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底蕴、生成逻辑、现实感召

2022-11-23 15:41李少霞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李少霞 魏 莉

费孝通曾将中华民族描述为一个一体多元、统一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各民族拥有共同的地域、享受共同的文化、具有共同的现实利益关切,同休戚、共荣辱,在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培育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线,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今天,面对统筹“两个大局”的时代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认识和阐述清楚其文化底蕴、生成逻辑和现实感召,对于增进“五个认同”、提升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底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生成了丰富的民族精神,其中蕴含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坚守不渝的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文化底蕴。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内核,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自强不息”一词出自于《周易》的《乾》卦《象》辞,强调君子要按照天道运行不息那样,刚毅坚卓、永不停息。(1)郭彧:《周易》(上册),北京:华龄出版社,2018年,第40页。在古代,自强不息主要用于描述个人发奋图强的精神;近代以来,这一精神成为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其鲜明的历史主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没有现成的方案,后继者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奋斗接力,谱写了一篇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史。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以拯救民族安危为己任,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面对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近代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人求富强之路的历史序幕,但是洋务运动并没有抓住国家振兴的根本之道,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战争的惨败和条约的苛刻彻底摧毁了清王朝的盲目自大,吴玉章曾回忆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惊。……我们当时悲痛之深,实非言语所能表述”。(2)吴玉章:《吴玉章文集》(下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第955页。屈辱促使人们反思,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人们一旦发觉自己已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便不能不对过去的传统信条进行深刻的反思,尽力以新的眼光去审视外部世界,力图从中汲取足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力量,寻求国家的新出路。”(3)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5页。虽然后期的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却得到淬炼。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主心骨。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民党遗留下的烂摊子,中国共产党又着手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革,积极推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闭关自守不能实现民族的复兴,只有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才能通向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实现民族复兴作为推进改革开放的目标,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敢为人先、从容应对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开创性的历史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出新境界,昭示着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忧患意识是成员对共同生活家园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关照。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忧患意识根植于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土壤中,在各时代的中华儿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忧民、忧国、忧天下成为忧患意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深刻昭显。在民族矛盾凸显的时候,这一忧患意识在国家治理层面显得更为突出,而当社会动荡不安时,作为反思个人命运和人生价值的忧患意识也会不断得以凸显。居安思危一词最早出自于《尚书》一书中,书中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4)左丘明撰、杜预集解:《左传》(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330页。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价值,以跨时空的文化功能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在先秦时期,士大夫对国家和百姓的安危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一忧患意识体现为“心忧天下”的情怀。封建社会的建立使得皇权独尊,君主是国家的主要象征,因此,士大夫的忧国、忧社稷、忧百姓的意识集中体现为对于君王的担忧。明清以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逐渐没落,一些先进之士展开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忧患意识被赋予了“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优乐”(5)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公版书,2015年,第16页。的新内涵。在历朝历代士大夫的忧患意识中,两宋时期士大夫的忧患意识更具代表性。在两宋时期,由于时代局势和历史风云的激荡,政治和军事的积贫积弱激发了士大夫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来,面临国运艰危和民生困顿的危难局势,以龚自珍、魏源、梁启超、孙中山等为主要代表的仁人志士以强烈的忧患意识积极革除弊政,开展救亡图存运动。

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历史时期,忧患意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人们能保持头脑清醒,在胜利和成功时不沉迷于短暂的欢乐中。中华民族备受欺凌,终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在居安思危中永葆生机。新时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并存,这就要求全体中华儿女要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抓住机遇,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汇聚强大的凝聚力,有效规避各种风险。

(三)坚守不渝的家国情怀

中华文化倡导伦理本位的家国模式,即孟子所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6)朱熹:《孟子集著》,公版书,2015年,第238页。这一思想使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中华文化中,家国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有国才有家,“家国情怀”是国家、家族、个人的三位一体,是关乎个人生命、家族秩序、国家兴衰的深层次的秩序设计。

