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探究

2022-11-23 01:07冯敏洁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早教婴幼儿公共服务

冯敏洁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5)

随着二胎和三胎政策的逐步开放,婴幼儿早期教育市场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国家也随之出台了一些指导意见,强调大力推动婴幼儿的照护服务发展,并且优先支持一些普惠性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这也为幼儿早期公共服务模式的建设和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与此同时,建设一个以社区早教为核心的婴幼儿公共服务模式,还能够不断地细化二胎和三胎政策,加强与生育相关的卫生教育等服务的供给,能够有效地消除幼儿家长的后顾之忧,解决一些适龄群体不敢生、不想生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搭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主体的能够有效联合和协同的新型社区早教服务平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在全新的视域下,分析和探讨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婴幼儿社区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建立一个符合当地地域特色且具有平民普惠性的早期教育体系,满足普罗大众的需求,让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机构可以托付、值得托付。

一、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早期教育公共服务监督机制不完善,早教活动质量不高

自从二胎和三胎政策逐步开放以来,我国的新生儿数量逐渐增多,但是却缺乏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模式建设,对儿童早期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于家庭教育和国家给予家庭教育方面的支持政策等,或者是利用学前教育体系来进行教育指导。但是学前教育体系是主要针对3~6岁儿童,不能够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托育服务。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机构和机制还是不够完善的。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并且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旨在全面地推进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也正是在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当中,由于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教育模式不够完善,导致婴幼儿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1]。

其中,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联系不够密切,就是导致社区早教机构不完善和监督机制不完全的主要原因。因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模式主要是一个全方面的系统工程,目的是为婴幼儿提供综合性的管理与服务。但是在实践当中,由于社区的各个部分是分开的,并不能相互作用。例如,婴幼儿早期的卫生保健机构只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妇联机构也只负责儿童的保护与宣传,虽然在表面上是各尽其职,但是缺乏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造成了信息的交流不够顺畅,使得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较为薄弱,也导致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鱼龙混杂,打乱了早教市场秩序。

2.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机构的经费不足,早教活动难以运作

公共服务是面向社会公众群体的,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公益性,但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主要是由国家进行拨款的。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就不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早教体系,也不能够完善早教机构。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投入经费不断增加,但也依然是杯水车薪,难以保障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正常运作,更不用提公共服务模式的良性发展与可持续化发展。

二、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探究

1.从协同理论出发构建早教整体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模式应该不断地强化政府职能,做到统筹规划,建立起一个以早期教育科学发展体系为保障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的早期教育平台,同时还要加强早期服务体系当中的社区和各个部门的协同管理,构建一个立体和系统化的教育体系,这便是协同理论,也只有通过协同理论建设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构建线上线下多项融合的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结构,既满足大众的需求,也提高民众幸福感。

(1)协同理论与幼儿早期教育的契合性分析

协同理论是要求各个系统之间进行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并紧抓共同规律实现整体效应。而在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践当中,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也需要经历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转变的时间长与短则取决于内部各项关系的协同力度与深度。在利用协同理论做好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践中,要做好契合性分析,紧抓协同效应、伺服原理与自组织原理,构建一个更加立体和科学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①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需要协同

教育本身是一个具有发展性的系统工程,既受到家庭教育的微观影响,也受到学校教育的宏观影响。而对于婴幼儿早期的教育发展来说,离不开国家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卫健委、妇联、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等。随着二胎和三胎的逐渐开放,我国逐步明确了社会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并且对婴幼儿早期的教育进行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为了满足民众更高层次的需求和保障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解决二胎和三胎的后顾之忧,国家进行了整体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协同管理,将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分工,并且进行了体系的协同与联合。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之下,构建一个与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相协同的公共服务模式,在完善婴幼儿公共教育体系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平。

②早期教育的发展需要组织团队

对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来说,政府需要协同各个部门进行联合,围绕着早期教育的终极目标,自发地发挥自身的职责与管理权限,引导婴幼儿早期教育,不断地发展。但是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协同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自组织团队。自组织顾名思义就是在没有特定的指令条件之下,内部的子系统按照某种规则来自动形成的一种结构或者是功能,其内在特点就是自发性。建立一个具有自组织的组织团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早期教育的目标,并且统筹政府的规划,将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以及妇联部门进行结合,同时还能够结合乡、村、社区等早期教育管理机构来进行自发的早期教育管理,从而科学地引领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发展之路。

