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板块易混知识辨析

2022-11-22 13:05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第二中学丘钊武
中学政史地 2022年28期
关键词:汉江依法行政法制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第二中学 丘钊武

一、法制与法治

法制和法治是有差别也有关联的两个概念,不可混淆。人类世界还没有产生宪法以及民主的时候,就存在法制;法治则是晚近才产生,强调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本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度和过程,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

法制与法治虽然有很大区别,但这绝非意味着可以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法治是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法治需要以法制为基础,只有法律制度基本完善,才有可能建设法治国家。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则具有最重要的地位,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标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发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号召。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用“法治国家”代替“法制国家”,标志着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认识上的飞跃。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表明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二、违法与犯罪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如下。

1.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2.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有了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加以改正很容易走向犯罪,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分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社会危害性相对轻微(一般违法行为)最严重(犯罪)法律后果承担民事责任受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受刑罚处罚处罚机关人民法院行政机关人民法院示例捡到他人财物据为己有、合同违约、欠债不还等扰乱社会治安、谎报险情等杀人、抢劫、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贩毒等

四、宪法与其他法律

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板块中,宪法的地位、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各种测试中常考的考点。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我们提高答题的效率。

为做好汉江流域水资源调度和配置工作,统筹协调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要求,保障汉江流域供水安全,实现一库清水向北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批复汉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汉江流域用水总量指标、用水效率指标和水功能区达标管理指标方案,汉江流域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技术评估实施方案;尽快批复建设汉江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尽快建立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提供各相关涉水部门协商议事的沟通平台;加快推进汉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工作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工作,使得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有据可依,管理手段切实可行。

1.宪法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1)规定内容不同。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地位和法律效力不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五、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党依法执政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环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含义、地位、主体如下表所示。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执政党接受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努力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完备的制度和法律体系来治理国家。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方式。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赋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并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地位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不断提高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国家机关体系中,行政机关所占比重最大,人数最多,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也最大,因此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猜你喜欢
汉江依法行政法制
慈善法制的当下问题与完善路径
《民主与法制》杂志1000期大事记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汉江渡口——两代艄公的“价值观”
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
厦门公务员依法行政纳入晋升考核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千里之外
汉江
渡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