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区治理中社会参与机制的创新研究
——以运城市J社区为例

2022-11-22 17:43李夏薇
山西青年 2022年5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政府

李夏薇

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与法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中,在这一进程中,要改变“企业办社会”这一状况,就必须要求各单位组织将一些职能分离出来,做到简政放权,将先前由政府、事业单位所承担的事务下放到社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单位体制,社区的职能十分薄弱,无力承担这些社会事务,社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仅是一种行政意义上的社区,无法发育成一个真正的地域共同体,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就必须被提上议事日程。

此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城市居民的客观诉求开始逐渐多元化、复杂化、碎片化,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注重幸福感的提升。而传统社区治理由于在结构、社会互动等方面存在问题,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1]。同时,城市社区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了一些问题,例如社区居民的差异性较大、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性较弱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培育,进而可能影响到居民参与。因此,要应对转型期的挑战,对社区治理进行创新性的调整是必不可少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针对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分析,能够丰富社区治理理论,对社区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深入分析社会参与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可为新形势下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提供理论借鉴,促进社区走向善治。

2.现实意义

首先,本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对社会组织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次,通过对社区参与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激发居民对社区建设的热情,有助于各参与主体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促进社区的发展。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社区

“社区”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社区”是一种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组合方式。对社区的理解也在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而变化,目前,人们通常把社区看作是聚集在一定范围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所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社区具有一定的功能,如服务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建设等。

(二)社区治理

治理不同于“统治”,它强调上下互动,是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且离不开公民的参与。社区治理强调“善治”,即通过多方参与、共同合作,推动社区和谐健康发展。该过程也是政府向社会下放权力的过程,是公民社会发育的过程。

(三)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即让公民参与到与自身利益有关的政策中去。社区治理中的社会参与是各参与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介入到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其中,参与主体应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居委会、居民个人等等,参与客体是社区内的公共事务。

三、J社区概况

本文以J社区为例,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也查阅了有关该社区的相关资料,分析了目前建立起来的社区治理架构以及网络运作情况,更加真实、客观地了解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以便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一)网络架构

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导,驻区单位等社会力量和党员群众共同治理是该社区目前实行的工作模式。该社区总面积为8.6平方公里,共划分为26个网格,辖小区、巷道、胡同23个,居民总户数11646户,34938人,目前实际居住8665户。辖区共有驻区单位27个,学校9所,医院1座,社区党员20名,在职党员625名。社区共有“三室一厅”和多功能会议室。

(二)网络运作情况

该社区实行网格精细化管理,将社区共分为26个网格,每个工作人员负责三到四个网格,切实做到了格中有人,人负其责,形成了归属明确的网格化管理格局。社区还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入网格”活动,在职党员通过认领责任区,配合网格长,共同治理网格内的社区事务。这切实发挥了社区党支部在社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三方联动”,充分发挥了在职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表率作用。

(三)网络特点

J社区在现有的网络中,纵向形成了以党委、政府为“头”,各职能部门为“身”,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为“尾”的网络。横向中,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建设中,与以往直线型的治理网络相比,具有很大优势,但是治理模式仍为政府主导型。

(四)对J社区治理网络的分析

经过总结分析,J社区在治理中突出了以下几点:第一,主动探索新的管理办法,先后推动了“三方联动”机制、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强化精准化服务水平。第二,逐步加强政府与其他参与主体的合作。第三,不断明确社会参与的重要性。进一步扩大社区的服务职能,启动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如搭建社区服务站平台,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

推动社区治理需要内外联动。内在因素来自社区自身,居委会、居民、社会组织等主体,要将被动参与转化为主动参与,激发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提高自治能力;外在因素来自政府的推动,政府主要起引导协调作用,同其他参与主体共同推进社区建设,为社区治理贡献力量。

四、J社区现状分析

(一)J社区面临的问题

1.政府定位不明确

通过调查发现,居委会基本按政府指令行事,由于社区缺乏充分的自治权,导致居委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这阻碍了社区的良性发展,使得社区处理事务的效率低下。

2.社会组织极其短缺

当前,J社区除了正式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等社区组织之外,社会组织十分缺乏。社会组织是沟通居委会与居民的桥梁,缺少了社会组织的中间作用,容易导致居委会与居民之间关系僵化,不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

