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笋用林栽培管理技术

2022-11-22 12:42徐有文
乡村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覆土松土竹笋

徐有文

(柳州市柳南区龙汉岭林场,广西 柳州 545104)

1 竹苗培育

麻竹笋用林造林可使用购置的竹苗,也可使用自行培育的竹苗。购置竹苗的,必须从证照齐全的正规育苗基地或公司购买,并提前进行实地考察,确保竹苗品种优良、生长健壮,符合笋用林造林标准。

1.1 培育母竹苗

应在优良品系的麻竹林中选择种源,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秆基芽眼饱满的一二年生麻竹作母竹,在造林前1 年9 月将留笋长竹作为第2 年的母竹苗。竹苗培育过程中,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根眼、芽眼的形成。在造林当年3 月下旬,新芽长约5.0 cm 时进行断尾,在竹蔸相互连接的最小处切断秆茎,并保留少数宿土即可出圃造林。

1.2 扦插育苗

在春季选二三年生健壮母竹,削取一年生的健壮主枝或次生枝,剪成25.0~40.0 cm长的插条,并削去枝梢。插条上切口要斜切。在苗床上按株距12.0 ~15.0 cm、行距25.0 ~30.0 cm 开沟,以30°角把插条斜插于沟内,覆土5.0 ~8.0 cm,踏实盖土,浇透水后,再盖3.0 cm厚的稻草。扦插后3 个月内进行松土、除草各1 次,作业时防止损伤竹苗。苗木发出新叶后进行追肥,以根外撒施为主,促进竹苗生长。造林使用的竹苗地径应不小于1.5 cm,笋目饱满、鲜活,长度大于60.0 cm[1]。

2 麻竹笋用林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麻竹喜温、喜湿,应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的酸性至中性沙壤土或沙质土地块造林。成片造林可以选择山谷地、缓坡地、丘陵、平地、溪河两岸等地块。零散栽培可利用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的空地栽植。

栽植前整地。先全面清理造林地,割除杂草杂灌。视地形选择全面整地、带状整地或块状整地。平坦的造林地可全面翻耕,耕深20.0 cm 以上。山地和丘陵可采用水平带状整地,沿山体等高线规划翻耕带,带宽1.5 m 为宜,休耕带的宽度可视造林密度而定。可先清理翻耕带上的杂草杂灌再挖栽植穴,也可先挖好栽植穴后再清理翻耕带。休耕带要在造林后3 a 内全部翻耕完毕。坡度较陡的造林地只挖栽植穴,对栽植带内的杂草杂灌只割不翻,以保持水土。栽植穴的规格分别为:植苗造林地为40.0 cm×40.0 cm×40.0 cm,移母竹造林地为60.0 cm×40.0 cm×40.0 cm,竹蔸造林地为(80.0 ~ 100.0)cm×80.0 cm×40.0 cm[2]。穴底施10.0 ~15.0 kg 腐熟有机肥或土杂肥作底肥,再覆盖10.0 cm 厚敲打细碎的表土。

2.2 移苗栽植

造林时间选择在2—3 月麻竹隐芽萌发前。栽前及时浇透定根水。按每667 m2栽植30 株的密度,选用一年生生长健壮、根系健全的竹苗,根部蘸好黄泥浆后,直立放入栽植穴中央,分层回填表土。覆土10.0 cm时,轻提竹苗,使根系舒展并与土壤紧密接触,踏实后回填心土,直至穴面成馒头状,以免穴内积水。栽植深度以露出竹枝的第一个节为准。

2.3 移母竹造林

选择一年生幼竹作为母竹,要求健壮、枝叶繁茂、基芽肥壮、无病虫害、须根发达。为避免挖掘时损伤母竹,在离基部45.0 cm 处倾斜削去上部竹竿。栽植时把母竹按30°~45°倾斜放入栽植穴,上部切口朝上以便接存雨水。分层填土踏实后,穴面继续堆土呈馒头形,并盖草保湿。栽植深度以超过母竹原土痕10.0 cm 为宜,栽后浇足定根水。

2.4 竹蔸造林

惊蛰至4 月上旬,选割笋后笋目饱满新鲜、竹蔸上着生1 活枝的1 ~2 年生壮龄竹蔸,在麻竹休眠期在笋头活枝蔸向上一两节处斜向截断,刨开泥土,露出竹头,在竹蔸秆柄与母竹连接处砍断,运输至造林地备栽。在挖好的栽植穴中央挖1 个比竹头大的坑,深10.0 ~20.0 cm,把竹头置于坑内,分层填入湿润细土,踏实再覆土1.0 ~2.0 cm。栽植深度以露出竹竿上的芽为宜,不可覆土太深,以免影响竹笋成活率和出笋率[3]。栽后用稻草或杂草覆盖穴面,浇1 遍透水。

