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胃肠道炎症及腹泻的防治措施

2022-11-23 01:10隋鸿园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胃肠炎牛群犊牛

隋鸿园,王 飞

(1.内蒙古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2.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9100)

牛胃肠道炎症和腹泻通称为牛胃肠炎,是牛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中发生流行率较高。养殖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差、饲草饲料质量不合格、养殖管理不到位、环境应激刺激等都会造成牛群抵抗力下降,造成胃肠道炎症的发生流行。

一、发病原因

牛胃肠道炎症和腹泻疾病属于综合性疾病,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不同年龄的牛群出现胃肠道炎症和腹泻疾病后,临床严重程度和发病周期都存在很大差异。其中,犊牛感染胃肠道炎症和腹泻疾病的几率较高,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死亡率也较高。

1、营养调控不当

牛群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饲料的营养价值有不同要求,如不能够根据牛群的生长发育特征科学搭配饲料,或饲料的营养价值较差与过高,都会引发牛群消化道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刺激。

成年牛群在养殖管理中盲目添加产气类饲料,或使用高蛋白饲料、高能量饲料都会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导致饲料堆积在瘤胃中,不能够正常向下运转,引发瘤胃积食、瘤胃酸中毒,使牛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和胃肠道炎症病变,造成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逐渐变差[1]。犊牛并没有完善的胃肠道消化功能,断奶初期突然更换饲料配方、增加植物性蛋白的添加量,会对犊牛的胃肠道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加重胃肠道消化负担。

各种植物性蛋白不能够被瘤胃消化利用,会随着瘤胃蠕动向下排放,进入到肠道组织中后成为各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能量来源,加上外界环境应激刺激,牛群的胃肠道蠕动能力逐渐加强,大量水分和饲料不经肠道消化吸收直接随粪便排出体外。患病牛表现为严重消瘦、机体严重脱水、生长发育不良,甚至会因为机体衰竭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管理不当

养殖环境也对牛群胃肠炎和腹泻疾病发生产生一定影响。冬春季节,外界温度忽高忽低,如果没有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冷应激刺激之下,牛群会产生系列应激反应,加速胃肠道的异常蠕动,造成胃肠道消化功能逐渐变差,饲料随肠道蠕动排出体外,表现为严重腹泻症状。

养殖密度较大或不同年龄的牛群在同一圈舍养殖,牛群会争夺饲料,年龄较小的牛采食饲料不充分,会造成牛群个体大小不一致,身体抵抗力存在很大层次性,身体素质较弱会造成胃肠道炎症和腹泻疾病发生。

3、病原入侵

饲料搭配不合理以及养殖管理不当时,各种病原微生物尤其是条件性致病原微生物会趁机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危及牛群健康,引发严重腹泻症状,病原主要包括球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流行性腹泻病毒等。

二、临床症状

牛胃肠道炎症和腹泻疾病的发病相对较为突然,发病后患病牛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不能正常采食。前期阶段口腔干燥,饮水显著增多。患病牛腹部会出现轻度疼痛,排出的腹泻物呈水样,并伴随有特殊腥臭或恶臭气味,有时还会夹杂很多肠黏液、血液和没有消化的饲料。

患病牛腹泻症状加重后,能够明显听到肠道蠕动声音增强,肛门变得松弛,排便量逐渐减少,或者没有粪便排出。但是,患病牛会频繁出排便动作,卧地时肛门会流出很多污浊内容物[2]。如果大肠出现严重炎症病变,患病牛会出现肛门失禁;胃部小肠出现严重病变时,患病牛排出的粪便干硬,并夹杂有大量黏液。

如过没有及时有效治疗,腹泻症状会逐渐加重,患病牛表现为严重脱水,体表皮肤干燥失去弹性,眼球向内凹陷,尿液呈赤黄色、茶黄色,排尿量逐渐减少,肾脏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很可能引发尿毒症或者肌肉抽搐等症状,最终休克死亡。

