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度提升

2022-11-23 01:07阿里木江吐尔逊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阵地教育者思政

阿里木江·吐尔逊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现如今,全球已经进入到5G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得到快速发展。而网络时代主要特点为万物互联,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速度更快、延迟性低且精准度高,是各国积极探索且发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在教育行业,创新发展同样带来诸多机遇[1]。然而,当前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仍然存在若干问题,本文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度的途径。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存在的问题

1.对5G科技的认识不足

进入到5G时代之后,时代万物互联的特点比较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对教育同样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校师生深刻体会到网络时代所带来的变化。对高校而言,思政教育者尚未全面了解该技术带来的变化,比如说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平台等,对如何挖掘该技术带来的技术变革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改革方面的敏锐性不足,在从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方式方面仍然有待加强[2]。

2.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融合不足

网络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5G时代后,各大高校已经意识到必须加大力度发展网络教育,并提高该教育阵地影响力与辐射力的必要性。然而,当前时期还未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教育的融合度,具体可以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尚未与网络新媒体工具的融合;网络教育阵地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同样没有很好地融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不够完善,且没有专门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上述多种问题的出现容易导致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脱节的问题,二者的融合度不高[3]。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缺乏创新

高校要想立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很有必要应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全面了解新时期发展期间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敏锐性。在此背景下,每个大学生都高度追求可以凸显时代特点且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思想、知识与信息。由此可见,高校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提高其影响力与辐射度势在必行。然而,当前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过程中采用比较简单的平台,仅从基本文件文档与视频课件进行,内容不够创新也不新颖,没有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创新,内容陈旧且形式僵化,无法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缺乏重视

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主要以传统的课堂为主,缺乏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4]。虽然高校已经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构建网络教育阵地的作用,但立足实际情况以及获得的成果可知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重视。具体表现在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方面缺乏专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师,基本上都是由辅导员负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工作者专业素质不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发展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与话语权。此外,高校师生对其认识不足,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仅为传统阵地的补充,网络阵地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且话语权不足。

5.网络思想教育阵地供需矛盾突出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与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人们的需求行为有关。进入网络时代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教育信息逐步变得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威胁了教育者的权威性与主体性[5]。在此背景下,高校致力于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以此强化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且保证在网络社会中对学生的可控性,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大学生也更希望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更为有效的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但实际情况却存在很大的供需矛盾。高校教师尚未完全熟练地把控网络教育阵地。而从深层次角度分析,高校教师的能力还处于有待提高的状态,比如说处理网络阵地中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网络语言表达能力。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度提升路径

具体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影响力指的是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并影响大学生行为或思想的能力。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度指的是对大学生辐射的群体范围。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6]。与此同时,给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问题。为此,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者应结合实际时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影响力和辐射度的路径。

1.加强网络思政工作队伍与机制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思想与理念的重要力量,在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而进入网络时代后,尤其是5G技术的发展,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带来诸多条件,同时有必要加强建设教育队伍,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70%的大学生对新媒体网课有很大的兴趣,20%的大学生对新媒体网课兴趣一般;10%的学生对新媒体网课毫无兴趣。高校应充分发挥5G技术的优势,促进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借助VR技术、微课、慕课等拓宽思想政治课堂,在线上与线下结合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亲和力与吸引力,从而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地提高,且提升其辐射度。为此,可从以下两点着手。

第一,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综合素质。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影响力和辐射度提高的重中之重[7]。要想让网络思政教育可以达到相应的水平,需要教育者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网络操作技术。这对高校教师来说需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科学地分析当前的形势,逐步端正自身态度,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始终坚定自身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形象,积极响应党的各项号召,并通过行动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掌握熟练的网络操作技术。高校要严格地筛选并加强培训网络思想政治教师,保证其可以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以及具备较高的网络敏锐性,这对大学生而言,无疑可以营造更为积极向上的网络教育阵地,这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度与影响力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此外,随着5G技术的发展,教育中可用的传播媒介越来越多,且对大学生而言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因此,若高校教师仍然应用传统落后的说教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自然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育者立足时代发展需要,始终站在更高的高度与维度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开拓新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8]。

第二,健全网络教育队伍建设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过硬的专业知识与善于沟通的能力,才能实现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与辐射度的目标。因此,高校应加强的选拔、培训与考核制度。从选拔制度方面分析,必须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且将学历这一硬性指标作为考核选拔的标准之一。此外,教育者还应具有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从考核制度方面分析,高校可以立足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健全完善的考核方法,以分数高低为考核的依据,按照总人数的比例淘汰一定数量分数最低的教师。从业务培训方面分析,还必须提高培训的可行性与专业性[9]。

2.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

现如今,网络不再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工具,若人们仅从工具论的角度看待网络阵地,必然无法让教育者准确把握网络社会中的内外规律,将线下的管理模式照搬到网上,自然无法更好地融入网络社会中。在此影响下,很多思想政治教师将网络作为一个简单的工具,因此网络教育阵地的使用必然处在自发的状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将网络当作一种社会形态,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线下的思政教育内容到网络阵地上。同时,立足网络运用特点将网络运行规律充分发掘出来,而网络社会中的直觉状态逐步实现,更让线上与线下的差距逐步缩小,在与时代接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影响力和辐射度提高的目标。

3.发挥新技术塑造网络思政教育阵地

进入5G时代后,各类技术取得较大的发展。比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现如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已经应用了VR、AR与3D技术,教育内容更为生动丰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真实感与参与感,且大学生可以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充分认识党的历史,积极学习和弘扬党员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还可不受时空的限制与英雄先烈“面对面”沟通,切身参与到国家各项重大事件中。自从大数据技术与AI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立足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与学习方式,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多条件,更为广大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实现了思政教育目标,对受教育者学习的情况进行检验,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此外,随着3D建模和扫描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复制线下优秀的教育资源,让以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4.融合革命文化与传统文化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忘历史才可以开辟未来。弘扬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12]。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革命文化与传统文化,让学生自觉弘扬革命精神,且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同时,在网络上阵地上分别设置革命文化与传统文化专题,确保师生都可以登录相关网站学习或查找资料。立足不同的年级与专业进行个性化推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如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结合舞蹈音乐戏剧专业学生,推送与革命文化或传统文化有关的音乐剧或舞台剧,增强该专业学生对革命文化文化知识的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美术专业的学生,让其到革命根据地体会、采风,鼓励学生创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作品,通过画展等形式,给更多的人传递正能量。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将革命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更具影响力与辐射度。

结语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方式提出了加强网络思政工作队伍与机制建设、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发挥新技术塑造网络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及融合革命文化与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建议,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实际性建议和有效途径。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之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可立足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从而实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影响力和辐射度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阵地教育者思政
品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微者“微”乎?——渭滨区依托小区微阵地获得城市大和谐
书屋“小阵地”教育“大课堂”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