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2022-11-23 05:18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文言文转型高中语文

黄 琳

(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学 陕西西安 710000)

引言

随着高考考试评价方法与考试内容方面做出大幅度调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转型已经是势在必行。教师需要跳出应试教育的藩篱,结合新高考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课堂学习状态,促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得以有效发挥,使他们综合语文素养得到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转型的方向

1.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的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且显著的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转型应从源头入手,大力提升教师综合能力,鼓励并引导他们通过进修、自学等多种方式,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教师不断发展自身能力与素养,实现知识与教学能力与时俱进,可激发出其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创新潜力,促使各项教学改革工作有序进行[1]。

2.教学转型的策略

教师应将语文课堂教学转型聚焦于多面性、启发性的提升,使其知识教学作用与价值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教学启发性,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多采用启发性的言语设计导学方式,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激情与学习的兴趣,以提升学生思维与外在行为的主动性。反之,如若教师经常用批评和讽刺的口吻与学生互动,就会降低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信心,继而弱化其学习动力。教学多面性,即关注学生差异性。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兴趣以及性格,教师应多了解学生,在学情研究上下大功夫,从而能够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全面性,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所成长。

3.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将一些新型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其中,从而使课堂教学挣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师要多开展教研活动,多借鉴他们成果,通过筛选正确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促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在新高考理念指导下,探索有效发挥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途径,进而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发展。

二、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路径

1.转变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以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依据制定的语文教学方式,才能够具备合理性与高效性。具体而言,可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教学结构设计。

(1)递进性原则,即教师遵循“简单——复杂——综合”的顺序进行教学设计,且保持设计形式的灵活多样。

(2)弹簧式上升原则,即教师采用首尾相连、铺垫转合的形式设计教学流程与内容,引导学生逐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生成性原则,即教师通过整合旧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前者为后者服务,将温故而知新理念渗透到教学实施中。

(4)开放性原则,即教师灵活地运用已有课堂教学结构,通过对其进行适当创新与调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遵循科学原则,即教师采用科学严谨的教学结构,落实各项教学目标,保证教有依据,使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更为顺利。

2.转变语文课程教学模式

(1)积淀文学素养

①教师应重视文言文阅读基础教学

如果将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比作一树花开,那么基础知识则是帮助学生稳固树冠的根系。在实际教学实施中,教师可将趣味性教学作为一培黑土,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基础知识,使“根系”更为稳固,并吸收到发展文言文阅读能力所需的更多营养成分。比如,虚词和实词在文言文学习中涉及较多,对其在古今用法上变化进行机械讲解,难免使学生感到内容琐碎且无趣。此时,教师可通过这些古今变化设计段子,提升课堂教学形式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新鲜、愉快的学习体验中将基础知识学扎实[2]。

②教师要重视古今词义教学

如果将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定位于“只是翻译一遍即可”,那么学生仅仅是从中读到一篇有趣的故事,并感悟一些人生或者社会发展的哲理,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效果,这是对文言文阅读教学作用的窄化。笔者认为,新高考下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应兼顾学生思想升华、智慧增长以及文学素养积淀,从而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其中文学素养培养是比较难的,教师需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以古今异义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与总结,逐步培养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使文学素养成为学生自主阅读、拓展阅读的重要工具。在学生主动关注古今异议,并在学习过程中亲自总结其规律的过程中,可以更为准确的把握此类用法,使学生在各类文言文阅读中能够更为准确地理解其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需重视历史故事与历史背景的穿插,借助故事教学丰富学生体验,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他们主动了解语言表达方式变迁的动态[3]。

(2)促进语言素材的积累

针对新高考与新教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转型要重视学生语言素材积累。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涵与思想感性、积累词语、学习语法,但是实践研究发现,这些方面的学习成果,难以直接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需要通过引导他们积累、实践语言素材的规律,并对其进行梳理与研究,逐步将素材和客观现象转化为语言,促使学生完成语言知识体系构建,实现语言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规律,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使语文能力发展与新高考的改革变化相适应。

(3)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功不可没,它可以通过作用于学生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快速提升。新高考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型,应将学生从无聊枯燥的课堂氛围解脱出来,使他们在与教师和同学的有效沟通中,调动参与课堂的兴趣,发挥出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通过微课视频将赤壁景色带入课堂,让学生扮演苏轼的角色,欣赏景色、吟咏课文,与作者来一场穿越时空的约会,从而能够深入体会苏轼面对生活无常的叹息。接着,引入现实情景,鼓励学生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将从课文中得到的启发应用于对生活事物的认知,将教学情境拉回到现实,将教学落脚于应用。

