庆炳(91)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4~190页。、胡家才(92)胡家才:《新编美学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第377~378页。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叙事要素包括“叙事者、人物、事件、情节、环境、时间”或“叙事的主体、客体和文体”。而博物馆领域,以里蒙-凯南(Shlomith Rimmon-Kenan)(93)Rimmon-Kenan, Shlomith, “Concepts of Narrative”, Collegium, 1(2006): 11.和张婉真(94)张婉真:《当代博物馆展览的叙事转向》,台北:“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3、99~105页。为代表的学者更看重叙事的过程。笔者在适当参考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实物叙事可包含五大要素:叙事者、叙事基件(时间、地点、人物)、困境、目标和行动、情感和立意。同时,叙事结构大致可采取两类:线性与非线性。二是形式。在传播技术上日常实物媒介显然无法做到像博物馆一样的高成本、深沉浸和强参与,但可考虑将叙事的要素和结构通过传播技术加以表达。其一借助说明标签和图片的简易表达;其二借由实物组合、实物+辅助物件(造型、装置、媒体)构成情境再现,再配套以图文和照明设计等的复杂表达。

图2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藏品:约瑟夫·罗斯巴赫的玩具独轮车

(3) 过程型的实物学习模式

适用对象同样有纯实用的物、审美和实用兼具的物。包括文物、标本、日常物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等。与第二类模式不同,该模式重在展示物件的制作过程、非物质现象或原理的发生过程。虽然可能也需创设情境,但相较于情境型模式,其关键在于揭示促使物被创造、现象或原理生成的系列行为。据此,我们将该模式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用以展示物件的制作过程。以新加坡集邮博物馆(Singapore Philatelic Museum)的“信封和信件(Envelopes & Letters)”单元为例,该单元就信封的制作和演变专门设计了一款图文版(图3),主要采取“实物照片+文字”的方式展示4000年前由粘土制成的最早信封到1840年问世的世界首枚邮票。尽管该案例发生在博物馆,但事实上日常学习仍能贯彻,即把生活常物作为学习对象,揭示该物件的生命历程,其背后“不仅是器物/技术发展史,更是人的发展史”(95)陈淳:《从考古学理论方法进展谈古史重建》,《历史研究》2018年第6期。,以推动当下更好地继承与创新。吃、穿、住、行等物件均可被纳入,如生活中常见的巧克力、咖啡和茶,其不但助推了资本主义和产业革命的爆发,也改变了整个欧洲人的社会和饮食。实物总是客观存在,当人类在探究世界时总会尝试对其作出解释,知识便是这种总体解释在认知或实践上的结晶。

第二,用以展示自然现象的发生过程。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的触摸云(Touch a cloud)展项为例(图4)。该展项不仅将云的形成过程动态再现,还鼓励观众将手穿过云层、获得触感,并将其制成各种形状。无论观众知识水平如何,都能轻松地了解水蒸发后的水蒸气在空气微尘周围聚集产生水滴或冰晶,尔后在阳光散射下生成了云,其可被穿越并改变。研究表明:学习者知识发展和迁移的关键在于其先有的概念和经历,而云及其生成现象对多数人而言都具备感性经验;同时在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上,“单纯灌输”和“真正理解”将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96)[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程可拉、孙亚玲、王旭卿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8~69页。因此该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能引起学习者好奇,促使他们参与其中并获得自我意义的构建、表达和超越(97)[美]史蒂芬·威尔著,张誉腾译:《博物馆重要的事》,台北:五观艺术事业有限公司,2015年,第44页。,这在有效学习中至关重要。

该模式可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予以阐释。一是内容。与第二种模式类似,优先考虑学习者熟悉或能激发其好奇的内容。在信息提取上,可重点关注物载信息中的衍生信息,即制作物的动力和目的信息;流转信息,即新的动力和目的信息。在信息重点上,尽管在展示动力与目的信息时可能也离不开质料和形式,但显然过程型模式中这并非是关键信息,物的功能、制作动力和目的才为其核心。这些主要源自对非物质等过程信息的研究、转化和表达。二是形式。过程型模式相较于其他模式,形式设计相对要求最高,可借助实验等手段进行过程模拟。不但要恰如其分地将内容转换为实体阐释,而且参与方式也应简单易行。为此可采用辅助手段创设一定情境,帮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理解并轻松介入。如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自然趣玩屋》,该学习套件在提供实物的同时还配套设计出研究手册等。传播技术可采用情境再现、连续系列模型、剖面和透明模型、微缩景观、放大模型、视听系统叙述、传统图文,及借助设备和多媒体的互动操作等,且传播技术应不断推陈出新。

图3 新加坡集邮博物馆“信封和信件”单元,为信封制作和演变设计的图文版

图4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触摸云”展项,对云的生成进行过程再现,并鼓励观众互动参与