在西周时期,我国的社会结构是以伦理性的礼乐制度为基石的,家国天下是由血缘—文化—政治互动构成的同一性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中,天子与士大夫、诸侯之间形成了严密的关系网络和封建等级秩序。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三纲五常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核心意涵,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家与国高度同构化。此后,倡导伦理本位的家国同构模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结构。中华文化传承千年,为家国情怀提供了支撑,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生发出了对个人、对家族、对国家的道德约束,使构建在家国情怀基础上的家国认同始终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国人安国宁家、坚守不渝的家国情怀,这一情怀在成就了“公家”的同时,也成就了“私家”。对个人而言,中华文化强调个人关注亲情眷念、自我圆满时,要兼顾小家和大家,在成就小我的基础上履行国家大义。修己慎独、内圣外王成为个人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对家族而言,父母长辈、兄弟姐妹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就成为个人发展、家族世代传承的宝贵资源,纯正的家风、言传身教的典范和宽严有度的规矩是家国情怀得以赓续的保障。只有在家族中恪守“孝悌忠义”和“亲亲、尊尊”,才能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构建和谐友善社会。对国家而言,忠君爱国、天下为公、精忠报国、造福百姓等家训早已融入到帝王和名门贵族的精神血液中。个人、家族、国家是家国情怀的三个表征维度,是对个人生命秩序、家庭生活秩序和国家运行秩序的深度镌刻。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在经历盛世荣耀的同时也有备受凌辱、风雨飘摇的岁月。近代以来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使中国人深刻地体悟到国与家的同频共振,国破家亡成为中国人最悲痛、最深切的“集体记忆”。历经种种磨难,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一次次的磨难中得以淬炼。

由国到家再到个人,是中华文化超越时空的动态延续,在民族发展的历程中,这一同心圆中生发了多重的情感互动,滋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进而成为优秀传统家风的源头活水。今天,“家国情怀”的道德格局对于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仍具有强大的时代引领力,它激励着各族中华儿女要把家国情怀融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践行使命。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是一个集深厚的理论逻辑、深远的历史逻辑和深刻的实践逻辑于一体的长期性历史过程,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观念的深华。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联合主张的启发,也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历任主要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论述的升华。

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联合的主张。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得资本远远超出一国的范围,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全世界性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斗争和反抗的联合性,无产阶级不仅要反抗本国的资产阶级势力,还要反抗国际的资产阶级势力。全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只有认清各国无产阶级之间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打倒共同的敌人,才能捍卫他们共同的利益。马克思和恩格斯审时度势,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页。这种联合是一种有阶级界限的联合,旨在推翻资产阶级,最终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一伟大号召的指引下,各国的无产阶级表现出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反动派作斗争。

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历任主要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始终将维护和保障民族团结作为基本原则,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认为民族团结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另一个维度是实现与国外各民族的联合。周恩来在坚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指出民族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批评的办法实现更高的团结。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坚持用制度保障民族团结,强调要缩小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两个离不开”的思想,提出了“三个离不开”。(8)刘先照:《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26页。胡锦涛把推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厘清了民族问题的主线,为我们处理民族工作确立了基本遵循。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民族平等推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维护民族平等提供了实践指导。