三、诊断方法

需结合不同症状进行鉴别诊断,才能做到对症治疗。牛胃肠道炎症和腹泻会出现卡他向胃肠炎、大肠杆菌性肠炎、霉菌性胃肠炎、沙门氏菌性胃肠炎和球虫性胃肠炎,要根据临床症状做出有效鉴别。

1、卡他向胃肠炎

卡他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体温略微升高或者不升高,患病牛最高体温会升至40℃,不会出现明显全身临床症状,也不会表现出明显腹痛症状。部分患病牛排出的粪便干硬,并且夹杂大量黏液,部分患病牛会出现腹泻,腹泻物呈线粥样;部分患病牛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2、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患病牛发病后体温升高,最高可升至42℃,精神萎靡不振,体质虚弱,长时间卧地不起,排出的腹泻物呈淡黄色或者鲜黄色水样。主要以3 日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发病为主,如果治疗不及时,一般在发病1~2天内就会因为机体脱水死亡。

3、霉菌性胃肠炎

霉菌性胃肠炎主要是因为牛群采食了发霉变质饲料,患病牛体温不会升高,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逐渐下降,反刍能力逐渐减弱,甚至停止反刍,排出的粪便恶臭,腹泻物当中还会加杂大量泡沫或者血液。发病后期咽喉、膀胱、四肢麻痹,最后昏迷死亡。

4、沙门氏菌性胃肠炎

沙门氏菌性胃肠炎主要发生在40 日龄以内的犊牛群体中,发病后体温可升至41℃,呈稽留热。患病牛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废绝,腹部疼痛,排出的粪便带有恶臭气味,并加杂大量黏液。个别患病牛会出现关节肿大,肺部炎症情况。妊娠母牛流产犊牛的发生率高达75%以上,死亡率高达10%[3]。

5、球虫性胃肠炎

球虫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以年龄较小的牛群发病为主,体温可升至41℃,腹部疼痛,排出的粪便中短期内就会夹杂大量血液和黏膜碎片,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病牛主要表现为贫血、消瘦,会因为机体过度消瘦衰竭而死。

四、防治措施

临床上牛胃肠道炎症和腹泻疾病一般采取综合性防控手段缓解患病牛的腹泻症状,缓解腹部疼痛,加强抗菌消炎,保证液体科学补充,维持电解质平衡。

缓解腹泻症状应加速胃肠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排出,可使用500 g 硫酸钠,加入3000 mL 温开水和20 g 鱼石脂,混合后灌服,每天1 次,连续使用3 天。腹部疼痛的患病牛可以肌肉注射0.2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0 mL 和20 mL 溴氨索注射液,每天1 次,连续使用3 天。同时让患病牛口服健胃散,每吨饲料添加500 g;也可以让患病牛口服反刍液,每次500 mL。

抗菌消炎可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治疗,同时口服物碳酸氢钠注射液,预防肾脏出现尿酸盐沉积。脱水比较严重的患病牛可以使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每次使用2000 mL 静脉注射,每天1 次,连续使用5 天。同时可以在注射液中添加10%安钠咖注射液20 mL,维生素C 注射液10 mL。

防范该种疾病应加强对养殖场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消毒,定期进行牛群身体健康检测,优化养殖环境,严禁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五、结语

牛胃肠道炎症和腹泻疾病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原则,要对引起胃肠道炎症和腹泻疾病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不断对养殖管理方案作出动态化调整,通过落实养殖场的清洁卫生消毒制度,加强养殖管理,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为牛群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饲养环境。在冬春季节长途运输中,牛群胃肠道功能逐渐变弱,很容易受到环境应激刺激、饲料刺激,需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饲料安全,禁止使用发霉变质饲料。通过加强环境的有效调控,落实完善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能够真正降低牛群胃肠道炎症腹泻腹泻疾病的发生流行率。

猜你喜欢
胃肠炎牛群犊牛
怎么给初生犊牛补充营养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小型牛场在犊牛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浅析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优质护理
犊牛传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与牛共眠
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苹果汁治疗儿童胃肠炎治愈率高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