(2)协同理论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探索

在协同理念下,做好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体系的建设,既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组织与连接,还要组织社区等部门进行自发的、小规模的婴幼儿早期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婴幼儿早期教育进行有组织和自组织的联合,呈现出一种外显的有些模式,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①强化顶层设计,修订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要想切实地完善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体系,首先要从政府的引导职能出发做好顶层设计,修订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才能够真正地推动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完善。顶层设计主要要求的是充分地发挥政府的职责,需要协同社区的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体系来进行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教育模式的建设。同时,还要唤起政府各个部门对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建设的认同感,并将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建设纳入重大民生工程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当中,才能够充分地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使得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由量变实现质变的转换。与此同时,协同理念还需要强调各个资源的整合,在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构建的实践当中,要求整合各种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财物资源、信息资源等,将这些资源统一的整合到一个大的公共服务体系当中,然后通过政府部门将这些资源进行协调与优化,以此来发挥这些资源的最大价值。因此,政府需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顶层设计作用做到统筹管理,既要加强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与关心,也要为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体系建设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

②部门资源共享,协同管理教育网络平台

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信息孤岛、应用孤岛和资源孤岛。协同理论是要求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信息的协同、业务的协同以及资源的协同,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并且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践当中,不难发现,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模式,一直都是处于一个无政府的组织状态,建立起一个协同的管理平台,就是要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边界,并将各个部门进行有效连接,实现对各个教育资源的最大开发和价值的利用。因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模式,所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家庭,所以在协同理论指导之下,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要进行共享,并且将其应用于家庭教育当中。例如,协同社区或者是街道办的卫健委、妇联、防疫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早教中心等部门,及时地开展早期教育的指导活动,让家长能够及时地接收到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能够携手卫生部门、教育部门整合教育资源,引领家长向科学育儿发展。

2.构建婴幼儿社区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保障措施

(1)制定与完善幼儿早教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政策规定

现阶段,我国的学前教育之所以能够得到良好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同时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一些支持。与学前教育一样的是婴幼儿社区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建设,也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在此过程中,我国应当在依法治国的理念之下,进一步完善社区早教方面的政策规定,并且将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进行进一步细化,将社区的机构职责分配到各个部门和个人之上,同时还要规范社区早教机构的秩序,通过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规定,将责任与义务落实到公共服务,并且也规范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使得婴幼儿早期公共教育更具有制度化和法制化。

(2)加强早教教师队伍的建设

因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工作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结合且拥有具体制度措施的体系,同时还要制定一套更适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实施计划和加强英文早期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加大对婴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例如,及时地开展婴幼儿教师的培训活动,让婴幼儿教师定期地进行学习,不断地汲取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更加科学的育儿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障早教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更好地保障婴幼儿早期教育模式的开展。在此之后,政府还要对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创设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合作交流平台,既要让婴幼儿家长参与到平台的探讨当中来,也要引进一些专家和早教教师队伍,在平台当中进行答疑解惑。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在全面提升婴幼儿早期教育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保障社区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探索社区合作化管理监督制度

要想使得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体系更加完善,且能够良性发展,就必须积极地探索社区合作化的管理监督制度。其中,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将各个部门进行联合,同时也要充分地发挥各个部门之间的优势。例如,在针对婴幼儿健康和卫生问题进行教育指导时,就可以将保育保健、卫生委等部门进行联合,充分地发挥各个部门之间的优势,并且调动所有的相关人员共同地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来,进行积极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合作化,也使各个部门进行有效联合并发挥其各自优势,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体系。除了探索合作化的管理与教育之外,还要积极地构建一个以合作为基础的社区婴幼儿早期教育监督制度。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让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当中的各个服务机构和各个部门进行相互监督,同时还要加强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发挥婴幼儿家长对婴幼儿公共服务模式体系的监督。可以通过开设网上互联的监督平台,让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将自己的建议上传到平台论坛当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活动质量,也完善了一个相互监督的教育服务保障体系与机制[3]。

在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当中,要加强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充分地发挥其综合效益,满足广大幼儿的需求。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社区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监督和备案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对社区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估当中来,既做好婴幼儿早期公共服务教育机构的动态管理,也建立起一个覆盖城乡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体系,为家庭提供更高质量和更科学的指导方法,以此来满足家长科学育儿的迫切需求,也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多元和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早教婴幼儿公共服务
构建长三角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勿将“早教”与“早教班”混为一谈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