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救助思想涵养大学生责任感

2022-11-23 13:20高德朋
现代交际 2022年2期
关键词:责任感救助思想

□魏 冉 高德朋 谷 月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盘锦 124000)

当前,大学生置身于全球化、媒介化与转型现代化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在优秀文化传承、思想价值认同、社会责任担当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救助涉及民生保障,关系国计民生,政府的社会救助部门承担着为域内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提供服务的责任。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进步影响深刻。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心怀家国梦想,勇担社会责任,更应该成长为有仁爱之心、有互助情怀的一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救助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爱互助。将这一理念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中,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基本素质,更是其回报祖国、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内在需求。近年来,青年大学生群体作为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日渐凸显。社会救助工作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和谐。在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应加强与社会联动,探索社会救助与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融合路径与创新方式,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主阵地的作用。

一、社会救助思想基本概述

西方社会救助制度起源于传统的社会救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救助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民间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等按照政策和制度,依法依规对生活困难或陷入困境的个人或群体给予帮扶和救助,为他们提供生存所需、生活所用。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为社会长治久安提供基础保障。如今,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完善,社会救助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救助,还有物质救助、智力救助、服务救助、技术救助等能力救助,以及精神救助、文化救助等精神领域的救助。

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救助思想就是他们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内容认知、内涵理解、路径思考、实践探索、价值评价等一系列知、行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认识和意识形态。因此,以社会救助思想涵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并渗透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层次、价值追求、生活境界,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属性,帮助大学生将个人发展规划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紧密结合。

二、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的新契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精心部署下,在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社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形势得到控制,从全民抗疫,到如今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再次提升到新高度,每个人都愿意并且积极为社会联合抗疫做出努力和贡献,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2020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勠力同心、全力以赴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在如此困难的形势下完成这一历史壮举,每个中华儿女都在抗疫、防疫的过程中增强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和阶段性成果以来,大学生群体通过参与抗疫、防疫,对志愿服务和社会救助这一领域有了更新的认知、更深的理解。社会救助工作者应该以此为契机,推动社会救助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参与社会救助,青年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被群体需要、被社会需要。被需要,这也是增强青年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以此提升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伴随产生更高层次的自我认同和价值体现。

针对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的愿望和能力的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大多数青年大学生愿意参与社会救助,希望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路径,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在思想、心理、生活、职业能力等方面帮助他人。整体来看,青年大学生是开展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并掌握技术技能,有强烈的参与社会救助的意愿,并且有能力帮助需要帮助或者等待帮助的人群。大学生人数多、素质高,能够弥补政府职能部门人手有限而导致的涉及面窄、覆盖面小等不足,使救助群体得到全方位的思想帮扶、生活救助和生存能力改善。

三、社会救助思想与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有效融合

(一)社会救助与大学生责任感培育融合思路

一是“走出去”。高校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建设衔接。在育人过程中,应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参与到社会救助中去,走进救助单位,如福利院、孤儿院、敬老院等,接触救助群体,如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群体。亲身体验和直接接触能给大学生带来更直观的体验——社会上还有很多无助的人,他们生活困苦、内心脆弱,需要关爱和帮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帮扶困难群体。这既是助人也是自助:学生通过自己的付出能够给予这些群体无限的温暖;通过帮助方和受助方面对面的接触,形成良性的助人自助互动过程,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引进来”。社会救助职能部门、社会团体或受助的典型励志个人应走进大学校园,选取政府、社会团体、个人参与或经历社会救助的典型案例,进行教育宣讲,普及社会救助知识和理念,弘扬仁爱互助思想。他们可以讲述真实事例,描述社会现象,展现社会救助对特殊群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心理状态的改善,给学生以最直接的触动和震撼,对大学生形成直抵内心的教育。社会与高校应共筑育人合力,以社会救助思想深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之,“走出去,引进来”双向的互动举措,能够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救助工作,走近弱势群体,在日后选择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时优先考虑社会基层建设、乡村振兴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的快速腾飞贡献知识、技术,以务实奉献的精神力量为指引干事创业。

(二)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的多重意义

1.在接触社会救助的过程中,有更加全面的认知

应通过高校—社会联动,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让大学生接触社会救助,将社会救助思想融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其中的互助仁爱理念,在大学生的心灵中埋下种子。通过接触社会救助,大学生能够直接了解社会救助的具体工作和重要意义,深入体会社会救助的真正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2.在关注社会救助的过程中,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大学生身处象牙塔,他们更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和锤炼技术技能。通过参与社会救助,大学生从开始接触到全面认知,进而发展成为持续的关注,他们了解到如今在我们身边或者某个角落还有这样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大家庭的关注和帮助,更有这样的一群人在从事社会救助工作,为受助者送去温暖,提供生活或心理所需。在不断的帮扶与救助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信心,引领他们积极生活。

3.在参与社会救助过程中,有更加真切的体验

通过持续的了解和关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机会,参与社会工作;通过实践锻炼和磨砺,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参与度和覆盖面的提升,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助氛围。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救助的实践过程中,帮助他人解决身心困难,掌握生活技能;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国情,不仅锻炼意志品质,增长知识才干,更能够提升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

4.在从事社会救助的过程中,有更加真挚的热爱

经历学校和社会的互助思想教育及社会救助实践双重培养后,大学生会心怀家国,勇担社会责任,在走出校园选择就业岗位时,在互助价值的引领下,能够深入基层,发挥所学所长,继续为社会和谐、进步,国家发展建设贡献青年力量和青年智慧。