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论述。1988年,费孝通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把中华民族比作一个大家庭,把国内的各民族比作家庭成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将各民族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有:第一,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政治共同体。近代以来,中国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张力中,中华民族逐渐由“自为”共同体走向“自觉”共同体。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使中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了由“自为”到“自觉”到“自信”的转变。第二,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经济共同体。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三,中华民族是培植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共同体。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深深根植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土壤中,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强大支撑。第四,中华民族是各民族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26页。千百年来,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淬炼了休戚相关的手足情。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的,当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它顺应了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主流,符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顺应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逻辑。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复兴转向衰落,1840年,帝国主义以鸦片和船舰敲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逐渐被外来因素打断,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由自为转向自觉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处境,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发展的空间被压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逐渐形成,开启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带领下,中华各族儿女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纷纷参与到抗战中,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谱写了全民族、全社会参与抗战的壮丽诗篇。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顺应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历史逻辑。“站起来”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但是,这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要满足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就必须要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富起来”是“站起来”的必然趋势。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2页。党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起来”的路径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和部署规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泽民又对“三步走”战略作出详细规划。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显著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明显改善,我国的经济实力步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富起来”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顺应了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逻辑。历经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新的历史局面。表现在:经济上,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现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民主法治上,统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使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生活上,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使人民摆脱了贫困,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生态文明上,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党内的各项制度和法规不断完善。一系列历史成就的取得标志着中华民族“强起来”了。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和谐之纲、国家强盛之基、民族复兴之本,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坚实基础。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地统合了社会成员的民族‘自觉意识’和个体‘实践意识’,并最终升华为国家治理理念的‘理论意识’,表征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11)代洪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与当代价值》,《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7期,第47页。对于维护民族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进互动、增进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语言、服饰、建筑等方面各有特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强调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更关注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使各民族在认知互动中消除文化隔阂,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超越族界、激发赤诚爱国之心的思想武器。百年来,正是基于各族人民心中根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会有灾难面前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是基于14亿人均将自己标榜为“中国人”,才会有推进伟大事业进程中的共有共建共享意识。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提升信念,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价值依托。精神家园是以中华文化为支撑,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延续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条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与共同发展,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携手发展意识有助于推动全球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认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55页。只有保障各民族共同发展,才能寻求最大的利益互惠点。在国际场域,共同发展意识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国倡导共同发展、利益互惠,探索出一条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发展之道。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团结合作意识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就是各民族团结合作,以强大的凝聚力量推进民族的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在于推动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保障各国的共同利益。当前世界各国的联系空前紧密,面对一系列全球危机,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团结协作。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交流交往交融意识有助于推进多样文明的交流互鉴。千百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成长,为各民族的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带领下,各民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对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具有重要的启示。虽然世界各国的大小、肤色和语言均不同,但其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各国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要尊重他国文明,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世界文明群芳竞艳提供交流平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汇聚强大的中国力量,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汇聚这一力量的基本保障,能够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力量。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各民族共同的梦,只有激发民族共识,才能助力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强烈的情感认同,更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如一个强大的磁场,将各民族吸引到助力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力排重险推进伟大事业。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聚合人力的助推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倡导“共建共享”,汇聚民族力量。“共建”即各民族齐心协力,助力民族复兴;“共享”即共同享有,各族人民在法律、机会、发展成果方面享受平等的权益。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统一思想的导航灯。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是国家追求现代化、人民追求共同体富裕、民族追求振兴的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科学的社会意识,如黑夜中的航灯,为人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它尊重差异,统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民族人民以奋斗姿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感召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为民族地区的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飞跃,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话语体系的引领和创新,是推动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理论引领。

(一)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话语体系的引领和创新

诺曼·菲尔克拉夫曾指出:“话语不仅是表现世界的实践,而且是在意义方面说明世界、组成世界、建构世界”。(13)[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60页。话语是传播思想、观念、信息等的工具,话语体系表征着特定领域的思想价值观念,民族工作的话语体系是对民族工作伟大实践的总结和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曾多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阐释,关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新时代党对民族工作的“反身性话语构建”,(14)王军、刘毅:《论新时代民族工作话语体系:话语特征、分析模型与创新发展》,《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2期,第33页。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历经百年的实践探索后,对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话语表达产生的新的飞跃,是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话语体系的创新和引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深刻阐释了民族工作的历史逻辑、当下发展,更是对未来民族工作发展目标的共善期待,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和逻辑闭环,搭建起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既包括“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又包括“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元一体”;既包括“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又包括“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话语。其中,“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情感共同体”话语强调我国各民族具有相通的情感和血脉连接、相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具有“紧密团结、亲和熟稔、意念相仿、价值一致以及共享的认同感”,(15)Dan Rabinowitz:Community Studies:Anthropological,James D.Wright,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Oxford:Elsevier,2015,p.369.将在新时代和伟大复兴目标的感召下,形成共善的价值规范、汇聚实现复兴的意愿。“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元一体”话语是对费孝通先生“多元一体格局”思想的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民族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石榴籽”话语是对我国56个民族紧密团结、命运与共状态的具象化描述,强调56个民族是石榴籽,紧密团结在中华民族这个石榴果中,石榴果的命运关乎石榴籽的命运,只有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才能汇聚助力民族复兴的意志。“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话语强调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各民族的情感寄托之所和心灵寄托之地,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五个认同”为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汇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向心力。