3 幼林抚育管理

3.1 水分管理

栽植后14 d 内要保持栽植穴土壤半干半湿状态,遇降水量少时及时淋水,避免竹苗因失水而枯死。夏季如遇7 d 以上没有有效降雨,应及时灌溉。进入雨季前要在造林地中及周围挖好排水沟,雨季要及时排涝,避免栽植穴积水,导致根蔸无法正常呼吸代谢,引发竹苗腐烂死亡。

3.2 松土除草

在麻竹林郁闭前,每年要进行松土除草两三次,分别在每年的5 月、7 月或3 月、5 月、7 月进行。松土深度5.0 ~10.0 cm,以增强土壤保墒能力。除草时可进行压青,把铲除的杂草堆放在竹蔸附近,使其自然腐烂,为竹笋生长提供养分。

3.3 科学施肥

造林前2 年施肥以轻施、勤施为原则,肥料以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以促进笋目萌发,增加产笋量。造林第1 年需施肥3 次。第1 次为春肥,3 月下旬进行,每丛施腐熟稀粪水10.0 kg 或饼肥7.0 ~10.0 kg 加尿素50 g。第2 次在6 月长笋初期施用,每丛施腐熟稀粪水10.0 kg加碳铵100 g。第3次在7月底至8月进行,每丛施复合肥(N ∶ P ∶ K=5 ∶ 1 ∶ 3)1.0 ~ 1.5 kg[4]。施肥时,在竹丛周围开沟,把肥料均匀施入沟内覆土即可,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嫩笋,导致竹笋萎缩死亡。

造林第2 年需施肥4 次。第1 次在3 月中下旬结合扒晒进行施肥,每丛施腐熟农家肥25.0 kg,肥料要施在竹丛周围,避免接触笋芽。施肥后覆土。第2 次在5 月松土除草时进行,每丛施尿素0.5 kg。在竹丛外围50.0 cm 处开环形沟,把肥料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即可。第3 次在笋期施肥,每丛施尿素或碳铵0.5 kg。第4 次在10 月进行,每丛施复合肥0.5 kg。施肥方法为沟施,要注意肥料不能直接接触到笋目,以免导致笋目萎缩。

造林第3 年需施肥5 次,前4 次施肥时间与施肥量均与第2 年相同,第5 次施肥应在12 月,即孕笋肥,可起到养竹、增温、催发笋芽的作用。每丛施腐熟土杂肥10.0 ~15.0 kg。

3.4 适时割笋

麻竹造林一两年内要适时割笋,及时疏去小笋、弱笋及退笋,以培养健壮母竹。幼竹第1 年即可长出新笋,待8—9 月长出新竹后,选择生长健壮的竹笋留一两个培养母竹,割除其余弱小笋。第2 年8—9 月选生长健壮、位置恰当的竹笋留一两株培养母竹,其余竹笋及时采挖。11 月清园时每丛保留原竹苗及三四株母竹,其余竹笋全部清除。割采竹笋要适时进行,过早笋体太小,影响产量;过迟竹笋老化,价值降低。割笋时应在早上进行,贴齐地面进行割采,不要损伤旁边的嫩笋。割后加强水肥管理,并及时培土。

4 成林抚育管理

4.1 中耕培土

麻竹林成林后,每年中耕除草三四次,并于3 月、10 月扩穴深翻。每年竹笋出土前,以母竹为中心,用细碎的潮湿土壤在麻竹基部堆成高30.0 cm、直径1.0 m 的土堆,可以防止竹笋过早见光变色,从而培育大笋,提高竹笋质量和产量。竹笋采收时期,如果竹蔸露出,则再次适当培土。

4.2 扒晒

每年要进行扒土晒蔸,以刺激和促进笋目萌发,提早发笋。扒土一般在2 月底至3 月初进行,用锄头扒开竹丛周围的土壤,使笋目露出土外,并铲除缠绕在笋目上的须根。扒土时要避免损伤笋目。扒晒15 ~ 20 d 后覆土。

4.3 清园

每年11—12 月进行清园。全面砍除退化的老母竹及萌条,清除竹林中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保持园间清洁。全面翻垦10.0 cm 土壤,并翻开竹蔸土堆,让土壤熟化。

4.4 施肥

生长中的鲜竹笋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因此,为保证麻竹笋用林质量,应做好施肥工作,以补充消耗的养分,确保麻竹良好更新生长,促进笋芽分化,增加竹林发笋量,提高麻竹笋的经济效益。

