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开展策略

2022-11-23 01:07余蓉蓉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语文课语文课堂

余蓉蓉

(连城县朋口中心小学 福建连城 366211)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顺利开展,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习技能的获得,更重要的是还需要观察学生本身已具备的现实生活经验,将其作为重要基础,创设出与之相关的语文教学情景,拉近学生与语文教材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自身的现实生活经验去理解语文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学习过程,学生也将会得到更加良好的语文学习体验,最终促进学生可以实现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指的就是教师需要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素材融入教学情景中,同时需要重点关注学生本身已具备的现实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也能体验现实生活。此外,教师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注重锻炼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实现自我建构,最终促进学生可以迈向更高的学习目标[1]。

2.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指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上,本着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积极联系学生本身已具备的现实生活经验和语文认知水平,找到语文教材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重要联系点,恰当地将其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拓展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不断建构自我,体验现实生活,认识语文课程。

二、小学语文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1.未能深入研究教学理论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并未对该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还有部分教师尝试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同样也未对该教学理论进行研究。正是因为教师未能开展深入研究和分析,导致了生活化语文教学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不能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甚至还会阻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

2.未能合理地拓展语文内容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讲解语文课文,只需要将语文教材上的课文讲解了就可以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他们并不会深入了解语文课文内容和编写意图,也不会探究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什么帮助,并未全面把握和理解语文教材,导致了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枯燥、无聊,进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3.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仅仅关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程度,并不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这与生活化语文教学理念是相悖的。具体来说,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很多教师过于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形式上,教师习惯于采用单一的固定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语文进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常常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正是因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2]。

三、小学语文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开展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当学生对某个事物形成较大的兴趣之后,他们的学习动力将会得到充分激发。因此,当学生对语文知识形成较大的兴趣之后,才能得到更加理想的语文学习效果。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现实生活是非常丰富、非常多彩的,而将现实生活与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结合,相当于语文课堂内容也将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彩,学生的兴趣自然会得到充分激发,最终促进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开展更加有效的语文学习。

2.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

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往往都是通过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实现的,并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到其他的语文学习资源,导致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单单只是靠语文教材上的知识是无法促进学生语文进步的,这时候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开展具有较大的意义。通过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除了语文教材以外的知识,学生的视野将会得到较大的开拓,同时还可以充分意识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价值。

四、小学语文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很多具有深刻意义的语文课文,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文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符,其中很多内容可能与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出入,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难以充分把握语文课文内容,进而影响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但是有的语文课文内容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却是他们很少会注意到的。面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语文课文内容,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最终目的。

比如,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出现什么疑问呢?在老师小时候常常会思考蚂蚁的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就会仔细观察蚂蚁,你们有没有这种类似的观察经历呢?”由此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从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以此解除自身的疑惑。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自己有观察过自己家猫吃饭的经历,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自己有在电视上观看狮子捕食的经历等。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就可以引入本篇课文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从学生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入手,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和分析这篇课文内容,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

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学生往往都是通过形象、声音和感觉进行理解和学习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语文情景,让学生身处于该情景中感受和理解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者视频创设更加丰富的语文情景,让学生在结合情景的基础上形成更加深刻的领悟。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活泼有趣的语文课堂,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3]。

比如,在学习《草原》的时候,首先,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于草原风光的图片,创设生活化的语文情景,让学生欣赏,并且说道:“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草原呢?你们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呢?”这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自己只在电视上看到过草原,有的学生还会举手分享自己去草原玩的经历等。其次,教师可以再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草原》的电视教材,让学生通过该视频初步感受本篇课文的内容和意境,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后感。最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和学习这篇课文,而学生有了刚刚生活化语文教学情景的铺垫,自然也就会很快进入到学习这篇课文的良好状态中。

3.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

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往往是作者通过深入生活之后才完成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现实生活对语文写作的重要性。而语文写作是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一项内容,他们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写,导致了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长时间得不到明显提升。这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作为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基础,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学生积累到更多的语文写作素材,让学生乐于写作,最终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明显提升。

比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讲述自己过春节的真实经历,以此来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有的学生说过春节的时候会买洗衣服,有的学生说过春节的时候会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有的学生还会说过春节可以拿到压岁钱等。其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刚刚所说的内容写出一篇有关于春节的语文作文。而学生有了刚刚的内容,所写出来的语文作文内容也将会变得十分丰富。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适当结合《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内容,或者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以此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4.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

上文已经提及,很多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未能真正落实理论知识与语文实践的密切结合,难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而主动探究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作为重要基础,设计出更加合适的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以此来开展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

比如,在学习《腊八粥》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可以从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腊八粥吗?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呢?”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其次,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下尝试着联合家长共同制作腊八粥。等到下次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通过设计这样的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到文中作者的心理变化,加深学生理解程度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5.构建体验式生活情节

要想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学习感悟,那么教师就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感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构建体验式的生活情节教学。根据语文教材上的实际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再现语文课文中的内容,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语文知识形成一种强烈的感觉,接着再引导学生积极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去理解、去体验。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而且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真实、更加有趣的语文课堂[4]。

比如,在学习《那个星期天》的时候,教师可以构建出体验式的生活情节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和接触其中的内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描述的是在那个星期天,“我”内心的第一次盼望;第二个部分,主要描述的是当目前一再出现爽约的时候,“我”内心的变化;第三个部分,主要描述的是“我”的伤心落泪以及来自“母亲”的安慰。其次,教师可以构建出课文中的情景,让学生分别站在“我”和“母亲”的角度进行体验和理解,以此带领学生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教师通过开展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认知。

6.语文课后作业生活化

作业,是检验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语文进步和全面成长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需要积极设计生活化语文课后作业,改变传统语文课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教师可以从语文课后作业的形式入手,设计家庭作业;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语文课后作业的内容入手,融入生活化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完成语文课后作业的动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会熟练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语文课后作业。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悟到其中的情感。而学生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很有可能无法形成比较深刻的感悟。这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本篇课文内容设计生活化语文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与之相关的内容,感受英雄人物身上的气概和精神,并且写下读后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询问自己的长辈相关的内容,更容易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篇课文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到更多有关于爱国的语文素材,这对于学生的语文成长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开展已经变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更需要积极开展该教学法,将现实生活融入语文课堂之中,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从而快速消化和理解语文知识,克服语文学习障碍,最终促进语文学习能力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语文课语文课堂
有效整合 “妙”“趣”横生——语文课堂学生情趣激发策略的实践和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假期归来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