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2022-11-22 17:43徐海斌张锁龙
山西青年 2022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监测

徐海斌 张锁龙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江苏 靖江 2145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进一步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既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提高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能力的现实需求[1]。独立学院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对高等教育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及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但随着社会发展及现代产业的升级,目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企业人才的发展要求和产业的需求。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质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很多独立学院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状,分析当前独立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机械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优化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既符合独立学院自身特色又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偏离于行业动态发展需求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似乎逐渐不能满足产业调整所带来的跨越式发展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更新速度稍显滞后于区域产业升级速度。以长三角机械制造行业为例,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带,形成了众多支柱型的制造业产业,而其中更是以智能制造为核心进行产业升级。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智能生产线、先进加工机床、新型传感技术、航空航天设备等一系列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迅速,相关产业链也逐渐完善,同时也涌现出众多具有行业尖端技术的智能制造装备先进企业,这就对相应产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独立学院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部分还是按照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通用型机械人才为主要目标,缺少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课程设置,因此导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的紧缺。另外,与普通高校以培养学术类人才不同,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基础下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为目标,而当前专业课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均衡,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不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多,造成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如何更新当前的课程体系以及合理分配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比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自有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双师型”教师

独立学院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来自母体高校的专任教师。二是其他高校外聘教授[2]。这两类教师一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且以副高以上职称为主,属于学术研究型教师,在各自高校以培养学生学科理论知识为主,与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要求存在偏差。三是本校自有专任教师,这部分教师一般为刚毕业或有短暂行业经历的研究生,年龄较小,以硕士学历、助教职称为主,所占比例较大,且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另外,与有编制的公办教师不同,独立学院自有教师缺乏安全感,认为工作不够稳定,在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花费大量时间备考公办高校的工作岗位,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造成人才流失,影响自有师资的稳定性。

此外,独立学院缺乏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机械专业尤其看重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而年轻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不能准确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行业所需专业技能缺乏全面了解,从而做不到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造成学生所学不能用于实际应用。总之,独立学院自有师资建设问题已成为影响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社会和独立学院本身高度重视。

(三)校企合作力度不强,合作模式有待优化

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保障,当前我国已经在加强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激励政策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校企合作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问题,导致校企合作的开展并不是很顺畅。从企业的招聘情况来看,存在难招人或者招聘的人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影响企业的发展。

这当中的原因:一方面学生由于对企业不了解,无法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由于学院与企业的关注点不一致,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等方面无法与企业形成统一目标,导致学生所学并不能为企业服务。另外,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面对校企合作中的项目积极性也不是很高。独立学院的教师往往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压力大,而企业的项目周期一般比较长,教师不具备足够的精力从事项目的实施;企业的工程师往往由于自身工作繁忙,也不能有规律地承担教学指导任务,或即使承担了教学任务,也经常由于突发性任务临时改变教学计划,这也导致校企合作难以协调运行。因此,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独立学院建设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也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众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以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标准,着重于课堂到课率、学生笔试成绩、教师是否正常出勤、教学资料是否齐全等方面,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监测则较为缺乏,监测内容不仅不够全面,还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二是教学质量监测机构不够稳定,目前负责教学质量监测的一般为教务处或者母体高校督导兼职,这类人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造成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日常的教学监测工作;三是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不足,教师往往是教学过程中被监测对象和责任主体,处于被动的受监督的地位,有时为了规避教学风险,往往选择谨慎的教学方式,缺乏创造性,造成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因此,对于独立学院,建立一套适合独立学院教学目标、保障师生共同利益等有效的监测体系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独立学院需要优化改进的地方。

二、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一)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发展特色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需结合地方行业特色和学院实际,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结合为途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不断更新专业课程设置,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在保持传统课程的基础上,新增符合行业发展特色的新课程,如机械专业可新增工业机器人、3D打印、智能制造等标志着机械未来发展方向的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就业拓宽了道路,也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需求提供了保障。二是增加课程实践环节比例。一方面加大课程实验、大作业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如机械设计、数控技术等课程,可将企业岗位实际工作内容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充分锻炼学生生产应用实践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的目的。三是引入产业教授制度。从企业中选聘企业管理者、技术骨干等优秀人才担任独立学院产业教授,既可以深化校企合作,又可以丰富产教合作内容。产业教授一方面从岗位实际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实践指导,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专业实训能力,促进“双师型”队伍的完善[3]。

(二)强化自有师资力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独立学院自有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一方面学院应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并出台相关政策,让在职教师或应聘教师感受到归属感,安心从教。对于行业企业高水平专业人才,学历往往无法满足招聘要求(研究生学历),学院经考察后可适当降低学历要求,让真正有能力的实践教学者走上讲台。另一方面,针对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经验缺乏的问题,学院应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力度,如建立专任教师定期赴企业合作轮训制度。专任教师可适当参与企业相关项目开发过程,不断积累实际操作经验,努力成为“上讲台是老师、下车间是工程师”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也能将企业所学技能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学院也可根据专任教师社会实践情况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如与职称评定、年度评优等方面相结合,鼓励专任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也为学院自身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动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企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对于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政府发挥衔接作用,通过定期开展校企合作交流会,促进学院与企业合作,引导校企双方提出自身发展需求,协调双方主要关注点,学院根据企业需求更新相应课程设置,确保学生所学能为企业所用,另外,政府也可对校企双方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如税务优惠政策,不仅减少了校企双方的开支,还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热情度。二是校企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共建校企专业实训基地无论对学院还是对企业,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学生可以通过企业中的生产案例,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工作内容,为毕业后工作提前做准备;企业可以通过实训基地为自身培养后备人才,避免后续陷入难招人的困境,也为新入职大学生节省了大量的培训时间。三是将课堂与车间通过互联网连接,实现车间现场教学。学生在课堂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直面车间生产现场,观察车间生产流程,企业工程师可在生产现场进行教学,对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进行讲解分析,这不仅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也减少企业工程师在学校和企业间来回奔波的烦恼。

(四)优化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赖以生存的根本,必须有合理科学的体系进行实际监测,在当前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扩大监测的范围。监测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不能单纯地以学生的理论成绩判定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践应用掌握能力,建立一套合理的、科学的监测体系。关于学生实践应用掌握能力的监测,除了校内实践课堂的监测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如学生家长、社会企业、新闻媒体等共同参与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估,一方面推动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为学院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二是设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测机构。学院应设立由了解教学质量评估、具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人员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测机构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利。该机构一方面组织协调各单位的教学质量管理,另一方面收集内外部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反馈至对应责任人,并对责任人后续的改善效果进行持续跟踪。三是建立合理的教师奖惩制度。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多数高校采取“学生评教”的方式,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采用的是期中座谈会方式。学生根据教师授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由教师现场进行解释说明。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教师,学院应进行相应的批评和教育,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有创造性教学成果的教师,学院也应进行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督促教师改变自身缺点,也鼓励更多教师建立创造性的教学环境。

三、结语

对于独立学院机械专业而言,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院竞争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机械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监测四个方面进行优化的策略,构建一个逐渐完善的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机械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监测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发射成功
信号分析在无线电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