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桑蚕产业发展

2022-11-22 17:27石燕金韩世玉罗泽虎
耕作与栽培 2022年2期
关键词:桑蚕贵州生产

石燕金, 韩世玉, 张 芳, 罗泽虎, 陈 彪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贵阳 550025)

继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完成之后,国家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为建设中等发达国家和实现共同富裕做进一步的努力,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农业发展的助力。桑蚕产业作为贵州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贵州桑蚕产业在中国的桑蚕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几经起落后,目前贵州的桑蚕产业正处于恢复期,相较于广西、云南、四川等省桑蚕产业的迅速发展而言,贵州的桑蚕产业已稍显落寞,而贵州被誉为国家东桑西移后期工程的最佳承接地,蚕桑产业是最适合贵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产业之一[1]。贵州具有更加巨大的进步空间,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显得大有可为。本文首先探讨一下目前贵州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初步分析其原因,再浅谈一些对于发展对策的思考。

1 目前贵州桑蚕产业存在的问题

1.1 桑蚕生产环节

生产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为产业链提供生产资料,目前贵州在桑蚕的基础生产方面存在产量较低、蚕茧质量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1.1.1产量较低

目前贵州的桑园面积以及从事种桑养蚕方面生产的劳动者都相对较少,加上从事种桑养蚕方面工作的主要是留守的老弱病残等人员,生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种桑养蚕只是作为副业而存在,无法得到生产的重视。因此,贵州的蚕茧产量(总量)相对周围省份来说相对较低。

另外,目前贵州已经培育出比较适合当地种养的桑树品种和蚕种,目前能够制作良好的蚕种的机构还比较缺乏,而且目前从事桑蚕生产的人员大多对于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模式的接收能力较差,导致桑蚕的生产效率较低,单张蚕种产茧量不高。

1.1.2质量不高

由于目前贵州规范化种桑养蚕基地较少,大部分还处于散养状态,导致桑叶的质量和蚕的养殖环境条件等得不到有效保障,管理不到位,导致总体生产的蚕茧质量不高(丝量和疏解率等),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1.1.3抗风险能力差

小规模的生产以及对桑蚕产业的不够重视导致管理不足、自然灾害及病虫害对桑蚕产业的破坏得不到有效的防治,极容易造成严重损失。同时,目前桑蚕产业主要是种桑→养蚕→取丝→纺织的单一模式,而且销售的渠道也比较单一,这就导致市场波动对行业的影响极大,行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很差。

1.2 加工和销售方面

加工生产是生产环节的延伸,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提升产品附加值,并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而销售环节是将产品变为实际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目前贵州蚕桑产业的加工销售行业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未能突出自身优势、生产规模普遍不大、没有形成很有影响力的品牌等问题。

1.2.1资源利用不充分

在桑蚕生产行业中,从桑枝、桑叶、桑果(桑椹)到蚕茧、蚕蛹、蚕沙等,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较为完整的资源利用方面的探索成果。然而,由于各种资源的利用大多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掌握一定的技术。因此,对于普通的分散种植和养殖的农户以及小规模的生产单位来说,技术和资金的缺乏使得无法对所有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1.2.2未能突出自身优势

很多地方并没有站在自身环境条件的角度思考产业发展,而是盲目地以求多、求全为目的,不顾条件限制,盲目发展,将有限的资源均匀撒布,无法突出自身的优势,不仅导致行业发展力量不足,浪费资源,最终导致失败。

1.2.3生产规模小、没有品牌竞争力

目前省内大多地方都还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生产厂家,仅有少部分地方发展出了能在小范围比较知名的品牌[2],然而,行业面对的是全国甚至是世界市场,这样的规模很难在技术上站到前沿。因此,产品质量以及知名度很难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

1.3 基础科研方面

基础科研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支撑,目前贵州桑蚕产业的基础科研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基础科研从业人员的比例明显少于周边省份,在品种选育、技术创新以及推广应用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据统计,2012年贵州省从事蚕桑生产技术干部人员数200多人,长期聘用辅导员160人以上。有科研单位1个,科研人员65人[2],到2020年贵州省从事桑蚕专业人员60余人,从业人员数量变化不大,远远达不到需求[3],相对于周边省份来说力量显得很薄弱,人员数量的限制导致在新品种的选育、技术创新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方面的推广应用也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对生产事业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2 贵州桑蚕产业该如何发展