(4)构建优美古诗词教学情境

古诗词内容包罗万象、语言优美,涉及风土人情、名人事迹、历史轨迹等多个层面,带给读者文学的美感与见识的广博,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在教学此类体裁的课文时,教师要构建优美古诗词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熏陶、开阔眼界的同时,学到这种优美的语言表达形式。例如,在教杜甫的诗《登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与揣摩课文,启发他们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和含蓄美,培养学生形成对美的感知能力。首先,课文教学中要给足学生自主阅读空间,促使他们基于自主阅读进行自主思考与感悟,感知诗歌语言形式美与画面美,从而使其深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其次,教师结合作者所描绘的几幅秋景图,引导学生探讨诗歌创作背景与内容,促使其对全诗形成深入理解。在抽象性文字与直观性画面共同刺激下,学生形象力得到充分激发,内心的感情油然而发。如此,学生既欣赏到一首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又拓宽了知识面,还培养了对美的想象力。

(5)构建阅读思维模板

在新高考中,阅读仍然占据重要篇幅,且出题形式受到群文阅读的影响,更为重视议论性文本鉴赏、跨文本阅读、知识迁移、学科融合等众多难点的堆叠。教师需要在具体教学实施中,融入群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不同类型文本的思维模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在作答阅读类题型时能够快速找准关键点。以《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应用实现课堂教学转型。首先,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的形式,重点提升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偏大,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形式,给予他们在阅读文本上的更多选择权,可使他们的学习体验更好,学习心理压力与疲劳得到缓解。其次,针对性设置导学问题,引导学生以相同的“问题”选择为基础,开展合作群文分析活动。针对本单元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导学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其次,教师引导各个小组完成自由阅读与组内讨论。这一环节,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商议阅读任务分配策略,将细化的学习任务落实到个人。相比于学生被动听教师“讲”,这种具有更多学习自主性的阅读教学方式,更为贴合学生兴趣和发展规律,有利于他们将知识转化成应用能力[4]。

(6)实现读写结合教学

在谈到写作时,叶圣陶先生曾用“厚积言有物”五个字来说明感悟。受此启发,笔者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融入读写结合教学法。实施读写结合之后,分析高中生的语文能力发展规律可知,那些热爱阅读、会阅读、阅读量较大的学生普遍语言丰富,作文思路更为清晰,思想也更为深邃,能够在话题作文中形成更为新颖的观点,并准确表达出来。具体而言,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可从信息化情境构建、重点语句分析与仿写、课外文本拓展等几个方面入手[5]。以《故都的秋》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突出重点语句语言美,以及语句中所包涵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精准表达的能力。首先,在课堂上设置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将课文对故都的秋的描写十分出彩的语句画出来。这一环节,教师可与学生探讨景语中所蕴含的情语,引导学生从语言美的欣赏,过渡到对作者表达精准性的感知。其次,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走进故都的秋,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课文小片段进行仿写。当学生的思路被逐渐打开,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引入更多不同季节的景色,让学生仿写精彩语句。最后,借着仿写的机会,调动学生对作者其他作品的阅读兴趣。比如,将作者其他作品中的精彩写景语句引入课堂作为仿写材料,激发学生对整篇文本的阅读兴趣。

三、新高考模式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1.处理好文本阅读与资源浏览的关系

在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增长中,教师分析无法替代学生实践,阅读活动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中要拓展学生实践空间。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处理好文本阅读与资源浏览的关系,使得资源制作为文本阅读服务,学生在文本选择与学习形式选择上具有一定选择权,以免资源浏览影响学生自主阅读与分析[6]。

2.处理好感官感受与语言感悟的关系

现代的各类信息化资源对学生视觉、听觉冲击力都比较大,教师使用过程中要重视文本本身的美质,使信息化资源为突出文本、启发学生而存在,从而把握好感官感受与语言感悟的关系,避免信息化资源喧宾夺主。

3.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学作用中吸取认识现代事物的智慧,从现代化教育中捕捉灵气,使传统文学与学习作品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教师尤其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教学经典作品,对文言文、诗歌课堂构建方式加以优化与完善。

4.处理好教学资源分配问题

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是一种动态融合与互动,以确保丰富而复杂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整合,使其服务于学生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发掘并使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需遵循以下几点原则进行教学资源配置。第一,深度把握教材,以教材为本实现资源配置。第二,整体梳理知识点,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的深度结合。第三,以服务课堂为导向,整合教学资源,使其应用方式贴合课堂教学进度,为学生视野的拓宽服务。

结语

总而言之,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应建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思想与模式革新的基础之上,从而使课程教学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与水平的提升服务。在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推动教学思想与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新高考作为重要的改革背景,将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与进步作为改革目标,将构建生动有趣且符合学生语文发展规律的课堂作为改革手段,进而顺利帮助学生拿到高等学府的入场券。

猜你喜欢
文言文转型高中语文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文言文阅读专练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