3.社区资金投入、人员配置不到位

通过调查,居委会存在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缺乏资金支持,发动居民参与以及开展活动力不从心,社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到位,例如,居委会位置设置不合理,办公场地达不到标准;公共活动场所面积不足等。这些问题不能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同时也阻碍了社区治理的进程。此外,社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大多数人员都是无编制,工资低,相应的积极主动性也不高。

4.居民参与不足,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缺失

目前的社区建设工作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主要停留在政府倡导和推动阶段,这导致了治理效率低下,社区居民对社区了解较少,认同感低,参与积极性自然不高,社区治理成了政府的独角戏。

(二)原因剖析

经过进一步分析,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出在政府、社会组织、居委会、社区居民这四个层面。

1.政府

从政府方面来说,自身定位不清,在与社区的关系中,没有下放给社区过多的权力,社区必须要按政府指令行事,造成社区难堪重负,进而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此外,政府投入力度不足,包括资金、人力等方面。

2.社会组织

从社会组织方面来说,目前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不够,社会组织少之又少,造成人员匮乏,服务不到位;各方面制度法规仍存在不健全之处;社会组织自身发展活力不足。

3.居委会

从居委会方面来说,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充分的自治权,主要承担政府所交办的工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组织动员能力不足;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狭窄有限。

4.居民

从社区居民层面来说,居民社区意识薄弱,凝聚力不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低;没有真正了解居民自治的内涵,存在模糊不清之处,导致没能有效地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

五、J社区的未来创新路径

结合社区实际情况,通过对比“政府主导”模式与“多元参与合作”模式发现,后者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强调平等合作。多元参与模式体现了各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充分展现了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参与性和民主性。二是强调公民参与。在合作治理的过程中,公民是作为主体参与到社区公共生活管理中的,这有利于激发公民的热情,使社区治理更加民主化。三是强调政府推动。由于目前公民社会不太发达,政府的推动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样有利于通过动用政府的自身资源和优势,搭建合作治理平台,促进多元参与机制更加合理化、制度化。因此“多元参与合作”模式更加符合当前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2]。

(一)在政府层面以推动为主

首先,政府要避免越权,加快职能转变,以服务者的角色出现,推动社会组织的培育、社区的自治能力,提升社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其次,在政策制定方面,明确社区自治权的范围、明确街道和社区的关系、明确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权利和地位、引导社区居民正确认识社区居委会的性质和作用、在法律上赋予社区内自治组织合法的地位。最后,在监督协调方面。通过政务公开,确保社区治理过程中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切实保障居民的各项权利,积极开展社区民主评议活动,将评议结果和绩效奖励直接挂钩,让社区居民感受到自己在社区事务管理中的分量和影响力。

(二)在社会组织层面以培育引导为主

要注重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引导。一是要通过对人员的培训,项目指导等多种途径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政府应对社会组织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政策制定要向社会组织方面倾斜,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三是政府要对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带动社会组织有序发展。

(三)在居委会层面以激励自治为主

首先,对社区的自治制度进行规范完善,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民主活动。其次,居委会应明确职责。政府要为居委会减轻负担,避免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的出现;在资金方面,政府除了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还要引导居委会资金来源多元化,思考引导居委会资金来源多元化走向,尝试吸引其他投资和支持;在人员配置方面,采取激励机制,激发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四)在居民层面以激励参与为主

目前,面对社区事务参与率较低的问题,首先要想方设法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居委会要经常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吸引社区居民的参与,加深居民对社区的深入了解。要为社区居民切实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让居民对社区产生依恋感。其次是通过加强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利用多种渠道让居民及时得到准确信息,如加强社区微信平台的建立等途径,为社区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最后是主动探索多元参与渠道,建立相应的参与机制,利用诱因理论,强化居民与社区的利益关系,使居民真正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积极地参与社区建设,实现社区自治[2]。另外,还要多多借鉴国外的有益成果,拓宽社区居民多元参与渠道。

六、结束语

当今社会,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治理逐渐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多元主体参与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之策[3]。

纵观全文,通过各参与主体的共同合作治理,打造社区多元参与平台,能够促使公众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光发热,使居民有机会亲身投入到社区的建设治理中去,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全方位了解,让居民成为自我管理的最大受益人。但是,社区治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还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社区的治理机制,加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等举措来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期望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使社区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得到持续良性发展,推动社区和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政府
石器时代的居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高台居民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