(4) 仓储型的实物学习模式

该类型在博物馆界主要指库房的开放利用。“visible storage”被译为“可视型存放”(98)[英]蒂莫西·阿姆布罗斯、克里斯平·佩恩著,郭卉译:《博物馆基础》,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年,第141页。、“看得见的收藏库”(99)张誉腾:《大学博物馆的使命与功能》,《博物馆学季刊》1996年第3期。,笔者将其译作“仓储式存放”,据此提出仓储型的实物学习模式。适用对象有纯审美的物、纯实用的物、审美和实用兼具的物,包括同一主题、材质、种属等成系列的标本、艺术品、日常物件等,一般数量较多,价值也不太昂贵。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量物件在分类思维指导下被呈现;二是提供受众按兴趣选择、发现和建构的机会。因此该模式至少能满足三类人群之需:普通受众,帮助其识别感兴趣之物并自由探索;学生受众,鼓励其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花费时间深入研究;教育者,提供他们与课本相关的实物、图文等教具,使受教者不仅能欣赏,还能接触。

以美国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Q?rius”(与“Curious”谐音,意指好奇心)展区中的实物展示为例。该展区依托馆藏的6000多件展品,服务于青少年的科学研究,其特色在于鼓励学习者在好奇心驱使下借助科学设备进行自由探索的实物学习。展览共分七部分,其中重点展区是藏品区(Collection Zone),该区域分门别类地收纳有动植物、昆虫标本和化石,矿石、手工制品等,是一个典型的仓储式陈列,采用抽屉式和橱窗式展示。再以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Teck系列展厅“地球的宝藏”为例,博物馆将精选出的10多件地质标本,通过触摸屏进行互动展示以帮助观众掌握更多信息(图5)。(100)Barry Lord, Maria Piacente (eds.), Manual of Museum Exhibition (Second edition, 2014) 130.上述两大案例反映了仓储型模式的两种可能:依靠规模化的真实物件与数字物件。尽管这些案例均来自博物馆,但在日常学习中同样适用,只需在体量上适当缩减。该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帮助学习者发现并培养深层动机。研究表明:兴趣在学习中可产生定向与动力作用,并能逐步深化。(101)龚裕德:《学习学概论》,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年,第 108~109页。学习者在初始阶段可能因客体的某些特征而被吸引,只是感到有趣;中级阶段会在有趣的定向发展中,产生乐趣进而发展出兴趣;终级阶段将兴趣和理想相结合并将其转变为志趣,此为一种深层次学习动机。仓储型模式有助于学习者发现初始阶段的趣味,并推动其实现向中级阶段的兴趣和终级阶段的志趣飞跃。

针对此模式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阐释。一是内容。不难发现仓储型模式更为接近第一种模式,但又与其“无所作为”有所不同,同时与第二、三种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审美型模式纯粹将学习任务交付学习者,但仓储型模式却承担着分类等功能,并为深度学习者提供拓展信息。仓储型模式与其他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能提供学习者更多的清晰选择,让其基于兴趣各自深入,而非施教者将成品交付学习者,努力吸引他们按施教者的意图学习。如提供学习者一盒矿物标本,分门别类排列并辅以说明。该模式需要对系列实物展开深入研究,并将其翻译为科普语言,进而重构为视觉表达。可采取前置性评估预先对受众的主题偏好展开调查。二是形式。首先需要重视实物存放的容器,以透明为佳,以便受众“直接”选择感兴趣的探索对象。同时,考虑到要兼顾具备稳定兴趣的人群,故需通过图文或二维码等手段提供学习者深层的信息交流。其次,为学习者配备专业工具,如显微镜、速度仪、PH计等。此外,多媒体等新技术的采用不仅有助于弥补实物不足和鼓励数字互动,还有助于改变静态呈现或阐释不深等现况,将审美型等其他模式都纳入其中,增加信息容量的同时满足学习者多元动机。