从以上对贵州桑蚕产业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个产业从基础研究到生产再到加工销售都存在一些问题,从研究人员的数量不足引起研究能力、成果和推广能力的不足,使得生产力很难提高,从业人员思想和知识水平导致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产量和质量上不去,而加工销售由于规模和模式的限制,资金不足和技术难以提高,找不准自身优势,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2.1 政策扶持

从历史来看,贵州桑蚕产业的几次大发展(明朝及解放后)都是有政策扶持和官方引导而起[2,4],可见政策支持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家提倡“东桑西移”策略并且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两大政策对于地处西南的气候和土壤等资源很适宜种桑养蚕[5],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自身的优势,并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鼓励政策来推动蚕桑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2 改变传统的生产和销售观念

传统农业从业人员作为单独的生产力有限,其人数占生产环节的绝对优势,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优势,对生产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目前从业人员的思想和技术水平总体较低,使得生产环节总体的生产力较低,因此有必要对从业人员进行思想的解放,在某些地区将桑蚕产业从副业提升到主业的地位,使其受到足够的重视,并劝导从业人员采用优良的种苗,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产品的销售上采用多渠道销售,实体销售和网络销售共同开展,最大限度地预防地方保护性压价等风险。

2.3 扶持龙头企业

在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依靠传统的男耕女织以及小作坊式的加工模式很难形成品牌效应和竞争优势[6],加工和产品销售不发展则很难形成经济效益,无法带动原材料生产的发展,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打破这种循环的突破口就是要扶持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树立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其在管理和经济效益方面的示范和带头,提高其余人员进入桑蚕行业的积极性,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利用掌握的先进技术,开展小蚕集中抚育再分发养殖并提供技术服务,产品统一收购加工,保障了企业生长原料的来源,能够减少分散养殖的风险,对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4 合理布局产业链

在目前贵州乃至中国的桑蚕产业生产规模普遍不大的实际情况下,由于资金能力有限,要想通过某一个实体来实现整个产业链显然并不现实。因此,需要每一个地方通过分析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充分发挥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增强竞争力。由于政府部门掌握着较为全面的农业现状数据,它能够合理地引导相关产业的合理布局,通过分析各个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有助于合理地布置产业链,根据技术水平和应用前景决定生产什么,根据原料来源多大规模,根据产业分布来决定加工企业的分布而不是依据行政区划来布置,适当延长产业链等,不盲目追求产业门类齐全,造成撒胡椒式的局面,造成资源浪费,收效甚微。在销售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多方面开拓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共同开展),避免单一渠道带来的风险。

2.5 积极发展交叉产业

目前桑蚕产业主要集中围绕桑、蚕、丝、丝织品一条主线,也开展了部分桑树产品和蚕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单一产业的市场毕竟有限无法满足越来越丰富多样的群众需求。因此,积极开发桑蚕产业相关的文化旅游、休闲、生态修复等产业,以“生态桑”为目标,对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展产业融合,提升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性,既要经济效益也不忽视生态效益,例如在贵州的石漠化地区开展种桑养蚕生产能同时发挥桑树的水土保持和改善小气候环境等作用,也能带动相关的观光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

2.6 增加科研及推广投入

科研对生产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能够为生产提供优质的种苗、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有效可行的生产经营模式、产品的开发以至于对市场的把控和对风险的规避,但是目前贵州省内的桑蚕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已经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相关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进行适当扩充,增强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推广手段,例如,印发宣传册、通过网络进行线上培训,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贵州大数据产业的能动性,为产业的发展和风险的规避提供科学指导。

3 总 结

从总体来看,贵州的蚕桑产业的发展虽然比周边省份有一定的滞后,但具有发展潜力,关键是通过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避开劣势,发挥优势,充分依靠科研人员的创新、依托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及方向引导作用、积极推动改变传统农业从业人员思想并提高其生产技能,依靠群众的力量,将蚕桑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很重要的突破口,其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科研力量是保障,为生产保驾护航;群众是主力,也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政府部门是指导,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各个主体各司其职,协同发展,贵州桑蚕产业必将迎来美好未来,乡村也必然振兴。

猜你喜欢
桑蚕贵州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阿宽的生产小组
《桑蚕文化对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关于科学桑蚕养殖技术带来的思考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浅析桑蚕生产产业的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