(二)推动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治理领域的核心议题,而民族地区的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统筹国家治理活动的核心关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筹民族地区的治理问题,既关注各民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又关注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经济建设方面,习近平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统筹协调民族地区的发展,他多次强调要加大向民族地区供给公共产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将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强调“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16)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14页。提出积极引导民族地区的人民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以开发式扶贫统筹民族地区发展,以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富民兴边工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民族地区顺利搭载“互联网+”的顺风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内生性发展,为民族地区的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政治建设方面,习近平以民族平等巩固民族团结,强调各民族之间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1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825页。中互帮互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7日,第1期。为保障民族团结,习近平将法治作为处理民族事务的重器,强调要引导民族地区的人民学习法律、运用法律、信仰法律,在维护和保障各民族人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民族问题的“去敏感化”。在文化建设上,习近平高度关注文化、价值理念在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强调以文化人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在尊重民族地区差异、包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建设。为维护新疆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习近平在中央新疆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文化润疆”战略,就是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文化为支撑,在新疆形成以文化人、以文培人的情感治理模式,形成各民族人民团结互助友爱的共善期待和交流交往交融的内在情感贯通渠道,在新疆生成良序平稳、安定持久的社会环境,实现新疆治理的现代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民族地区的治理现代化纳入到国家治理的全局中展开谋划,既注重民族地区的发展,又服务于国家战略;既注重规则式的硬性治理,又注重情感认同、价值观念的软性规约;既注重民族地区人民物质层面的美好生活向往,又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是对中国共产党以往处理民族问题经验的升华,是新时代推进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性战略规划,有利于凝聚人心、统一认识,为推进民族地区的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引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追溯到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时提出的“振兴中华”一词,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概念也愈来愈深化。

1902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梁启超第一次开创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一词,指出:“立于五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我中华有四百兆人公用之语言文字,世界莫及……”。(19)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15-228页。在往后的文章中,他多次提出了“中华民族”一词,对民族和国民之间的差异认识不断深化。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顾颉刚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为我国各民族的凝聚和交融提供了理论支撑。费孝通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指出,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的历程,其格局和主流是“多元一体”,将“中华民族”的阐述提升到新的高度,完善和发展了顾颉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汇聚各族人民助力民族复兴的意志。习近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现实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意识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久经磨难的历史命运的回溯,更是对当下发展图景的阐释和未来命运的指向,突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各民族人民同担当、共使命、共同谱写的盛世华章,是各民族人民戮力同心的美好向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激发各民族人民的集体智慧,整合强大的中国力量,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实现情感相向、人心相齐、能量相聚;有助于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在提升各民族人民主体意识的同时促进多元共治,在对未来怀有共善的价值期待中提升各民族人民的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助于各族人民实现情感上的共通共识、良性互动,在彼此信任、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有助于凸显中华民族是血脉相浓的有机统一体,各族人民将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精心呵护平等、团结、和谐、友善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共谋复兴伟业中显民情、展民意、聚民心、汇民力。

四、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关乎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关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和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实现。新时代,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深入挖掘和阐释其文化底蕴、生成逻辑和现实感召,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蕴含的民族精神、根植的理论基础、生成的历史和实践基础、彰显的时代价值,提高对铸牢中华民族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构建强大的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