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探讨

2022-11-23 19:29陈昀岚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热点思政课堂教学

陈昀岚

安徽艺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大学生是社会思想潮流的引导者,是社会热点的传播者和参与者,保证学生三观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是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当前,国内高校思政教学水平有待提升,而将社会热点融入思政教学有助于发挥思政教学工作的效能和价值,提高思政教学成效,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1 社会热点特征

社会热点是指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信息或引人注目的问题。社会热点具有时代性、广泛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第一,时代性。社会热点是对某阶段社会事件的全面反映,每个时代均有对应的时代特征,时代特征是社会热点生成的基础。第二,广泛性。传播范围广泛,参与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力极大。第三,动态性。因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导致社会市场需求和矛盾均各不相同,形成的社会热点也存在极大差异。第四,复杂性。社会热点形成原因多样,涉及领域广泛,加之参与群体众多,使得社会热点内容呈现出复杂多样。

2 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原则

2.1 内容相关性原则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增快,每天均会产生诸多社会热点事件,囊括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维层面内容。因高校教学目标及教学时间的限定,在具体教学中无法将社会热点事件全面呈现给学生,因此需要教师在思政教学活动中遵循内容相关性原则,科学合理取舍社会热点事件,寻找热点素材和思政教学存在的契合点,以教材内容为基准,寻找大学生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社会热点事件随时在变化,但思政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固定,价值取向明确。因此,在高校思政教学中,以社会热点作为教学辅助材料,不可就材料讨论材料,也不可盲目为了热点而 “热点” ,不可将课堂变成同教育内容无关的社会热点事件分享与讨论的场所。社会热点的选取与融入,主要是为了满足高校教学需求,既不可脱离思政教材内容,又不可忽略理论教学特有的政治性与理论性。应当借助社会热点的融入向学生更好讲解知识内容,在丰富多样的社会热点中寻找教学内容,明确社会热点和思政教学内容存在的关联性,将学生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和思政课堂有机融合。

2.2 融入适度性原则

社会热点与高校教学相融合,属于一种全新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提升课堂知识有效性和实用性。然而,如若社会热点融合不当,不但无法提高学生课堂知识学习自主性,而且还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将社会热点与教学相融合,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将社会热点控制在特定范围,既要融入又不可过度。所谓适度融入,代表着社会热点不会喧宾夺主,弱化思政教学主题与内容,而是可以强化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凸显教学时代感和影响力,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热情。但是,融入过度则会弱化课堂教学内容,淡化思政教育的理论性和思想性,同教学目标相偏离。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科学合理融入社会热点事件,不但有助于调动学生知识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且还能将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思政教学所需的素材与案例,勾连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丰富教育内容,实现思政教学目标。

2.3 价值引领性原则

在现代社会发展实践过程中,社会热点新闻存有正负面之分,负面社会热点新闻因社会关注度较高、内容个性化,极易吸引大学生眼球。高校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如若因自身缺少正确判断能力,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则会受到社会消极热点新闻事件的干扰。基于此,将社会热点事件和问题融入思政教学,必须重视正负面热点的取舍和均衡,不但要尊重社会热点事件的多元化表达,而且还要重视弘扬宣传正能量热点,正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获得的伟大成就。高校思政课程担任着传播国家意志与价值观念的重要使命,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优质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由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伟大事业,弘扬中国精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与思政教学实践相融合,严厉批判社会热点新闻中存在的错误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浪潮,协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政治立场,将立德树人教学观念融入思政教学整个过程。每个时代的问题均不同,只要科学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因此,将社会热点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要引导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与观点看待社会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其问题意识,对学生展开正确政治引导,使学生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责任担当。

3 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价值

3.1 有助于推动思政教学顺利开展

目前,一些高校在实施思政教学活动时,教学方法陈旧传统,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不符。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过于重视思政理论知识教导,忽视了与思政教育有关的实践活动,致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并掌握思政理论知识,缺少灵活运用能力。然而,将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能扩展知识范围,丰富教学内容,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具体来讲,将社会热点合理渗透于思政教学工作中,不但有利于调整思政教育乏味单调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思政知识和思想的自主性,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感,明确自身主体地位,从而将自身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提升大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3.2 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政教学内容

我国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思政教学内容枯燥。在高校思政教学活动中,教材落后是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教材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更新。基本内容均是对政治理论问题的全面阐述,如此既会增大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难度,又会削弱学生接受思政知识教育的动力和激情。但是,将社会热点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活动中,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到思政教学活动中。并且,将思政教学和社会热点有机结合,抽象晦涩的思政理论内容逐渐变得更加具体。譬如,在为大学生讲解国家主权问题时,许多学生均无法真正理解国家主权的内涵和实质,而根据引入 “南海问题” 等社会热点,则能使大学生直观体会到国家主权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地位作出巨大贡献。如此一来,不但可有效降低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难度,还能提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剖析和判断能力。在此种教育背景下,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其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并将此种精神力量内化成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

3.3 有助于彰显思政教育的时代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思政教育应 “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要求高校思政教学紧跟社会发展脚步,掌握时代命脉,解决时代难题,回应社会实践。为了充分彰显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和时代性,任职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应结合社会热点的变化,及时更新教育内容。高校思政课程唯有与现实紧密联系,阐述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才可凸显其生命力;唯有直面社会热点事件,回应现实才可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才可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从来彰显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所以,高校思政教学应合理借助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并以此为基准观察时代、分析时代、引领时代,结合现实解决问题,以此呈现出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4 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策略

4.1 积极归纳社会热点问题

高校思政教学引入社会热点前,应对社会热点展开搜集、分析与归纳,从而为思政教师提供与教材内容相契合的社会热点。具体来讲,学校可创建社会热点信息机构,主要工作是收集社会热点、分析社会热点、整理社会热点,并结合社会热点类型展开分类。譬如,按照社会性质,划分正面或负面社会热点;按照年限,划分过往5 年或近两年热点。此外,针对时间久远且不具备典型性特点的社会热点要进行删除。合理归纳社会热点,不但有益于思政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还有益于推动大学生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可辩证、客观看待问题,有效锻炼其思维逻辑能力。

4.2 发现社会热点价值分歧

讨论热点以热点分享为基础,加强学生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讨论,探讨其背后隐藏的故事和内涵。分享只是对社会热点的一种客观陈述,而讨论则可充分呈现大学生对相同社会热点的不同看法与态度,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在思政教学中,讨论社会热点既可运用小组模式,又可借助移动交互网络社区,将线下讨论与线上讨论有机结合。因课堂教学时间固定,学生无法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深入探讨社会热点问题,难以实现生生、师生相互间的多元化互动讨论。由此,为了解决因时间限制而产生讨论不充分、不全面的问题,社会热点讨论主要可运用课下线上讨论的模式,利用微信、微博与QQ 等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探讨。通过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探讨分析,以及思想层面的碰撞,可发现学生的价值分歧与偏差,以此为社会热点和思政教学更好融合提供帮助。

4.3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为了提高学校思政教学水平,高校必须积极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社会热点事件,将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改善思政教学内容,提升高校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的欲望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思政教育的价值,并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强化其实践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同时,高等院校也要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调整教学工作状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为大学生打造最佳学习环境。此外,高校可借助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等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见解,加强大学生群体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加强教学内容和社会热点的联系,让大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体会正确积极的思想理念和价值精神,完善学生思想道德。

5 结语

综上所述,将社会热点合理融入思政教学,既是让大学思政教学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主要举措,又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基于此,社会各界要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尤其是思政教师,应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发挥自身积极作用,推动高校学生更好发展,从而为国家发展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热点思政课堂教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4月高考热点关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