(三)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的有效载体

当前,社会实践是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和社会救助两者之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社会救助的可实践性可以发挥大学生参与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社会救助思想的精髓和实质在实践中更深层次地渗透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中,同时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2]当前,网络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使社会实践的开展可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的高效载体。大学生通过线下志愿服务,实现奉献社会、帮扶他人的目的,并且在参与社会救助的过程中,从他人所需考虑问题,通过目睹或聆听他人的困苦,激发责任意识,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对个人和集体、他人和社会等多方的责任意识,提升人际沟通和与人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3]

如今,新媒体的运营及信息传播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因此,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也应该利用好网络平台这一载体,运用视频号、公众号、网络直播,线上点对点或点对面地开展“云服务”和“云救助”,强化大学生和受助群体的主体地位,弱化高校和社会的主导型作用。高校在宏观上进行把控,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增强学生网络责任感。

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他们反应迅速、灵活机动,并且思想进步、思维敏捷、综合素质高、掌握一定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参与社会救助的能力。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担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有责任、有义务、更有能力为社会尽自己所能。应加强高校与社会联动,探索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的有效路径以及社会救助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作用,改善政府、社会组织或团体对救助对象的单纯的资金救助模式。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高校—社会联动,高校与社会实现合作与互补,形成强大的育人—救助合力,既能满足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救助需求,又能帮助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社会事务,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勇挑重担,奉献社会。

四、以社会救助思想涵养大学生责任感实践路径

(一)政府职能引领,为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提供保障和指导

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对营造和谐互助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政府和学校的认可和支持,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活动得以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应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大学生参与社会救助的合理合法性,免去后顾之忧。如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救助管理制度、救助过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监督高校对参与社会救助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专项培训、建立奖励机制,提升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保证大学生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参与社会救助。

高校与社会联动,能够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积极嫁接社会平台,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服务组织、各社会团体展开合作,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程度、成长情况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特色的实践形式、服务内容、参与救助方向。如针对大一学生,可组织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适应性基础服务,大二年级可适当融入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在高年级和毕业年级开展专项实践和救助,开阔学生的实践视野,拓宽实践路径,丰富实践形式,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明确个人角色定位、探究社会救助的内涵、明晰社会责任的实质,促进大学生高质量、高效能的社会责任行为的发生。高校与社会联动可搭建人文环境、思想引领、文化建设、服务技能、社会实践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高校思想教育,将社会救助思想融入价值观引领和责任感培育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应当严格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努力推动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亦师亦友的存在,要服务学生最后一公里,要关心关爱学生零距离,要以良师和益友的双重身份,实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陪伴学生成长成才的双重目标,帮助大学生通过求学打开探索新世界、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大门。应帮助学生在社会救助中明确活动目的和性质,建立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联合的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学生提升服务效能、保证救助质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服务社会能力。

高校应将社会救助思想引入校园,提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在思想教育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思政实践活动。高校教师要加强并深化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机构、社会服务团体的联络,努力为学生开辟多种实践平台与实习渠道,加强学生接触社会救助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自发、自愿地参与社会实践或组建学生实践团体,按章按规主动与相关社会组织开展思想与实践交流活动。

(三)校园文化培养,构建良好的互助文化育人环境

高校作为校园文化管理者,在文化建设中要营造和谐互助的文化氛围,更要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引领和培育,有机融入社会救助思想,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救助的思想内涵。高校要积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线上多媒体平台和线下实践活动,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思想的核心理念,如张贴宣传标语及横幅、打造文化角、介绍等方式,营造校园和谐互助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之于青年学生的启迪思想、凝聚价值共识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增强大学生对学校、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选取典型事迹、模范人物作为育人优秀案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带领学生更亲近地了解和接触先进群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教育管理者、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务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等要多方协作,不仅要将社会救助思想融入思政教学,更要进入专业教学和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本领,培养具备高水平职业素养的专业型人才。尤其应加强社会救助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人才的日常培养教育,将救助思想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便于日后开展长期、可持续的助力、助志、助智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会救助工作更应该帮助有需要的群众和弱势群体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和观念,培养群众的生存技能,激发群众自发、自愿、自觉致富。此外,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救助储备人才,也利于应对突发事件,解决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社会困难。

(四)社会实践育人,引领青年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参与育人课堂,通过社会教育体验实践课堂。参与社会救助的大学生通过实践锻炼,磨砺了心智,更亲近地了解了社会,也更深入地读懂了自己。教师要鼓励和带领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期开展社会实践,用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假期。此外,建议学生返乡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将社会实践与社会救助有机结合,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应帮助大学生实现技能与责任的双丰收,培养学生敢于担当的精神、勤于奋斗的作风、乐于奉献的情怀,促使大学生学成之后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应引领青年大学生放大格局,拓宽眼界,心怀家国,增长学识、锤炼技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微薄而坚定的力量。

高校还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办社会公益类专项社团,对社团的组织管理部门和成员进行社会—高校联合培训,使其能够具备面向其他文学艺术类、体育健康类、理论学习类、技术技能类社团展开社会服务意识和技能培训的能力,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社会救助思想中的仁爱互助精神和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应通过理论引领和实践教育,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伟大祖国发展、社会经济进步的新面貌、新成就,见证新农村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大型企业的崛起、城市高速发展的伟大实践,帮助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尽毕生之力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决心。

社会救助思想是传统中华文化沉淀传承下来的瑰宝,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和实质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具有较大趋同性。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参与社会救助,不仅传扬真、善、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更能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承担社会责任有效衔接,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有机结合。

总之,应加强高校与社会联动,用社会救助思想涵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以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路径,从政府职能引领、高校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培养、社会实践育人四个层面探索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路径,将传统社会救助思想融入现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逐步成长为承担社会责任的成年人[5],在思想和行动上引领大学生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责任感救助思想
《民法典》中紧急救助行为责任豁免制度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思想与“剑”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