造林第4 年,麻竹林进入盛产期,对营养的消耗增加,必须确保养分供应及时、充足。4 月下旬需施笋前肥,每丛施腐熟堆肥25.0 kg,碳铵1.5 kg。6 月底、8 月和9 月各施1 次孕笋肥,每丛施复合肥0.5 kg。12 月底结合清园和砍竹,每丛施2.0 kg 饼肥。施肥要在竹丛周围开半环状沟撒施,然后覆土。肥料不能接触笋芽,以免造成肥害。

此后每年2 月结合培土,每667 m2施草木灰300.0 kg、腐熟粪肥250.0 kg,或鸡粪400.0 kg、复合肥(N、P、K 总有效≥36%)60.0 kg、硫酸锌0.9 kg[5]。每667 m2鲜笋产量达到4 000.0 kg 的麻竹林,可适当增加肥量,3 月每667 m2施复合肥100.0 kg,以后每月追肥1 次,每次 40.0 kg[6]。

4.5 留养母竹

麻竹造林4 ~6 a 进入成林期,根据麻竹的发笋特点,合理留养新生母竹,促进竹林更新。造林第3年,可将早晚期竹笋全部采完,不留母竹。第4 年9 月选择距离原母竹蔸较远的第一支派、第二支派盛期笋两三株培养新母竹,冬季淘汰1 根老母竹。至年底每丛留存1 ~4 年生母竹七八株。第5 年采挖所有新笋,不留母竹。第6 年除首批新笋选留2 株外,其余可全部采挖,并在年底淘汰1 根老母竹。第7 ~9 年只采笋,不留母竹。第10 年每丛选留三四株新母竹,并在冬季把第4 年留存的老母竹淘汰。此后每5 a 疏伐1 次,并在疏伐当年留母竹1 次。也可以在第3 ~6 年采挖全部竹笋,不留母竹。在第7 年产笋盛期每丛留生长健壮的两三株竹笋培养成新母竹。此后,每隔1 a 留养新母竹1 次,并淘汰老母竹。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防治

麻竹主要病害有锈病、枯梢病、竹煤烟病等。在防治中,应坚持综合防治原则,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以免影响竹笋的安全性和商品性。在使用药剂防治时,要注意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或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以确保竹笋的食品安全。防治麻竹锈病,可通过适当疏伐、钩梢增强林间通风透光性,减少发病概率。必要时可使用20%粉锈宁乳油800 倍液喷雾。防治枯梢病,可在5—6 月喷洒1%波尔多液,连喷两三次。防治竹煤烟病,可增加竹林通风透光度,减少蚜虫或介壳虫的发生或抑制其蔓延,也可用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5.2 虫害防治

麻竹的虫害主要有竹蚜虫、竹螟、竹象鼻虫等。

竹蚜虫主要危害麻竹叶片及秆部,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秆中的汁液,影响麻竹生长。而麻竹叶片在蚜虫分泌物的刺激下产生病变,还常引发煤烟病。因此,做好竹蚜虫的防治是防治煤烟病的关键措施。一是合理疏伐过密麻竹,调节竹林密度,提高通风透光度,减少蚜虫发生。二是在成虫盛发期,用25%乐果乳油环刷于母竹基部第二、第三竹节上进行毒杀。三是用25%乐果乳油1 000 倍液或50%乐果乳剂800 倍液喷雾防治[7]。

竹螟又称竹蔸虫、竹苞虫、竹卷叶虫,以幼虫取食竹叶,大规模暴发时可吃光麻竹叶片,使麻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影响来年出笋。对该虫害进行防治,一是在冬季进行松土,消灭土壤中的越冬幼虫。二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5 月底成虫出现期进行诱杀。三是在6 月下旬幼虫危害期,用90%敌百虫500 倍液、40%乐果乳油1 000 倍液或50%敌敌畏1 000 倍液喷雾毒杀。当虫口密度大时,可在竹林中释放“721”烟剂熏杀。

竹象鼻虫以幼虫蛀食竹笋,造成竹笋内部霉烂,导致被害幼笋逐渐死亡,严重影响麻竹笋的产量和质量。对该虫害进行防治,一是冬季结合林地复垦进行松土,并适当增加翻挖深度,破坏竹象鼻虫的土室,以杀灭越冬成虫。二是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5 月成虫出土活动期,于黄昏震动毛竹,使害虫脱落再进行人工捕杀。三是发现笋尖枯萎发黄、笋体变软时,用利刀切开笋尖,捕杀幼虫。

猜你喜欢
覆土松土竹笋
竹笋
清晨
竹笋
蚯蚓堆肥在双孢蘑菇覆土中的应用试验
不同覆盖物对水稻钵苗育秧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食用菌覆土栽培的利与弊
竹笋见到阳光啦
生活垃圾填埋场N2O释放研究进展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