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养殖技术要点

2022-11-23 01:10陈志青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青鱼水体水质

陈志青

(河北省雄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雄县 071800)

河北省雄县位于雄安新区境内,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当地高度重视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以期带动基层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但很多养殖户坚持传统养殖管理模式,养殖技术更新速度较慢,水产养殖效益难以有效提升。需加快推进高产养殖技术的应用,转变传统养殖管理方式。

青鱼是淡水鱼养殖的四大家族鱼之首,是基层地区的传统养殖品种,不仅具有个体大、肉质细腻的特征,而且营养价值相对较高,深受消费者青睐,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售价每千克能够达到24 元以上,供不应求,养殖效益较好,深受基层地区养殖户的青睐。

青鱼属于温和性的肉食类动物,与其他淡水鱼相比,养殖周期较长,对饲料的营养价值要求相对较高,需引导养殖户从池塘选择、池塘建造、鱼苗投喂、养殖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入手,为青鱼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充分发挥青鱼的品种特征,为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一、池塘建造

养殖青鱼应选择水质良好、水分充足且水质达到养殖标准条件的地方,同时确保排灌畅通、生态环境好、无污染且饲料资源充沛[1]。一般养殖面积在20 亩,水深2.3 m,淤泥厚度20 cm。每10 亩配备1 个氧气机、1 个投喂器。池塘一般南北方向建设,通风向阳,底部较平坦,以壤土为宜,水深1.5~2.0 m,最好在池塘口配设抽水、加氧等设备。

二、池塘消毒

干季做好池塘清理、清洁及消毒工作,适度清理池塘里的淤泥等,保留0.1 m 厚即可。然后修复和加固池塘围堤,保证养殖期池塘内部水质和水量合理。清理消毒后,曝晒10~15天左右,然后每亩需120 kg 生石灰加水配置成溶液,泼洒池塘进行消毒。用相关工具翻动池塘淤泥,使石灰溶液与淤泥完全融合,尽可能消灭病菌等有害物质。

放养前7~10天培肥水体,投入适量的基肥。主要使用有机肥,与生石灰、磷肥混合后堆沤发酵,每亩投放量200~300 kg。然后加将水至0.8~1.0 m,培育基础饵料生物;3~4 天后增施EM 菌、单细胞藻类激活素等,增强水体净化效果;1 周后可看到水体中有大量浮游生物,此时可选择良好天气放养种鱼[2]。

三、种鱼选择和放养

选择健壮匀称、活泼好动的鱼苗,确保不存在损伤和相关疾病,符合相关标准。从外引进鱼种需检验、消毒后方可放入池塘散养。可以使用二氧化氯或高锰酸钾浸泡消毒,一般30 min 左右即可。

放养密度应结合池塘条件、青鱼生长习性、养殖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如果放养密度较大,鱼苗的生长空间就会缩小,影响鱼群的健康生长,并且很容易导致水体恶化,引发各种传染性疾病。如果放养密度较少,则影响养殖效益,不利提升提高经济效益。放养规格在750~1000 g 的青鱼,一般每亩250~300 尾。放养时间在2 月,此时水温相对较低,鱼鳞片比较紧凑,拉网搬运中不容受损伤。

为充分利用池塘水层关系,可以搭配放养与青鱼在生态和食性上不存在冲突的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鱼种,增加养殖产量,提升养殖效益[3]。

四、饲料投喂

青鱼一般以水域中的食用水草和活性生物为食,人工养殖时需合理配比饵料,提高饲料转化率,避免大量投喂造成在池塘底部淤积,腐烂变质后会影响水质。

养殖期间,每11天投施1次氨基酸肥水膏,每亩0.8 kg为宜。幼苗期,为了方便食用,需将饵料粉碎浸泡,打磨后再进行喂食。定时定点投喂,一般每天3 次左右即可,还需根据进食情况适当调整喂食量。一般每天增加量需控制在10%左右,减少量控制在5%左右。饲料投喂时,可以在池塘中间距离岸边3~4 m 处设置饲料投放点,有利于青鱼集中在池塘中间觅食。

每年的投喂一般划分成3 个阶段。4~6 月是第1 阶段,每天投喂饲料3~4 次,保障池塘摄食率能够达到3%。9 月是第2阶段,每天投喂3 次,摄食率约5%。10 月之后进入到第3 阶段,每天投喂2 次,摄食率控制在2%。

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投喂不同的饲料,4 月初适合投喂螺蛳等水生生物,每亩投放活螺蛳300 kg 左右;8 月之后每亩可增加投入量200 kg[4]。螺蛳是水体中分布较广泛的水生生物,收集成本相对较低,是青鱼等鱼类的常见食物,不仅能够提高对池塘腐败物质的净化功能,而且还能促进青鱼生长。

五、水质管理

可以使用氧气机进行水质管理,一般6~11 月阴天和雨季在凌晨增氧,气温高时每天下午1~3 点增氧2 h 即可。为了确保水质新鲜,定期在池塘注入新水,采取小排小进方式进行。一般3 天注入新水10 cm 左右,每隔1 个月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约20 kg 溶水后泼洒即可。

水质调控中还应充分发挥增氧机的作用,多云的早晨、晴朗的中午、雨天午夜水体缺氧比较严重,如发现大量青鱼浮头应及时打开增氧机,提高水体中的溶氧含量。如果增氧设备出现故障,可以向水体添加增氧剂,确保水体中的溶氧量在3 mL/L 以上。

六、疾病防治

青鱼的抗病害能力较强,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即可大大降低青鱼的发病率。可以定期使用含氯制剂等常见消毒制剂对池塘区域进行全方位喷洒,不仅能有效调节水质,还能够预防青鱼出现细菌性疾病。可投喂由中药、复合维生素等制成的药饵,能够有效预防烂鳃病、肠炎等。还可以使用中成药和多种维生素制作成的鱼饵,有效预防各种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生,增强鱼群的抵抗力。发现青鱼染病要及时确诊、对症下药,治疗时需确保用药安全。

七、结语

在发展淡水鱼养殖产业中,应充分认识到青鱼养殖的特殊性,充分掌握青鱼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和生理特征,科学、合理养殖,调控养殖环境,保证水质优良,满足青鱼的生长发育所需。同时,结合常见疾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做好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针对性防范,实现早发现、早处理,将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降到最低,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青鱼水体水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青鱼石的独特魅力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侧逆光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
观水色,辨水质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