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以南宁学院为例

2022-11-22 17:43傅彩虹
山西青年 2022年5期
关键词:本科课程情景剧心理健康

傅彩虹

南宁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广西 南宁 530200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学改革是提升课程质量的关键保障,更是大学夯实内涵建设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要求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消灭“水课”,打造“金课”[1]。在打造一流本科课程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转变“理论知识传授课堂”为“实践知识与应用能力”产出理念,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带动其他教学环节的改革,将学生小组学习、任务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利用超星在线平台,实行专题学习、互动交流等教学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推动课程思政化,教学内容专题化、教学评价应用化等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一、对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反思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现状

(一)总体描述

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模块化教学改革,通过构建“网络课程+课堂实践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心理情景剧为中介、以学生生活为起点、以体验实践为核心、以应用为重点、以团队沟通合作为主线,促进心理健康知识理论目标、心理调适技能目标和责任意识情感目标的有机融合,打造网络课程,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课堂实践教学提供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分指标点描述

1.坚持“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办学定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针对大一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总学时为32,学分为2,同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幸福心理学、情商与智慧人生及心理学智慧等公共选修课。构建以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深化模块化教学改革,突出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加入心理情景剧训练,以心理情景剧为载体注重互动对话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为指导,注重训练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反思,结合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的优势,大大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以教学模式改革带动其他改革,塑造“一体多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心理普测、心理宣传、心理讲座、心理活动、心理危机网络工作制、心理咨询等多种措施为辅,构建立体化、多元化心理健康工作机制。

2.围绕学生心理健康,突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导向

围绕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与人群以及生活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和均衡,认知合理、情绪稳定、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压力,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对自我、国家和民族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课程建设坚持成果导出取向、积极价值取向、课程思政化,突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构建从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第二课堂活动为延伸,通过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微电影原创大赛,鼓励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和艺术表演,并借助高校互动新媒体“小晒同学”、学校教育平台及其他网络平台宣传播放优秀作品,打破了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单独作战的僵局,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第二课堂中得以真正发挥。

3.推动线上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成效最大化

课程通过制定线上教学改革方案,主要措施有:①发布视频学习任务,采用任务式教学,列出学习清单,以作业、小组汇报等方式引导学生事前通过慕课平台完成心理健康知识与相关理论学习;②发布章节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任务,对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与理论程度及存在的不足之处;③发起在线热点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参与线上讨论,关注学生对热点事件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④教师定期在线答疑,加强师生课前课后联系,突破时间空间限制;⑤建立微信公众号,做好心理健康活动宣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实践能力。以上线上教学改革方案方便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成效最大化,教师着力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有机衔接,实践线上线下有机融合。

(1)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发布视频学习任务和章节测试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绘制自主学习线路图,采用任务式教学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逐层逐级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如课前布置学生小组用视频拍摄方式思考生活中常见的人际冲突,在人际交往主题课堂上将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及学习困惑,在课堂中重点突破这些难点。

(2)课中互动,设计高阶活动。将知识性学习放在线上之后,最宝贵、有限的线下见面学习时间的成效最大化,从而进行高阶的学习活动,体现课程的高阶性。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基于大学生常见实际问题的案例学习、基于互助共学的同伴学习、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表演等体验式的心理活动、借助新心理中心开展感性认知的实践教学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学生主动权交还学生,使学生通过各种学习体验实现知识的内化、学习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组,拓展总结提升。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纳和提升,帮助学生提炼出最核心的学习内容以形成完整的认知。教师以课后小组作业及个人作业交叉进行,在线话题讨论发布、鼓励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促使学生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延伸课堂教学深度。

4.改变单一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推动课程建设

课程打破单一考核方式,建立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确定课程总成绩=网络学习成绩+线下辅导成绩。网络学习成绩=视频观看(8%)+章节测验(8%)+期中测试(8%)+期末测试(12%)+参与话题活跃度(4%)。线下辅导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占30%)。将心理健康知识放到在线平台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心理情景剧剧本续写和展演,以“活题”考核学生心理调适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忙起来,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自我成长。通过这种创新考核方式,避免了枯燥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在快乐活动中学,情感体验强烈,帮助学生实现心理自助和朋辈互助,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课程教育效果。

5.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人才培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改革的核心,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根本保障。课程教学团队中目前具有副教授职称三人,讲师职称三人,助理研究员一人,未定级两人,老教师发挥传、帮、带的引领作用,实现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同时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级教学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用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快速成长。

二、对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理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产出导向不明确,缺乏学生心理状态持续关注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明确要求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高课程的高阶性。Spandy于1981年在《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中率先提出成果导向教育,简称“OBE”理念,并对OBE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该教育模式被国内教育界关注,并得到了广泛应用。[2]尽管当前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但对标国家对一流本科课程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表现在:教学内容关注点仍然在“教师教什么”,而忽视了“学生需要什么”与“行业需要什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在大一年级开设,但不同年级心理状态不同,忽视了大学生大学各阶段心理需求不同,缺乏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难以做到持续改进。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度不足,高阶性目标难以实现

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果,如何强化课堂设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高阶性目标,提升学生深度分析能力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难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络视频教学内容存在一定滞后性,难以满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最新理论的要求;网络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有待提高;课堂教学设计中促进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存在一定不足,特别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存在难点。

(三)教学评价实施过程对学生要求较高,考核质量有待提高

教学评价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当前,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方式,终结性考核以“活题”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但由于学生对心理健康概念、理念掌握有限,学生所续写的剧本存在偏离主题,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有待提升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依赖于教师原有理论知识储备及培训进修。按照国家对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与学生人数配比要求是1∶4000,因此,各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数量受到严格控制,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包括:教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活动开展等各项工作,工作繁杂。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采用“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模式,兼职教师来源较广泛,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机会较少。

三、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解决措施

(一)以产出为导向,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持续改进

目前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基本完善,但所使用的视频,跟南宁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切合度不够紧密,民办本科学生特殊心理健康状态和应用型人才特征不够明显,整体教学内容与现用教材教学内容有一定脱节,需要与二级学院、就业单位的调查研究,分析应用型人才心理素质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心理特点,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使课程教学有针对性;课程仅在大一年级开放,而大二大三大四年级面临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新问题同样需要教师给予更好的引导,故建设方向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拓展公共选修课,完善学生心理发展全阶段教育。

(二)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需要落实到实际过程,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自身角色,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加强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相融合,线上教学内容强调广度,线下课堂内容强调深度,加强课堂教学设计,以心理情景剧、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心理测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化身为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过程性评价,完善以心理情景剧展演为主的随堂考核方式

科学评价,让学生忙起来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多方面综合改革,需要坚持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教学设计加强线上线下相融合,完善过程性评价,强化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储备量和心理健康技能应用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融入心理情景剧训练、角色扮演提升学生对心理情景剧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考前强化心理情景剧续写要求及心理情景剧排练指导,提升学生期末随堂考核质量。

(四)稳定师资力量,引进教学领军人物

师资力量是课程教学效果的保障,课程建设接下来将重点保障师资力量稳定,根据现有教学团队成员年纪较为年轻,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不足问题,通过培训、访学等方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与学院、教务处、人事处沟通协商,聘请教学改革经验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授加入团队,进行深化课程改革;邀请督导形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心理咨询能力。

猜你喜欢
本科课程情景剧心理健康
基于工程认证的一流本科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为例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景剧的妙用
大数据时代的本科数据挖掘课程建设
动物手偶
美国跨学科本科课程探析及启示
大型生活情景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