图5 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Teck系列展厅

四、 余 论

史前时代人类主要以感知为中介,此后发展出语言,将个人记忆和共有记忆用话语、歌咏和颂歌等方式传递给子孙后代。大约在6千至1万年前语言转化为文字(103)刘伶主编:《语言学概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年,第234页。。随着15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信息被系统记录,并以规模化和批量化的方式冲破原有局限,在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广泛传播。可见,语言是最早的符号系统,而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其避免了以往的口耳相授,拓宽了传播时空,进而改变文明演进方向。但与此同时也造成语言、文字和其他感知的分离。我们每人每日都在使用这套系统,会说很多话,阅读不少文字,但似乎未曾认真省思过其有何不足,是否还存有与之并肩的其他媒介,从而陷入“语言囚牢”和“世俗化迷思”。事实上,语词符号提供的只是一套抽象的符号表征,其将能指与所指分开,在场的和缺席的东西分离,传递信息时需要依赖规则、经验和想象进行复原和填充。因此,无论其多么惟妙惟肖、绘声绘色,但相较于真实可及的质感物件和具象世界,始终隔着一层无法直接经验的纱,如同雾里看花。谢弗(Sharon E. Shaffer)在世界各地授课时总会携带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形色各异的实物,每次通过海关检查检疫时均会招致麻烦,但谢弗从未放弃。原因在于每次授课时学习者都会因看到并接触实物而变得兴奋不已,如鸵鸟硕大的羽毛,实物给人带来的真实体验令人震撼,且无法为符号系统所取代。德布雷认为,被符号化的世界是一个静止的、微薄的和苍白的世界,所有的社会经验都按照“二元格式”被重新编码和改写。(104)[法]雷吉斯·德布雷著,陈卫星、王杨译:《普通媒介学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5页。而芝加哥学派则是把经验世界作为自身传播思想的逻辑基础,反对把精神与物质二元对立起来的传播观念,强调意义客观地存在于人们的经验过程与社会互动中。(105)[美] 乔治·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第89~92页。

近几十年来物质文化研究的勃兴,为“借助能被感知的实物”进行间接学习赢得了宝贵契机和广阔前景。其实人类对实物的关注由来已久。实物最初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议题,经历由“认知”传统向“现象学生存论”传统的转变。(106)杨庆峰:《有用与无用:事物意义的逻辑基础》,《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在20世纪早中期,研究者并不重视对实物的本体研究,而只信任对实物的文本描述。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宏大叙事遭到后殖民与后结构主义的批评,物质文化和视觉文化研究在理论上被重新梳理,实物媒介的真正价值才被重新发现,(107)[英]迈克尔·罗兰著,汤芸、张原编译:《历史、物质性与遗产:十四个人类学讲座》,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第128页。得以在裂变式的媒介环境中脱颖而出。不同于传统的符号学习,实物学习既是直观的又是感性的、既是跨学科的又是可参与的,既能展示物件又能还原现象,通常能让受众获得感官刺激、认知提升或“触物生情、睹物思人”的情感体验,最终建构出个性化的意义。(108)周婧景:《博物馆现象的内在逻辑及其研究价值初探——从〈博物馆策展〉一书谈起》,《博物馆管理》2020年第2期。尽管如此,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却重“文”轻“物”,面对实物时存在“美盲”和“物盲”,也缺乏“阅读”实物的能力训练。虽然我们可能读懂各国语言,但却读不懂表征各国自然人文的雕塑、青铜、陶瓷、书画、标本,甚至生活常物。如多数人都能识读“芝麻开花节节高”七个字,也能深解其意,但真正目睹过芝麻树,明白何为节节高的形象化认知却是匮乏的。

尽管如此,当我们回溯有关物的研究时,却发现当前更多是在消费社会等欧美语境下,从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语言结构主义、符号学和文化消费研究等不同视角中去探讨物自身、物之间、物与人的关系。如鲍德里亚曾针对物提出四阶段的历史模型:效应逻辑——物具有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能力;市场逻辑——物具有衡量价值的能力;礼物逻辑——物相对于主体的价值;地位逻辑——物相较于他物的象征性价值。(109)[澳]伊恩·伍德沃德著,张进、张同德译:《理解物质文化》,第89~90页。可见,以往物质文化研究多旨在复原物质客体及主体所赋予其的旧有意义,却忽略了物在当下语境中的活化利用问题。由于博物馆说到底是人类依托实物进行学习的典型媒介,是为数不多的能与观众直接沟通的媒介,所以深入探究博物馆学——这一以实物为媒介的学习科学,以构建与符号并行的日常学习模式,将成为物活化利用研究上的一项重要突破。期待未来人类并非只有步入博物馆才能依托实物学习,而可在机场、商场、餐厅、学校和家庭等任一空间,利用碎片化时间一瞥实物,并在感兴趣者前逗留,获得有别于符号的具身认知和情感体验。实物学习在形式上的门槛被拆除,博物馆空间与日常空间的断裂被弥合,实物离开赋予它们光环的场所而进入寻常人家,以真正发挥其形象直观、真实可信、易于感知、便于互动、短时学习和连接情感等优势。正如麦克卢汉提醒我们:“控制变化不是要和变化同步前进,而是要走在变化的前面,预见赋予人转移和控制力量的能力。”(110)[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55周年增订本)》,第20页。学习阅读物和理解物的人文教育新形式正亟待开启。

猜你喜欢
实物符号博物馆
以实物为背景的勾股定理问题
学符号,比多少
博物馆
“+”“-”符号的由来
当手绘遇上实物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变符号
露天博物馆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